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狂人日记》中的反讽及其意义

上文说过,反讽是“语言与语境的矛盾造成的语义扭曲”,就是说矛盾不在语言内部,而是在语言与语境之间,语境压力造成语言的意义走向它的反面。

反讽与悖论之间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许多语言或文学表述,若将矛盾双方合在一起看则是悖论,若从一方推导出另一方则是反讽。从这个意义上看,上文中提到的许多悖论都可看做反讽,因为悖论中矛盾的双方并不同时存在于文本。例如从狂人的“狂”推导出的“醒”,说他是狂人,实际上说他是最为清醒的人,就成了反讽。狂人不狂,特别是狂人自称狂人,是《狂人日记》中最大的反讽,因为读者自然而然地将狂人理解为清醒的战士,“狂人”的意义就走向了它的反面。这一反讽暗示了这样一条法则:凡是清醒的战士都有可能被视为狂人,现实中的狂人可能正是真理的拥有者。除了这个巨大的反讽外,《狂人日记》还有多处反讽,这些反讽使《狂人日记》的意义走向文本意义的反面。

(一)小序作为整体反讽

小序模拟一个极为“正常”的叙述者,似乎是在交代下述“日记”的由来。但是,看似正常的叙述,却遭遇了“日记”与小序整体语境的压力而走向其意义的反面。当“日记”中狂人的价值观念得到读者的认可之后,所谓的正常世界的价值观即被彻底颠覆,一个业已被颠覆的世界中的人,却装扮着严肃的态度叙述“狂人”的事迹,他的这种叙述语气便不再被读者认可,其严肃性即被自己消解。在小序中,狂人否定了自己曾经的“狂”,同样,在日记的压力下,处于正常世界中的“余”则不得不否定自己的“正常”。这个反讽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大多数人都还在自以为正常地思考与生活,自认为还有资格对狂人品头论足,却不知自己正是传统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的奴隶。我们自认为处在一个逻辑分明、理性十足的状态之中,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种“认为”让我们至今仍然被传统吞噬。因为这个原因,《狂人日记》就显露出一种更为绝望的悲剧色彩,不仅狂人的反抗无效,而且这种无效性蔓延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蔓延到《狂人日记》的所有读者身上。只有读懂了小序的整体反讽效果,《狂人日记》的真正用意才能够得到理解。

(二)日记作为整体反讽

日记不但呈现为一个发现真理与真相的文本,而且自己消解自己,使其走向意义的反面。一方面,日记被狂人自称为“狂人日记”,是一次消解;另一方面,日记用了一种模拟的狂人狂语叙述,不时提醒读者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疯言,这是二次消解。日记用叙述态度的极端、叙述者的偏执,以及叙述者事后的否定消解了它建构起来的价值与意义。这一反讽与它建构起来的价值与意义一道形成悖论,从而使日记既是一个反讽,又是一个悖论。

日记作为整体反讽,其用意在于提醒读者,一切对传统的反抗可能都是无效的,我们最多只能暂时性地看到它的真相,然而对于强大的传统我们是无能为力的。这一反讽鲜明地表现出《狂人日记》的绝望情绪。《狂人日记》的绝望情绪,在日记的最后一节呈现得最为清晰。“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从表面看,狂人似乎是想说,也许还有没有吃过人的孩子,也许还有没有吃人基因的孩子,也许还存在未受到封建教育毒害的孩子,但是句末的标点却表达了狂人的质疑,问号表明狂人彻底质疑了这种可能性。“救救孩子……”一句的省略号更是加深了怀疑和绝望情绪的程度,表达了一种绝望的呼吁。所以,日记结尾的绝望情绪表达加深了弥漫在整个日记部分的绝望情绪。日记部分看似一个清醒后的战士的批判与反抗,但是它又通过反讽的方式消解了反抗的可能。

虽然小序与日记都通过反讽的方式表达了意义的反面,都流露出极端绝望的情绪,但是这二者又在更高的层面形成了一个更高的反讽层。因为“正常”世界走向了它的反面,“疯狂”世界也走向了它的反面,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因为这二者的绝望而真正绝望。即是说,“正常”世界是绝望的,“疯狂”的世界也是绝望的,所以该世界整体都是绝望的。既然世界整体都是绝望的,所以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鲁迅在《复仇(其一)》中引用了裴多菲的话说明这个问题: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意思是说,因为绝望(希望不存在),所以绝望不存在。既然我们不存在希望也不存在绝望,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绝望。这个逻辑类似于上文所说的“四句破”中的复合否定的状态:非希望亦非绝望。有了这个状态,自然也就不存在绝望与否的问题。既然不存在绝望,希望自然也就有了,希望在于对希望与绝望的复合否定之后的超越。这样,整个《狂人日记》就通过复合否定走向了意义的反面:因为世界彻底绝望,所以我们就有了希望。这样,《狂人日记》就有了更高层面的反讽效果,隐含作者的意图,正是在绝望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悖论与反讽是文学作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任何文学文本都不是生活的实录,一个文本只要进入文学的框架,接收者就会按文学的程式去理解,就会在文本的自相矛盾处和文本与语境的矛盾处寻求意义的生长点。读者按此程式理解,作者也按此程式创造,文学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通过卡勒所说的“自然化”(或译“归化”)的过程在一个社群中达成共识,从而形成费许所说的“阐释社群”。一个阐释社群遵循大致相同的阐释规则,从而使文学作品能够被理解。悖论与反讽属于一个大的阐释社群的契约关系,全世界的读者几乎都遵守这个规则。当我们面临悖论与反讽的时候,必须明确地识别它,并且让其“自然化”为我们把握文学作品意义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1.吴虞:《吃人与礼教》,载《吴虞文录》,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6页。该文作于1919年8月,是早期评价《狂人日记》的最重要的文章。该文从《狂人日记》中狂人从字缝里面看到满本都写着“吃人”处引申开来,认为《狂人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然后举了齐侯、易牙、汉高帝、臧洪和张巡的例子来说明“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道理,这其实可以算是一篇读后感,然而它奠定了《狂人日记》的反封建主题研究的基础,后来的研究者很难突破这一研究范式。

2.孙世强:《〈狂人日记〉分析》,载方万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该文的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认为狂人是思想的先驱者,精神界的战士,然而他是“一个得了精神病的精神界之战士”,是一个“被迫害致狂的思想先驱”,“在他身上兼有叛逆者和思想者的特点”。

3.汤逸中:《深切的表现,特别的格式——〈狂人日记〉分析》,载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该书是为全国自学考试编写的辅导教材,观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文认为,《狂人日记》的思想价值,在于它把千百年来人们视为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礼教道德与吃人联系起来,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历史真相。狂人既是一个真实的犯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又是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勇猛的反封建战士。小说的主要艺术成就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结合,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迫害狂症患者形象,用象征主义的方法塑造了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形象。

4.王富仁:《〈狂人日记〉细读》,载《王富仁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该文首先分析了“狂人”意象,认为“狂人”是鲁迅主观想象的产物,不是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而是一个意象。然后重点分析了《狂人日记》的艺术结构与意义结构。王富仁认为《狂人日记》的白话文本也是有统一的发展脉络的,这个脉络是狂人从发病到痊愈以前的整个生病过程,其意义在于象征性地表现了中国现代的启蒙者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的孤立处境和痛苦的命运,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成长过程和艰难的挣扎。然后,该文从“发疯(觉醒)”“病情发展(认识深化)”“寻求理解(进行启蒙)”“失望、病愈(失望、被异化)”四个阶段对文本进行了逐节细读分析。最后谈“陌生化效果与高寒风格”,认为双关结构是《狂人日记》最鲜明的结构特色,小说是一个庞大的双关语系统。把对疯子的病理过程的描写看做小说的艺术结构,把精神叛逆者的思想历程的表现作为小说的意义结构,则可以看到二者是一个具有同构性的统一体,这种结构方式使《狂人日记》具有令人惊奇的陌生化效果,因为小说从一开始就把读者的视点推到了极高远的所在,使之对狂人的思想言行感到一种猝不及防的惊异。

5.靳新来:《“人”与“兽”纠葛的世界——鲁迅〈狂人日记〉新论》,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该文认为《狂人日记》创造了一个奇异的人兽纠葛的世界,因而《狂人日记》的主题除了反封建礼教的文化批判之外,还有对“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的哲学和人类学反思,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

6.许祖华:《道德理想——鲁迅〈狂人日记〉的未解之结》,载《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0期。该文从《狂人日记》中狂人对“真的人”的呼唤入手,讨论了人的自然性与道德性的辩证关系,然后分析了鲁迅用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并最终失败的过程与原因,最终认为《狂人日记》反映了鲁迅道德理想重构的茫然。

思考题

1.你还能从《狂人日记》中发现哪些悖论与反讽?请各举一例并说明。

2.对狂人形象的描述与概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请至少查询十条有代表性的观点并概括之,分别指出这些观点的问题所在。

3.你认为《狂人日记》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


[1]以上各点参见邵伯周《〈狂人日记〉研究三题》,邵伯周:《鲁迅思想与杂文艺术》,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5—203页。

[2]关于“四句破”的详细解释,可参见本书第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