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自信及其建构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书的研究对象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使用的文化概念是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是指与经济、物质文明和政治、政治文明并列而论的文化、精神文明,特指精神文化自信。此外,文化自信是文化心态的具体体现,本书研究的文化自信既包括个人的文化心态,也包括群体的文化心态。

(二)研究思路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将文化自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以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以文化学和历史学为基础,结合政治学最新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进行完整、系统地梳理,分析文化自信形成条件、历史轨迹、基本内容、逻辑结构,并对不同群体,特别是对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的文化自信进行评价,以便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我国先进文化。此外,探索了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规律,并揭示了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现实启示。著作的核心问题是:文化自信如何界定?文化自信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到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文化自信都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构成要素之间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文化自信经验借鉴以及建构机制如何?本书将围绕上述问题一一展开论证。

(三)研究方法

本人搜集大量资料,以客观材料为依据,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论证了文化自信的建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第一,文献研究法。本书的研究主要以《中华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通史》《毛泽东文集》等经典著作为文本资料,同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著作,借鉴外国文化以及文化心态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论证我国文化自信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努力全面地阐述中华文化自信的建构机制,科学地把握文化自信与世界发展的内在联系。书中运用大量史料结合的历史研究方法对文化自信的内容、特点、塑造等进行分析。针对中华文化在我国自立、自信、自强的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实事求是地用史料说话,对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发展历程进行历史背景分析。第二,系统分析方法。文化自信是一个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主体、客体与实践中介。系统分析法把研究的问题作为整体,分析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环境与整体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综合地处理问题。具体考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华文化自信的理论特色。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社会科学最可靠的方法是用科学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即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将立足当代时代特征、基本国情和国内外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结合中华文化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从理论上再现文化自信的实践过程,深刻分析文化自信问题和根源,着重论述文化自信的系统性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