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精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2章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查

培训目标:
(1) 掌握呼吸道微生物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2) 掌握合格痰标本的判断标准。
一、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的基本原则
1.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2.无菌部位的标本更具有临床价值,有菌部位采集的标本需要清除正常菌群和定植细菌才有意义。
3.标本的标签和申请单信息要完整。申请单的内容:①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患者唯一编码(如住院号)等;②申请科室或病区、申请医师;③标本信息,包括标本类型、采集日期及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方法;④临床诊断;⑤检测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检测项目;⑥是否已使用抗菌药物。
4.严格无菌操作。
5.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尽快送往实验室,多数标本应在2小时内送达。
二、血培养标本
(一)临床采样指征
1.菌血症
患者出现发热(≥38℃)或低温(≤36℃),或寒战;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 9/L),中性粒细胞增多;或白细胞计数减少(计数<3.0×10 9/L);有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休克等全身感染症状体征,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又不能排除细菌、真菌血流感染的,就应进行血培养。尤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刻进行血培养:①医院获得性肺炎;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简称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等血管导管>48小时;③有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
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患者带有血管内导管超过1天或者拔除导管未超过48小时,出现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除外由血管内导管引起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二)标本采集
1.菌血症
(1) 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
(2) 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培养标本;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3)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切忌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常伴有定植菌存在。
(4) 采血工具:建议采用商业化的真空血培养瓶(室温),同一部位采集两瓶血培养时不建议更换针头。
(5) 采血次数、血培养瓶选择:对于成人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每个部位应需氧和厌氧培养各一瓶。对于儿童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分别注入儿童瓶,一般不需要厌氧瓶,除非怀疑患儿存在厌氧菌血流感染。
(6) 采血量:成人,每次每个培养瓶应采血5~10ml注入成人瓶;婴幼儿,根据孩子的体重确定采血总量,每培养瓶(儿童瓶)采血 2~4ml。
(7) 皮肤、血培养瓶消毒:为减少皮肤、培养瓶口等对血培养造成的污染,在穿刺前,应对皮肤和培养瓶口进行消毒并充分干燥,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概率。
(8) 避免采血管内空气注入厌氧血培养瓶。
(9) 避免在静脉留置导管连接处(如肝素帽处)采血标本,避免标本污染。
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分为保留导管和不保留导管两种情况。
(1)保留导管:
分别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各采取1套血培养标本,在培养瓶上标注采集部位,送往微生物实验室,同时进行上机培养。2套血培养检出同种细菌,且来自导管的血培养标本报阳时间比来自外周的血培养标本报阳时间早2小时以上,可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不保留导管:
在外周静脉采集2套血培养标本。同时,通过无菌操作剪取已拔除的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上交叉滚动4次进行送检。或采用超声振荡法留取菌液接种。从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出同种同源细菌,且导管尖端血平皿的菌落计数>15CFU有意义。
三、肺部标本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不同部位的感染病原菌差异较大,上呼吸道感染多以病毒为主,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多样。
(一)咽拭子标本
咽拭子标本仅用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用于急性不明原因发热患者除外流感病毒感染。
标本采集:嘱患者张口发“啊”音,以暴露咽喉部,必要时用压舌板;取出咽拭子中的无菌长棉签,快速擦拭两侧腭弓和咽,将棉签插入运送管,盖紧送检。
(二)痰液标本
痰培养仅用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的诊断,但它不是诊断肺部感染的最佳标本。血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经气管吸取物的培养结果更加准确。
痰标本采集前,要判断患者是否有能力配合完成深部咳痰。要向患者充分说明口腔清洁、深咳、避免口咽部菌群污染的意义,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留取痰标本。患者应在医师或护士直视下留取痰液标本。
1.临床采样指征
①咳嗽、脓性痰,伴有发热,影像学检查出现新的或扩大的浸润影;②气道开放患者,出现脓痰或血性痰;③考虑下呼吸道感染。出现以上情况的患者应采集痰液标本,必要时可同时送血培养标本。
2.采集要求
由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在标本盒内、室温环境下很容易自溶死亡,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采集标本:①争取在首剂抗菌药物治疗使用前及更换抗菌药物前采集;②标本采集后保证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并得到接种;③只要有可能得到合格的痰标本,应马上采集、送检;④宜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合格痰标本(清水漱口后深部痰液);⑤合格痰标本应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白细胞/鳞状上皮细胞>2.5。
(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检测,可减少口咽部菌群的污染,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须做定量或半定量接种培养。
1.临床采样指征
对于疑似肺炎患者,如有机会进行气管镜检查,则可同时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培养。不能进行深部咳痰的患者,也可考虑通过气管镜获取标本。
2.标本采集
患者咽喉局部麻醉后,导入纤维支气管镜。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病灶所在支气管以下肺段或亚肺段水平,用37℃或室温无菌生理盐水灌洗,每次注入20~60ml,从回收液中取出10ml标本,放入无菌管中,旋紧盖子,即刻送达实验室。对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诊断肺炎的临界点为10 4CFU/ml,敏感度73%±18%,特异度为82%±19%。
如果采用保护性毛刷,毛刷约仅能获得0.001ml标本,在空气中很快会干燥导致细菌死亡,从而影响检出率,应放置于1ml液体运送培养基(如生理盐水)。
定量培养:诊断肺炎临界点为≥10 3CFU/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19%和90%±15%。
(四)气道吸取标本
1.临床采样指征
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患者,无法自行咳痰,可通过吸痰管从气道吸取标本。
2.标本采集
通过气管插管将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推进呼吸道直至遇到阻力后开始抽吸,留取标本在吸痰杯内。标本采集后需尽快送到实验室,不能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送达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冰箱保存(疑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不在此列),以免杂菌生长。但不能超过24小时。
定量培养:诊断肺炎临界点为10 6CFU/ml,敏感度达76%±9%,特异度75%±28%。
(五)肺组织标本
手术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滴加少量无菌生理盐水保持标本湿润,室温送往实验室,禁止冷藏。如果怀疑为一般细菌,做涂片、培养检查时应予以肺组织研磨;如果考虑为丝状真菌感染,需提前与实验室联系给予特殊说明,标本培养不能研磨,应剪成米粒大小接种。
(六)胸腔积液
考虑感染性胸腔积液(肺结核、肺炎、胸膜炎)患者应送检,进行涂片染色、细菌培养等病原学检测。
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由临床医师经皮穿刺或外科方式获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胸腔积液标本采集后可直接注入血培养瓶送检,或将标本收集到带螺旋帽的无菌管送检。
标本量分别为细菌培养≥1ml,真菌培养≥10ml,分枝杆菌培养≥10ml。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通常室温15分钟内应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不可冷藏。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张 弘)
参考文献
Miller JM. 美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指南[M].2版. 马小军,周炯,杨启文,等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