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何为螭首
(一)文献记载
从名词角度而言,螭首不是一个特有名词。螭首,又名“螭头”,顾名思义为“一种名为螭的动物头部”。从形象概念角度而言,螭是古代人们虚构出来的一种动物。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5]三国曹魏时期张揖在《广雅》中将龙分为四种:“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蛇龙,无角曰螭龙。”[6]与张揖同时期的文颖在《汉书注》中称:“龙子为螭”,而如淳称:“螭,山神也,兽形。”唐人颜师古则认为:“(螭)别是一物,既非山神,又非雌龙、龙子,三家之说皆失之。”[7]长期以来,螭一直是被作为一种介于龙和兽之间的特殊动物形象出现的,这种动物形象在中国古代各类遗迹与遗物中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翻诸文献,螭首一般有三种特指:碑碣上的装饰、器物上的雕饰和建筑台基上的构件。[8]本文所讨论的即第三种。
作为建筑学名词,螭首最早见于唐宋时期的文献中。《新唐书》卷四十七《百官二》之“门下省”条:“其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9]卷一二七《张次宗传》:“文宗始诏左右史立螭头下记宰相奏对。”[10]卷一六五《郑朗传》:“开成中,擢起居郎,文宗与宰相议政,适见郎执笔螭头下,谓曰:向所论事,亦记之乎?”[11]
南宋程大昌在《雍录》和《演繁露》等书中曾对螭首进行考释。《雍录》卷三“含元螭头”条:“殿前螭头,盖玉阶扶栏上压顶横石,刻为螭头之状也。唐都城中有三大内,皆尝受朝,而螭头也者,惟大明宫有之,为其据高而道峻,故峻道两旁有石扶栏也。既有扶栏,则其下必立石柱,既有石柱,其上必有压顶横石,横石南出突兀不雅驯,故刻螭以文之,此螭头之所从起也。……此之小级,两旁各有石扶栏,扶栏上压顶横石,即刻螭首也。其谓东西鳞次者,足以见小级皆有螭首也,故左右二史立则直第二螭也。凡此螭头、龙尾,皆含元之制,而宣政、紫宸叙载在后。”[12]“宣政紫宸螭头”条转引了前述《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史立螭头”条转引李肇《国史补》曰:“两省谑起居郎为螭头,以其立近石螭也。”《演繁露》卷十一“左右史螭壁侍立”条所引诸文均与《雍录》一致,程大昌还指出:“则宣政紫宸每陛每级压栏悉应有螭,故有第二螭首也是。二史所立,下乎赤墀,而高乎前庭,故在宣政则俯陛乃可听命。在紫宸则正直次二螭首者其地,其制皆相应也。”[13]
北宋李明仲《营造法式》卷三“殿阶螭首”条:“造殿阶螭首之制:施之于殿阶,对柱,及四角,随阶斜出。其长七尺;每长一尺,则广二寸六分,厚一寸七分。其长以十分为率,头长四分,身长六分。其螭首令举向上二分。”书中还附有螭首图样(图6)。梁思成在点校时认为,殿阶螭首目前尚无实例,明清故宫的螭首只用于殿前石阶或天坛圜丘之类的坛上。但是从书中所附图样来看,殿阶螭首与殿前螭首在基本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异。
图6
宋代以后文人对螭首的认知基本承袭了程大昌的观点,这点从清代陈元龙编纂的《格致镜原》卷十九“宫室类一·殿”条的描述可窥一斑,[14]但同时亦需注意的是,元代也称螭首为“鳌头”,[15]清代则有工匠将“螭首”直接称作“龙头”。[16]
(二)考古发现
螭首在考古著述中较早见于由日本人下中弥三郎编著的《世界美术全集》(1929年版)第3卷中,在《世界美术全集》(1952年版)第7卷中又刊布了邺城遗址金凤台前文昌阁门楼内螭首照片。[17]20世纪以来,伴随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在汉魏洛阳城遗址、汉魏至北朝邺城遗址、隋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元上都遗址和元中都遗址等都城遗址中,陆续发现了数百件螭首遗物,其中不乏比较完整者。下面依次介绍一些主要的考古发现情况: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螭首遗物出土于北魏洛阳城永宁寺遗址。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唯一由皇室修建的寺院,地位非常高。1979—1981年,在永宁寺塔基中发掘出土石雕兽首约150块,包含较大的上颚、下颚、头顶等各部残块,依吻部计算,有十个以上个体,其中能基本复原的只有一件(图7),另有一件上颚(含顶部)也能大体复原。此外,还有些形体较小的兽首。报告中根据兽首形象特征分为有角和无角二型,推测有角兽首是木塔基座周边螭首,而无角兽首及形体较小兽首是螭首还是另有他用,有待发现和研究证实。[18]
图7
汉魏至北朝邺城遗址出土螭首共有12件,均为青石质,其中故宫博物院雕塑馆存4件,[19]临漳县文物保管所收藏4件,2件原作金凤台南文昌阁门楼内木柱垫石使用(图3),1件在现金凤台南碑廊内,1件征集自景隆村。[20]邺城考古队于1986年在铜雀台遗址发掘角螭首1件(图1、图2),[21]2002年在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塔基遗址发掘出土螭首4件(图4、图5)。[22]
隋唐时期螭首主要见于唐长安城、洛阳城和渤海上京城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共出土较完整螭首12件,均为青石质。其中1957—1959年发掘大明宫遗址时,在麟德殿“东亭”南边的唐代地面发掘出土1件,仅残存舌部以下的下颚部分(图8);在龙首渠出土2件,螭首面部有贴金痕迹(图9)。[23]1995—1996年在含元殿遗址发掘出土螭首残件49件,其中后段保存基本完好2件、头部基本完好4件,此外还有上唇部残件4件、额部残件1件和可辨认为螭首的小碎块38件(图10)。[24]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陈列室内展有麟德殿出土螭首1件,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角螭首2件(图11)。唐洛阳城遗址出土螭首3件,均为青石质,其中1989—1993年在上阳宫遗址水池西侧入水口淤泥中发掘出土2件,1件保存较完好(图12);[25]洛阳博物馆藏唐洛阳城宫城出土螭首1件(图13)。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第2号宫殿址也曾发现石螭首1件(图14)。[26]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关于五代和两宋时期螭首罕见考古实例,梁思成在注释《营造法式》时曾列举山西平顺大云寺疑出土五代螭首1件(图15),[27]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宋天圣年间建筑)和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辽代建筑)殿前台基上也可见螭首,但螭首是否为古代实物就不得而知了。[28]与两宋大致同时期的西夏六号陵陵城南门遗址出土了青砂岩螭首2件(图16)。[29]元代螭首文物出土较多,主要集中于元上都和元中都遗址。元上都遗址出土汉白玉螭首4件,其中1937年东亚考古学会调查时在乾元寺遗址采集1件,[30]1973年内蒙古大学贾洲杰等调查时在华严寺遗址发现1件,[31]此外正蓝旗文物保管所在宫城内采集2件(图17)。[32]元中都遗址发掘出土汉白玉螭首近百件,其中角螭首较完整1件、砸坏1件、残块21件,台沿螭首完整、基本完整和残块较大者74件、残块85件,其中除5件征集自白城子村外,其余均为一号殿址发掘出土(图18、图19)。[33]元大都雍和宫豁口西出土螭首1件。[34]
除上述螭首实物以外,在一些塔类建筑遗物上也可见到模仿螭首的形象,如山西平顺明惠大师塔[35]、安阳灵泉寺唐代双石塔(图20)、西安碑林博物馆藏乾县石牛寺出土石灯等(图21),此类遗物均模拟建筑形象构造出高台基,而螭首则雕刻于台基四角或四面,应属于对现实生活中建筑形象的摹写。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三)螭首基本形制和功能
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对螭首的基本形制和功能概括如下:螭首,又称“螭头”,属于建筑台基上围栏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基本形态而言,螭首一般由兽首和兽身两部分组成,[36]兽首部分被雕琢成螭头状、略上昂、打磨光滑,兽身部分一般呈长方体状,因镶嵌在台基内部不露明,故只做简单雕琢打磨,并且保留穿凿痕迹,在兽首和兽身衔接处往往设有榫孔或凹槽,以与其他构件相结合。在建筑功能方面,螭首位于台基顶部、望柱下方,与望柱、栏板、压栏石等组合使用,对建筑台体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37]
当用这样的概念再来重新检视时,我们发现有些材料是需要剔除出去另作考虑的,比如北魏平城明堂南门、永固陵石门、龙门石窟宾阳北洞(图22)等处可见的石门墩和螭首就较为相似,再如唐洛阳上阳宫遗址出土构件实为戏水兽(图12),金上京被误认的脊兽[38]等。
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