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证候的表现及其采集
证候的临床表现为一组相关的自觉症状与体征(笼统地称为症状),症状是辨证的主要依据,因此,证候与症状关系密切,症状的规范是证候规范的前提。症状的规范,包括症状的概念与术语名称、症状的量化分级、症状的客观化采集等。
一、证候与症的关系
中医诊察、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简称四诊。四诊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等。所谓症状就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躯体不适及异常变化,如头痛、耳鸣、胸闷等,主要通过问诊获得;体征指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时所发现的异常征象,如面色萎黄、舌红苔黄等,主要通过望诊、闻诊、切诊获得。症状和体征统称为症,是医生通过四诊获得最有价值的病情资料,是中医诊断证候的主要依据。证候表现为一组相关的症状,包括自觉症状和客观体征。如心血证的临床表现包括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头晕,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弱。证候与症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症与次症
从临床实际来看,症与证候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关系,有主次之分。所谓主症,是病人所有病情资料的主要症状或体征,是辨证的主要依据。次症是辨证相对次要的病情资料,对主症起辅助、旁证、补充乃至反证等作用。过去中医对于症、证间关系的论述,多侧重定性关系的论述,忽略定量关系的描述,因此使得症与证之间关系的描述比较模糊。从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中医专家系统和辨证论治系统研究开始,人们在症状辨证意义方面的研究中,不仅探讨每一症状与哪些证候有关,而且还开展了各个症状与证候诊断之间计量关系的研究(即每一症状在不同证候诊断中的贡献度)。如高颖等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中风病人常见6个证候要素,即内风、内火、痰湿、瘀、气虚和阴虚,并对判断证候要素的不同症状根据权重不同予以赋值,所出现症状的贡献度权值之和作为确定各辨证要素(如气虚、瘀血等)是否成立的依据。以阴虚为例,两颧潮红(10分),舌干(5分),手足心热(5分),五心烦热(10分),盗汗(10分),绛舌(10分),瘦薄舌(10分),剥脱苔(10分),舌光红无苔(10分),细脉、数脉或弦脉(5分),所出现症状的贡献度权值之和≥10分,判为该证候要素诊断成立。
(二)特异症与非特异症
特异症是指人体内在病理变化表现在外的特征性症状、体征,是辨识病机的主要依据。非特异症是指人体内在病理变化可能表现的症状、体征,它可出现在不同病证中。抓住特异症,有助于识别疾病的证候。众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到一些证候的特异性症状,并指导临床治疗。如有医家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体会,提炼出判断寒热真假的两个特异症:一为饮水的冷暖喜欲,如热证中出现口喜热饮必为假热,寒证中出现口喜冷饮必为假寒。二为身体的冷暖喜恶,喜温怕冷者热为假热,寒为真寒;喜凉恶热者热为真热,寒为假寒。还有学者对不明原因的肝损伤进行了研究,由于该病原因不明,属于中医疑难症范畴。而辨治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辨证是否精准,能否抓住特异症,有医家经长期探索,发现一些特异性症状,如临床上看到患者虽未涂口红,却已朱唇鲜艳,与年龄不符,或者齿鼻衄血、肝掌、蜘蛛痣、面部钞票纹等,即辨为湿热内伏营血证,正如张仲景所言“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另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疾病谱的变化,在临床中出现许多新的主观症状、体征及客观检测指标概念,如果采用“拿来主义”的思想,研究其与中医证之间的关系,可能也是丰富和发展中医诊断学内容的途径之一。
二、症的规范化研究
(一)症的概念与术语名称
中医的症状学内容非常丰富,但相当多症状的内涵模糊,表述不精确,加之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不同地区语言使用的差异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导致临床上中医症状术语使用的不统一,而且容易引起概念的混淆。由于症状是辨证与辨病的依据,因此,根据古代文献及临床实际首先开展症状的规范化研究,克服症名的不规范、内涵欠明确、症状表述的模糊性及诊断意义认识上的差异等缺陷,是进行证与病规范化研究的前提。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版本的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及《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主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赵金铎主编)等书中,对中医常见症状术语的概念、发生机理及其在辨证、辨病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促进了症状的规范。例如:将病人的“怕冷”现象界定为“恶寒”“恶风”“畏寒”“寒战”四种情况,并赋予其特定的概念。
(二)症的量化分级
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证候诊断标准逐渐由单纯的定性诊断标准过渡到结合定量的诊断标准,证候定量的前提必须有症的量化分级,因此,开展症的量化分级研究是必然的趋势。
对症状在量上的变化,古代文献中有一些记载,即在症状名称前后冠以“略”“微”“很”“甚”“大”等程度词进行量化表达,如高热、大汗、微恶风寒等,这种量化描述比较模糊、简朴,在实际临床研究中的把握与操作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近年来,人们在传统中医症状量化方法的基础上,吸取了现代医学和心理学中一些较为成熟的对主观症状的量化分级方法,在中医症状的量化表达方面进行了尝试,并运用于临床研究中,作为判断证的严重程度或疗效评价的依据,促进了中医症状的量化表达。
1.采用轻、中、重对症状进行量化分级
目前,研究者一般依据症状的特征、出现频率、持续时间、对药物的依赖程度、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等将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赋予1、2、3分或2、4、6分等。如梁茂新等对“眩晕”一症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如下量级划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不敢睁眼和转动身体,或倾倒为3分(重);间断出现,时轻时重,姿态不稳为2分(中);偶尔发生,症状轻,自行缓解快,略感头重脚轻为1分(轻)。
2.运用通用量表对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定
有些主观症状,如疼痛、失眠、抑郁、焦虑、疲劳等,往往反映的是一种综合状态或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把握,并且对这些症状的主观感受与实际严重程度往往因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有人在研究中尝试直接运用国内外通用的量表,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等对抑郁、焦虑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定。
3.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症状评定量表
近年来,随着症状的量化研究及量表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人们逐渐开始借鉴精神与心理症状分析的一些模式与方法,研制更符合中医特点的症状评定量表。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参照《中医量化诊断》《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并结合专家咨询对症状条目进行分级量化,形成了脾胃病症状量化标准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在《中华中医药杂志》发布,供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以胃痛为例,依据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程度、工作生活影响、药物干预,对胃痛进行了量化,总分范围为0~15分。脾胃病症状量化标准对评价、验证、提高中医药疗效有较高的价值。
三、证候表现的临床采集
(一)四诊操作
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合称“四诊”)。中医“四诊”操作程序及方法的规范化不仅是促进中医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教学、医疗、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的需要。
中医四诊的一些内容虽然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但临床实际中的实施、操作过程,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导。因此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专家在参考了当代对中医四诊最新认识的基础上,对长期实践中应用的四诊操作程序及方法进行归纳与凝练而形成了“中医四诊操作规范专家共识”,2018年发布于《中华中医药杂志》,该共识规定了四诊操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等。
1.四诊操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望、闻、问、切四诊,分别从不同角度收集病人的病情资料,四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注重四诊并重,诸法参用,全面而详细地收集病人的病情资料,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其具体操作多以问诊为先导,在问诊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或先后,或交叉,分别进行望诊、闻诊及切诊,全面获取病情资料。对于医生诊察时不能直接获取的望诊、闻诊信息,可通过询问患者、陪诊者获取,或事后有条件时再获取、观察。
2.四诊操作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况下,四诊操作应在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的诊室中进行,室内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要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四诊检查应备有操作所需要的物品和设备,如手电筒、压舌板、脉枕等;望诊操作最好选择在白天进行,晚间就诊的病人必要时可在白天再进行复诊。闻诊医生应保证自身的听觉和嗅觉处于正常灵敏的状态。问诊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进行重点询问,掌握病人主要症状、体征的特点,并了解可能发生的兼症,全面掌握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3.四诊操作的注意事项
四诊操作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1)心身状态:
望诊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感,态度和蔼、庄重、体贴、细心。让病人在心情平静、呼吸均匀、全身放松、主动配合的状态下接受诊查;遇到病人不能配合进行某些操作,如神志昏迷、神乱、语言障碍、听力障碍、不愿意配合等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尽可能地获取病人的信息。
(2)体位姿势:
病人一般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应根据诊察需要,指导病人改变体位或做出相应动作以配合检查。根据望诊、切诊需要,病人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并注意双侧对比等。
(3)体内外环境:
医生应注意年龄、性别、体质、种族,季节、昼夜、地理环境以及饮酒、饮食、药物、情绪、运动、日晒、化妆等体内、外因素对面色、舌象、脉象等的影响。诊脉时应注意让病人解除压迫被诊手臂的物件,如手表、挎包、扣紧的袖口等。
(4)其他:
在四诊操作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在检查病人的胸、腹、腰、背、臀等部位时,要注意避开其他病人;问诊过程中应尽量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语速要慢,有目的、顺序地进行询问,避免暗示性提问,防止主观臆断,造成误诊;切诊手法要柔和轻巧,不要突然用力或用力过猛,不用冷手、湿手进行按诊,以免引起病人精神和肌肉紧张,影响诊察的准确性。
(二)四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
通过利用现有检测仪器,或研制专门的仪器,对一些四诊信息进行检测,促使病症资料收集的客观化、定量化,尤其是在望诊(主要侧重于面色诊与舌诊)和切诊(脉诊)信息的客观化检测与仪器的研制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
1.望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
(1)面色的客观化采集:
传统面部望诊受医生主观因素、临床经验和技能的影响较大,肉眼难以分辨极小的差异,重复性较差。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新的技术设备用于中医面诊客观化,为面色诊提供一些客观定量的数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有的面诊客观化研究主要通过光学技术以及数码相机拍摄结合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实现,涉及的设备主要有数码摄像机、色差计、分光光度计、色度仪、光电血流图仪、红外热像仪、红外成像技术、面诊计算机辅助诊断仪等。
(2)舌象的客观化采集:
为了弥补肉眼观察舌象时存在准确度较低的不足,许多研究者利用光学技术、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学技术对舌象进行了客观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中医舌诊客观量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一些不足,如客观化的指标主要集中在舌象的颜色特征上(包括舌色与苔色),而在舌形、舌态等方面开展相对较少,而且临床研究的样本量普遍较少,并且舌象客观化研究所采用的仪器、方法不同。因此,后期的舌诊客观化应用研究应该建立在大样本的基础上,同时综合数字舌图的颜色、舌形等方面开展。
2.闻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
闻诊是医生利用听觉和嗅觉来诊察了解病人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内容,传统闻诊方法主要依靠医家个人经验,缺乏客观标准,难以重复验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众多学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声诊、嗅诊进行了客观化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声诊的客观化研究:
近年来,由于声图仪、喉声气流图仪、频谱分析仪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声诊的客观化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有学者尝试将这些现代技术引入到证候的研究,为中医声诊的客观化研究迈出可喜的一步。
(2)嗅诊的客观化研究:
嗅气味方面,电子鼻技术逐渐被运用到医学嗅觉诊断上。有人将电子鼻技术运用到糖尿病、肺癌的诊断中,也有尝试将其用到中医证候研究中。
以后,期望探索出更多的方法用于闻诊的客观化研究,为全面开展中医闻诊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3.问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
问诊作为四诊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代张景岳将其视为“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问诊获得资料的准确性,与医生问诊水平的高低,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及临床经验,患者的理解、表达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其受医患双方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问诊客观化、规范化研究进行了探索,尤其是问诊量表的使用及中医问诊网络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推动了中医问诊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客观化。
4.脉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
在切诊研究中,人们先后研制了基于不同原理的脉诊仪,试图通过脉象的客观检测和脉图分析代替手指的主观经验感觉。我国中医脉诊仪的研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以后,随着机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天津、上海、北京、江西等地掀起了多学科共同研究中医脉象的热潮,使得脉象仪的研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在脉诊仪的性能和质量上均有较大的进步。
总之,人们在中医诊法的客观化研究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现有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际运用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现有的舌诊仪、脉诊仪等尚不能满足临床实际的要求。如在舌诊与脉诊的客观化研究中,由于所使用的脉诊仪与舌诊仪的种类、型号的差异,不同研究者的测试结果存在不可比的成分;脉象本身可受饮食、精神状态、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脉象仪探头的灵敏度、测量位置及所施加压力等的差异,使得脉象检测的可重复性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等。因此,在诊法的客观化研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