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天 2015年7月13日 青海湖畔的风
甘肃兰州—青海西宁—湟中塔尔寺—青海湖
今日行进436km,总里程1976km
这一夜在黄河边睡得沉稳。
一早秦爷来敲门:“准备出发啦!”他俩早起已收拾完毕,只等我整理停当。
三人推着行李箱搭乘电梯下楼,去酒店前台办理退房手续。辉哥指着我对秦爷说:“瞅人这身打扮,这才是标准旅行的装备,咱俩这跟逛街似的。”我仔细瞅瞅还真是,只见他俩上身各穿了一件T恤,下身均搭配休闲裤。辉哥倒还配了一双轻便休闲鞋加随身小挎包,秦爷则直接脚蹬一双皮鞋,空着两只手晃悠。
今天兰州的天气很给力,阳光明媚。一想到马上就要去吃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就心情大好。
此时几位朋友已等候在酒店门口,直接领着我们开车前往据说是当地最地道的一家面馆:安泊尔牛肉面馆。
面馆大堂内清早便坐得满满当当,穆斯林装扮的女服务员上来就让我们先点面条的种类。
兰州拉面全国人民都知道,可在兰州面条还有各式各样的名称,令人目不暇接,最关键我都不知道是啥。保险起见我和辉哥还是点了份熟知的拉面,秦爷则别出心裁要了一份韭叶面。端上桌一看,面如其名,宽如韭菜叶。每份面另配上两片干切牛肉、一个卤蛋、一碟爽口小菜。
真不愧是赫赫有名的牛肉面,浓浓的面汤撒上一层葱花几粒芝麻,伴着刚出锅的热面,香气扑鼻。一碗面下肚,满口留香,人生不可言说的满足。
至此,开始向着青藏公路的起点西宁行进。
兰州的小美夫妇特意调休两日,与我们一起驾车同行,前往青海。上午约十点半我们一行两辆车,出甘肃进入青海境内。
今日秦爷的肠胃炎明显转好,基本没有症状,一切恢复正常。北京出发前,秦爷嘱咐我提前备好的对讲机此时派上了用场,距离3000米之内通话无障碍。男人们负责开车,我与小美则开着对讲机互聊,备感愉快。
入青海境不久,突然听到对讲机里传来小美的惊叹声:“快看快看,路两边!”哇,红色的岩石层,一道道天然形成的陡坡,传说中的丹霞地貌蓦然呈现眼前。湛蓝的天空下,沿途两侧挺拔的树木映衬着的丹霞地貌,美不胜收。
中午十二点半左右我们顺利抵达西宁,进入青海的第一站目的地便是位于湟中县的塔尔寺。
塔尔寺的名称由来很有意思,先有塔后有寺,因此得名。塔尔寺始建于1379年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传佛教四大中心之一,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在整个西北地区的宗教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停好车,我们五人前往塔尔寺游览。
初次接触藏传佛教,单从其寺庙的建筑风格而言与汉传佛教就已存在很大差异。塔尔寺依山而建,远远望去就像一片占地面积庞大的建筑群,在山坡上错落有致,规模宏伟。
我们跟随导游进入寺门,一组并列于寺前的八座白塔赫然跃入眼帘。八大如意宝塔,为纪念释迦牟尼佛祖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肃穆庄严。此乃塔尔寺的象征。
已是正午时分,太阳在头顶照耀,刺目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大家都不自觉地戴上了墨镜。我开始分发随身携带的防晒霜,秦爷大手一挥表示不用,辉哥则很配合地来了点。
刚想表扬一下辉哥真不错,再糙的汉子也知道自我保护。转脸就看见辉哥在一旁摘下墨镜不停地揉眼睛,满脸泪水。“这怎么了?”我连忙问。“没事儿,防晒霜抹到眼睛里了。”辉哥边抹眼泪边答道。我哭笑不得,刚刚就看见辉哥手心一大坨防晒霜,大巴掌往脸上噌噌地抹,那粗犷,那豪迈。“辉哥你真行!”我忍不住发出真心的叹服。试想那么一坨油乎乎的防晒霜,靠泪水哪能冲洗得干净。我赶紧把包里的小瓶眼药水拿出来,递给辉哥,全当洗眼液使了。
塔尔寺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是雪域高原伟大的上师、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创者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大大小小的殿宇庭院散落其中,布局有序,既独特又与整体寺庙建筑浑然一体,寺正中的大金瓦殿为全寺中心所在。据史料记载,大金瓦殿的金顶用一千多两黄金加一万多两白银制成,在正午日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
酥油花院里陈列着色彩斑斓的各式酥油花雕塑,栩栩如生,不愧与壁画和堆绣共同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塔尔寺中回廊木地板上处处可见深深的凹痕,是虔诚的僧人与信徒们常年在此朝拜,重复磕等身长头所留下的沧桑的岁月印迹。
我们步入其中的一座殿宇,恰逢僧侣们在诵经。香火缭绕,烛台长明,加之喃喃不绝的诵经声,一下便让人融入其中,仿佛进入了无欲无求的佛法净土。一位年纪很小的喇嘛也端坐其中,双手合十,不断摇晃着身体跟随着众喇嘛读经的节奏,是担心自己会睡着?还是担心自己忘记经文?孩子就是孩子,纯真可爱。
从庙堂走出来感觉自己一直沉醉于那场景之中,余音在耳边萦绕,久久不散。
整座塔尔寺,似乎连阳光都镌刻着信仰的气息。路边的一簇花越过红色院落正欲翻墙而出,恣意盛放。在这个烈日普照大地的七月午后,塔尔寺的善良与淳朴也就此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从塔尔寺出来已是下午三点钟,小美夫妇的朋友推荐我们去附近一家某小区内的私房菜馆午餐,遂驱车前往。
餐馆由一楼改建而成,小院的设计很有层次感。鱼池、假山、盆花,袖珍却不失精致,菜品也极具特色。我们在这闹市中世外桃源的一角,身心愉悦地小憩片刻。
从西宁塔尔寺走北线至青海湖,一路油菜花盛开,与青山映照格外耀眼,印象中粗犷的大西北竟也有如此柔美的一面。今年江西暴雨,未见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绽放,没想到七月来青海,正赶上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也算是了结了一桩心愿。
接近晚八点钟我们抵达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这里的日照仿佛是北京的下午四五点钟。湖边的油菜花海,映衬着不远处蓝绿色的青海湖,令人心旷神怡。初入青海,空气中都渗透着清爽且透彻的味道,忍不住让人大口深呼吸。
青海湖藏语称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与青海湖同样赫赫有名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一种鱼类,中国五大名鱼之一的“青海裸鲤”,也叫湟鱼。湟鱼周身无鳞片,是青海湖独有的一种鱼类,它的祖先要追溯到鲤科类的黄河鲤鱼。
13万年前,青海湖因地质运动成了闭塞湖,后来逐步演变成咸水湖。因此为了适应日渐咸涩的湖水,黄河鲤鱼的鳞片开始逐步退化,直至最终无鳞。所有的物种进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青海湟鱼以其鲜嫩味美而著称于青藏高原,但是据说湟鱼的生长周期特别缓慢,一年只能生长一两。
为了保护湟鱼的物种繁衍,从1994年开始,青海省政府已经采取了三次封湖育鱼的措施。2001年又第四次下令对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为期十年,且处罚的力度相当严厉。
倒真是很好奇,青海湖独有的水质中孕育的裸鲤究竟是什么样的?与眼前的青海湖一样的悠远与神秘。
车行至青海湖边,正遇夕阳余晖静静洒落在湖岸,一群水鸟在湖面自由翱翔。青海湖标志的石碑就竖在湖岸不远处,随着潮起潮落,岿然不动。周遭很安静,唯有风声。
这一夜我们决定在青海湖边的蒙古包住宿,商议后以360元的价格租了一座约30平方米的蒙古包,五人间。
随着天色渐晚,湖边的温度不断降低,四下皆旷野,凛冽的风呼呼地吹过面颊,穿上冲锋衣仍在不断地哆嗦。
辉哥和秦爷忙着将后备厢里的帐篷等一干野营用具逐一取出,就在我们的蒙古包前忙活开来。支帐篷安营扎寨,给充气床垫打气,再挂上一盏野营照明灯,家什一应俱全。俩人忙得不亦乐乎,我在一旁看着心生敬畏。倒不是因为别的,就这温度,我恨不能找一个火炉烤着,他俩竟然还想着在户外的帐篷里过夜,勇气可嘉。
我在一旁冒着冷风观瞻了一会儿便冻得直跺脚,还不忘顺访一下这二位的感受:“你们不会真的打算今晚就在这里睡吧?”我问道。秦爷说:“这不能睡,晚上太冷了。”辉哥则表示:“大老远的都背过来了,那还不得试试。”一脸坚定。好吧,勇敢的辉哥,小女子佩服,今夜拭目以待。
蒙古包内则温暖许多,小美夫妇已经点好了几个热菜,炒蘑菇、炒肉、大拌菜、烧牛肉陆续上桌。自带的熟食搭配老板娘送来暖水瓶内新沏的酥油茶,加上些许白酒驱赶寒意,倒不觉得在野外宿营有多凄苦。众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欢声笑语从寒冷的青海湖边大蒙古包内不断传出。
屋外夜深如许,辉哥举着照明灯预备去体验青海湖边帐篷一夜,我们各自在屋内铺被褥,准备就寝。不一会儿,只见辉哥提着灯掀开门帘回来了。一看这情形大伙儿都乐了,秦爷调侃地说:“哟,小辉,这么快就进来啦,帐篷不睡了?”辉哥一脸惆怅:“不行,待不住,实在太冷了!”青海湖边露营的梦想就此破灭。
夜晚蒙古包里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鼾声,加之一天的路途奔波,倒也入睡得极快。
这一夜青海湖边的梦乡,美且冷的感受,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