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歌词扮靓作文语言
广东省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 陈小燕
●教师简介
陈小燕,广东省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新秀的辅导老师,弄潮儿文学社指导老师。连续两年荣获第十三、十四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作文指导二等奖。多次辅导学生在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中获奖。奉行的教育格言“用美的教育铸就美的新人”。体现的教育素养“做文化型教师育高素质人才”。
●课堂实录
一、歌词导入
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同学们,请猜猜我的故乡在哪里?
生:在中国!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来到风景如画,风情如酒,风俗如歌的张家界民族中学赛课,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不过,要获得这份礼物,先猜一个谜语,请看大屏幕。(屏显)
生:隐形的翅膀。
师:看看你们猜对了没有。先听一听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
生(听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师:我要送给你们的礼物就是——送给你们一双隐形的翅膀,希望当你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飞过绝望,飞向希望,在自己梦想的天空里,自由地翱翔!好不好?
生:好!
师:接下来我想做一下调查,请你们如实地告诉我,在我们班,谁最喜欢唱歌。
生:龚雪蕾。
师:好,这位是吧?有请!有请!唱你最喜欢唱的歌。
龚:我怕唱不好!
师:唱得好不好没关系,关键是我喜欢最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歌唱家。唱吧,想唱就唱。不要怕!
龚(唱):想唱就唱,唱得响亮,就算没有……
师:没有掌声也没关系,对吧!同学们觉得这些歌词美不美?
生:美!
师: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么优美的歌词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来扮靓我们的作文语言,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好!
师: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歌词扮靓作文语言”。
二、歌词运用
(一)一切歌词皆情怀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篇经典美文:
(屏显)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师:谁写的?
生:朱自清。
师:对!我们先来看最后一段文字。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采莲南塘秋”,谁唱过这首歌?
生:凤凰传奇。
师:确切地说,是从我们湖南飞出的一只金凤凰唱过这首歌,你们猜是谁?
生:宋祖英。
师:对,是宋祖英唱了这首歌。我们来听一下。
(生听歌。)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师:朱自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提示一下,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怎么说?
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作者想到了做什么?
生:旅游。
师:不是旅游,是散步。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作者想到了去荷塘散步,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最要紧的是,在散步的时候,他还想到了这四句歌词。你们听了以后,感觉美不美啊?
生:美!
师:听到这么优美的歌词,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月下清静的荷塘。
生:在微波荡漾的湖面,美丽的妙龄少女,轻轻划动着一叶小舟在采莲。
生:宁静,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怪不得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作者想到了这么优美的歌词,大家说这些歌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或者说梦想?
生:希望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生:梦想生活好起来。
生:梦想祖国富强起来。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不错。事实上,朱自清也像杜甫一样,有一种“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之所以心情不好,就是因为当时国家动乱不安。可见作者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梦想生活宁静,梦想祖国安宁,他的梦想实现没有?
生:实现了。
师:对,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他的梦想早就实现了。可见优美的歌词正好表达了他优美的情怀。同时,也为他的这篇传世之作《荷塘月色》增添了怎样的美?
生:生动。
生:优雅。
……
师:老师我做了一下归纳,优美的歌词增添了月下荷塘的清韵、情韵、和神韵。可见优美的歌词有多么大的魅力啊!
(屏显)
飞 采莲南塘秋 荷塘
歌 莲花过人头 清韵
流 低头弄莲子 情韵
韵 莲子清如水 神韵
(二)积累歌词巧安排
师: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先,我们要善于积累歌词。那么怎样积累歌词?
生:知道歌词。
生:多听歌。
……
师:同学们列举的方法或者说途径都很不错,我教同学们几招。
第一,根据意象来积累歌词
如,梅、兰、竹、菊、松、月等在历代中国文人的笔下都具有了人的情感或品格,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意象来积累歌词,如以月为意象来积累。有那些歌?
生:《月亮之上》
生:《月亮代表我的心》
生:《月光曲》
……
师: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歌是哪一首?
生:《但愿人长久》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不好?
师生同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梦想?
生:希望和弟弟相聚。
师:你们回答得非常好,作者当时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和弟弟相聚。现在,每当中秋节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诗来表达美好的祝福。除了根据意象来积累歌词还可以根据人物来积累歌词。
第二,根据人物来积累歌词
师:你们喜欢周杰伦吗?能说说周杰伦的歌吗?
生(男):喜欢。《青花瓷》《蜗牛》……
生(女):喜欢。《爷爷泡的茶》《外婆》……
师:这里有一份调查——
(屏显)
2008上海中学生写作现状研讨会在华师大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在历届作文竞赛中,中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习惯反复引用唐诗宋词或伟人逸事,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海伦·凯勒的事迹等。然而在最近一次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评委随机抽取1000份作文,陶渊明的诗句出现过28次,而周杰伦的歌词竟出现了24次。有的学生选取周杰伦的歌词作为其文章论点,有的则由歌词引发感慨最终成文。
师:1000份作文问卷调查,陶渊明的诗句出现过28次,而周杰伦的歌词竟出现了24次。可见这位靓仔不得了,与一千多年前的名人齐名了。我也喜欢周杰伦的歌,如:《菊花台》(唱)
(屏显)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
(生鼓掌。)
师:这首《菊花台》运用了很多的典故,请同学们看看蓝色的字。“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化用了谁的诗句?
生: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师:“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呢?
生: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
……
师:由此可见,周杰伦的歌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请同学们看投影。
(屏显)
1.“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月弯弯”出自宋无名氏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2.“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一缕香”出自《红楼梦》“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3.“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菊花残”“已泛黄”出自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断肠”出自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夜未央”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剪不断”出自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向晚”出自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师:短短的一首歌,居然用了这么多的典故,可见文化底蕴之深厚。还有,在周杰伦吟唱的近200首歌曲中,有不少取材于身边的生活,贴近实际,情深脉脉,很容易打动听众的心灵。例如,《爷爷泡的茶》,请同学们把这些歌词读一读,会唱的最好唱一唱。
(生齐读。)
(屏显)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的山水画,山泉在地表蜿蜒,从很久很久以前我有一张稚气的脸,经过这些年爷爷的手茧泡在水里会有茶色蔓延,他满头白发喝茶时不准说话,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
师:这些童话般美丽的歌曲,不仅诗情浓郁,而且人情味很浓。如果用在文章中,怎不打动人心?
(三)巧妙运用显神采
师:那么,怎样把歌词用到我们的文章当中呢?大致有两种方式:
(屏显)
1.直接引用
2.巧妙化用
师:接下来,我们先欣赏一篇2010年的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助学稿。)
(生默读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早
少年是最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也是最想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年龄吧。
——题记
早睡早起
老师说早睡早起身体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于是每天清晨,尽职尽责的早操铃按时响起,撩人睡意。
女生宿舍起先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被窝半遮面”。一个个慵懒的容颜,睡眼腥忪,脸上的两抹红晕还意犹未尽。孩子们都是有惰性的。于是“宿姗大妈”拿着个哨子每日强奸我们的耳朵。
“哎呀烦死了,美人是睡出来的。我不要起来啦……”爱美的女孩趿拉着拖鞋,披着野草似的长发磨磨唧唧地刷牙冼漱。直至早操真正要开始了,大家才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哎呀。你踩到我脚了!你怎么穿着我的袜子?……”然后一窝蜂地奔向操场,那速度算是中国的博尔特了。
偶尔有调皮古灵精怪的迟到怕被老师责罚。便臊红着脸解释:“我肚子不舒服。我今天不方便……”这样乐此不疲地逃过了一个又一个早操。
老班挠挠他那西瓜皮发型,只能哀叹:
时不利兮骓不逝。
梦不逝兮生不至。
生不早操可奈何?
师兮师兮奈若何。
早恋
老师说早熟的果子不好吃。以此告诫同学们不要早恋。这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疯长的水草,漫过心脏,透过胸膛,深深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房。
而少年的心早已是蠢蠢欲动了的。桀骜如他: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只想好好爱一回。豪言壮语让我们这等柔弱无骨的女生退避三舍。
女生们在宿舍里的日子是十分轻松惬意的。一起分享了无数个小秘密,包括成长中的那些青涩。回忆起喜欢的那个他,两颊绯红。引得众生唏嘘不已。这种朦胧的感觉是十分美好的垫片,因而将它深深地掩藏在心底。所以对轻松的学习生活并无大碍。
当我站在宿舍,洗好头,晾好衣服,忙忙碌碌像个松鼠不能自抑的时候,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好好看会儿书,只为那头破血流也翻不过的爱情山,呼天抢地怎么也喊不来渡船的爱情河。轻叹一声,又埋身书海。
早成名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
奥运会开幕式时,老妈指着表演的林妙可,恨铁而不成钢地对我说:“你看人家那么小就出名了,长大了肯定不得了。”
我无言以对,其实我们何其幸运。或许我们一无所长,但有过纯真烂漫的童年;或许一生贫困潦倒,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如果一味地羡慕别人的专利,我们也会失却最初的纯真梦想。
此时此刻坐在考场,感慨万千。或许我这一生的书都读完了,从此要走向成熟。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棘荆密布,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我该告别少年的懵懂,从容步出今后的灿烂人生。
师:同学们齐读一下文章中间画线的这几句话,预备起——
生:齐读
时不利兮骓不逝。
梦不逝兮生不至。
生不早操可奈何?
师兮师兮奈若何。
师:我们有没有学过——?
生:《项羽之死》,刚学过。
师:那好,我们就趁热打铁,你来说一说当项羽与虞姬别离的时候是怎么唱的?
生(女):项羽《垓下歌》里的句子是这样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师:这位考生运用的时候与项羽《垓下歌》里的句子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师:对,改编了一下,这叫化用。接下来,请同学们看最后一段文字。
生:默读
此时此刻坐在考场,感慨万千。或许我这一生的书都读完了,从此要走向成熟。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棘荆密布,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我该告别少年的懵懂,从容步出今后的灿烂人生。
师:文章结尾引用了哪首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再回首》。
生:考高分。
生:考上好的大学。
师:文章结尾引用了《再回首》里的歌词,表达了小作者不愿回首,勇往直前,“从容步出今后的灿烂人生”的美好梦想。所以,无论是引用还是化用歌词都要为自己所表达的情感服务。
(四)位置恰当会安排
师:同学们知道歌词用在文章中的什么位置比较好吗?
生:结尾。《荷塘月色》和《早》都用在文章的结尾。
生:中间。《早》的中间也用到了歌词。
生:开头,开头最好。有先声夺人之势。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屏显)
元朝乔梦符说:“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也就是说,起句要美丽;行文要有底蕴;结尾要有力。这样的文章才让人读之有味。所以,我们可以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或结尾运用歌词来扮靓作文语言。
(屏显)
(五)小巧凤头鸣清音 歌词开头更动人
师:同学们,《荷塘月色》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安宁的梦想,《早》表达了活出灿烂人生的梦想,当今时代最流行的一个词是什么?
生:中国梦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以“中国梦·教育梦”为主题的文章开头。
(生齐读。)
(屏显)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这是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既教我们语文又教我们音乐的张仲谋老师教我们唱的一首歌。从此后,我就喜欢上了这首《橄榄树》。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橄榄树象征着自由,象征着追求,象征着快乐,象征着希望,象征着梦想,象征着和平,象征着幸福,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东西。
……
师:文章的开头用了什么歌词?
生:橄榄树。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好大一棵树呢?
生:因为题目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师:第二段文字怎么写的?
生:橄榄树的象征意义。
师:所以在开头运用歌词应该怎么样?
生:引起下文
生:点名主题
……
师:你们读起来感觉美不美?
生:美。
师: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歌词开头的作用——
(屏显)
歌词开篇的作用:
◆ 点明主题
◆ 引出下文
◆ 彰显文采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屏显)
肥硕猪肚装底蕴 歌词点缀富神韵
师:请女同学们读一读以“中国梦·教育梦”为主题的文章中间部分。
(女生齐读。)
师:为了实现我的教育梦,我把歌词《中华美》等改编成朗诵诗《中国梦·中华美》让大家朗诵:
(显屏)
过去我们有过许多/许多世界之最/四大发明有口皆碑/有口皆碑/大汉、大唐让世人沉醉/唐诗、宋词令世人品味/长城、运河把地球点缀/长江、黄河把祖国赞美/中华好美!
因为我知道,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为了把中华变得更美,需要铭记历史的子孙后辈。
……
师: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把歌词用在文章中间有什么作用?
生(男):照应主题。
师:他回答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视屏,看看这段歌词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上文“我把歌词《中华美》等改编成朗诵诗”,下文“为了把中华变得更美”,也就是说,它好像是架起了上下文之间的——?
生:桥梁。
师:同时,它有没有扣住题目?
生:有。
师:你们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生:有文采。
师: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歌词行文的作用——
(屏显)
歌词行文的作用:
◆ 扣住主题
◆ 连缀成文
◆ 增添文采
★好的主体是成功的保证!
(屏显)
(六)强劲豹尾甩威力 歌词结尾更给力
师:请男同学们读一读以“中国梦·教育梦”为主题的文章结尾。
(男生齐读。)
(屏显)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
因为我知道,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为了把中华变得更美,需要德才兼备的子孙后辈。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东方,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中国。为了巨龙的腾飞,为了把中华变得更美,我用教育施肥,把橄榄树培育得枝繁叶翠!
师:你来说说歌词结尾有什么作用?
生(男):总结全文。
师:为了巨龙的腾飞,为了把中华变得更美,我用教育施肥,把橄榄树培育得枝繁叶翠!对主题有什么作用?
生:深化主题。
师:读起来是不是也很有文采?
生:是。
师: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歌词结尾的作用——
(屏显)
歌词结尾的作用:
◆ 深化主题
◆ 总结全文
◆ 富有文采
★好的结尾是圆满的成功!
(七)学以致用神笔来
师:《为了梦中的橄榄树》表达了一位教育者的美好梦想。那么,作为学生的你们有什么梦想呢?
(屏显)
请以“中国梦·学习美”为主题。
1、运用歌词写一段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题目自拟,100字左右。
2、或引用或化用或自创歌词,包括诗歌,格律诗和现代诗都可以。写一片段,100字左右。
师:请同学们用六分钟时间写作。
(生写作。)
(六分钟后。)
师:请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本小组同学写得好的作品给以展示。
(小组交流四分钟后)。
生甲:时代在进步,梦想在飞翔。回响耳边,铿锵的脚步声是时代的步伐;展望前方,祖国在发展,是中国的梦想。敢问梦在何方?梦就在脚下!在我勤奋的学习中,在我不曾放弃的心中。我的梦就是中国梦。(掌声)
师:要实现中国梦,路就在脚下!很好!
生(乙):
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而读书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作为炎黄子孙,作为龙的传人,我有一个梦,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而读书。(掌声)
师:有志气,有豪气,我们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就应该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而奋起。
生丙: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未来不是梦,哪怕为它披荆斩棘,也绝不会放弃。为了我的航天梦,“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我有属于我的天——做未来最好的航天员。(掌声)
师:都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的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另一种是蜗牛。希望同学们有雄鹰的锐气,有蜗牛的坚持,到达自己梦想的金字塔。
生丁:我们都有一样的梦,那就是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留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披荆斩棘,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梦。无论身在何时,无论身在何地,心中依然铭记我的中国梦。(掌声)
师:就让我们为了把中华变得更美而努力读书!请同学们朗读《中国梦·中华美》
(八)放声朗读练口才
生:朗诵《中国梦·中华美》
(助学稿)
中国梦 中华美
女:过去我们有过许多
合:许多世界之最
男:四大发明有口皆碑
合:有口皆碑
女:大汉、大唐让世人沉醉
男:唐诗、宋词令世人品味
女:长城、运河把地球点缀
男:长江、黄河把祖国赞美
合:中华好美
男:中华像枝繁叶茂的大树
女:中国像大树上的硕果
男:中华曾遭受雨打风吹
女:中国曾饱尝屈辱心碎
女:用什么让中国变得熠熠生辉
用什么让中华变得越来越美
男:那就是梦—
我的中国梦
男1:我曾有一个梦
梦想像戚继光
把那些入侵列强
猛打穷追
男2:我曾有一个梦
梦想像包青天
把那些为官不廉的人
统统问罪
男3:我曾有一个梦
梦想像鲁迅
用笔做匕首、做号角
直刺为富不仁的人
唤醒他们的人情味
女1:我有一个梦
我梦想自己是一条鱼儿
闻不到腐臭的气味
在水皆缥碧的江河湖海里酣然入睡
女2:我有一个梦
我梦想自己是一只鸟儿
看不见灰色的云霭
在蓝天白云间展翅高飞
女3:我有一个梦
我梦想自己的子孙后辈
能享受幸福生活
年年岁岁
男:这是我们的梦
也是中国的梦
女:这是中国的梦
也是我们的梦
合:让中国梦把中华变得更美
女:中华更美要靠谁
男:要靠你
要靠我
合:要靠我们九十年代的新一辈
师: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生:引有了《中华美》里的歌词。
生:化用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里的歌词。
师:诗歌也是歌,它的语言是那么的凝练而优美,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生:为了把中华变得更美,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师:歌词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如果把优美的歌词运用在我们的文章当中,就会让我们的文章增添色彩,就会把我们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我个人认为,歌词是可以唱的诗歌,是文化中的文化。为了把中华变得更美,我们要努力学好文化,让“中国梦”因蕴含文化而流光溢彩!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
(生掌声。)
●专家点评
陈老师从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撷取了一朵小花——歌词,让我们在她的课堂上听到了歌声,欣赏到了美,让学生学会了用歌词写美文。整堂课气韵畅通,环环相扣,师生配合默契,教师激情四射,充满活力,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作文指导课。
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高级教师:谭新军
从课堂实录看,这节作文指导课设计独具匠心,新颖别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陈老师思想开阔,语言活泼,激情飞扬,功底深厚,这是该课成功的基础。读此实录,沐浴着作文教学园地的一股新风,感受着一个青年才俊的斑斓才情,笔者幸何如之。
东莞市高级中学副校长,广东省教育厅语文评估专家:颜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