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消失的西河古街
(2009-01-30)
西河是我童年的梦。安谧宁静的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县南,处于宣城、南陵、芜湖三地交界处,东濒青弋江水,西北与高兴、沈公行政村接壤,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0.33平方公里,现在看来它是地处偏僻,人文闭塞。
小时候,每年总是春节前在父母带领下才能去一趟西河,虽然只有十华里。去那里理个年头、洗个年澡、买件新衣、下趟馆子、去趟书店……回到村子里会有很多小朋友围过来,要听我讲去西河的新鲜事。我从一路上遇到的小狗、小猪讲起,讲到西河的澡堂子是如何的大,澡堂子里的花生米是如何香,讲到西河的街道上人是如何比肩接踵,讲到馆子里的菜是如何鲜美……还有从西河买回的方片糕,我们一人一片,坐在土堆上,滋滋有味地品尝着街上人才能享受到的美味。
后来,四乡的镇子多了起来,街上的物品也丰富了,尤其是交通便利后,让进入县城甚至到芜湖都成了抬抬脚的事,西河也从我的视线中渐渐淡去,谁知这一淡就是十几年。今年回家过年,不知是人到中年,还是离家太久,很是想念家乡的一事一物,稍有空,便从村子这头走到村子那头,还在田野里徘徊良久,似乎在那里我丢弃了什么。正月初三让儿子陪我步行到10里外的舅舅家,似乎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田野、水塘里该有我失落的天堂,当我蹲下身子按下快门摄录下一望无际的只剩下稻茬的田野时,眼里已经噙满了泪……啊,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想去西河看看还源于对西河古建筑的一种牵挂。
西河为江南水乡古镇,相传已有600多年悠久历史,据《汉书·地理志》载:“汉元封三年属丹阳郡,古地名茶庵。明万历年间遭兵毁。”远在西汉时,小镇乃是湖滩,杂草丛生,人烟寥寥,水患严重,此处俗称“草头湖”,当地有一庵堂,人们习称“茶庵”,属丹阳郡宛陵县。隋朝改宛陵为宣城,始属宣城县。明洪武年间,挑圩筑堤,百姓开始徙此安居,已成小集镇,因其坐落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万历年间遭兵毁。清嘉庆年间,设立过军事防务机构,一度曾称之“西河汛”。另有人说,因靠资福河,又称过资福镇。据《宣城古今》载:“民国二十年,定为建制镇,民国三十八年冠以标准集镇。属宣城县七大集镇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定为建制镇。集镇历为乡、镇、区署机构驻地,随行政机构设置沿革,曾称过“西河行政村”“西河街道大队”“西河镇”等,1971年1月10日划归芜湖县。
西河历来商业发达,是四方重镇,但最让我心仪的有“西河三宝”:一是青石板街道,二是沿圩埂而建的徽式建筑,三是西河小吃。
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1200米,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匀,一般为2-3米,因历史悠久,青石路面已磨成凹形,街心是由一两块长条形青石铺展而去,两边是一些小青石块,郑燮所谓之“乱石铺街”也。因手头资料有限,无法考证现存的这条街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祖先是沿着这条青石板街道享受着近代文明走过来的。除了街道,上街头、下街头也是用青石板连接的,更令人称奇的是通往青弋江河边的巷道的青石板整齐而清冷。
房屋店铺建于圩堤两侧,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屋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窗户比街心低得多。沿河一侧旧宅,墙高陡峭,基部麻石驳砌,拔地数丈,削壁耸立,汛期任凭水冲浪击,外河沿岸青石护,人基本可以通行,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下,步入室内,可延伸数十米。此外,上街头外侧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头外侧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老街横连。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徽式风格,虽只有远山洐琅相望,却得青弋江亲密相伴,房屋依河埂之势而建,整个街道又蜿蜒曲折,形成徽式建筑群独特风貌,那由黑瓦白墙构成的点线面、轮廓鲜明的黑白灰有机组合,给人最强烈的视觉感受,犹如一幅镶嵌在翠山秀水当中的水墨画卷,层次分明,主体突出,清远而淡雅。黑白灰色调本身的高雅与兼容,与天地山水的色彩十分协调,山水与建筑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这里的马头墙同样具艺术美感,高高的马头,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马头墙高低错落,“马头”有“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开窗很小,有如点状,故称点窗,高耸严闭的外墙上镶嵌着变化活泼的漏窗、点窗,既反映了古西河人对居住安全的需要,也透露了他们希望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愿望,使得建筑更具人性化,符合人的各种生理、心理需要。这些点窗常被饰以不同的雕刻,使得风格一致的众多白墙,因有了多式多样的点窗而各具特性,独成一道风景。木雕、砖雕、石雕虽谈不上技艺精湛,却总能从色泽、纹理、形态等各方面非常巧妙地与建筑的室内外构件、装修相结合,既为建筑增色,又凸显其自身。建筑上的雕刻从不滥用技艺,总是在点睛之处小心使用,在朴素中显示出华美,在粗犷中衬托出纤细。建筑的门罩、斗拱、梁头、窗棂、漏窗、隔扇等多以雕刻修饰,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层次多样,物种繁复,各不同形,形不同神,美轮美奂。
这第三宝就是西河的小吃了,芜湖的小吃全国有名,但地道产地很多源自西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集镇商业发达,据老年人介绍,各种店铺有一百多家,大的店铺作坊雇用学徒工匠二三十人。当时有名的糕饼店有王义降、元泰和,加工的糕点花色繁多,尤其是方片糕制作精细,片薄匀整而香甜,还有西河馄饨、羊肉、油炸臭干子、青弋江小鱼等。我不知道有多少至今保留,更没有去考证有多少申请商标等产权保护,西河人其实在物欲社会丢弃得太多。
西河因水路交通发达,历来是周边商埠重镇;但改革开放以后,水路交通逐渐被公路交通替代,西河不再繁茂,成了“小西伯利亚”,古镇已是人烟稀少,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蹲守在这片曾经给了多少人梦想的西河古街道。这次造访西河,惊闻建镇40年的西河镇建制已经撤销,归属红杨镇。最可惜的是一幢幢古建筑在风雨飘摇中消失,虽然电视剧《米市春秋》在这里摄制外景,还有很多有识之士也撰文呼吁保护,但声音总是那样微弱,保护文化需要资金,更需要责任意识和历史意识。
对于“土著”西河人而言,这里很快就只有记忆了,我发现有一副新春对联,不工整,却准确表达了“老西河”人的情愫:
老地方是一盏茶,芬芳散发;
老地方是我们家,典雅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