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
(一)国内对文化自信的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逐渐增多。梳理已有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到,文化自信研究还需系统而完整的研究成果。目前学术界有少量关于文化自信的专著,但还缺少专门针对文化自信研究的博士论文。历时半年,通过在国家图书馆查询,搜索一系列数据库,按照本研究选题中“文化”“中华文化”“文化自信”等主题词进行了广泛的查询。从查询结果可以看到,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论文数量从2012年起逐渐增多,而近三年更是达到研究高峰。梳理相关的研究成果,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1.关于文化自信的基础规定研究
这些论述主要集中在一些学术期刊。
关于文化自信的概念。云杉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刘士林从哲学层面分析,“文化自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机能,是人类社会实践在个体生命内部建构的高级文化结构,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5]。廖小琴指出,文化自信是一种主体心态、价值诉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增进自我、扩展自我的表现。就个体而言,文化自信是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充分肯定,标志着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认同和身份认同。[6]
关于文化自信的特点,有学者认为,人的主体精神和本质力量的自信构成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因为文化本质上是人的精神追求及其创造的产物。在文化自信的系统结构和动力功能中,伦理精神自信既是基础性的自信又是动力性的自信,还是目的性的自信。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于文化的产生、创造和维护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7]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化自信的特质进行阐述:一是对自己文化的礼敬与自豪感;二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改造的勇气与魄力;三是对文化发展繁荣前景的崇敬感与自信心。[8]齐卫平认为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不属于同一个范畴,文化具有的精神统领地位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最根本”意义。文化自信说到底是价值自信,因为它是从精神层面反映一个民族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就是确认民族价值。“四个自信”具有内在契合的关系机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道路是实现路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力量根基,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有助于构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心理认同,有助于挖掘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思想财富,有助于营造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实践氛围,有助于保持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政治定力。[9]
2.有关文化自信的意义、功能的研究
对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术界普遍是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进行研究的:从纵向的历史来看,近代以来我国不断受到外部冲击,同时社会内部出现转型,往往难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客观理性地评价,从而出现自卑或自大的错误心态;从横向的现实来看,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程度比以往更加频繁激烈,更应以一种自信成熟的心态来看待本民族的文化。
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关系角度来看,大多学者都肯定了文化自信对于民族复兴的推动作用,指出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精神动力,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有学者认为,高度的文化自信,历来是我们党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渗透和“西化”“分化”图谋的文化屏障和思想堡垒,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10]
从文化安全角度来看,多数学者从经济全球化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的冲击和挑战的大背景出发,指出中国文化受到国内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与多元性等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是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的重要保证。张福贵认为,文化安全是对于民族文化特色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维护,而要维护这种特色,并使之成为人类先进文化构成的重要元素,就需要一种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开放,文化自信与创新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力量。[11]
全球化与文化自信角度。任淑艳从全球化的特征出发,首先阐述了全球化加快了文化的现代化走向,但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拒绝西方化只有增强文化自信。其次,全球化过程中如何掌握话语的主动权,仰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再次,全球化下市场成为文化传播中的主要推力和载体,优胜劣汰中提升文化抗压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12]全球化是消解多元化的文化,文化自信能够有效应对这一困境。
人的发展与文化自信角度。文化自信不仅可以推进人们对文化的认识,还可以使人对自身的把握更自觉。既有助于促进人的科学发展,又有助于调整人们的交往方式,还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13]学术界关于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关系研究报刊文章很多,杨修伟认为“四个自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提出来,要具体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从广义文化的视角、文化实践论视角、文化历史性视角等六个不同的视角,讨论辨析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14]
3.文化自信的实践方式和途径研究
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是学界讨论的重点。在文化自信学术文章中,大多数学者都探讨过文化自信的方式、路径问题。
从内外社会环境角度。王静论述了文化自信的四维根基,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与特质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根基,二是国家的强盛是我们提振文化自信的国力支撑,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理论根基,四是党的领导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指引力量。[15]隗金成等指出,文化自信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动力驱动。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就要将激发文化动力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强文化交流互鉴。[16]
从文化自信内容角度。田克勤等专门论述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容,指出文化自信应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融进去”“走出去”;应致力于促进革命文化“学术化”“现代化”“品牌化”;应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及时代精神建构。[17]李江波等从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阐述通过加强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同化力、提升文化引领力的方式塑造文化自信。[18]刘建军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化自信的依据: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汉语学术的崛起趋势。[19]此外,2015年孔学堂书局编写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一书,围绕文化自信与中国梦、传统文化、民族复兴的关系,阐述了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培育,并且对文化自信与中国未来等问题进行访谈,厘清了文化自信的相关问题。2016年曾仕强著的《中华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生动地举例剖析,如何成为中国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做人等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文化自信的具体解读。2017年耿超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对文化自信的内涵内容、理论溯源、生成机制等展开研究。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的《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思考》指出,文化建构要注意调整好“两个比例”:一是调整好中西文化的比例,树立对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的自尊和自信;二是调整好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比例,积极扶植和发展人文文化。2018年许倬云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中,从普通民众的视角,考察日常生活中的中国文化精神,他指出,中国常民文化的特色,可匡救现代文明的困难,展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还有少数论文对个体人物,如张之洞、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人的文化自信思想进行研究。张艳国的《简析张之洞中国文化自信论》(《江汉论坛》,2010年第1期),解析张之洞在解决中西文化冲突时,表现出的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试图寻找中西文化融合的途径。李伟、王建婷所写的《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和胡剑所写的《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观的考察,指出领袖人物的文化自信源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赵付科、孙道壮的论文《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观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5期)指出,在生成逻辑上,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观主要把握了历史、价值、实践三重逻辑,并总结了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力、自信之源、自信之本五个方面的内容要点。
(二)国外文化自信相关研究
关于文化自信,国外学者们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他们主要是对文化产生、文化发展、文化交往、文化危机、文化反思、文化批判等主题内容进行探究,因此,对本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尽管这些研究远远超出了文化自信研究的范围,但这些丰富的资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法。
1.从文化的起源、本质、类型、模式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
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摩尔根、马林诺夫斯基、本尼迪克特。泰勒以及摩尔根是早期文化进化论学派,他们以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认识到人类文化是自然发展进化的结果,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功能主义学派代表马林诺夫斯基和本尼迪克特从文化功能和文化模式角度对文化进行了深入论述。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应该从功能入手研究文化,认为文化是活动,文化是实践作用的结果。这就比较深入地触及了文化的本质问题。本尼迪克特在其代表作《文化模式》中认为,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具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她对日本的文化模式专门进行了研究。
2.从文明更替、融合与冲突等角度反思西方文化
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这些历史哲学家总是比普通人看得清楚。他们从文化形态史观的角度,反思西方文化危机。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主张把文化(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他把人类的文明历史划分为八大文化形态,而且这些形态都将经历运动周期过程。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将文明作为研究历史的起点,认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特定的社会,即文明。他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指出,人类文明形态的产生、发育、生长、衰落和解体都根源于人类文化精神的变迁,而文化精神则是文明模式的灵魂。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了世界上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将会导致冲突,他还特别提出了对美国文化进行反思,并且探讨了人类如何在多极的文明世界上共存。
3.文化批判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奇、葛兰西、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卢卡奇和葛兰西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出发,在文化层面批判了现代社会各种有影响的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如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葛兰西对资产阶级对文化价值观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文化领导权”思想。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对启蒙以来的技术理性主义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反思与批判,充分体现了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批判了人异化为纯粹追求物质享受的“单向度的人”。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其名著《交往行动理论》中提出了“交往理性”学说,他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呼吁开释被压抑的交往理性,重建合理的交往行动。海德格尔在《关于技术的追问》一书中,把技术看作一种文化现象,指出现代技术具有两面性。当然,这种批判依然在继续,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对于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文化反思。
另外,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霍加特对英国的大众文化特别关注,在《文化的用途》一书中将大众文化的报纸、杂志、流行音乐等领域与个人日常生活结构相联系,分析文化用途。亨廷顿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则是从多角度阐述文化的作用,论述了文化与地理、体制以及变革的内在关系,制定了促进文化变革的发展规划。
(三)研究不足之处
综合以上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以及文化自信的研究,在理论广度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我国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也应该看到,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化。
1.缺乏系统的整体性研究。
目前,学术界围绕文化为半径,辐射的范围很广,但是缺乏对文化自信的系统性研究。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侧重文化自信的某一方面,如战略意义、概念特征、文化自信塑造等。首先,偏重于政治宣传,学理分析不足。可以从唯物论和辩证法角度,从存在论和价值论、实践论深入论证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其次,研究内容重复,同一个问题的相似度高,这必然影响对文化自信的发散性问题探讨。
2.研究内容存在薄弱环节。
目前,只有少数学者(陈先达、耿超等)以论著形式就文化自信科学内涵、本质灵魂、培养塑造、功能价值等基础性问题做了深入而全面系统地阐述。谢和平在《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书中针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做了论述;刘宝莅针对地方文化建设所主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书提出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正视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打造山东省文化强省的对策。文化自信的研究内容还有待扩展,如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文化自信与“中国梦”“四个自信”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国外增强文化自信的经验等。这些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也是本书研究努力的方向。
3.文化自信相关文本研究偏少,研究方法单一。
从总体看,直接研究文化自信的文本偏少,不多的资料中从微观视角研究者很少。学者们的研究大多从民族、国家等一些宏观层面着手,但针对文化的主体“人”的微观研究却太少。另外,研究方法中,文献研究法运用较多,运用比较研究法进行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的不多。鉴于已有的资料多是从文化哲学或伦理学的视角阐述文化自信的现实状态和社会作用等问题,本书主要通过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视角来研究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