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测一测你现在的精力状况
人的精力水平有5个层级,分别是完全糟糕、不堪重负、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游刃有余,每个层级都有其特定的表现。通过精力水平自测,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处于哪个层级,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改善;而通过绘制自己的“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我们也能对自己的状态和身体节奏有更清晰的把握。
精力水平的5个层级
要达到1.2节最后提到的小A的状态,我们需要一系列的高效精力管理方法,其中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的精力水平和状态。
给大家讲个故事:
我有两个朋友,都年近30岁,一个是企业业务部门的打工者,负责公司销售团队销售执行工作的改进和提升,一般一年中主要负责部门里两个较大项目的运营,要协调的事情很多,加上经常跟人打交道,所以工作有点忙;另一个是IT领域某创业公司的老板,他的公司处于创业初级发展阶段,人手少,事情多,且各方面的工作流程还处于创造和优化的阶段,突发事件非常多,所以也非常忙碌。
如果我问你,这两个人你觉得谁更累,谁每天的精力可能更差呢?
大多数人或许会觉得创业公司的老板更累,对不对?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 这位给企业打工的销售经理每天“忙成狗”,工作加班加点还做不完,而且精神和情绪还经常不好,最近还莫名其妙地得了痛风,一不小心就急性发作了两次,痛不欲生,加上长期疲劳导致的身体虚胖、眼圈黑黑,每每照镜子都会被自己的憔悴神情吓傻,频频感觉自己的人生“太难了”。
- 创业公司的这位老板也“忙成狗”,但是一切却安排得井井有条,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也不慌不忙。两年来,除了打理创业公司外,他还参加了5次马拉松,正在准备接下来的铁人三项比赛。可以说他每天都精神饱满得像打了鸡血一样。
年龄相仿,原本身体素质也相仿,从工作事务看,肯定后者的工作更多、更麻烦,怎么两个人精力状态的差异却这么大呢?他们俩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就在于后者运用精力管理的理念管理着自己的整个人生和团队,而前者却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
精力管理真的这么神奇吗?
是的。
精力管理是基于人体节律和身体、情绪与专注力规律的能量循环管理。大家熟知的时间管理只能解决“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问题,却不能解决“精力不济”的核心问题。要知道,如果精力不济,即使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也不代表你效率高。而如果能有好的精力节律,则可以实现以状态和能量驱动的正向的身体—精神循环,这将使你做任何事情都感觉精力充沛、积极高效。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精力管理,提升自己的精力水平。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自己目前的精力状况怎么样。
所以在本书的第1课,我要给大家介绍两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精力水平的5个层级,帮你从静态的角度了解自己现在的精力状态处于什么层级;
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帮你从动态的角度掌握一天里自己精力变化的特点。
人的精力水平是一个连续体,划分为5个层级
人的精力水平的5个层级从低到高分别是完全糟糕、不堪重负、积极应对、全力以赴和游刃有余(参见第9页图片)。
- 最底层是“完全糟糕”。具体表现为你不仅经常感到疲惫不堪,而且身体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基础疾病,比如颈椎、腰椎、关节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你的精神也处在崩溃的边缘,可能会失眠、抑郁、耐心极差,甚至躁狂,各种症状频繁出现。
- 第二层是“不堪重负”。具体表现是你会经常拖延,感到疲劳,“忙乱累”,做一点事情就非常疲惫,甚至早晨到公司一打开电脑就哈欠连天、无精打采;不仅大家不满意你的工作,你自己也很有挫败感,感到沮丧,甚至自我怀疑,终日疲惫不堪。而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你因为状态不好而效率低下,因为情绪不好而陷入拖延,这种低下的效率和无尽的拖延让你频频不能按时交付工作成果,工作堆积得越多,你的压力就越大,进而会更加抗拒,效率更低,陷入死循环。有时候你真的希望彻底摆脱这种黑暗、压抑的感觉。
- 第三层是“积极应对”。处在这个层次,白天的工作你还基本能应付,但会时不时感到“真的好累啊”“我好难啊”。通常,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后,你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疲惫,有时你甚至从午饭后就进入了“无法抗拒的低效”状态,整个下午浑浑噩噩;晚上下班回到家,吃完饭,累得只想“葛优瘫”,“感觉身体被掏空”,看电视剧都不能看太烧脑的,朋友圈里稍微长点的、逻辑性强点的文章就完全看不下去,除了看点儿娱乐性内容,就只能上床躺着睡觉了,但是你的睡眠好像还不好,动不动就因为工作上的焦虑而失眠或者容易醒来,进而影响第二天的心理和情绪。你感到,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的精力水平很快会跟不上工作、生活的要求,你特别希望找到改变的方法。
- 第四层是“全力以赴”。处在这个层次,你至少白天工作时相对还是情绪高涨、能量满满的,这种情况俗称“阶段性打鸡血”:你对自己的精力状态略有一些把握,也大概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段精力水平最高;到下午晚些时候或者下班以后,你无法像游刃有余的人那样依然觉得精神饱满,更没有太多精力尽情享受娱乐,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充电”,提升自己。你渴望多做点什么或者提升点什么,也特别清楚“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却年纪轻轻就有了“力不从心”的匮乏感。
- 最高层的是“游刃有余”。处在这个层次,你可谓开启了“人生赢家”模式,似乎总是“充电五分钟”就立刻能“高效待机两小时”,你能感觉到自己上班时精神饱满,效率高却不累心,下班时同样激情四射。你一般有明确的“下班后计划”,比如去学一门外语,去健身、游泳改善体形,或者与朋友聚会、链接资源,要不就是谈恋爱“撒狗粮”……总之总能把“下班后的八小时”也安排得满满当当、充实高效。而且你还有多余的力气应对某些突发事件。这时你将长期处于一种比较舒适、高效、有掌控感的状态。
我们进行精力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精力水平从比较低的层次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让自己有足够的能量高效完成那些重要的工作,并且还能有充足的能量去满足自己的生活平衡。
你可以对照精力水平的5个层级的详细解释,看看自己现在处在哪一个层级。
精力状况自测表,让你清晰地知道自己处于哪个精力水平层级
为了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精力水平处在哪个层级,特为你提供一个“精力状况自测表”,你可以一一回答其中的问题。回答后,统计自己的分数,你就可以看到自己当前的精力水平处在哪个层级了。
瑞米精力状况自测表
请完成下面14道单选题,然后计算自己的总得分,对照自测表后的分值说明,看看自己当前的精力水平处在哪个层级。
第1题 你通常需要睡几小时才会感觉这一天的精神比较好?
A 5~6小时
B 6~7小时
C 7~8小时
D 8~9小时,甚至更多
E 总是睡不醒
选A/B/C得4分,选D得2分,选E得1分
第2题 你感觉自己的睡眠质量如何?
A 睡眠质量很高,通常夜晚能有30%~40%的时间处于深度睡眠,入睡和起床时间基本规律,一觉睡到天亮
B 睡眠质量一般,夜里偶尔会醒来,在工作任务比较重的时期可能会睡得不踏实(心里有事)
C 睡眠质量较差,每晚都会醒来1~3次,但是也能再次入睡
D 睡眠质量很差,每晚都会醒来多次,稍有声音、光照、动作就会醒来,但醒后可以再次入睡,只是处于深度睡眠的时间比较短
E 睡眠质量很差,睡眠不规律,每晚都会醒来多次,稍有声音、光照、动作就会醒来,醒来后再次入睡有困难,需要较长时间(>10分钟)
选A得10分,选B得6分,选C得4分,选D得2分,选E得0分
第3题 通常在早饭/午饭/晚饭后你会犯困吗,困的感觉会持续多久?
A 不会
B 会,半小时左右
C 会,一小时左右
D 吃了早饭/午饭/晚饭后,一上午/下午/晚上都没精神了
选A得4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D得0分
第4题 你的日常饮食中,碳水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A <20%比例较小,每餐吃得都较少,有时不吃
B 30%~40%饮食的小一半是碳水,否则就觉得没有饱腹感,口感也不好
C 50%左右碳水占一半,还经常吃点油炸食品
D 60%~70%基本不控制碳水的摄入,喜欢吃面食,啤酒炸鸡也很爱
E >80%几乎每餐必吃大量碳水(米、面食等),很少吃蛋白、青菜
选A得6分,选B得4分,选C得2分,选D得1分,选E得0分
第5题 你的运动习惯是怎样的?
A 每天都会运动,每次持续大约半小时或超过半小时
B 每周运动5~6次,每次持续大约半小时或超过半小时
C 每周运动3~4次,每次持续大约半小时或超过半小时
D 每周运动1~2次,每次持续大约半小时或超过半小时
E 没有规律,想起来就去运动一下,通常都懒懒的不想动,因为工作太累了
F 运动?我的字典里完全没有这个词……
选A得6分,选B得4分,选C得3分,选D得2分,选E得1分,选F得0分
第6题 你的体型是怎样的?(回答这道题时,大家可以参考自己的BMI,也就是身体质量指数)
A 偏瘦/正常
B 偏胖
C 挺胖
D 特别胖
选A得8分,选B得4分,选C得2分,选D得-4分
第7题 你一周中有几天能感觉到自己情绪高涨、元气满满?
A 7天均如此
B 5~6天
C 4~5天
D 3~4天
E 小于3天
F 天天都很“丧”
选A得10分,选B得8分,选C得6分,选D得4分,选E得2分,选F得0分
第8题 你从一段不良情绪中恢复一般需要多久?
A 通常能冷静分析,很快就没事了
B 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平复
C 不良情绪有时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
D 通常需要好几天
E 无法恢复,久久不能忘怀
选A得10分,选B得4分,选C得2分,选D得0分,选E得-4分
第9题 你感觉自己容易焦虑吗?
A 几乎没有任何焦虑,对现状比较满意,而且能应对任何可能的变化
B 略有焦虑,尤其是工作任务紧迫或者人际关系紧张的时候,有阶段性的焦虑
C 偶尔焦虑,并能明显觉察到自己的焦虑情绪和对未来的担心,尤其是如果晚上睡前想到一些让自己焦虑的事情,就会难以入睡,但是通常自己就好了
D 容易焦虑,一点小事也可能会思考很多,进而焦虑到无法自拔,有时候需要找朋友帮助(倾诉、沟通、寻求理解)
E 非常容易焦虑,已经出现睡眠问题(失眠、早醒、易醒)和焦虑导致的各种情绪问题,在考虑或者正在寻求专业帮助(网上咨询、学习课程、找咨询师等)
选A得10分,选B得6分,选C得4分,选D得0分,选E得-6分
第10题 你通常能持续专注做一件高强度脑力工作多长时间?
A 3小时甚至更长
B 2小时左右
C 1小时左右
D 最多半小时
E 无法专注,总是在不同事项之间摇摆(例如工作5分钟就看一次手机)
选A得10分,选B得6分,选C得4分,选D得2分,选E得0分
第11题 你进入一段专注时间通常需要多长的“准备时间”?
A 坐在桌前立刻能进入
B 5~10分钟
C 半小时内
D 经常“游离”1小时以上,然后才能“极不情愿地开始面对”手头的工作
E 根本无法专注
选A得10分,选B得6分,选C得4分,选D得2分,选E得0分
第12题 你感觉自己有拖延症吗?
A 没有,我习惯于“今日事今日毕”,日程也安排得较满
B 还好,我的日程表不会安排得特别满,会留有一点儿余闲,但有时候任务多了容易焦虑,有点拖延
C 有一点,尤其是遇到对我来说有点困难的任务时,会不由自主地拖延
D 有挺大程度的拖延,被安排的任务总是等到快到最后期限时才去做,有时候会把事情拖到十分紧急的地步,或者不了了之
E 几乎没有按时完成过任何事情,基本是逼迫到无法拖延了才去做
选A得12分,选B得8分,选C得4分,选D得2分,选E得-4分
第13题 你感觉自己有明确的人生追求吗?
A 有,很清晰
B 有一点,但是比较笼统,一时无法做出非常具体的描述
C 好像有,但是特别模糊,只是隐隐觉得应该追求点儿什么
D “人生追求”是什么
选A得10分,选B得4分,选C得2分,选D得0分
第14题 你认为自己的做事风格是目标明确型的吗?
A 是的,我每年都会制订年目标和计划,其中80%基本能够完成。并且我每天都有清晰的待办事项列表
B 还可以,虽然我没有明确的年度和月度计划,但具体到分配给我的工作任务上,我是有目标导向的,我会对任务进行步骤分解,80%的情况下可以按时完成。当然,也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C 一般般,我通常会把事情拖到最后关头再做,然后不了了之。我心里也有个目标,但总落实不到具体行动上
D 完全没有目标,发生什么事情就应付什么事情。这经常让我感到挫败、压力很大
E 我觉得人生没必要有目标,自由自在、随遇而安挺好的
选A得10分,选B得6分,选C得4分,选D得2分,选E得0分
总分对应的5种精力水平层级如下。
① 0~30分:完全糟糕
② 30~60分:不堪重负
③ 60~80分:积极应对
④ 80~100分:全力以赴
⑤ 100~120分:游刃有余
我们的目标是让大家在学习完本书之后,精力水平至少提升两个层级,所以大家在开篇了解自己的精力水平非常重要。大家也可以把这个自测表分享给周围的朋友,看看你圈子里的人们精力状态都怎么样。
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呈现你一天内的精力波动情况
精力水平的5个层级,反映的是你精力的总体状况。一天内,人的精力水平不会是一条直线,而会上下波动,也就是有的时间段你会感觉自己精力充沛,有的时间段你会感到疲倦、精力不济,有高潮、有低谷。这种波动非常正常。
一个人在精力状态最佳的时段,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体能充沛、精神饱满、效率极高的感觉,同时还会表现得思维敏捷、逻辑缜密,或者创意多多、文思泉涌、判断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但在精力状态的低谷,可能会表现得疲乏困倦、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注意力不太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等。
我们的目标就是识别出自己的精力高峰阶段,把重要的、需要深度思考的、创造性的工作安排在这个时段;在精力低谷阶段,进行及时的休息和能量补充;在波峰和波谷之间的时段,选择性地进行那些不是很重要但不得不做的琐碎工作,这样才能最高效地完成工作。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小B是公司的项目经理,这个季度手头有3个项目在同时进行。其中“项目一”是他牵头并全权负责的,“项目二”是与其他品牌的同事合作的,“项目三”是公司层面的一个大项目,他负责该项目中本部门的协调工作。从难易程度来说,他在“项目三”中主要负责协调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在三者中最简单;“项目二”略为复杂,“项目一”最重要也最复杂。
最开始,他的工作习惯是,早晨到了公司,先从最简单的“项目三”的协调工作开始,因为这个最容易做,很快就能从待办事项列表中划掉,给他一种成就感。然后开始做“项目二”,比如去找其他品牌的同事沟通,等等。这些林林总总的事情都做完后,就到下午两三点了,然而拿起“项目一”,他总感觉自己的创意思维好像不像以前那样灵活了,但是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所以3个星期过去了,“项目一”的策划书一直拖延着没有完成。

小B的问题就出在:他没有注意要用精力最好的时段去做最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才是对大脑和身体体能状态的最合理应用。
在我的指导下改变了方法之后,小B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是先做与“项目一”有关的工作,尽管这个项目的策划难度、资源的紧缺度跟以前一样,但是上午小B就像加满油的发动机一样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所以能很快地厘清思路,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将“项目一”的关键问题处理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再抽空去做“项目二”和“项目三”,发现后两者也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两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丝毫不受下午精力不济的影响。不出一个星期,“项目一”的报告就彻底完成了,而且其他两个项目也没有落下。
当然,精力状态是因人而异的,与人一天里的精力波动情况和生物节律、工作习惯、生活习惯有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猫头鹰型的人夜晚确实精神状态好,工作能高效完成;早鸟型的人更容易在早起的时间段完成写作、策划、深度思考等重要的脑力工作。
昼夜节律与内生平衡节律,影响你的精力状态曲线
从医学角度讲,人的清醒与睡眠主要受两个周期的影响,一个叫昼夜节律,一个叫内生平衡节律。这两个节律共同作用,形成了我们一天觉醒和困倦疲惫的精神状态。
昼夜节律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受白天黑夜变化的影响发展出的节奏,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我们的生物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体现了昼夜节律。
人的昼夜节律主要受光照、体内褪黑素分泌和体温的影响。
内生平衡节律主要受觉醒和睡眠的时间长度的影响,简单理解就是,睡得越久越容易醒,醒得越久越想睡。
打个比方,内生平衡节律是一个蓄电池,人的觉醒状态就是电池的电量。刚睡醒的你,电量是满的,会觉得精力很好,电池可以随便用,即使用一些大功率的电器也不用担心电量不足。

但当电池用得差不多时,电池就会警示说“没电了”,这时你就需要充电。
一天中,早上醒来以后,昼夜节律会让我们保持清醒,而内生平衡节律却在让我们逐渐积累困倦。
在下午两三点的时候,觉醒状态达到低潮,而这时内生平衡节律会用睡意提醒我们休息“充电”。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在两个节律的共同作用下,人们通常会觉得困,人的精力状态处于低谷。
工作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精力状态曲线。例如,如果你是猫头鹰型,睡得相对晚,那么有可能你每天晚上会感觉“特别精神”,而每天上午经常感到懵懂、脑子不灵。
要清晰、直观地掌握自己在一天里的精力波动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这个工具。
如果说通过“精力状况自测表”,我们了解到的是自己精力的总体情况,那么通过“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这些精力在一天里的分布情况。
给大家看一下我自己的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
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

那么你怎么画出自己的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呢?
具体做法是:你需要以2~3小时为单位,把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去的时间划分为多个时段,根据自己的感受情况,给你一天中各个时段的精力表现打分,每个时段的满分是10分,最低是0分。可以采用表1-1所示的表格记录分数。
表1-1 各时段精力打分表

注意,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的作用是反映你一天里精力水平的变化,所以在打分的时候,你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各个时段精力水平的相对差异。你可以把自己精力最好的那个时段的得分设定为10分,以此为参考,再去给其他时段打相对分。
完成打分后,根据表里的记录,把时间作为横坐标,分数作为纵坐标,在坐标图里画出自己的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这样一个曲线图,不仅能让你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天中的精力变化特点,而且很形象地呈现了精力逐渐消耗和恢复的过程。
大家可以看一看我的一个学员小C的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
小C是一个爱熬夜的创意策划经理,在广告行业工作。从图中可以看到他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早晨起不来床,导致刚起床的那段时间精力很差,只有5分;之后9~10时精力较好,但是午饭前后又进入下降阶段,午饭后的疲惫让他整个下午精力都不好,可想而知,他每天下午的工作状态和效率都堪忧;而到了夜晚,临近24时,他的精力又开始攀升……周而复始。
学员小C的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

掌握自己精力的波动情况,对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非常重要
你需要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在哪一段时间最有能量,要把这段时间留给重要的事。比如对于我自己来说,我通常在上午9~11点、下午4~5点、晚上8~10点这3段时间内精力很足,所以这些时候我会给自己泡一杯水果茶,营造一种仪式感,尽快进入状态,做需要高度专注和深度思考的事情。
其他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的事情,可以安排在精力稍微欠佳的时段。
以我自己为例,我会把工作讨论会议、电话沟通、协调等琐碎的事项安排在除这3个精力最好的时段以外的时段。
精力的使用要遵循“二八原则”,你需要把重要的事情(注意,不是紧急的事情)留给你最能保持专注的那20%的时间。就这样日积月累,它将提供你人生80%的产出。
调节自己的状态,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点
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的作用是反映你一天里精力水平的变化,你要关注各时段精力水平的相对差异,绝对值不重要。所以在打分的时候,你可以把自己精力最好的那个时段的得分设定为10分,以此为参考,去给其他时段打相对分。
在画一日精力状态曲线图时,单位时间可以弹性处理。我在上文中向大家介绍的是以2~3小时为一单位时间,但在咨询中,也有个别学员反馈自己目前的状态比较差,基本工作1小时就得休息半小时,否则无法保持专注,那他们可以以1小时为间隔划分时段并打分。最终只要能画出一条连续的曲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