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出则弟
题解
《弟子规》第一篇“入则孝”,讲了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第二篇“出则弟”是教我们出外对尊长,要有恭顺的态度和行为。要知道在家里对父母能够养成一个孝顺的心,自然对兄长、对师长也能够敬顺。对兄长的敬顺,也是对父母的孝顺。因为父母希望儿女们能够和和睦睦、互相团结、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儿女到了学校去求学,父母也希望我们做儿女的对老师尊重。因为尊师就是重道,对老师能够恭敬,就是对道业、学业重视,也因此才能学到真实的学问。踏入了社会,也自然将这种恭顺的态度,带进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对领导、长上也有一种恭敬的存心,自然我们的工作关系会很和谐,工作得很欢喜,效率会很高,工作就会有成绩。扩而展之,对社会上一切长辈,比我们年长的,学问、道德、威望都比我们高的我们也要恭敬,为他服务,这些都是“悌道”。
孝是一种对内的存心,是一体的观念,是天性的爱心。把这个爱心展开来,一定是对父母、师长、兄长以及一切的尊长,都存有恭敬承顺的态度,这就是悌道。
兄道[1]友[2],弟道恭[3];
兄弟睦,孝在中。
注释
[1]兄道:为兄之道。道,道理、法则。
[2]友:亲近相爱。古代多用于兄弟之间。
[3]恭:恭顺,顺服。
译文
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表现在其中了。
财物轻[1],怨[2]何生。
注释
[1]轻:不以为重要。
[2]怨:怨恨;仇恨。
译文
与人相处时对于财物,不斤斤计较,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忍,忿[1]自泯[2]。
注释
[1]忿:愤怒;怨恨。
[2]泯〔mǐn〕:消除。
译文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会消失。
或[1]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注释
[1]或:或者。
译文
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呼人,即[1]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注释
[1]即:就,便。
译文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称[1]尊长,勿呼名。
注释
[1]称:称呼。
译文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
对尊长,勿见[1]能。
注释
[1]见〔xiàn〕:“现”的古字。显现。
译文
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长,疾[1]趋[2]揖[3];
长无言,退恭[4]立。
注释
[1]疾:快速。
[2]趋:古代的一种礼节,以碎步疾行表示敬意。
[3]揖:拱手行礼。
[4]恭:肃敬;有礼貌。
译文
路上遇见长辈,应碎步疾行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情吩咐时,则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骑下马,乘下车[1];
过犹[2]待,百步余。
注释
[1]车〔jū〕: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犹〔yóu〕:副词。还;仍。
译文
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长者[1]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注释
[1]长者: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
译文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着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1]非宜[2]。
注释
[1]却:副词。反而;倒。
[2]宜:适宜。
译文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进必趋[1],退必迟;
问起[2]对[3],视勿移。
注释
[1]趋〔qū〕:古代的一种礼节,以碎步疾行表示敬意。
[2]起:起立;站起。
[3]对:应答。
译文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上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视线要注视长辈,不要到处移动、左顾右盼。
事[1]诸父[2],如事父;
事诸兄[3],如事兄
注释
[1]事:侍奉。
[2]诸父:指伯父和叔父。
[3]诸兄:所有同宗之兄。
译文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