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丁·特罗大众化高等教育理论的内容与意义
大众化高等教育,我们习惯称作高教大众化、即高等教育大众化(关于大众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区别,学术界有不同观点[1],本文不作区别),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美国伯克利大学著名社会教育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通过对美国、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轨迹的研究,探讨了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问题,接连写了一系列的长篇论文,其中著名的有《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量的发展和质的变化》等。在巴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研讨会”上发表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马丁·特罗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史实出发,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elite)、大众(mass)和普及(universal)”三个阶段。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变化。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型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这些论述,成为我们今天经常谈论和划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依据。
马丁·特罗教授不仅从数量方面提出了划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标准,而且根据量变引起质变的发展原理,深入探讨高等教育规模、数量增长与性质变化的关系。他研究分析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的规模,功能,课程与教学形式,学生的经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点和界限,领导和决策,学术标准,学术管理模式,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等十一个方面的不同,重点揭示高等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大众阶段的基本特征,力图研究和揭示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他认为,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象从少数精英向大众直至普及过渡的整个进程,高等教育的性质将会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在高等教育的观念上,接受高等教育从“少数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有的人的特权”向“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和全体人的“一种义务”转变;在高等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上,从“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培养政府和学术精英转向“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在高等教育的功能上,办学形式多样化,学校的类型越来越多,从单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向全日制、部分时间制、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等多种办学模式共存的多样化系统转变,学校与社会的清晰界限逐渐消失。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原来的住校不间断学习与延迟学习、时学时辍一起,成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选择。在课程方面,从“高度的专门化结构”趋向“灵活的模块化”,进而逐渐泛化;在入学的选拔方面,从过去的根据“考试成绩”、“英才成就”到引入“非学术标准”,以及凭借“个人意愿”;在领导与决策方面,从“少数学术精英团体”的垄断向社会公众的逐渐介入和参与的格局转变;在学校领导与管理上,也从“由学术人员兼任”转变为由“专业管理者、管理专家”专门管理并吸收校内外人士参与,等等。这些分析和论述,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论点。
马丁·特罗教授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理论,主要是根据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而构建的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及其特征的一个思想框架。尽管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一直有人质疑,而且后来他本人也认为到这个思想框架“存在甚多的局限和不完善”,并意识到数量和模式并不完全排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修正、补充等,但是不可否认,马丁·特罗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理论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由于马丁·特罗教授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之际提出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同时这一理论是将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变化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使以往只以数据所表示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了丰富的质的内涵,也使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质的飞跃有了量的比较标准。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为一个国家制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而且也为人们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所印证。因此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国家的关注并在发展中国家广为流传,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