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柴诗撷萃
开门七事“柴”居首,历来有不少诗家把柴作为吟咏的对象。柴诗描写的对象较为广阔,如柴火、柴扉、柴荆、柴关、柴车、燔柴等,另外还有的借柴来表达某种情感和情操。
(一)燃柴斫薪诗
作为燃料供人们取暖、照明、煮饭的柴薪,一般是指产于山林间的树木散枝,大者称薪,小者叫柴,大多需要入山砍斫,运到城乡燃用,诗人笔下也可见其事。
1.《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唐代杜荀鹤的这首诗,写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寡妇,在深山里独自守着茅屋的穷困生活情景。妇人在税赋的重压下,桑柘毁废、田园荒尽,挑采野菜糊口,却无干柴可取,只能现砍新柴带叶烧。我们不难想象,带着树叶的湿柴是不易烧着的,意味着寡妇时时面临着挨饿的困境。“战乱频仍,给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带来极大伤害。官府无力平定战争,征税派役却不遗余力,更加剧了人民的苦难。诗人对此深致讽刺。”31该诗作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窘迫、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
2.《题凌云八景之北郭归樵》
负薪回趁郑公风,自坎旋踪晚照红。
共倚斜阴肩且歇,直由纵陌脚频匆。
城惯逐流泉入,岭树俄惊皓月通。
翔泰门高青色满,雨余笠影夕阳中。
晚清诗人蒙锡宝的这首诗描写了归樵们担柴下山的图景:他们在夕阳中走在坎坷弯曲的山路上,三五成群地靠在阴凉处做短暂歇息,随后又顺着阡陌小路快步向城中赶去。这些场景不但让我们看到了樵夫这一与“柴”密切相关的职业在古时候的具体面貌,同时也是一幅古朴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农耕社会的民生侧面图。而诗的背后可能是诗人借着负樵归来的场景,表达对于樵夫这种与自然为伴、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
3.《樵夫》
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萧德藻的这首诗,描述一樵夫挑一担干柴到古渡头去卖,换到的钱够一天的开销,便心满意足。等他回到家中又在山涧边磨快刀斧,为明天继续砍柴、赚取生活费用做好准备,体现了樵夫生活的辛酸窘迫,诗人对樵夫辛勤劳累仍不能保证温饱的状况寄予了同情。
4.《金陵杂兴二百首》之一
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
明日死生犹未必,新何缠裹过秋冬。
这是宋代诗人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中的一首,诗歌写了樵夫们日日上山伐木,快要将桑树林砍光,将枣林伐空,尽管如此,卖柴换来的钱还是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第二天的生活仍毫无保障,还得去干这生死难料的行当,以度秋冬之寒。这首诗真实地写出了樵夫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与绝望之情。
(二)柴扉柴车诗
柴还有一个实用之处,就是将柴捆束起来,做成门,即柴门。柴门也叫柴扉、柴关、柴荆或柴扃。此外,人们还把用木柴做成的简陋的车叫作柴车,这也是柴的木材属性的另一用途。在诗歌中,柴门或柴车作为意象出现,有的描写农家田园的景象,但更多的是用来表示贫寒的家庭境况。
1.《羌村三首》之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唐至德二年(757)八月,正是安史之乱的第三年,杜甫得一偶然机会归乡探亲,目睹战争给家人和百姓带来的苦难与不幸,写下了著名的《羌村三首》。这第一首写诗人刚到家中合家团聚时悲喜交加的情景,以及在残酷的战乱时期亲人意外相见时恍如梦中的特有心理。第三首诗人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的诗句。
两首诗分别都提到柴门、柴扉,可见以柴为门,是当时农村民舍的典型配置。雀噪柴门,客扣柴扉,一幅乡村农家图景跃然纸上。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这首诗描写了在路途中遇大雪,借宿山村,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隆冬季节显得更加清寒的情景。在简陋的茅屋中安顿就寝后,忽从柴门外传来犬吠之声,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在这首诗中,诗人着重以“贫、寒”点明这户人家饥寒交迫的境况。
3.《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的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访客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群芳斗艳。此时,作者惊喜地看到园中一枝红杏从高墙上伸展而出,尽管未及内园,已见满园春色遍布人间,表现出春光之绮丽。首联的柴扉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为尾联两句新奇的想象做了铺垫,引人入胜,令人叫绝。
(三)燔柴祭祀诗
柴不但是百姓日用不可或缺之物,古代祭祀的时候也要使用柴。《尔雅·释天》说:“祭天曰燔柴。”祭天时所烧的柴草上一般要堆放玉帛、牺牲等,古诗中出现的“燔柴”或“燔柴礼”,都与祭祀有关。
1.《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
君逐元侯静虏归,虎旗龙节驻春晖。
欲求岱岳燔柴礼,已锡鲁人缝掖衣。
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
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
中唐诗人鲍溶的这首诗写的是宋申锡跟随李少师去边疆打仗凯旋归来,想要举行祭祀天地山川的“燔柴礼”,以庆贺人们共同期待的太平之世。此类柴诗便是典型的“柴”作为祭祀的一类诗歌,体现了柴的另一大重要作用,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燔柴祭祀这一礼制及其举行的原因与场景。
2.《登恒山》
恒阳地与塞垣通,山脉纡回指大同。
黑雾不消阴涧雪,翠微时下石坛风。
燔柴有制存周典,持节无人出汉宫。
幽缈岳灵何所寄,岿然碑版覆苔红。
明末清初人陶澂的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恒山所看到的景象,迂回起伏的北岳恒山,一直绵延到大同东南。山上雾气导致背阴的溪涧中积雪常年不融,青山上的风时时刻刻都拂过祭天的高台。虽然“燔柴”祭天的制度在周朝的典籍中就已存在,但汉宫中却没有人前来祭祀。恒山的山神无人祭祀,远古祭祀后竖立的石碑,已经被厚厚的青苔覆盖了。通过陶澂的诗可知,我国燔柴礼制在周代的典籍中就有记载,可谓历史悠久。
3.《御街行》
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柳永的这首词写的是黄帝过寿这一天,在京城燔柴祭天,大赦天下,群臣庆贺的事。整首词依次叙述了这三个阶段的事项与仪式。开篇“燔柴”两句,描写祭天和还宫。从中我们可了解到在宋代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时,“燔柴”祭天仍然是重要的仪式之一。
(四)鬻柴卖炭诗
过去有以砍柴为生的樵夫职业,樵夫砍柴后要卖掉柴来换取报酬,因此便有了卖柴人。他们靠卖柴为生,但由于官府压价盘剥,收入十分微薄,日子过得惨淡。因此,诗人写卖柴人的生活,也多是记录这一群体生活的艰辛以及在官吏欺压下的悲惨状况。
1.《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老人将在山中烧好的木炭运到城里去售卖的不幸遭遇。这位卖炭翁可能没有土地,伐薪烧炭是他赖以生存的唯一生计。每到冬季,他身着单薄的衣衫,在寒冷的山上砍柴、烧炭,再到城里卖钱糊口。然而,当老人冒着大雪,赶着牛车,拉着木炭来到城区时,却被管理市场的官府小吏直接以“半匹红绡一丈绫”的微薄实物充价夺取!诗歌深刻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那个黑暗时代的揭露和鞭挞。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五卷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此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这篇短文记述的卖柴翁和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除了柴和炭有别,驴和牛车不同外,他们的遭遇包括具体情节都完全相同。不过,卖柴翁遇到的这个宦者欺人更甚,不但仅付几尺绢布充当柴值,而且还要把卖柴翁用来驮柴的毛驴,这个全家唯一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也要掠夺而去。走投无路的卖柴翁,此时没有选择沉默和隐忍,而是怒而奋起,直接殴打官吏,用拳头和生命捍卫卑微者的尊严。读后让人有一种深深的悲哀,特引小文于此,与白诗互证。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评价说:“直书其事,而其意自见,更不用着一断语。”32
2.代卖薪女赠诸妓
乱蓬为鬓布为巾,晓踏寒山自负薪。
一种钱塘江畔女,著红骑马是何人?
白居易的这首诗将卖薪妇女和歌妓进行了对比:卖柴妇女乱草一样的头发上扎着粗布头巾,每天拂晓就冒着严寒到山中背柴,去城里售卖。在城里她们总会看到一些穿红戴绿、骑马坐轿的女人招摇过市,于是不禁会问:同样是钱塘江畔长大的女人,为什么她们却过着如此风光的日子?“著红骑马”的是妓女,表面风光,其实她们过的是另一种辛酸的日子,付出的是被人玩弄的代价;真正的剥削者是那些欺压农民、玩弄妓女的达官贵人。从人性方面说,卖柴者在歌妓面前,可能还算有一些人的尊严,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处于最下层的卖柴人,生活毕竟也是悲惨的。
(五)柴喻物事诗
诗人写有关柴的诗句时大多是在表达或寄托某种情感,即通过柴在诗中的意象来表达或加深作者的思想主旨。
1.《赠李镡》
君行君文天合知,见君如此我兴悲。
只残三口兵戈后,才到孤村雨雪时。
著卧衣裳难办洗,旋求粮食莫供炊。
地炉不暖柴枝湿,犹把蒙求授小儿。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荀鹤写给友人李镡的。诗中通过衣、食、柴的缺乏,描写了战乱后主人公贫穷的物质生活,同时表现了他在物质穷困中尚不放弃对精神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地炉不暖柴枝湿”一句,更突出了一种困顿的生活状态:仅有的一些柴枝还是湿的,无法燃烧取暖,不仅“贫”,而且“寒”,这要比直接描写友人家缺柴的状况更令人叹息。但是主人在如此清寒的状态下,仍然拿着一本《蒙求》教授自家小儿。通过读书取仕来改变命运,大概是他心中永久的希望与寄托吧。
古代的文人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常常选择摆脱仕途、官场的羁绊,归隐田园,在山林或乡村过着粗衣粝食的生活,对物质生活要求甚少,此时柴便成为“隐逸”的象征,成为隐士的指代性称谓。
2.《遣兴》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
戴叔伦的这首诗,前两句写沧海明月、高山闲云的美好景色,诗人寄情于此景,表达了自己悠闲、平和的心情;后两句说自己虽然名满天下,但却不愿招摇,终日掩门自乐,进一步点明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的愿望。此处诗人以“柴关”来代指自己的居所,这是一道将世俗世界之功利生活与隐居深山之平淡自由生活隔开的门。他赋予“柴关”一种隐逸恬淡、不追逐世俗功名的含义。
3.《杂题》
茆屋三间已太奢,柴干米白喜无涯。
非贤敢窃优贤禄,愿折莼丝与蕨芽。
在物资匮乏的古代,无柴是令人忧愁的,而有柴煮饭便会使人欣喜。陆游在这首诗里说自己有茅屋三间,已经太过奢侈了,有干柴白米更觉喜乐无边。自觉不是贤德之人,不敢窃取优厚的俸禄,只要有柴有米,时常摘些野菜,粗茶淡饭足矣。
4.《礼疏山塔》
江横一练平,山色四时青。水足柴犹富,人多爨不停。
无弦犹自韵,有耳几曾听。槁矣齐檐柏,频看涕忽零。
释惟一是宋代高僧,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这首五律诗是描写疏山塔秀丽的景色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情况。这里山清水秀,柴薪充足,人烟旺盛,生活在此地实在是令人惬意满足。诗中“水足柴犹富”一句,便知此处水源充足,粮食长得好,树木长得高,不缺柴薪,这是当地百姓富足生活的保障。
5.《咏柴》
夜除黑暗冷驱寒,釜底焚身心也甘。
俸禄酬银它作价,薪名缘此镇头关。
这是当代诗人贾寅珍所作的一首咏柴诗。柴有“驱寒”“除暗”之用,更有煮饭之功,柴对人类生活曾是多么重要。古时不论官民都得买柴,因为把“生米做成熟饭”非烧柴不可,于是柴与钱就会形成经常性的比价关系。“柴”亦称“薪”,古人因此便用“薪金”或“薪水”指称俸酬、工资,一直延续至今,俨然成了钱的代称。此诗铺叙柴的多种用途和延伸意思,在本有之文学性的同时还兼具一定的认识价值。“釜底焚身心也甘”一句,更赋予柴一种甘于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