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白血病概述
考纲要求
①白血病特点(包括白血病概念、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②急性白血病分型(包括细胞形态学分型、免疫学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型和分子生物学分型)。
复习要点
一、白血病特点
1.白血病概念★★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减少。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骨髓中某一系列原始细胞(或原始加幼稚细胞)高于30%,一般自然病程短于6个月。慢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骨髓中某一系列的白细胞增多,以接近成熟的白细胞增生为主,原始细胞不超过10%。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等。
2.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
(1)因白血病细胞增生,抑制了正常的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生长,从而导致感染、出血、贫血。
(2)因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对器官和组织的浸润所引起的肝、脾、淋巴结肿大,齿龈增生,皮肤结节,眼部绿色瘤,骨骼和关节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
二、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型
1.细胞形态学分型★★
急性白血病按照细胞形态学分为急性非淋(髓)细胞白血病(AN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种,淋巴系和髓系细胞两系受累的白血病称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1)急性非淋(髓)细胞白血病(ANLL) 共分8型。
①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核仁明显,细胞质透明,嗜碱性,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
②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90%以上,至少3%细胞为过氧化酶染色(+)。
③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30%~89%,单核细胞<20%,其他粒细胞>10%。
④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30%。
⑤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原始细胞≥30%(NEC),单核细胞系为20%~80%,其余为粒细胞;周围血单核细胞≥5×109/L。
⑥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非红系细胞中原单核、幼单核≥30%,如果原始单核细胞(Ⅰ型+Ⅱ型)≥80%为M5a;<80%为M5b。
⑦M6(急性红白血病) 骨髓中幼红细胞≥50%,骨髓原始细胞(NEC)≥30%或外周血原始细胞≥30%。
⑧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CD41、CD61、CD42阳性,电镜下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阳性。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共分3型。
①L1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μm)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质较少,核型规则,核仁不清楚。
②L2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μm)为主,大小不一致,细胞质较多,核型不规则,常见凹陷或折叠,核仁明显。
③L3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质较多,细胞内有明显空泡,细胞质嗜碱性,染色深,核型较规则,核仁清楚。
2.免疫学分型★★
(1)T细胞 绵羊红细胞受体(Es)及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7、CD2、CD3、CD4、CD8、CD5为T细胞标记,CD7为出现早且贯穿表达整个T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抗原。目前认为CD7、CγCD3同属于检测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最敏感指标,但CR2与髓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有5%~10%的交叉反应,只表达CD7+的不能诊断T-ALL。CD5与部分B淋巴细胞有交叉反应,CD25为激活的T细胞、B细胞的标记。
(2)B细胞 成熟B细胞特征性的标记是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及小鼠红细胞受体(Em),Em为早期成熟B细胞标志。B细胞表面的非特异性标记有HLADR、补体CR2受体和Fc受体等。B细胞分化抗原CD10、CD19、CD20、CD21和CD22。CD19是鉴别全B系的敏感而又特异的标记。CD10为诊断common-ALL的必需标记。
(3)粒-单核细胞 粒-单核细胞有些共有的标记,如CD11b、CD31~CD36、CD64、CD68等,CD14为单核细胞特异的标记,胞质中CD13(CyCD13)、CD14(CyD14)、CD15(CyCD15)表达早于膜表面表达,且特异性更强。髓过氧化物酶(MPO)为髓系所特有。
(4)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系分化发育过程中,其特异性标记主要有CD41a(GPⅡb/Ⅲa)、CD41b(Ⅱb)和CD61(Ⅲa)以及血小板过氧化物酶等。
(5)红细胞 红细胞表面有多种抗原存在,与红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有关的主要是血型糖蛋白A、H和CD71(转铁蛋白受体)。
(6)干细胞和祖细胞 CD34为造血干细胞标记,无系的特异;CD38为定向造血干细胞的标记。HLA-DR属非特异性抗原,它可表达于干细胞、祖细胞、各分化阶段的B细胞及激活的T细胞。
目前,已初步建立了FAB(M0~M7)与免疫学两者的关系,见表2-16。
表2-16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与免疫标记
3.细胞遗传学分型★
(1)ANLL细胞遗传学分型与形态学分型的关系 见表2-17。
表2-17 ANLL的细胞遗传学分型与形态学分型的关系
(2)ALL的细胞遗传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 见表2-18。
表2-18 ALL的细胞遗传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
4.分子生物学分型★
白血病的这些特异性染色体易位在分子水平的改变,表现为与白血病发病机制有关的基因重排及各种融合基因的形成,在病程中比较稳定,是可靠的分子标志。
三、白血病疗效观察
1.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
(1)完全缓解(CR)
①临床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
②血象 Hb≥100g/L(男性)或≥90g/L(女性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③骨髓象 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核+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2)部分缓解(PR) 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5%而≤20%;或临床、血象中有一项未达完全缓解标准者。
(3)未缓解(NR) 骨髓象、血象及临床三项均未达上述标准者。
(4)持续完全缓解(CCR) 指从治疗后完全缓解之日起计算,其间无白血病复发达3年以上者。
(5)临床治愈 指停止化学治疗5年或无病生存(DFS)达10年者。
2.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
急性白血病复发标准有下列任何一项者称为急性白血病复发。
①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在5%~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达到骨髓完全缓解标准者。
②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20%者。
③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标准★★
①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尤其是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②有脑脊液的改变 a.压力增高(>2kPa或200mmH2O),或>60滴/分;b.白细胞数>0.01×109/L;c.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d.蛋白>450mg/L,或潘氏试验阳性。
③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脑脊液的相似改变。
考题回顾与同步练习
【例1】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分类根据是
A.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 D.临床症状和体征 E.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
【例2】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是
A.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 B.未找到巨核细胞 C.白血病裂空现象 D.骨髓原始细胞>30% E.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例3】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主要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病毒感染 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例4】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包括
A.发热 B.出血 C.贫血 D.骨痛 E.高血压
【例5】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两系细胞混合是指
A.T细胞和B细胞 B.淋巴系和髓系细胞 C.粒系和单核系细胞 D.粒系和红细胞 E.粒系和巨核细胞【例6】符合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变化的是
A.某一系列原始细胞>30% B.某一系列原始细胞>20% C.某一系列幼稚细胞>20% D.某一系列成熟细胞<30% E.某一系列成熟细胞<20%
【例7】与急性白血病治疗后完全缓解不符合的是
A.骨髓原始粒细胞≤10% B.Hb≥100g/L(男性)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109/L D.PLT≥100×109/L E.临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特点
参考答案
1.A 2.D 3.C 4.E 5.B 6.A 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