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程莘农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中医受难,破格入会

1946年,为了置身于更加有利于锻炼自己的环境中,丰富中医知识和理论,程莘农主动请缨到淮阴县仁慈医院工作,以便在工作中获得更多提高的机会。万事开头难,程莘农初到医院并未干自己的本行,却干上了完全不相干的工作——挂号。多年后,程莘农在时过境迁后回忆旧时光,他没有回避这样的平凡经历,反而娓娓道来,“我挂号挂得特别好,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挂号,需要通过询问患者,了解病情后,给患者推荐适合的科室和医生,这是最重要的岗位”。说话时满脸的得意劲儿,仿佛小孩子学到一个新本领后的自信满满,又仿佛告诉我们,他取得的各种辉煌成就都比不上这小小的挂号。

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作为一名本来就对自身专业有见解、有经验的医生,在挂号时询问患者基本病情后,怎能不会在脑海中加以思索?怎能不会在心中揣摩治疗方案?这是内在惯性。程莘农亦不例外,每接触一位患者,他一边帮其选择最适合的医生进行分诊,一边在心里对其病情进行分析。久而久之,他按捺不住胸中那颗中医心,在挂号之余会和患者多聊几句,有的患者认为其讲得有道理,便索性不去科室找医生,而是让这个负责挂号的小伙子帮忙看病。结果可想而知,挂号小伙子的医术甚至比医院中有的正式坐堂的医生都好。当一名医生真正解决了患者的痛楚,患者打心眼儿里感激,于是“挂号小伙子的药好使”“挂号小伙子不简单”的口碑就这样在患者中传了出来,一个患者,两个患者,三个患者……由于程莘农态度好、疗效快,慕名前来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指名一定要程莘农诊治。于是,原来只负责挂号的小伙子慢慢变成了“医师”。同时,他依旧保持着自己谦虚谨慎的态度,对那些醋意大发的医生,程莘农不但没有炫耀,反而更加礼貌恭敬,时刻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对待别人和自己。就这样,程莘农不动声色地征服了患者及医院的所有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

由于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程莘农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交口称赞。1946—1949年,程莘农先后担任了淮阴县仁慈医院文员兼护士学校国文教员、镇江县仁慈医院院务委员兼秘书等职,这些工作既是对程莘农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对他的挑战与考验。但是,程莘农兢兢业业,工作卓有成效,这段时间,他在淮阴县中医师公会、镇江县中医师公会积累的工作经验,在淮阴县仁慈医院积累的临床诊断实践,使他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医乃我国“国宝”之一,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医、中药一直为中国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更是化解了多次重大疾病和瘟疫,免除了人民的灾难和痛苦。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日盛,西医学在中国落地生根,两种不同医学体系并存,冲突在所难免。西医的传入对以传统文化为基石建立起来的中医学产生了强烈冲击。在日益激化的中西医论争中,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已落后于时代,是封建迷信的骗人把戏。

中国医学界关于中西医比较评判和取舍抉择问题的论争由来已久,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废止中医论”“保存中医论”“中医科学化”三种思潮。程莘农开始学医之时,正是“反对、消灭中医”甚嚣尘上之时。面对这种局面,程莘农甚至做好了做最后一代中医的准备,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对中医事业的放弃,相反,他身上又多了一个任务,那便是为中医学正名,光大中医事业。

程莘农心系中医事业的兴亡,自然自觉加入了为中医复兴而奔走呼号的行列之中。他认识到自己在中医界尚属新人,但是也甘愿为中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民国期间,国民政府考试院成立考选委员会,组织办理中医师执业执照,程莘农参加了考试,经审查合格,于1947年获得了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医师证书。这是每一个医者梦寐以求的事情,程莘农凭着过人的天赋和扎实的医药知识,得到了考选委员会的垂青,以优异的成绩将医师证书揽入怀中。这使他获得了合法行医的身份,从一个乡村郎中,一跃成为国家认可的医生。由于出生于名门望族,再加上师承名师陆慕韩,程莘农医学事业的起点便高于常人,一出道就(1947年)被破格吸收入淮阴县中医师公会,并于1951年担任了镇江县中医进修班筹备委员会委员,于1953年担任清江市(现淮安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秘书股股长,这是他担任社会工作的开始。

1947年,程莘农成为淮阴县中医师公会会员

入会之后,程莘农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不单单是一个荣誉,更是为振兴中医事业而扛起的重任。程莘农自认为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都远远不如公会里的其他前辈,所以他一边虚心向名家名师请教,一边自己摸索学习。程莘农不仅全身心地干好本职工作,还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不断磨炼。

1947年,程莘农获得医师考试及格证书

1949年,程莘农加入镇江县中医师公会

程莘农经历了中国医学事业的挫折时期,他在“废除中医”的嘈杂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守,选择了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年纪轻轻的程莘农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因为他心中只有中医事业,他相信博大精深的中医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被社会接受,被广大民众所信赖、喜爱,那时便是中医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