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快速掌握艾灸的方法
最常用的艾炷灸和艾条灸
艾炷灸和艾条灸是我在临床中使用最多的艾灸方法,掌握这两种方法的操作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艾炷灸——小艾炷,大功效
我们所说的艾炷灸就是把制成的艾炷放在穴位上进行施灸的方法。在施灸时,我们所选择艾炷的大小、多少,应根据疾病性质、病情轻重、施灸部位和年龄大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不是说什么病都可以拿来随便灸的。比如,有的人刚得病,平时身体素质较好,这时可以用一些大的艾炷进行施灸,壮数也可以多一些;而那些久病体虚的人,所用的艾炷最好小一些,壮数少一些。
根据艾炷灸的操作方法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直接灸
直接灸也叫着肤灸、着肉灸,顾名思义,就是说把大小适宜的艾炷点燃后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这种灸法的优势是艾炷直接接触穴位,热力比较强,可以直达病灶,给病症相对应的穴位以更强的刺激,效果比一般的灸法要强。
直接灸可细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
(1)无疤痕灸
无疤痕灸也叫非化脓灸,一般都是用中、小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这种方法是灸到皮肤有红晕但不起疱,不化脓,也不留瘢痕。无疤痕灸最适合慢性虚寒性疾病。
这种方法在使用前先用少量的凡士林涂在穴位皮肤上,防止艾炷滑掉,然后把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燃艾炷的尖部,随着艾火向下燃烧,皮肤的热感逐步增强,大约烧到艾炷还剩四分之一感觉有些灼痛时,再换下一个艾炷继续施灸。
如果局部起泡了,我们也不用挑破,任其自然吸收就可以了。一般刚开始会有色素沉着,但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对于孩子或有感觉障碍者,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掌握好温度,以免出现烫伤等问题。
(2)疤痕灸
疤痕灸也叫化脓灸,一般用绿豆或麦粒大小的小艾炷进行施灸。施灸时先将穴位涂上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穴位上,用火点燃艾炷,直到这个艾炷燃尽再换下一个艾炷。用这种方法施灸会有一定的疼痛感,这时我们可用手拍施灸的穴位,可以减轻疼痛。按照规定的壮数灸完后,可将药用胶布贴在伤口面上。一般情况下,灸完1周左右,施灸的部位就会开始化脓,即形成灸疮。5~6周后灸疮就会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
疤痕灸最适合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对高血压、中风也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一般来说,身体衰弱、年老者、小儿、糖尿病、皮肤病患者不宜进行疤痕灸;面部、关节部穴位、心脏附近以及阴部不宜进行疤痕灸。
间接灸
间接灸,也叫隔物灸或间隔灸。在施灸前,用生姜片、蒜片或者盐等物垫在穴位皮肤上,再把艾炷放在上面进行艾灸。隔物灸的热力和直接灸相比要温和得多,很多人都喜欢用这种方法进行艾灸,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间接灸根据垫物和适应证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操作方法大多相似,大家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下面介绍3种比较常用的间接灸。
(1)隔姜灸
先把姜片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然后用针在上面扎一些排列均匀的小孔,这样方便热力向下渗透;然后把姜片放在需要施灸的穴位上,再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炷,当我们感觉皮肤发烫有灼热感时,可以把姜片拿起来,片刻后再放上,反复几次,直到艾炷燃尽,再换下一个。如果感觉热度过高,可以把姜片切得稍厚一些。
这种方法对于治疗虚寒型肠胃疾病颇为适宜,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此外,对感冒、风寒痹痛、痛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隔姜灸多选用新鲜的姜,一般现切现用;如果是面部使用,姜片可以切得厚一些;如果是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可以切得薄一些。每次灸完以后要用毛巾擦干上面的汗液,并且避免吹风。
(2)隔蒜灸
把剥好的大蒜(最好选用新鲜独头的紫皮大蒜)切成片,用针在上面扎几个小孔,然后把艾炷放在蒜片上面,具体方法和隔姜灸一样。也可以把大蒜去皮捣成泥,然后把蒜泥敷在穴位上,上面再放艾炷进行艾灸,以灸至皮肤泛红为宜。
这种方法对早期肺结核、未化脓的疖肿以及腹中积块、虫蝎咬伤等有很好的疗效。
因为大蒜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所以有皮肤过敏的人使用时一定要谨慎;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头面部,因为可能会留有灸痕,影响容貌。
(3)隔盐灸
先取纯净的食盐,如果有大粒要先研成细末,然后填到肚脐窝里,填平为止,把艾炷放在上面,然后点燃艾炷,如果感觉灼痛就换下一个。有的人怕盐受热烫伤皮肤,这时可以在上面放上姜片再进行艾灸。有的人肚脐是向上鼓起的,这时可以用面粉和成条状,围在肚脐周围,再往里面加入盐进行艾灸。
这种方法最适合治疗急性腹痛、吐泻、痢疾、中风脱证等。
在用这种方法进行艾灸时一定要保持呼吸均匀,不要乱动,尤其是小孩子更要注意;一旦被盐烫伤,要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艾条灸——长艾条,功效强
顾名思义,艾条灸就是用艾条进行施灸的方法。艾条灸比较常见的有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
悬起灸
悬起灸就是将点燃的艾条悬放在穴位上方进行施灸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病位较浅、病灶局限的风寒湿痹、神经性麻痹以及小儿疾患等。这种方法一般不会烧伤皮肤,是比较安全的。悬起灸比较常见的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等。
(1)温和灸
温和灸的操作非常简单,就是把点燃的艾条和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在2厘米左右,以感觉温热而没有灼痛感为宜,一般灸到皮肤出现红晕就可以了。温和灸的热力非常温和,对身体的刺激作用小,是人们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属于艾条灸的补法,最适合慢性病和虚证。
(2)雀啄灸
所谓雀啄灸就是在进行艾灸时动作像麻雀啄食一样,把艾条燃烧的一端对准穴位,一起一落进行施灸。这种方法的温热刺激相对温和灸来说还是比较强烈的,注意艾条下降时不要烧伤皮肤。
这种方法属于艾条灸里的泻法,最适于急性病和实证。
(3)回旋灸
回旋灸就是在穴位上方用点燃的艾条做回旋动作或左右平行移动,这时穴位就是一个中心点。这种方法可以给穴位处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
这种方法最适合筋脉痹阻、风湿痹痛等症。
实按灸
实按灸是把药艾条点燃后,乘热按到穴位处或患处,使热力透达深部的施灸方法。操作时先在穴位上铺上10层绵纸或5~7层棉布,再将点燃的药艾条隔着纸或者布,紧按在上面,稍微停留1~2秒就可以了。这时艾条可能会熄灭,再重新点燃,一般反复10次左右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最适合病位较深的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