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姥姥在接电话,2个月的妞妞在睡觉。突然,妞妞醒了并哭闹起来。姥姥立即将冰箱里冷藏的母乳温热后,将奶嘴喂到妞妞的口中,妞妞却将奶嘴吐出来。姥姥立即去换了温开水,妞妞再次将奶嘴吐出来,哭得也更厉害了,甚至吵醒了正在补觉的妈妈。妈妈告诉姥姥:不用理她,让她哭一会儿,哭累了就睡了。妈妈的回应妥当吗?
照顾者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回应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核心。恰当的回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安全的情境下,尽量跟随孩子的需要;二是在危险的情境下,要适当掌控;三是在关系破裂时,及时修复与孩子的关系。
在安全的情境下,尽量跟随孩子的需要
跟随孩子的需求是指照顾者在识别出孩子的需求后,要及时提供与孩子的需求一致的回应。以孩子哭闹为例,一致的回应表现为:当孩子哭闹时,照顾者一边回应 “这就来了”,一边走过来(也许照顾者不会说什么,但是脚步声由远及近),然后俯下身,孩子感到被两只手抱起,听到照顾者发出安抚性的语音,最后孩子依偎在照顾者的怀中。如果孩子没有立即安静下来,照顾者可能会轻抚孩子的身体或者有节奏地轻轻摇晃孩子。在这个回应过程中,照顾者的躯体信号(语音、脚步声、触摸和摇晃),激活了婴儿调节情绪的神经回路,使婴儿的心跳速度减缓,孩子渐渐平静下来,处于适度的警觉状态。短短几天之后,孩子就会熟悉这些依次发生的步骤。照顾者的手一接触他,他体内的神经回路就会运转起来,逐步恢复平静。再过几天之后,照顾者只是俯下身并发出语音,孩子就会平静下来;随后,照顾者渐近的脚步声就会让孩子平静下来。几个月后,孩子听到隔壁房间里照顾者的声音,便会知道照顾者就要来了,并且会给自己带来舒适感、乳汁等,这时,虽然孩子还没有真正得到这些东西,但是孩子已经开始恢复平静。
孩子与照顾者之间反复进行的一致的安抚式互动,使孩子的特定神经回路得到强化。孩子学会了预测,并且可以使用自己的预测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与照顾者最初的交流过程中,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照顾者做出回应,这个过程是完整的,没有任何删减;神经回路形成后,交流过程便精简为信号交流:1岁半左右的孩子发出简短的信号后就只需要等待照顾者的回应,照顾者也只需要发出简短的语音,孩子就能平静下来,这与孩子的大脑逐渐成熟,可等待的时间逐步延长有关。
不一致的回应指照顾者对孩子发出的需求无反应,或者延迟反应,或者充满焦虑地给予回应。同样以孩子哭闹为例,无反应指当孩子哭闹时,如果照顾者不做出回应,孩子会继续哭闹下去,直到孩子习得,哭闹除了让自己更加痛苦之外,外界不会因此发生任何变化。孩子可能浑身发抖、面红耳赤,表现得非常痛苦,最后在疲倦中睡去。照顾者如果注意到这一点,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孩子现在睡着了,如妞妞妈妈说的那样。那么下一次,当孩子再次哭闹时,照顾者便很有可能会继续不予回应。在 2~3 个月大时,孩子很可能会抑制自己,不再哭闹,因为他已经习得,哭闹除了让自己更加痛苦之外,对周围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最终把自己变成一个安静、沉默的婴儿。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孩子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弱,吸吮、吞咽和消化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情绪表达、自我安抚、与照顾者通过眼神和声音进行情感联结的能力受限,难以获得安全感。
延迟反应指当孩子哭闹时,照顾者间隔很长时间才给予回应。焦虑的回应指当孩子哭闹时,照顾者在给予回应时自己本身处于焦虑状态,情绪激动,语速快、语调高、动作幅度大。这种回应方式多次重复,孩子可能会习得,只有自己大哭大闹的时候才能获得回应,于是他们从小哭小闹升级到大哭大闹的时间很短,且哭闹持续的时间很长,直至得到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同样难以发展出安抚自己、调节情绪的能力,也难以发展出安全感。
在生命的最初三年,孩子的发展迅速,不同月龄孩子的具体心理需求就会有所不同。这一方面要求照顾者根据孩子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尽量给出与其需求一致的回应;另一方面,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视角来看,照顾者并不需要百分之百给予孩子一致的回应。大体上,3个月内的孩子需要照顾者立即回应;3~4个月后孩子就会慢慢知道,有些时候照顾者不能立即回应自己的需求,并且逐渐开始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之后,随着月龄的增加,孩子的大脑逐渐发育成熟,其自我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孩子能够等待的时间也逐渐延长。但因不同孩子的先天气质不同,成长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具体时间也有所不同,照顾者不要刻意比较,也不必追求百分之百的一致。
在危险的情境下,要适当掌控
适当掌控是指在有危险的时候,照顾者要优先考虑孩子的安全,其次再考虑孩子的需求。此时,如果照顾者的决定与孩子的偏好不一致,则以照顾者的决定为主,孩子要遵从照顾者的决定。例如,孩子一个人走到了公路上,这时候照顾者需要果断将他抱回来,告诉他那样很危险。在安全的条件下,照顾者应积极关注孩子的想法,且把孩子的想法变成明确的语言,同时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说明规则、行动原因及行动后果,包括在必要的情况下惩罚孩子。这不但有利于照顾者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且当孩子发现在有危险的时候照顾者会优先选择保护自己,并且自己也确实得到了保护,这反而更容易让孩子建立安全感。
如果照顾者在安全的条件下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或者在游戏中过度控制孩子,就容易让孩子习得,自己不管在哪种情境下都要顺从照顾者,从而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压抑真实的愤怒、恐惧等情绪,抑制对安慰的渴望等真实感受。孩子在应对某些紧急情况时可能表现出坚强、独立、勇敢。但如果照顾者长期让孩子遵从自己的要求,则会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也无法感到安全。
如果照顾者过度在意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消除其负性情绪,可能会在给孩子建立规则时感到无力,甚至在危险情境下也不能果断拒绝孩子的需求,导致不能很好地保护孩子。或者处于危险情境时,照顾者自己的情绪被唤起,出现过度紧张、过度愤怒或者过度恐惧等情况,那么当孩子面临危险真正需要被掌控的时候,照顾者却失去了掌控能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照顾者认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与其干预孩子不如与孩子和平相处。这种情况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被忽视,并且难以建立很好的安全感。如果照顾者长期使用这种模式,孩子会表现出夸张的愤怒、恐惧或悲伤情绪。
在关系破裂时,及时修复与孩子的关系
关系破裂是指两个人在沟通中出现障碍或冲突。例如,当孩子想要在家玩一个新玩具而照顾者却已经预约好儿童保健医生时,即使孩子哭闹、抗拒,照顾者也要坚持带孩子去医院。关系破裂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出现,学会修复关系也是照顾者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能力。修复关系的能力跟照顾者自身的安全感有关。如果照顾者在人际关系中有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在遇到冲突时,他能够识别关系的破裂,并且能够正视、修复关系的破裂。当孩子情绪过于激烈时,他有能力接纳、安抚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平静后,他能够通过直接沟通及时引导孩子,同时修复关系;在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他有能力倾听、理解孩子的意图,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通过协商寻找双方都认同、满意的问题解决方法。
如果照顾者缺乏安全感,那么在面临关系破裂时,他可能会选择忽视,表现出冷漠。例如,有的照顾者跟孩子发生冲突后,选择不理孩子来惩罚孩子,以期让孩子听话。在亲子关系破裂时被照顾者忽视,孩子就会有一种孤独感和被拋弃感,而这些感觉都超出了孩子的应对能力。有的照顾者会使用打手板、打屁股、罚站、不准吃东西等方法惩罚孩子。不管照顾者是采用冷漠的回应,还是采用剥夺性的回应来惩罚孩子,情况反复出现都可能让孩子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负性情绪,表现得顺从、听话,以保护自己。情况严重的,孩子到2~3岁时就可能发展出虚假的正性情感,如虚假的笑容,以掩饰自己真实的负性情绪,讨好照顾者,保护自己。
在面临关系破裂,特别是当孩子哭闹时,有些照顾者可能会感到内疚,从而做出过度补偿行为,例如,放低自己的姿态,不断给孩子道歉,对孩子的负性情绪给予过度的安抚。这不但会导致孩子的负性情绪被强化,也不能建立起安全感。有的照顾者可能会流泪或者跟孩子一起哭,表现出脆弱、无力、无助的状态,这会让孩子感觉照顾者没有能力给自己带来舒适与安抚,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有的照顾者甚至会给出不一致的回应,有时候通过剥夺来惩罚孩子,有时候用冷漠来惩罚孩子,有时候又表现出过度在意孩子的负性情绪。照顾者对关系破裂做出的不一致的处理方式让孩子更难发展出健康的应对策略,也更难建立安全感。
以上是回应孩子需求的三个原则。在日常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因孩子的生物学基础、发育和发展速度有所不同,照顾者不能追求自己家孩子的成长变化与其他孩子的绝对一致,也不能要求自己在日常照料中做到完美。对安全环境下能否识别孩子的需求、自己的回应是否与孩子的需求一致、危险情境下自己的反应是否恰当,以及关系破裂后自己是否有能力修复等,家长要保持觉察和反思,也要及时做出恰当的调整。如果发现自己在自我调整方面有困难,建议尽早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沈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