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程莘农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秉承遗志,挂牌应诊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有良师陆慕韩的悉心教导,又有程莘农自己的刻苦学习,加上师徒二人时常相随出诊,未过弱冠之年的程莘农医术精进,成绩斐然,许多病症甚至可以仿照师父的手法独自诊断。

独立挂牌应诊是每一个杏林学子梦寐以求的事,但程莘农认为,虽然自己在恩师的教授下医术进步很快,却还没有达到独立坐堂的水平。他继续跟在陆慕韩身边潜心学习,师徒二人就这样相随为广大病患除疾解难。

然而世事多变,好景不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以此为借口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战争期间,中华大地上的各行各业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医学界也未能幸免于难。陆慕韩与程莘农师徒二人的行医之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在这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二人忧心忡忡。国家的前途在何处,中医的前途在何方。看着社会愈加动乱,中医学界日益萎靡,而自己却无力回天,陆慕韩心中愤恨难当,怒气淤积,身体大不如前。再加上本就年迈体弱,不久便病倒了。程莘农看着恩师的身体每况愈下,心痛溢于言表。就这样,这段在程莘农回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因为战事提前结束,也因如此,程莘农不得不提早走上独自坐堂行医之路。

战火不久便烧到了淮阴,百姓饱受战争之苦,民不聊生,在生死边缘挣扎。1939年,陆慕韩家也横遭战祸,家中所有的财产积蓄被日军洗劫一空,转眼间叱咤多年的“中医大户”变成一片废墟。身为一代名医的陆慕韩感到大势已去,病情加重。程莘农护送师父避难到淮安石塘镇普应寺的一处住所,暂时安顿下来。

古有“天地君亲师”之说,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程莘农对陆慕韩敬爱有加,关心备至,视同父母。程莘农每天悉心照顾恩师,可以说无微不至。但经历了人生大落的陆慕韩,内心悲愤交加,病情还是不见好转。他已妻离子散,亲人不在,思乡之情愈加强烈。中国古人讲究叶落归根,程莘农看出了师父的心思,不忍他老人家再受离别之苦,于是东拼西凑,攒够了盘缠,陪师父回乡探望。

谁料家乡也早已被日军侵略殆尽,满目疮痍,让人不忍直视。终于,陆慕韩最后的心理依托也没有了,他再也无力支撑下去了,病情加剧恶化,不久便愤恨离世。程莘农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人撒手人寰,他的内心也遭受了重重一击。回想起师徒二人相随出诊的峥嵘岁月,不禁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程莘农将老师安葬在了陆家祖坟。

虽然恩师与世长辞,但是陆家的博大医道不能后继无人、湮没失传。陆慕韩去世后半个月,几位曾在陆老门下学习的师兄弟找到了程莘农。虽然大家都悲痛万分,但悲痛之余,都没有忘记恩师的心愿,都希望秉承恩师遗志,光大中医。他们思忖再三,慎重地对程莘农说:“莘农,你跟随老师学医时间最长,医术最精,希望你能继承老人家的衣钵,悬壶济世,造福桑梓。”程莘农深感责任艰巨,但是想到师父用一生浇灌的中医事业,用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妙手回春之术,不应就此中断,而应继续造福苍生百姓,就坚定地承诺下来。于是,年仅19岁的程莘农开始独立挂牌应诊,这一坐就是半个多世纪。

程莘农在陆慕韩中医诊所学习三年,1939年开始于家中独立行医,图为行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