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首服(1)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1],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2]。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3]头。
注释
[1]筹:更筹,按照漏箭显示的刻度用以计时报更的竹签。
[2]衣冠:借指上朝的群臣、朝集使及朝聘使节。冕旒:借指皇帝。
[3]凤池:即凤凰池,在禁苑中。此处借指中书省。
服饰小百科
冕冠
◎冕冠
冕冠是汉服礼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是帝王、卿大夫在祭祀等大典活动时所戴的最高等级的礼冠。《说文解字》中就明确表示:“冕,大夫以上冠也。”这就是说,“冕”在中国古代,是帝王和官员们的礼冠,因而普通的老百姓是戴不了“冕”的。
冕冠由冕綖、冕旒、冠圈、玉笄、□、充耳等部分组成。冕綖即冕冠顶部的盖板,名綖,冕板的上面涂黑色,下面涂红色,分别象征着天和地。冕綖略微向前倾斜,象征天子勤政爱民。冕旒是在綖的前后两端垂下的串珠,名旒,一般是用五彩丝线穿五彩圆珠而成。一串玉珠为一旒,根据戴冠者的身份地位,有三、五、七、九、十二旒的区别,其中以十二旒最为尊贵,是帝王专用,象征着帝王不视非、不视邪。冠圈位于冕綖的下面,也称“冠武”,一般是用铁丝、竹藤、漆纱等编织成筒状。在冠圈的两侧,开有名叫“纽”的小孔。纽中可以插玉笄,用来将冠固定在发髻上。□是在冠沿两耳朵附近结的一段彩色丝绳。在□上系有丸状的玉石,称充耳,又称“纩”“瑱”,相传是用来提醒帝王不轻信谗言的。
此外按照周代的礼仪规定,冠冕需要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穿用,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冕冠制度,将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在什么场合应该穿戴什么形制的冕冠服都规定得明明白白。这套冕冠制度一直为后代所沿用,直至明灭以后,冕冠被废,代之以清代的朝冠。
周代的冕冠主要有六种样式: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合称六冕。按照周礼中的冕冠制度,帝王祭祀天时需用大裘冕;帝王祭祀先祖时需用衮冕;帝王和百官祭祀先王,行飨射典礼时,需用鷩冕;帝王和百官祭祀山川时需用毳冕;帝王和百官祭祀社稷时需用希冕;而帝王和百官在参加小型的祭祀活动时则用玄冕。
再和倒韵
〔宋〕苏颂
新植苍筤竹[1],欣欣若感知。
日阴纷展盖,风韵巧吹篪[2]。
幸对人潇洒,兼依地坦夷。
二年官此者,一日可忘之。
抱节疏仍密,交柯挺复欹。
藂生[3]相友善,特立甚矜持。
长处苔微破,看来露亦披。
凤姿聊侧翅,蛇变但存皮。
莫作恂兵伐,留为介杖骑。
雪霜饶欲冒,雨露已先滋。
初见犹齐架,俄惊渐出篱。
中虚缘物性,外劲是天姿。
比亩虽云少,成林亦未迟。
庙丘当见采,栝羽[4]岂劳施。
鹊尾冠须制,鹓□[5]食可期。
拂云思柏悦,盈畹笑兰衰。
任土前书贵,名园此地宜。
纵难听嶰管[6],肯学唱巴枝。
既许亲斋几,宁辞局甃[7]墀[8]。
更烦勤爱护,有用在他时。
注释
[1]筤竹:幼竹。
[2]篪(chí):竹管乐器名。
[3]藂(cónɡ)生:即“丛生”,泛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藂,古同“丛”,丛生,聚集。
[4]栝羽:箭末羽毛。比喻修学益智,增进才力。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5]鹓□: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比喻有才望的年轻人。
[6]嶰管:指嶰谷之竹所制的管乐器。亦用作一般箫笛等管乐器的美称。嶰,山涧,沟壑。有水称“涧”,无水称“嶰”。《后汉书·马融传》:“穷浚谷,底幽嶰。”
[7]甃(zhòu):砖砌的井壁。
[8]墀:台阶上的地面。泛指台阶。
服饰小百科
鹊尾冠
◎鹊尾冠
鹊尾冠,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它与鹊尾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是用鹊尾制作而成的吗?事实上,鹊尾冠不是用鹊尾制作而成的,而是因为此冠的顶部扁而细长,形似鹊尾,所以才得名“鹊尾冠”。鹊尾冠又称“长冠”“斋冠”“刘氏冠”“竹皮冠”“竹叶冠”,通常以竹皮为骨架,外层涂漆,是汉代时贵族祭祀宗庙时所戴之冠。相传鹊尾冠是由汉高祖刘邦早时所创,《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因为前期刘邦任泗水亭长的时候,经常戴鹊尾冠,周围的人觉得好看,也纷纷效仿戴此冠。那时候刘邦也还是个小官,大家身份地位差不多,戴鹊尾冠也就没什么讲究。但是后来,刘邦显贵了,依然常常戴着鹊尾冠。天子与平民同冠,这怎么能行,岂不是乱了尊卑?因此,为了区别尊卑有序,以示对高祖的尊重,便下令规定:“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将鹊尾冠明文规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祭祀所戴之冠。从此,一般的小官员和平民也就没有资格再戴鹊尾冠了。
鹊尾冠一直被后代沿用,只是在形制上有所改变。晋代时,鹊尾冠舍去竹皮骨架,改用漆制冠,每当皇帝祭祀时都会佩戴此冠。到了隋代时,鹊尾冠的这种形制已被废除。
咏静乐县主[1]
〔唐〕张元一
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
定知帷帽底,仪容似大哥。
注释
[1]静乐县主:懿宗妺。懿宗短丑,武氏最长,时号大哥。县主与则天并马行,命元一咏云云,则天大笑,县主又极惭也。
服饰小百科
帏帽
◎帏帽
帏帽也作“帷帽”,最开始的样式叫“幂篱”,原本是少数民族的装束,早期流行于西域地区。幂篱是一种遮盖头部之巾,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戴时从头披下,几乎可以遮住全身。由于西北地区风沙较多,少数民族又善骑马,因此骑马时戴这种幂篱,路上可以阻挡风尘,同时还能防止被路人窥视,十分实用,而且男女皆可使用。
唐武德、贞观年间,幂篱在妇女中间开始流行,由于在儒家经典中要求“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幂篱便成为妇女外出远行的首服。
唐永徽年间,由幂篱演变而成的帷帽逐渐取代幂篱而在妇女间开始流行。帷帽一般是用皂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在帽檐的周围缀有一层下垂的丝网或薄绢。与幂篱相比,帷帽四周的垂网较短,一般长度到颈部的位置,刚刚可以遮挡面部,亦称“浅露”。
这期间,帷帽还因为其短而透的特点,被认为“过于轻率,深失礼容”而禁用,但武则天之后开始盛行。《旧唐书·舆服志》载:“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寻下敕禁断,初虽暂息,旋又仍旧……则天之后,帷帽大行……”
帷帽虽然流行于唐代,但其实在隋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由于帷帽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显示女性高贵优雅的气质,妇女一直是帷帽的主要受众人群。
开元之后,由于胡风盛行,妇女之间开始流行穿胡服戴胡帽,帷帽便不再流行了。
赠刘采春
〔唐〕元稹
新妆巧样画双蛾,慢裹恒州透额罗[1]。
正面[2]偷轮光滑笏[3],缓行轻踏皱文靴。
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4]。
注释
[1]透额罗:指用于女性裹发的轻罗。
[2]正面:修饰面部。
[3]笏:古代官员朝见皇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4]望夫歌:是刘采春演唱的拿手歌曲《罗唝曲》,内容为女子思念远方的丈夫。
服饰小百科
透额罗
◎透额罗
透额罗是一种专用于裹发的网状透明的织物,从前额开始向上覆盖头发,用以固定头发,同时还具有御寒功能。透额罗一般都用疏薄多孔的纱罗织物制作而成,前额部分成倒三角形,紧贴双眉遮盖全额,但又透出额头的肌肤,因此得名“透额罗”。
透额罗是由帷帽演化而来的一种新款式,在帷帽衰落之后取代了其地位,于开元、天宝年以后在宫廷和民间普遍流行。唐代最有名的透额罗当属常州所生产的,曾经名噪一时,大诗人元稹就有诗句吟道:“新妆巧样画双蛾,慢裹恒州透额罗。”
透额罗在唐代盛行,唐以后便不再流行,但后世的“遮眉勒”“抹额”等都是在借鉴透额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感旧纱帽
〔唐〕白居易
帽即故李侍郎[1]所赠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2]。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3]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注释
[1]李侍郎:指李建,为白居易的友人,元和初官兵部郎中。
[2]归泉中:“死”的委婉说法。
[3]岐山:此处指李侍郎葬所。山,一作“上”。
服饰小百科
乌纱帽
◎乌纱帽
乌纱帽是一种以乌纱为原料、具有一定式样的帽子。乌纱帽起源于东晋,当时凡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以裹住头发,人称“幞头”。由于这种帽子的材料便宜,制作工艺简单、样式简洁大方,在民间十分受欢迎。作为一种常见的便帽,乌纱帽一开始并没有贵贱的区分,官员和平民都可以戴。
隋朝时,乌纱帽成了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乌纱帽上的玉饰来划分等级,玉饰的多少代表着官职的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
到了唐代,戴乌纱帽更加盛行。马缟《中华古今注·乌纱帽》载:“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不是局限于官职人员,而是上至天子,下至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都可以戴乌纱帽。《唐书·舆服制》载:“乌纱帽者,视朝及宴见宾客之服也。”就是说官员们上朝拜见天子和宴请宾客时,都会戴乌纱帽。同时,白居易在《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中写道:“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描写的就是一位头戴乌纱帽的歌妓。此外,唐代时候的乌纱帽还可以作为人们馈赠亲友的礼品。白居易在《感旧纱帽》中就写过:“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北宋初年,为了防止朝臣在议事时交头接耳,宋太祖赵匡胤便下诏改变了乌纱帽的式样,在它的两边加上了“双翅”。这样一来,皇帝每次上朝时,只要下面的官员脑袋一动,乌纱帽上的软翅就会颤动,到底是谁和谁在交头接耳,皇帝在上面都看得清清楚楚。同时还在乌纱帽上装饰了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员官职的大小,但此时的乌纱帽依然不是官宦的代名词。
直至明代洪武年间,乌纱帽才正式定为“官帽”,成了只有官员才能戴的帽子。《明史·舆服志》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自此,乌纱帽成了明代官服的标配之一。作为“官帽”,在式样上,明代时的乌纱帽双翅较宋代时期的长度缩短,同时为了区别官员的品级高低,宽窄也设计得不同,越窄则代表官员的品级越高,反之亦然。此外,取得了功名但还没有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以戴乌纱帽。乌纱帽完全成了封建官僚们特有的一种标志性服饰。
而到了清代,乌纱帽被红缨帽取代,但人们依然习惯用“乌纱帽”来称谓官员的官位,并用“丢掉乌纱帽”来意指官员丢掉官位。
玉清行
〔唐〕柳泌
遥遥寒冬时,萧萧蹑太无[1]。
仰望蕊宫殿,横天临不虚。
下看白日流,上造真皇居。
西牖[2]日门开,南衢[3]星宿疏。
王母来瑶池,庆云拥琼舆。
嵬峨丹凤冠,摇曳紫霞裾。
照彻圣姿严,飘飖神步徐。
仙郎执玉节,侍女捧金书。
灵香散彩烟,北阙路軿阗[4]。
龙马行无迹,歌钟声沸天。
驭风升宝坐,郁景晏华筵。
妙奏三春曲,高罗万古仙。
七珍飞满坐,九液酌如泉。
灵佩垂轩下,旗幡列帐前。
狮麟威赫赫,鸾凤影翩翩。
顾盼乃须臾,已是数千年。
注释
[1]太无:指空旷虚无之境,即道。
[2]西牖:西面的窗户。
[3]南衢:南面的道路。
[4]軿阗(pínɡ tián):形容车马很多。軿,四面有帷幔的车子,多供妇人乘用。阗,填塞,充满。
服饰小百科
凤冠
◎凤冠
凤冠是古代妇女的一种礼冠,而且是女冠中最贵重者,因为冠上装饰有凤凰而得名。在古代,凤冠一般只有王后、嫔妃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才有资格戴,普通女子的头部装饰则以发髻为主。
以凤凰饰首的风气,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凤冠正式纳入冠服制度,成为贵族女子的礼冠,后妃在受册封或朝贺等隆重典礼时都要按规定戴上凤冠。并且规定,未经允许,除皇后、妃嫔、命妇之外的人,不得私戴凤冠。但是,在凤冠的形制上,妃嫔、命妇们所戴的凤冠与皇后的相比会有所差异,以示身份地位的区别。
元代时,有一种叫顾姑冠的礼冠取代了凤冠,而明代则沿袭了凤冠制度。清代时,传统的凤冠形制被废,但仍然保留了以凤凰饰首的习俗。清代的后妃在重大仪式中,都戴一种折檐软帽,是另一种形制的凤冠,称“朝冠”。
随着经济的发展,凤冠在明代时逐渐流入民间,一些富庶的官绅们也会为自己的老母或妻子打造凤冠,虽然朝廷不允许皇后、妃嫔之外的人戴凤冠,命妇的礼冠也只能用花钗、珠翠等,但戴凤冠的风气日渐盛行,朝廷也实在难以约束,进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凤冠渐渐成了富家女子在盛大仪式中所戴的礼冠、婚礼配套的服饰。尤其在明末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制度混乱,朝廷根本无暇约束,因而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在结婚时也可以随意戴用凤冠。明清时期,新娘戴凤冠穿霞帔成为普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