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孟子“四端”——人性本善
原文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1];羞恶之心[2],义之端也:辞让之心[3],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曰:“凡有四端于我者[4],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5],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词语注释
章句理解
国学启示
仁、义、礼、智,是孔孟儒学思想的基础,恻隐等“四端”仁、义、礼、智的萌芽,是孟子“性善”思想的基石。“性善”思想又是孟子仁政、王道等思想的基础和根本。因而,把“四端”放在本书第一章。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并不是空洞的,而是能够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证明的。比如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亲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护;比如人在三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伤害”是违背道德的;比如看到小孩子处在险境(如落井),即便不认识这个小孩,也会突然涌起施救的心理与举动。
只是,人从很小就具备的善良的天性,需要不断地激发,需要后天的努力践行,不断读书、学习以明理,言行修身以正徳,历事辩理以增智,才能保持住它。否则善良的天性就会被蒙蔽,做出违背人性的事情来。
趣味故事
故事一:齐宣王释牛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君主被称为齐宣王,他就是成语故事“滥竽充数”里面,那个被不会吹箫的南郭先生忽悠了的齐宣王。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齐宣王释放牛的故事。
一天,齐宣王坐在大堂上工作。这时候有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面经过,齐宣王抬头看时,只见这头牛泪眼蒙眬,吓得全身发抖,不敢向前走,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齐宣王停下了手头的工作,问牵牛的人说:“你牵这头牛去做什么?”
牵牛的人回答说:“要把这头牛杀了,用来祭祀。”
齐宣王见这头牛已经吓得全身发抖了,便不忍心杀它,于是吩咐牵牛的人说:“放了它吧,你看它已经被吓成这个样子了,怎么还能忍心将它杀掉呢?”
于是,齐宣王就让人把这头牛放了。
后来,孟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说:“齐宣王的这种不忍心,就是仁的萌芽,便可以成就王道。对待动物,君子愿意看见它们活着,而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
齐宣王看到牛将要被杀掉,便有不忍之心,就是“恻隐之心”。
不仅仅是齐宣王有恻隐之心,人人都有,只是有时候会被蒙蔽。所以,小朋友也要警惕,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内心的善念哦。
故事二:嗟(jiē)来之食
古代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很多人吃不上饭,成了可怜的灾民。
齐国有一个贵族,叫黔(qián)敖。他决定拿出自家的粮食做饭,送给那些挨饿的灾民。于是,黔敖让仆人在路边做饭,等待从此经过的灾民来吃。
很快,有一个灾民过来了。因为很长时间吃不上饭,他已经饿得两眼发花,全身无力,拖拉着脚步,一瘸一拐地走来。
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端着汤,用高高在上的口气叫嚷着说道:“嗨!说你呢,过来吃吧!”
饥民抬头看了看黔敖,一脸倔强地说:“一路上,像你这样自以为有口吃的,就对我呼来喝去的人,我见多了。我就是不想为了一口吃的,就甘愿听从你这样的人对我呼来喝去,才饿到了现在的地步。”说完,这个饥民就又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前走去。
黔敖听完,非常懊悔,忙去给这个人道歉。
这个饥民快要饿死了,他希望能有吃的,这样他就能活下去了。可是他却不因为能活下去就放弃做人的尊严。那些不把他当人,随意轻慢他的人,他看不起他们,即便他们手里有食物,他也不会去吃。如果吃了,他会为自己感到羞耻,没有尊严地活着还不如死去。
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