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学实践.2020·第六分册:心血管综合问题与相关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共存:冠心病、抗栓与ICH

(一)抗栓与ICH的流行病学

人群中ICH的年发病率为12/10万~25/10万(0.012%~0.025%)。接受DAPT的ACS患者每年ICH的发生率为0.2%~0.6%,而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ICH的年发病率为0.5%~1.0%。约25%的ICH患者发病时正在服用抗凝药物,20%的ICH的患者发病时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ICH发病后30天的病死率高达35%~52%,80%的幸存者在6个月后无法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通过上述数据可见,接受抗栓治疗的冠心病患者,ICH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10~40倍);相当多(至少1/4)的ICH患者在发病时正在服用抗栓药物;IC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是冠心病抗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合并症。

(二)抗栓药物导致ICH的机制

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两大类。前者包括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普拉格雷、替罗非班、依替巴肽等;后者包括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磺达肝癸钠、比伐芦定、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等。上述药物分别作用于血栓形成的各个关键环节,具体药理机制不再赘述。

抗栓药物导致出血的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其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有关。除抗栓药物自身的作用外,ICH往往还与合并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脑血管畸形等机体自身因素相关。研究显示,大约2/3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导致脑小血管玻璃样变及微小动脉瘤形成。其次,脑淀粉样血管病是老年人自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血管壁淀粉样物质沉积导致血管完整性破坏,这部分人群接受抗栓治疗易发生ICH。此外,高龄、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受损等均为抗栓治疗后ICH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