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鹖冠子》文本的真实性与研究空间
判断《鹖冠子》的真伪,首先要确立真伪的标准。古人多以《鹖冠子》是否与《汉志》中的“一篇”相符为标准,断为“伪书”。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纵然《鹖冠子》十九篇均成书于《汉志》之前,也无法断言就是刘向看到的“一篇”,说《鹖冠子》为“真”。因为参照《汉志》中“篇”的普遍规范,从十九篇的文体及内容之间的衔接来看,混为一篇的可能性实在很小。根据推测,当时可能有两种本子:一种是《汉志》中的“一篇”本,一种是民间流传的多篇本。刘向也许没有见到另外的本子,也许见到了,但对此进行了删节,仅保留他认为是先秦道家的篇章。因此,仅从这个角度来判断《鹖冠子》真伪,存在一定的漏洞。如果以周末汉初黄老学的时代特征与理论内涵为参考标准,明晰《鹖冠子》各篇章的成书时期,并与其他书籍互证,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录学的记载来判断真伪,则更严密,也能凸显《鹖冠子》的思想价值与理论意义。
《鹖冠子》完全符合周末汉初黄老学的理论特征,已在第二节论述。从《鹖冠子》与其他书籍的互证来看,对话体《度万第八》《王第九》与论述体《博选第一》明显引用了《黄老帛书》中的相关内容,思想具有顺承一致性。论述体《天则第四》《环流第五》引用了《管子》中的相关段落,但由于主要概念的改换,使《鹖冠子》呈现出与《管子》相对不同的风貌。《世兵第十二》和《天权第十七》讨论兵道,结合史实与认识论说明了黄老用兵之道,和银雀山汉墓竹简的联系非常紧密。《黄老帛书》成书于战国中期,《管子》成书于战国末期,而银雀山汉墓竹简写于汉初,为断定《鹖冠子》成于周末汉初提供了文献佐证。
结合目录学的记载,《汉志》中的“一篇”到《隋志》的“三卷”增幅较大,学者多有非议。之后虽然有十五、十六、十九篇的差异,但基本是由于流传版本的不同,记载无大异。增幅的情况因为汉代“篇”定义的模糊,以及当时可能另一版本的存在,不能因此断定《鹖冠子》为伪书。排除这个可疑的判断标准,综合以上方面讨论,可基本认定《鹖冠子》是成书于周末汉初的黄老学著作。
马王堆帛书出土以来,学者们基本认为《鹖冠子》为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参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引。基于前辈学者的研究,本书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进。
一 文献方面
1.《鹖冠子》是否一人所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哪些篇章可以代表鹖冠子本人思想,哪些是后人(弟子)阐发。本书尝试根据文体的不同,将全书除去《世贤第十六》《武灵王第十九》外的十七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记载鹖冠子与弟子庞子的五篇对话,以天地为道法依据。包括《近迭第七》《度万第八》《王第九》《兵政第十四》《学问第十五》。
第二部分:没有论及北斗、泰一相关内容的五篇论述。包括《博选第一》《著希第二》《夜行第三》《道端第六》《备知第十三》。
第三部分:北斗、泰一相关的七篇论述。包括《天则第四》《环流第五》《泰鸿第十》《泰录第十一》《世兵第十二》《天权第十七》《能天第十八》。
第一部分的文献,是在道法的原则下,以天地为形上依据。“九道”说明了道的具体内容,“圣生道,道生法”显明了圣人的绝对地位、自然社会法则的总原则,确立了“以五为一”“以一度万”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构建了“成鸠之制”的大一统政权以及“五正”的多层次政治观。可以说,这五篇文本已经包含了全书的多数重要思想,具有主导地位。
第二部分的文献,是对话体篇章某一主题的解释或相近论证,进一步阐述重贤、法自然的道法原则。《博选第一》说明选贤的重要性,核心命题是“道凡四稽”与“五至”。前半部分与《黄老帛书·经法四度》中的“四稽”类似,后半部分与《战国策·燕策》中郭隗的说法相似。《著希第二》篇说明人先天的情欲和后天的修养。人均有情欲,但君子能遵循礼义自我约束。《夜行第三》说圣人遵循道而有“夜行”,《道端第六》说明人事应当效法天地,《备知第十三》特别说明圣人在乱世,不仅要知道做义事,也要知道君主之心,才能保全自身,建功立业。这些篇章是对话体篇章中“圣生道,道生法”的进一步解释,因此被收录其中。
第三部分文献,在论及北斗、气泰一的七篇论述体篇章中,将“一”作为道的最高抽象性与天象北斗星联系起来,成为宇宙的枢纽;万物的终极一致性与弥漫无形的气结合,超越了以水等表象事物为主体的粗浅生成论,建立了气本论;圣人通过精、气、神的养炼与自然合一,有了神秘化色彩,开始向宗教形态转变;构建出九皇之制、大同之制的理想政治。
第一、第二部分文献的理论形态接近,但第三部分已经表现出了理论的不同形态。而且无论从气论的发展角度,还是精神、泰一的说法,都表明比第一部分晚出。如果第一部分的五篇对话是弟子所记录,那么第三部分也不可能是鹖冠子本人所写,而是具有理论创新意识的弟子们所著。那么仅有第二部分的五篇论述可能是鹖冠子本人所写,但也只是一种猜测。总体来说,第一部分的五篇对话虽然是弟子记载,但反映了鹖冠子本人的思想,其他篇章是鹖冠子思想的辅助解释或者创新解释。从作者的角度看,只有第二部分中的一些篇章可能是鹖冠子亲手所写,其余皆为弟子们的阐发。《鹖冠子》一书是由鹖冠子弟子记录老师言论的对话篇、收集反映老师思想的散篇、加上后期弟子的传承发展篇三部分编纂而成。从思想的角度看,全书虽然表现出了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但整体思想一致性,可以看作鹖冠子学派的代表作。
2.进一步确定《鹖冠子》的成书时间:先秦、秦楚之际与汉初的哪个断点。学者们通过研究,基本将文献划定为先秦、汉前或者汉初,但具体的历史时期,仍然存在争论。本书尝试在将《鹖冠子》全书分为三部分的基础上,详细说明各部分的成书时间,在文献的思想变化中参照历史背景的变迁,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献的时代意义。
从文中讨论的历史事件、出现的避讳现象、同时期文献的佐证中,可以较为确切地推断一些篇章的成书时间。如《近迭第七》在对话中提及诸国争雄的时代背景,《王第九》中的成鸠之制提及统一政权的可行性,可推断这两篇成书于先秦。《度万第八》中涉及对秦始皇废除谥号一事的批评,可知该篇成书于秦末,或者楚汉之争时期。《博选第一》《著希第二》《学问第十五》中出现了对秦始皇名字的避讳现象。相似的语句如“端倚有位”“端神明”等,在《黄老帛书》中均写为“正”,在《王第九》中也有“与神明体正”的说法,但在第一、第二篇中写为“端”。可知此两篇成书于秦。《学问第十五》篇中“绪端”实则为“绪正”,也出现了避讳现象,同样成书于秦。以上篇章是构成第一、第二部分的主要部分,结合余下篇章的思想特征,基本可以说第一、第二部分成书于汉前。这两部分内容不仅在理论形态上相对一致,而且在时间段上也比较接近。而《泰鸿第十》《泰录第十一》两篇中关于泰皇、泰一的讨论,已经和秦时的思想不同,接近于汉。《世兵第十二》篇和贾谊《鸟赋》存在大段重合,此篇可能也有汉初背景。《世兵第十二》《天权第十七》篇中均出现了“陈以五行,战以五音”的语句,相关思想在银雀山汉墓竹简的《阴阳之十一·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可知此两篇成书最晚成于汉初。这些篇章多少已经有了汉初的时代色彩,并和第一、第二部分的理论形态有较大不同。
从《鹖冠子》成书时间的上、下限来看,第一部分中的《近迭第七》《王第九》可以作为成书较早的篇章,代表整体时间段的上限,为先秦;第三部分中的《泰鸿第十》《泰录第十一》等篇可以看作成书较晚的代表作,下限在汉初。从先秦到汉初,这也和黄老学兴盛的历史时期相一致。结合时代背景来看,《近迭第七》《王第九》成书于战国末期,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夺取战争胜利以及建立大一统政权;《度万第八》成书于秦末,通过思考政权的合理性批驳秦朝暴政。而在《泰鸿第十》《泰录第十一》中,已经为大一统政权找到了新的至上依据“泰一”,天地也要遵循它而行。这或许是在表明,新的政权需要新的法则依据把天、地、人统一起来。
从构成全书的三部分内容来说,第一、第二部分成书于汉前,而第三部分的下限在汉初。第二部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时间上,都和记载鹖冠子对话的第一部分更为接近,两者可以看作鹖冠子学派的前期。而第二部分发展创新了第一部分的思想,时间上也稍晚,可能是学派后期思想的反映。前后期的篇章在时间上可能存在重合性,后期只是比前期同时而稍晚。从两段时期以此区分看待《鹖冠子》的篇章构成,能够在理解各篇的思想内涵与理论特征的基础上,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思想发展脉络,呈现出整体性与阶段特点的一致,更易于全面认识鹖冠子学派。
3.说明《鹖冠子》与其他文献的重复之处,是简单的抄袭,还是有所不同。与其他书籍具有相似的段落,这是《鹖冠子》之前被认为是伪书的重要原因之一。本书对这些相似的段落进行仔细分析,尝试说明这种相似是简单的因袭还是有所不同与发展。
学者们认识比较多的是:《博选第一》与《战国策·燕策》相同的段落,《王第九》与《国语·齐语》相同的段落,《世兵第十二》篇与《战国策·赵策》、鲁仲连《遗燕将书》中相同的段落,与贾谊《鸟赋》中相同的文句。之后戴卡琳发现《天则第四》与《管子·立政第四》一篇中存在相似的段落。除去这些之外,其实还有《环流第五》篇中与《管子·形势第二》篇中的类似段落。鉴于前四篇的重合之处学者已经多做讨论,本书重点说明《环流第五》篇与《管子·形势第二》的相似之处。先看《管子·形势第二》中论及一、道关系:
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国者,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天下之配也。
比较《环流第五》中的讨论:
阴阳不同气,然其为和同也;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为善均也;五色不同采,然其为好齐也;五声不同均,然其可喜一也。故物无非类者,动静无非气者。是故有人将,得一人气吉,有家将,得一家气吉,有国将,得一国气吉。其将凶者反此。故同之谓一,异之谓道。
在《管子》中,是从言和用的角度,来理解道的一与异。但在《环流第五》篇讲“同之谓一,异之谓道”,此处的异同在于人的主体行为,如果与道相符,那么就达到了“一”,如果相异,主客二分,那就谈不上“一”了,仅余下“无己”之道。从主客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一”的范畴比“道”为丰富。这并不是简单的因袭,而是同一话题的差异认识。
从与其他文献重复的篇章来看,《天则第四》也是与《管子》的语句相似,但理解也有差异。《世兵第十二》中的材料虽然大段落与《鸟赋》相似,但也与主题相符合,并不是简单的因袭,而是一种借素材表达自身观点的形式。《博选第一》《王第九》中的重复是与其他书籍共同参考了一种流传较广的“通识”。由此看来,《鹖冠子》的作者确实听闻这些材料,并拿来为己所用,但进行了改造,甚至产生了与原材料不同的观点。这不是简单的抄袭或者拼凑,而是进行了对话和讨论,展现自身的理论特色。
4.讨论全书整体一致性与篇章之间的关系。本书第一章首先将《鹖冠子》文本分为三个部分和两个时期,然后第二、三、四章分别从两个时期的前期、后期说明在不同的法则依据下,圣王观、政治论也随之表现出不同的理论特征。但道法依然是贯彻全书的内在线索。
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鹖冠子》一书取材广泛,与《黄老帛书》《战国策》《管子》《鸟赋》都具有相同的素材,但认识却有差异;成书时间跨度较长,经历了先秦、秦末、汉初几个历史阶段;编辑成书的人不仅包括鹖冠子本人,至少也有弟子们的参与。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历史时期,使全书出现了对话记载和论述两种不同的文体形式,思想表现出不同阶段的理论特征,但它的内涵是如此透彻鲜明,“圣生道,道生法”“上贤为天子”“为之以民”,贯彻其中,以至于学者仍然能从散乱的线索、重复的素材、混乱的篇章顺序中读出整体一致性。特色鲜明而令人困惑,大概是所有研究者共同的初步感受。本书尝试从篇章构成、历史分期、思想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鹖冠子》,以解读者之惑。
二 义理方面
1.“一”与道的关系问题。孙福喜认为“一”就是“道”:“‘一’是道的初始状态和起点,道处于空虚无形的混沌状态时就可称为‘一’。因而‘一’既是万物的起始,又是万物的归宿。‘一’不但是道通往宇宙万物一切通道的起始点,它自身也在这一通道上;而且它也是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秩序的最终归宿。”[31]杨兆贵虽然认为“一”不是道,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一是本体,道最多是与气在同一层次的形上之体”,“一”的地位要比道更为根本。[32]国外的汉学家也认为“一”是《鹖冠子》的终极根源,比“道”的地位更为根本。
其实在《鹖冠子》中,“一”具有多层内涵,至少包括了:“一”是万物起源;自然与社会法则的一致性;人的同一类本质;认识方法的归纳与演绎;基于道的主客观统一;特指北斗星。这说明在《鹖冠子》中,“一”的内涵是丰富的。至少在《环流第五》《天则第四》《天权第十七》《能天第十八》中的“一”不等同于“道”。如《环流第五》篇讲“同之谓一,异之谓道”,此处的异同在于人的主体行为,如果与道相符,那么就达到了“一”,如果相异,主客二分,那就谈不上“一”了,仅余下“无己”之道。从主客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一”的范畴比“道”更为丰富。
2.“道法”之“法”与西方“自然法”的异同比较。戴卡琳说:“西方学者对于《鹖冠子》的兴趣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们想知道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道家,到底有没有‘Law of nature'(自然法)的观念。”[33]李约瑟也认为:“如果有一本中国古籍能包括‘Law of nature’的观念,应该是《鹖冠子》。”[34]至于《鹖冠子》中是否具有“自然法”的观念,应当对西方语境中的“自然法”以及《鹖冠子》中的“法”进行仔细分析。首先,起源不同。《鹖冠子》中的“道法”,立足自然之道,其中自然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是一种状态,并非自然界之实体。而西方的自然法来自于一个超验的世界,根源于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或者是基督教神性的绝对存在。因此黄老派法哲学中的“道”与犹太基督教中的上帝、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柏拉图的理念的含义是不同的。其次,《鹖冠子》中的道法并不包含现代意义上的平等,没有西方自然法中“天赋人权”的内涵。因为道法仅仅保障到民,而非具体个人。圣人为民,因道立法,可以说道法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君、民之间的权益,保障了民权,但并非每一个体的人权。况且民众的权益也是通过圣人的自觉来实现,而非民众自身的觉醒。道法从根本上强调圣人取得统治权力的合理性,进而保证了民众的利益,这和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民权、人权理解本质上仍有差异。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鹖冠子》基于“道”视域下的万物之“自性”,具有可发展为平等之人权的可能性。
3.“有一而有气”的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葛瑞汉认为“这里就可以有一种没有充分发展的‘实在论’基本原理,与晚期的墨家和荀子的‘唯名论’相提并论”,[35]但裴文睿认为《鹖冠子》的作者“在内心有一种关于名称的实在论”。[36]戴卡琳消解了两者的争论,认为《鹖冠子》“在自然领域与人类领域之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别,在抽象的秩序之源和具体的君主之间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别,所以,实在论和唯名论之间的对立就失去意义了”。[37]这样的认识比较符合作者原意,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本书的研究力图解答《鹖冠子》的成书时代、作者问题,说明其思想一致前提下的阶段变化,总结其理论特色与不足之处,从而达成对鹖冠子学派整体思想的把握。
[1]孙福喜:《〈鹖冠子〉 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2]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3]戴卡琳:《解读 〈鹖冠子〉 ——从论辩学的角度》,杨民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4]黄怀信、孙福喜断为先秦,李学勤、葛瑞汉断为汉前,杨兆贵认为《泰鸿第十》《世兵第十二》篇成书于汉初,王葆玄认为《泰鸿第十》《泰录第十一》篇成书于汉初。总体上来说,《鹖冠子》当为周末汉初文献。
[5]葛瑞汉、大形彻、吴光均持此说,但吴光同时认为《世兵第十二》也是其中一篇。见大形彻《〈鹖冠子〉 非伪书》,《大阪府立大学纪要》(人文社会科学),第三十一卷,1983年,第11—23页。
[6]克劳斯·卡尔·诺伊格鲍尔:《鹖冠子:对话诸篇的研究》,皮特·朗(法兰克福)出版公司1986年版。
[7]布鲁斯·威廉姆斯:《〈鹖冠子〉:真实性、原文的历史与分析》,硕士论文,加利福尼亚大学,1987年。
[8]吕思勉:《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9]陈鼓应:《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从马王堆汉墓帛书 〈黄帝四经〉 说起》,《管子学刊》1995年第1期,第55页。
[10]白奚:《先秦黄老思潮源流述要》,《中州学刊》2003年第1期。
[11]白奚:《学术发展史视野下的先秦黄老之学》,《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12]刘笑敢:《庄子后学中的黄老派》,《哲学研究》1985年第6期,第59—65页。
[13]丁原明:《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14]曹峰:《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15]潘俊杰:《〈鹖冠子〉 为先秦杂家著作考》,《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6]李学勤:《〈鹖冠子〉 与两种帛书》,《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338页。
[17]李笑岩:《先秦黄老之学渊源与发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233页。
[18]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
[19]详参孙福喜《〈鹖冠子〉 研究》第二章“历代学者对《鹖冠子》的征引、述评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20](唐)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83页。
[21](唐)柳宗元:《辨 〈鹖冠子〉》,《柳河东全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6页。
[22]详参孙福喜《〈鹖冠子〉 研究》第二章历代学者对《鹖冠子》的征引、述评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23]《周氏涉笔》,《文献通考》卷211,经籍考三十八,《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4]朱养和:《〈鹖冠子〉 集评凡例》,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花斋刊本《〈鹖冠子〉 集评》。
[26]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27]杨兆贵:《〈鹖冠子〉 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3年。
[28]丁原明:《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124页。
[29]吴根友:《道家思想及其现代诠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28—132页。
[30]张华:《〈鹖冠子〉 对古代文学的影响》,《中国道教》2016年第3期。
[31]孙福喜:《〈鹖冠子〉 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页。
[32]杨兆贵:《〈鹖冠子〉 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3年。
[33]戴卡琳:《西方人对 〈鹖冠子〉 的兴趣——自然法的普遍性》,《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辑,118页。
[34]戴卡琳:《西方人对 〈鹖冠子〉 的兴趣——自然法的普遍性》,《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辑,118页。
[35]戴卡琳:《解读 〈鹖冠子〉 ——从论辩学的角度》,杨民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