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举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需要较完备的办学条件和更高的办学水平。从民办高校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和发展趋势,决定了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尽快在少量民办高校中积极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民办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建设,改善管理,培育要素,在准备过程中狠下功夫。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增长力量,政府应该热心指导,积极扶持,加强管理,采取一些超常规的优惠政策,促进民办高校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的开展。
第一,要加强规划。教育部门要根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总体布局,合理规划本地区民办高校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试点工作的成功率。要选择一些办学水平较高、社会声誉较好、办学实力较强、学科特色明显的民办高校作为对象,认真研究试点工作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科学设计,严格把关,谨慎操作,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及时加以指导、帮助制定好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第二,要注意引导。目前我国还没有民办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举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先例。如果开展试点,面不宜太宽。总体而言,就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主要目标还是立足于办好社会需求量大、满足多样化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部分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本科院校可以有条件地开展举办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试点工作。要采取措施稳定民办高校的办学,鼓励他们立足于自身优势举办同类型、同层次的一流学校。民办高校也应认清形势,正确定位,量力而行,切忌盲目攀高,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办学实力,科学地选择发展的目标。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民办高校举办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关键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学任务大多依靠聘任公办高校闲置教师或退休教师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降低了办学成本。近几年来,许多优秀的民办高校抓住当前招聘高层次教师的有利时机,加快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在较早获准升格本科的民办高校中,多数学校的师资中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达40%以上,有些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也有了一定的比例,学科建设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当然,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有一个过程,在开展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试点中,导师队伍的建设应该超前考虑。民办高校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适当引进一些相关学科的高层次、高学历教师,加快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的建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建议聘用一部分公办高校接近退休年龄的教授、硕导,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帮带作用。希望政府部门允许一部分在本学科领域中有一定影响的超龄老教授经批准在民办高校继续招收硕士研究生。通过努力,逐步走出民办高校开展学位和研究生培养的路子。
第四,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较晚,24所民办本科高校基本上都是近几年升格的,科研工作薄弱,学科建设滞后,要承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急需改变目前的状态。一是学校领导要强化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意识,转变观念,把科研和学科建设列入学校重要工作,对学校的办学功能逐步做出调整。二是要夯实基础,逐步建立科研工作的刚性要求和考核指标,引导教师走教学、科研并举的发展道路,逐步积累经验,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培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要素。三是要选准目标,重点突破,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在我国早期的民办高校中,部分学校已经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有的已经进入省级重点学科的行列,如浙江树人大学的国际贸易学科,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要选择有自身优势、符合人才培养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重点建设,占领学科的制高点。四是要切实抓好本科教育,培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肥沃土壤。本科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就一所民办高校而言,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只能在少量的学科展开,学校工作的主体仍然是本科教育,这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立足点,切不可本末倒置,忽视了本科段教育。成功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应该是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这应该成为衡量试点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
第五,加大资金投入。举办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条件要求很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办学的设施。要统筹安排学校财力,注意轻重缓急,在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优先安排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经费,加快教学和科研设施的建设,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教育部门规定的办学条件,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通过努力应争取达标。对一时还不能达到的要制定严密的计划,分步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对科研设施的要求很高,对此学校要有足够的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基本条件达到了要求,才能创设人才培养的基本环境,人才培养的质量才有保证。
参考文献
《电信行业薪资水平》,中华英才网,http://salary.chinahr.com。
附记: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应予开放,以激励部分优秀的民办高校确定更高的办学目标。提出民办高校举办研究生教育虽然在当时不具有典型意义,但是却具有很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载于《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6年第1期转载。
[1] 陈中原:《教育结构缺陷影响教育大众化进程》,《人大教育学》2000年第6期。
[2] 路甬祥:《认真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加速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
[3] 许为民等:《优化结构,实现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24期。
[4] 周甲禄、田建军:《“考研热”折射教育结构严重失衡》,《半月谈》2005年第7期。
[5] 课题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8日第8版。
[6] 课题组:《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战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