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综述
古今中外,每个人都对幸福有着各自独特的思考和追求,对幸福的理解和阐释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科都从不同的视角来诠释幸福。
一 心理学视域中的幸福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幸福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逐渐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浪潮——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心理学于1998年由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倡导并推广,反映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病态模式(ill-being)到发展模式(well-being)的转变[6],也就是从消极心理模式的研究向积极心理模式的研究转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趋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试图以全新的理念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更开放的姿态诠释、实践心理学。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权利。“积极心理学的使命就是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7]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艾伦·兰(Ellen Langer)、格兰特(Grant)等人分别从人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观、积极心理特质和自我实现等主题入手,提出了一些有关幸福心理的重要理论,开发了一系列测量工具。
西方幸福感的理论研究经历了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整合模型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最初着眼于主观幸福感的外在影响因素,如宗教、收入、性别、教育等。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的幸福感。但研究表明,大多数外在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进而转向对内在影响因素的关注,如个体如何掌控环境、如何应对消极事件、如何设立生活目标等。第二阶段,以Diener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重点研究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提出了认知理论、目标理论、适应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众多的理论模型,促进了幸福感理论研究的深化。第三阶段,在早期幸福感测量发展的基础上,整合不同的概念框架,融合幸福感多元化的理论,提供多种理论框架支持的幸福感整合模型。现代幸福感测评显示出多方法、综合化的姿态。对不同测量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建构更为有效的幸福感测量指标,成为当代幸福感研究的新趋势。[8]幸福感不仅是个人对生活满意度的主观评价,也包括其生命潜能和人生价值的客观实现。幸福感的研究成果为人们建构幸福生活、规划美好社会打开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知识。
在理论层面,国外研究幸福的主要成果有:Tal Ben-Shahar著《幸福的方法》(2007),Alan Carr著《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2008),David Lykken著《幸福的心理学》(2008),Martin Seligman著《真实的幸福》(2010),Daniel Nettle著《追究幸福:微笑中的科学》(2010),Will Bowen著《你可以幸福》(2013)等。另有一些相关主题学术论文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探究》等期刊上,增进了人们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了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内心理学界也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进展,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国内心理学研究的幸福问题主要集中在幸福的概念、幸福的要素、幸福与快乐、主观幸福感及其研究状况、西方各种幸福理论和幸福观等。2000年郑雪出版《幸福心理学》一书,2010年清华大学召开“中国首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同年北京师范大学也举办了“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为中国国内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交流提供平台,至今已举办五届。通过各类研讨会分享了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推广和加强积极心理学在国民心理素质建设、国民个体幸福追求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关于幸福的论文和著作日渐丰富,涉及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跨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旨在共同研究、探索和发现有关幸福的规律、方法和机制。国内也有学者对主观幸福感这个主题进行了研究。《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陈姝娟等)、《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吴明霞)、《主观幸福感概述》(段建华)、《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新视角》(苗元江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李儒林等)、《老年人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刘仁刚等)等论文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内容和特点,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苗元江的博士学位论文《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一文中,整合了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概念模型与测评指标,提出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快乐与意义的统一、享受与发展的统一,呼吁心理学应该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品质,促进幸福感。
在实践层面,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企业组织管理、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为幸福研究的实践提供了土壤。为了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幸福,对抗物质主义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英国顶尖的私立学校之一——威灵顿公学从2006年9月开始,为该校14—16岁学子每周上一节幸福课,而幸福课的基础就是“积极心理学”。幸福课受到了哈佛大学学生的欢迎,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我国在进行幸福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也在积极进行,且成效初显。吉林一中确定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并将幸福教育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实施幸福教育工程,开发幸福课程、打造幸福课堂、营造幸福校园,完善幸福教育体系。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新突破,谱写幸福教育的新篇章。临江林业局中小学开展“知福、感福、创福、思福”四福教育活动。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学校秉承“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持续追求教育的民主化、生态化、现代化,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地生活,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童年和幸福人生,把学校打造成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中国的巴学园。国内大学也纷纷开设“幸福课”。目前,浙江大学、云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纷纷仿效哈佛大学,给学生上起“幸福课”。据称,报名学生踊跃,反响热烈。
二 伦理学视域中的幸福
幸福问题是伦理学的经典命题。“幸福”一词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伦理学家的关注,发表过无数相关的论述,但至今关于幸福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众说纷纭。西方伦理学对幸福的关注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并且还积累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当代研究幸福观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幸福》,弗格森著《幸福的终结》,阿兰著《幸福散论》,伯特兰·罗素著《罗素论幸福人生》《幸福之路》《快乐哲学》等。其中,英国学者弗格森在《幸福的终结》一书中,从宗教、信念、道德、激情、感官性五方面,分析了西方现代社会在宗教社会学层面上的幸福价值观,表达对幸福的崇高向往和仰视。著名的英国学者罗素在《幸福之路》一书中,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深入透彻地阐释了人类不幸的源泉:错误的伦理、心理和生活习惯;而人类幸福的来源是“善”,包括爱和知识两个方面,节制、外向和生活的统一性是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罗素根据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伦理道德与社会观念,总结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获取幸福的原则。
我国伦理学关于幸福观的研究起步较晚。一直以来,人们更多的是讨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幸福观研究才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国内伦理学界研究幸福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陈根法和吴仁杰著《幸福论》,冯俊科著《西方幸福论》,江畅著《幸福之路:伦理学启示录》,高兆明著《道德生活论》,孙英著《幸福论》等。其中,冯俊科著的《西方幸福论》一书中,把西方幸福论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中世纪封建社会时代和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并论述了各个时期的幸福论思想。江畅著的《幸福之路:伦理学启示录》一书中提出,任何一种真正的伦理学都是一条通往幸福之路,进而全面分析了幸福与道德、享受与完善、义务与价值、利己与利他、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他律与自律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实现幸福的道路。高兆明在《道德生活论》中对幸福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高尚的道德生活与幸福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而阐述了实现个人幸福的社会条件。孙英的《幸福论》通过收集和梳理前人对幸福问题的观点和今人对幸福论的疑问,围绕“什么是幸福”“为什么追求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三个问题,论证了幸福概念、幸福本性、幸福价值以及幸福规律、幸福规范等基本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幸福论体系。
三 教育学视域中的幸福
教育学承担着整合多学科力量、通过有效手段来引导人们获得幸福的重任。纵观历史和现实生活,我们可以看到,生命意识的敬畏、道德情怀的养成、积极品质的塑造、幸福生活的获得,都是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与文学、心理学不同,教育学在以世俗之心来关乎人心的同时,主要任务不是解释灵魂,而是塑造灵魂,教育学要塑造的灵魂是一个具有强烈生命自觉的意识和强大自觉能力的灵魂。他相信,这个灵魂才会是一个幸福的灵魂,是一个在这个漂泊无定的俗世里可以依托的生命根基。”[9]生命是具有可塑性和可能性的,这是教育学对人的生命持有的根深蒂固的观点。人从出生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而接受学校教育,在各种教育的长期影响下,人们求知、生活,在生命自觉中追求和获得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的:“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10]
教育和幸福之间密切相关。首先,幸福需要教育。如果我们对幸福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则必然会妨碍我们对幸福的追求。虽然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和获得幸福。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与创造幸福都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构成幸福的要素有很多,我们很难一一罗列,但不可否认的是,幸福观、幸福品质、幸福能力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因素。教育不仅提供给人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来提高对幸福的认识,还有助于人们提升追求幸福的水平。教育不仅能带来个人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身心的和谐发展。就人的整个一生来说,受教育不仅仅是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手段之一。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结果看,可以肯定的是,教育对于幸福,正效应是主要的(正强负弱、正长负短)。[11]同样,教育也需要幸福。教育的过程本身应是幸福的,教育的结果要促进、引导师生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内心具有幸福感。幸福教育必须融入生活世界。幸福教育不仅要追求结果的幸福,还要注重过程的幸福。教育源于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而生活与幸福是统一的,没有了生活,幸福就是无木之花、无根之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强调幸福教育要融入生活,也是要求教育要成为受教育者当下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把教育视为通往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
教育是引导人获得幸福的事业,幸福是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尽管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如此密切,教育中却存在着大量背离幸福的现象。幸福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教育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状况和趋势都越来越强调人的情感向度上的突出地位。在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也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现在我国高校德育,与传统社会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已大大加重了对人、对受教育者的关注。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幸福教育理念开始在德育研究中初见端倪。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幸福之于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提出了一些对幸福教育的见解,但对幸福教育的内涵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对幸福教育的途径也各有不同。在理论研究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次林博士的学位论文《幸福教育论》,教育专家沙洪泽出版《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等,在理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表明关于幸福的教育思想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2007年10月12日到14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年会的主题为“教育与幸福”。在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达300人,与会者以不同形式,对幸福的概念、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幸福教育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2]教育学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幸福开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用两个命题来阐述幸福和教育的关系:命题一,幸福需要教育;命题二,教育需要幸福。[13]刘次林博士认为,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于教、有待于学的情感内容;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而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14]苗元江教授等认为,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理解的深化与把握。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情感培养为目的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15]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的高峰校长认为,幸福教育是一种人性教育的回归,它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16]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幸福。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幸福。教育作为人类一项重大的活动,其目的指向毫无疑问也应该是人的幸福,也就是受教育者的幸福。教育作为一种饱含着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的领域,本身就具有伦理意义。如果它不关心学生的存在和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价值,那还能有什么更值得去关心、关注和关怀的呢?[17]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句话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通过教育,让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二是通过教育,让学生获得实现幸福的能力。随着现代知识迅速积累,社会对现代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准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将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这一代人,很多人在学校度过十余年的时光,占到整个人生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在人生的这一个漫长的时间里,如果缺少幸福感,那么受这种体验和性格形成过程的影响,今后就较难拥有幸福的人生,或者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教育生活对人生具有重大影响,对人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促进人的幸福。
四 经济学视域中的幸福
幸福既是一种主观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同时也是一种客观的生存状态,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条件。经济学研究同样要回答人类如何获得幸福、避免不幸福的问题。经济学家纷纷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体制性因素等方面对幸福开展研究。他们不仅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为人类创造最好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并且致力于让这种经济生活与人的尊严、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
18世纪,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将以利己为本性的“经济人”和以自利为本性的“道德人”密切结合起来,论证了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将更多的关注投向人类幸福的道德维度。他说:“无论人如何被视为自私自利,但在其本性中显然还存有某些自然的倾向,使他能关心别人的命运,并以他人之幸福为自己生活所必需,虽然除了看到他人的幸福时所感到的快乐外,他别的一无所获。这就是怜悯和同情。”[18]他认为,幸福来自积极的生活和适度的财富,既要追求个人的利益,也要为绝大多数人的自由与幸福着想。
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汤普逊以功利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认为生产并拥有大量财富是人类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并主张从财富的使用和分配的角度来增进人类的幸福。他认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重要的不是仅仅拥有财富的问题,而是财富的正确分配问题……人要想快乐,便脱离不了享受的物质手段,这在一切文明社会里主要就是财富,但是人们可以在拥有较少财富的情况下达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境地,而在财富极为充裕的情况下,却仍可能非常痛苦。和社会利害攸关的主要是财富的使用和分配问题,而不是财富的多寡。”[19]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对幸福的追求片面理解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大多数经济学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财富的增长会促使幸福的增长。经济学对幸福的关注失去了人性的光辉,取而代之的是一层硬邦邦的物质外衣。
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理查德·伊斯特林教授就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展开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发现:“通常在一个国家内,富人报告的幸福水平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水平和富国几乎一样高。”[20]由此,人们把幸福不随财富增长而增长的现象称为“伊斯特林悖论”,又称“幸福悖论”。“幸福悖论”的提出开启了幸福经济学研究,激发了当代经济学家对幸福问题的研究兴趣。西方幸福经济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研究领域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幸福经济学被引进到我国,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幸福经济学最初围绕“幸福悖论”展开,并逐渐深入,因此关于幸福与收入关系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学术界对幸福悖论的解释主要存在四种理论:定值理论、享乐水车效应、满意水车效应和社会水车效应。这四种理论分别从人的个性因素、享乐适应、期望水平和社会比较几个方面来解释幸福悖论。”[21]当前幸福经济学还重点研究幸福的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恶化、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出现……这些事实警示人们:经济的发展不能只强调数量和速度,还应兼顾质量和方向。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深入和完善,各级政府高度注重民生问题,民众幸福感成为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准。幸福意识的增加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改进。幸福经济学的传播有助于中国社会朝着物质丰裕、精神充实、政治清明、生态舒适、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五 青年幸福观相关研究成果
青年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与青年幸福观间接有关的论文和调研报告较多,但尚未看到对青年幸福观的系统的大型调查及发表的研究专著。我国对青年幸福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多以“价值观”为研究重点,其中包含对青年幸福问题的分析和阐述。
国内外关于青年价值观的大型调查和研究专著,可以给青年幸福观的研究以启迪和借鉴。在国内,有关青年价值观研究的重大课题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的“改革开放10年来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前期由该单位再次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问题”的研究。199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完成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5年,文萍、李红等学者运用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针对南宁、桂林等全国7个城市千余名大中学生,进行了历时性研究,即将调查结果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试图揭示在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变化特点。1996年香港青年协会出版《今日青年——五地青少年发展状况分析》一书,书中有关青年价值观的问题有专门章节的论述。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王易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出版专著《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2013年,为全面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现状,人民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年人的职业观、婚恋观和亲情观等,最终形成《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海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也进行过青年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较有影响力的有: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Morris用“生活方式问卷”对青年价值观进行分类测量,用13种价值尺度对应青年所喜欢的生活方式类型,通过青年的选择折射出他们的价值取向。70年代初另一学者Rokeach提出了价值调查表,其包含终极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两个量表,为当代世界青年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1972年日本总理府青少年对策本部与日本青少年研究所进行的“世界青年意识调查”,实际上是一项全球青年价值观的比较研究。1981年欧洲价值体系研究小组在欧洲九国进行的“欧洲价值体系调查”曾就青年的闲暇、劳动、生活意义、道德、宗教、家庭和政治七大部分等280个问题作了调查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的专家每隔9年对本土国民(包括移民)的价值观进行跟踪调查,并对青少年数据进行单独处理与解读。2014年5月,第四届欧洲公民价值观调查的青少年版正式出炉,对欧洲乃至世界青少年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学者在“幸福观”研究方面的总体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查询以“幸福观”为篇名的文献,截至2020年6月,共检索到2200篇。其发表年度(篇数)分布如下:2020(62)、2019(175)、2018(143)、2017(129)、2016(126)、2015(170)、2014(187)、2013(253)、2012(249)、2011(218)、2010(113)、2009(69)、2008(86)、2007(49)、2006(37)、2005(25)、2004(12)、2003(17)、2002(14)、2001(9)、2000(11)、1999(3)、1998(1)、1997(3)、1996(3)、1995(3)、1994(2)、1993(2)、1992(3)、1991(1)、1990(2)、1989(3)、1988(2)、1987(1)、1986(1)、1984(1)、1983(5)、1979(1)、1966(1)、1965(2)、1964(5)、1963(1)。从检索中可以看出,我国最早的幸福观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知网中最早记载的文章是1963年谷方的《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观》一文。自2000年起,幸福观相关研究不断增多,2010年后呈现出迅猛增加的发展状况。研究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西方文化中的幸福观、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幸福观、幸福观教育等。
为了解目前国内学者对“青年幸福观”研究方面的总体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查询以“青年”并且“幸福观”为篇名的文献,截至2020年6月,共检索到50篇。其发表年度(篇数)分布如下:2020(3)、2019(7)、2018(6)、2017(2)、2016(3)、2015(3)、2014(6)、2013(2)、2012(5)、2010(1)、2009(1)、2008(1)、2006(2)、2002(1)、2000(1)、1993(1)。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青年幸福观的影响因素、特点、培育条件和途径等。
近年来,对青年所做的幸福观研究多侧重于围绕大学生群体等特殊群体展开。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查询以“大学生”并且“幸福观”为篇名的文献,截至2020年6月,共检索到425篇。其发表年度(篇数)分布如下:2020(10)、2019(26)、2018(24)、2017(29)、2016(34)、2015(36)、2014(53)、2013(64)、2012(44)、2011(23)、2010(23)、2009(14)、2008(10)、2007(12)、2006(7)、2005(3)、2003(3)、2002(3)、2001(2)、2000(3)、1999(1)、1989(1)。这些文献数量较多,研究内容涉及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困境、归因、路径、对策等,可见大学生群体的幸福观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他们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幸福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
我国学界对青年幸福观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随着青年群体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社会作用不断凸显,而来自工作、生活、学习等的竞争压力、信息压力和选择压力却让不少青年感到迷茫焦虑、缺少幸福。因此,青年幸福观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通过对以上文献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学者们在青年幸福观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
(1)青年幸福观的相关概念界定。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幸福观归属于人生观,是人生观“内容的具体表现”或“具体表现”。[22]也有学者认为,“从幸福观对人生观的作用看,幸福观应成为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形成的基础”。[23]不同的人生观使青年具有不同的幸福观。青年幸福观是青年对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幸福的根本看法。
(2)青年幸福观的现状。对青年幸福观现状所做的研究多侧重于围绕特殊群体展开。如学者们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幸福观尤为关注。吉林大学《关于大学生对于幸福观理解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400多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感到最幸福的前四项内容依次为:能够帮助别人(84.5%)、家庭美满(79.8%)、学业优良(69.1%)、别人对自己道德方面的评价(66.7%)。调查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陷入了价值观的误区,出现了价值主体的个人主义倾向、价值标准的拜金主义倾向、价值取向的实用主义倾向、价值实现的庸俗主义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4]柴素芳在《全国七所高校大学生幸福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从“需要与幸福”“道德与幸福”“能力与幸福”三种关系对来理解幸福,调查得出“多数大学生对于幸福含义的理解是比较客观、全面、理性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感到幸福的主要因素”是:身心健康(79.24%),家庭美满(62.29%),有尊严、有价值(62.10%),生活富裕(62.90%),有理想目标(58.29%),人际关系协调(46.29%),有良好品格(25.14%),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19.62%),乐于助人(7.62%),其他(3.05%)。在对大学生实现幸福的途径的调研中,认为应该“靠自己努力创造”的大学生占66.48%,认为“靠机遇”的占19.24%,“靠父母、社会力量支持”的占8.95%,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可实现幸福的主要途径是“靠自己努力创造”。[25]
(3)青年幸福观的特点。学者对青年幸福观的特点已有涉猎。如齐英艳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幸福认知与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当代青年的幸福观具有现实性、个体性、精神性与过程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关注未来但更注重现实,关心集体但更偏重个人,注重物质但更倾向精神,在意结果但更享受过程。[26]吴冬梅认为,目前国内青年群体幸福观的特征有时代性、主观性和稳定性,即青年群体的幸福标准观、幸福模式观、幸福传播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青年群体对生活环境的反映、对幸福的认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青年群体的外在刺激渠道、内在驱动因素、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7]
(4)青年幸福观的影响因素。青年幸福观的影响因素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观因素包括认知模式、归因方式、人格特质、情绪因素等。一般而言,积极正向的认知模式、归因方式、人格特质、情绪因素能使青年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客观因素包括经济条件、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支持等。另一类是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等。学校因素包含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等。家庭是青年生活和成长最长久的环境,不仅满足他们生理、心理的需求,还给予他们生命传承和文化依托。个人因素包含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人格特质、归因方式等。
(5)青年幸福观培育的重要性。学者们对青年幸福观培育的重要性均予以肯定。李敏认为,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青年具有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幸福观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要求青年具备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幸福观;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青年培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统一的幸福观;当代青年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要求青年树立消费性幸福与创造性幸福相统一的幸福观。[28]孙丹薇认为,青年幸福观培育依赖于正确的价值引导,要特别关注理性、进取、平衡、爱与责任等价值内容,其价值引导既要包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也要包括人们在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中所获得的长久的意义体验。[29]
(6)青年幸福观培育的具体措施。关于青年幸福观的培育途径和措施,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思考。刘春辉认为,首先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其次,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再次,在塑造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最后,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30]钟万林认为,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部分青年在幸福观问题上出现了偏差,形成了与无产阶级幸福观相背离的幸福观。在培育正确幸福观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对青年进行教育,使青年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并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31]
综上所述,关于青年幸福观这个议题,学者们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群体进行探索,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和素材。尽管如此,目前的研究未系统梳理当代青年幸福观的历史演变,没有从宏观上把握青年幸福观的发展脉络与趋势,这种局限导致人们在研究中国青年幸福观时缺乏历史纵向的对照。目前的研究对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培育的相关理论,如中国青年幸福观的形成条件、过程及规律等研究成果还很少见,对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培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和提升对策的研究成果论述较少,将青年幸福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更少。本研究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幸福观的内涵、特征、评价等为切入点,结合当代青年的基本特征和群体概况,总结出当代青年幸福观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从理论层面梳理了中西方幸福观的思想精髓,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对幸福观问题的科学阐释。进而对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进行历史考察,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的现状和问题。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青年自身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当代青年幸福观培育的内容,对培育过程中要把握的原则、方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和系统的研究,为切实加强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培育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