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孙膑和庞涓
一
阳春三月,齐国都城临淄,一场皇家赛马大会即将“发枪”。
比赛的双方是齐国公子和大将田忌。结果似乎毫无悬念,因为在此之前,田忌没有赢过。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荣耀,乃是屡败屡战。”在田忌看来实在有些扯。他每次都下了很重的赌注,一败再败,不仅搞得很没面子,关键是银子哗哗地往外流。
根据规则,马分为上、中、下三档,分别比赛,三局两胜。
田忌虽然位高权重,但还是比不上王室成员,无论上马、中马和下马,都比公子差一点,所以逢赌必输。
“这一次一定会赢!”说出这话的是田忌新结识的残疾人朋友孙膑。
鼓励和打气心领了,可拿什么赢?
孙膑表示自有妙法,将军只管下注,能下多大下多大。
靠谱吗?当然靠谱。如果想把过去的损失都捞回来,您就照我说的办。
到底是什么妙招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以下马对其上马,以上马对其中马,以中马对其下马。
妙!实在是妙!田忌拍着大腿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想到呢?
最终结果,但凡读过书的都知道,田忌获胜,赢了千金,一把不仅捞本,还有不少盈余。
田忌赛马,妇孺皆知,说的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用手中筹码的故事。
别小看这场比赛的胜利,其中的意义大了去了。
对于田忌,赚了个盆满;对于孙膑,获得了重生;对于魏国,意味着失去霸权。
这样的人才不能只用于赌马,田忌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两人一聊,瞬间就擦出了火花。
孙膑迈出了复仇的第一步。
他想报复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复仇?
先说第一个问题,他要报复的人是当年睡在自己“上铺”的兄弟——庞涓;第二个问题就很好猜了,他这位老同学实在不是什么好鸟。
这一对仇人,恐怕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师兄弟之一。
相传他们的老师叫鬼谷子,名字听上去有些瘆人,但这位却是古代最神秘也最牛掰的老师之一。
这么说吧,就没他不会的,也没他不能教的。
由于太过神奇,一度使人怀疑他是否真实地存在过。
司马迁老先生给出了肯定答案,《史记》中明确说苏秦和张仪师从鬼谷子。
这两位弟子都是大纵横家,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师,书中道:“此二人真乃倾危之士也!一笑则而天下兴,一怒使诸侯惧。”
学生尚且如此,可以想象老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不过很遗憾,孙膑和庞涓的老师是否是鬼谷子,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这种说法正史没有记载,只来源于《东周列国志》《孙庞斗智演义》等小说。
严谨起见,只能说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但老师是谁确实不知道。
两人学习的科目是兵法,谁的成绩好也不好说,不过从后来的表现来看,孙膑应该更胜一筹。
彼此差距或许是因为庞涓急于找工作,还没“拿满学分”就下山到了魏国。
不过这已经够了,庞涓顺利通过几轮考试和魏王的面试,一步登天,成了魏国的将军。
职场上,有人一步到位,有人大器晚成,有人怀才不遇,关键自己肚子里要有墨水,还要遇到好的领导。
庞涓还真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着了,一不留神创造了毕业生就业的最好纪录。
他此时想到老同学孙膑。
不想还好,这一想可就麻烦了,不仅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魏国的国运。
庞涓给老同学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信,表示兄弟现在混得不错,你赶快来投奔。
庞涓为什么这样做,历来有不同的解读。
司马迁老先生代表普遍的说法,庞涓“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直白翻译,就是庞涓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暗地派人将他请到魏国加以监控。
一句话,庞涓不安好心,早有预谋。
确实如此吗?只能说,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孙膑学成下山,不管为哪一个诸侯国效力,都可能成为庞涓的劲敌,只能先下手为强,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
道理似乎说得通,但总觉得是一个事后推理,因为后来庞涓把孙膑搞残了,所以当初请他来就是居心叵测。
对于庞涓这样的小人,要黑就从头到尾黑到底。
不过总觉得,人性虽恶,但总还有善的一面。
笔者更愿意相信,庞涓是真诚相邀,原因有二:
一是两人有同门之谊,孙膑毫不犹豫便应邀前来,说明两人的关系很是和睦。
二是庞涓刚刚毕业就掌控魏国军权,身边确实需要有个高人相助。
只是后来事情的性质起了变化。
庞涓发现,几年不见,孙膑已不是原来的孙膑,才干远超自己,想必自己走后他得到了老师的真传。
这时候,庞涓才起了歹意。
说清楚了吧,两种说法的区别在于庞涓产生作恶动机的时间。
不过,结果是一样的——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庞涓找了个由头,编织了罪名,给老同学整了两道刑罚——膑刑和黥刑。
孙膑这才有了名字,至于膑刑之前叫什么,还真不清楚,只知道姓“孙”。
对于膑刑本身也有争议,通常的说法是认为挖掉了膝盖,但不少学者认为正确的理解是砍掉了双足。
无论是挖膝还是砍足,总之孙膑从此成了无法站立行走的残疾人。
对于黥刑,没有不同意见,就是脸上刺字。有这样遭遇的名人不少,男的最出名的是英布,女的最有名的是上官婉儿。
《水浒传》里就更多了,宋江、林冲、武松、杨志等都是受过黥刑的重量级人物。
问题来了,如果是为了以绝后患,把孙膑杀掉岂不更好?
还真回答不了,史书上没说,庞涓是顾及同门之谊,留孙膑一条性命,还是看到比自己强的人的惨样开心,都不好猜。
好猜的是,庞涓打死也不会相信,一个残疾人还会有翻身的一天。
二
翻身是以后的事情,孙膑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活着逃出魏国。
等待,只有等待!等待庞涓松懈,等待机会降临。
苍天有眼,终不灭孙膑!
齐国使臣对魏国进行国事访问,孙膑听到消息,拖着残腿,深夜求见。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反正是这位使臣冒着危险,偷偷地将孙膑带回了齐国。
从此,那个受尽凌辱的孙膑死了,另一个叫作“孙膑”的战神隆重登场。
孙膑兵法讲得精彩,齐威王都想跪着拜师,但转念一想,是否他只会纸上谈兵呢?
是骡子是马总要出来溜溜,机会很快就来了。
公元前353年,赵国攻打魏国的小弟卫国,惹怒了大哥,魏国派兵包围了邯郸,赵国向齐、楚求救。
齐威王决定帮赵国一把,任命孙膑担任援军主将。
孙膑觉得齐王太看得起自己了,一个残疾人,脸上还刺着字,这形象怎么看都不像个统帅啊,恐怕难以服众,于是主动请辞。
齐威王觉得也对,改派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
他们的作战任务很简单——去赵国救邯郸,而且要快,必须赶在邯郸城破之前。
没想到孙膑投了反对票,他对田忌表示,俩人打架打得你死我活,这时候去拉架,难免会被砍上两刀,所以救援邯郸是绝对的下策。
什么是上策呢?围魏救赵!
你想啊,魏国把精锐部队都投到前线,留在国内的都是老弱残兵,如果我们直指魏都大梁,魏军必然回军救援,到时候……
和上次赛马一样,田忌直拍大腿称妙,同时痛恨自己为什么想不到?
更妙的还在后面。
孙膑知道庞涓熟读兵书,担心他看出自己的招数,于是先佯攻平陵,这一仗,齐军打得一塌糊涂,城没有攻破,损失却不小。
这显然是做个样子,但为了让庞涓相信齐军主将指挥无能,必须要假戏真做。
俗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庞涓上当了,觉得齐军不过如此,于是丢掉辎重,轻装疾进,昼夜前行返回大梁,结果被在桂陵等候多时的齐军主力击溃。
这一战,庞涓成了阶下囚。
孙膑算是出了口气,但复仇之旅远未结束。
此战过后,几方休战,各自释放俘虏,庞涓重新回到魏国为将。
双方再次会面是在十三年之后。
和上次一样,齐国仍然不是当事方,而是一个帮忙的。
这次挑事儿的还是魏国,挨揍的由赵国换成了韩国。
韩王想起了上次的成功案例,知道找谁张嘴,于是齐威王又收到了一封求援信。
既然帮了赵国,又不好拒绝韩国,他召来大臣商量,议题不是救还是不救,而是早点发兵好还是晚点发兵好。
相国邹忌表示,他们之间闹矛盾,和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压根儿就不应该去救。
大将田忌说,如果不救,韩必然被魏吞并,既然要救,晚点就不如早点去救。
该孙膑总结陈词了。
救还是要救的,但不能太早去。魏国倾其主力,势头很盛,现在过去,韩国没事了,魏国会和我们拼命,不如让他们先打着,等魏军疲惫再去收拾。
孙膑依旧狡猾狡猾的,齐威王表示就这样办吧。
这个主意不错,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韩国不能先垮了。
齐王对韩国使臣拍胸脯,表示齐国一定会救援,请韩军咬紧牙关,撑一些日子。
庞涓不是吃素的,韩军虽然使出吃奶的劲儿,但五战五败。
韩使再次赴齐,表示甘愿做齐国的小弟,但大哥您赶紧动手吧,小弟眼看就要死了。
是时候出兵了!
还是十几年前的搭配,田忌做统帅,孙膑当军师。还是十几年前的套路,围魏救韩,半路伏击。
就没点新鲜的,敢情孙膑这是“一招鲜,吃遍天”。
只是,一个人可能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吗?
是否有可能,关键是看谁在挖坑。
魏王彻底怒了,又是齐国!每次大功即将告成,都是它来捣乱,也好也好,终于可以一洗桂陵之战的耻辱。
庞涓接到命令——停止攻韩,火速回援。
第一步容易,第二步却难了,吃过一次亏的庞涓怎么会轻易地上钩呢?
还是要从他最熟悉的兵法上做文章。
《孙子兵法》里说,一百里的急行军会死上将,因为士兵跟不上,将军就成了活靶子。五十里速度的急行军,士兵会死亡和逃窜,到达目的地,最多能保持一半就不错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魏军自恃剽悍,一向看不上齐军,认为他们胆小如鼠。
成功的关键在于,顺着他们的意,把自己假扮成一只以急行军速度逃窜的老鼠。
这场戏如何演,才能让庞涓信以为真呢?孙膑想到了一个妙计——减灶。
孙膑下令,头天埋锅造饭用十万灶,第二天减一半,第三天减到两万灶,以此递减。
给出的信息很明确:庞大将军,我们真心怕你,再不追都跑没了,想立功哪还有机会。
庞涓听了汇报,只想起了兵书的话,忘记了与他对决的是比他更熟读兵书的老同学孙膑。
他又一次舍弃大军,带着骑兵精锐,生怕追不到齐军。
怎么会追不到呢?孙膑早为这位同学兼仇人选好了坟场——马陵。
孙膑的眼光不用怀疑,这个地方太适合伏击了,高山深涧,道路狭窄,树木茂盛。
接下来发生的可以当故事看,别太当真了。
孙膑下了两道军令:一是令士兵伐木堵路,并将路边的一棵大树剥去树皮,树干上书写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第二道军令,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于两侧山上,天黑之后见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庞涓追至马陵,天色将黑,见树上有字,点燃了火把准备察看,一时间万箭齐发,伏兵四起,中箭后的庞涓无法突围,被迫自杀,临死还喊了一句:“遂成竖子之名!”
司马迁老先生太会讲故事了,一场十拿九稳的伏击战,想必过程是短平快,在他笔下又是树上写字,又是临死喊叫,这是打仗,又不是拍戏。
过程是否精彩不重要,结局是庞涓死了,魏国败了,损失十万精兵,主将太子申成为俘虏。
更重要的是,魏国一百多年的霸业轰然倒塌,战国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
庞涓的失败命中注定,有两个因子起了决定作用——嫉妒和傲慢。
嫉妒使他变得残忍,将同学整成了一个残疾人。傲慢使他变得愚蠢,居然两次掉进了同一个坑。
只是,第一次勉强爬了出来,第二次就没有那样的好运了。
更为传奇的是,庞涓死后,孙膑也找不着了。
翻遍所有的史书,马陵之战后,再也见不到孙膑的踪影。
孙膑跌宕精彩的一生,可以简单概括为——被庞涓伤害然后伤害庞涓。
再次见到这个名字,是在两千多年之后。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
这才猜到,突然消失的孙膑到底干什么去了。
这本兵书只回答了一个问题,打仗如何取胜。
孙膑概括了取胜的五个方面:“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
用现在的话说,取胜有五个必备条件:将帅得到君主的信任,能全权指挥作战;将帅掌握战争的规律;得到广大士兵的拥护;左右的将佐团结一致;将帅善于分析敌情,审查地形。
有道理吗?太有道理了,分析古往今来所有的胜仗,大概都跑不出这五个方面。
更为可贵的是,一辈子与兵法打交道的孙膑,并不好战。
能不打仗最好别打,因为战胜固然可以“存之国,断绝世”,而一旦战败,则“削地而危社稷”。
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呢?不可不察,慎之又慎。
道理很简单,“乐兵者亡,利胜者辱”,喜好战争的国家一定会灭亡,贪图胜利的人一定受辱。
这和《孙子兵法》中“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因愠而致战”是一个意思。
君主不可以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发动战争,为将军者也不可以因为一时不快而出兵作战,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仗不是不能打,只是“非危不战”,因为打仗是要死人的,而且会死很多人。
死了很多人的魏国就此衰落,一场复仇大戏宣告剧终。
明末抗清英雄黄道周对这部大戏概括得最简洁到位:“孙膑学艺,才高被忌。刖足致伤,黥刑使废。谁知载归,反为齐利。救赵趋梁,已夺其气。减灶诱之,自奔速毙。万弩马陵,岂容回避。竖子成名,是谁之意?”
特别是最后两句,庞涓你用了下三滥手段,把孙膑搞成残疾人,最后还死在人家手上,你有什么可冤枉的。
还说什么“遂成竖子之名”,要说是竖子,也该是你,到死了还如此糊涂,真心无药可救。
你也不想想,如果不是你的残忍和愚蠢,怎么会让孙膑流芳千古,如果你能大度一些,与孙膑联手,说不好一统天下的是“魏”而不是“秦”。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只是庞涓还的有些多,他要了孙膑的腿,人家要了他的命,还留下一个恶名。
这笔买卖实在太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