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一个夏天的傍晚,姥姥带妞妞出去玩,宽阔的道路中央有一个小小的水坑,姥姥担心妞妞摔跤,就一把抱起妞妞跨过水坑。可姥姥刚将妞妞放到地上,妞妞就立即回头跑向水坑。姥姥追到妞妞,再次将妞妞抱起,再没有将妞妞放下来。姥姥的这种保护行为妥当吗?妞妞的行为在表达什么心理需求呢?

支持孩子出去探索

孩子天生具有学习的动机,需要照顾者支持他出去探索。当婴幼儿融入更大的环境时,照顾者的支持(包括言语的支持和非言语的支持)非常重要,且非言语表达更重要。这种表达很微妙,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语调进行传递。例如,当孩子离开时,照顾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平静,还是焦虑?因为照顾者与孩子之间难以用语言直接进行沟通,这就需要照顾者了解孩子离开照顾者出去探索时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出去探索时,他需要得到照顾者的全力支持才会更进一步尝试冒险。这种支持首先是孩子需要感到照顾者总是喜欢自己的,不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才喜欢自己,而是喜欢自己这个人,这样他就有力量、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必担心、害怕失败后得不到照顾者的喜爱。只有照顾者对孩子的喜爱不是因为孩子对某些事情做得多好,而是喜欢孩子这个人,才会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价值感。

其次,当孩子在完成一项任务中能力尚且不足够而需要帮助时,照顾者要及时提供刚刚好的帮助。刚刚好的帮助是指刚好能帮助他们完成这项任务中需要得到帮助的那部分,孩子并不需要过多的帮助。例如,孩子在尝试上台阶,在孩子上第一个台阶却反复尝试未果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孩子学习如何顺利走上台阶。当孩子在照顾者的帮助下成功地走上第一个台阶后,照顾者要学会停止帮助,等待孩子自己根据经验继续探索如何独立走上台阶,这就是刚刚好的帮助。如果照顾者在孩子第一次尝试失败后立即将孩子抱起来,虽然看起来保护了孩子,但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宝贵的探索机会,这就是常见的过度保护现象。更为严重的过度保护情况就是妞妞姥姥的做法,在安全的环境中且孩子并不需要保护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孩子不受伤,直接忽视孩子的探索需求或者让孩子放弃探索的机会。

最后,照顾者要与孩子分享快乐,或者和他一起玩耍。在这样的分享时刻,孩子感到照顾者是在场的,而且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照顾者是感兴趣的。当孩子在玩耍中想跟照顾者分享快乐或者邀请照顾者加入游戏的时候,如果照顾者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或者在电话中洽谈生意,或者在和朋友闲聊,因而无暇顾及孩子,或者敷衍孩子,都可能让孩子认为自己被拒绝了,自己不重要,并且感到自己不被喜爱、不被重视。只有照顾者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孩子的情绪和需要,并且在多数时候都可以用言语、非言语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情绪和需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到安心,同时学会分享情绪、表达情绪。

欢迎孩子回到身边寻求舒适感与保护

在孩子出去探索时,必然有些时刻会感到疲倦、害怕、不舒服或情绪低落,也可能对探索失去兴趣。在这些时刻,孩子首先需要感觉照顾者随时欢迎自己回到其身边。在婴儿期还没有发展出语言沟通能力时,孩子主要通过照顾者的非言语信息判断照顾者是否欢迎自己回到其身边。虽然婴儿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照顾者在说什么,但照顾者的语调、语速、音量、节奏等都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不管孩子是因为疲倦、不舒服、害怕,还是因为受挫、失败回到照顾者身边,他们都需要通过照顾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获得自己被照顾者喜爱和完全接纳的感觉。

照顾者在孩子感到恐惧时给予其保护和安抚十分重要,即使照顾者知道其实没什么危险,并不值得害怕。恐惧情绪是人类的原始情绪,面对这个全新的、复杂的、有时还会有些吓人的世界,每个孩子都会出现恐惧情绪。一般而言,面对同样的恐惧源,越小的孩子产生的恐惧情绪越强烈。当孩子通过言语或非言语表达害怕时,照顾者要提供及时的安抚和保护,让孩子确信照顾者会尽全力保护自己,让孩子知道当自己的内心被害怕占据时,照顾者会帮助自己调节情绪。如果孩子无法相信照顾者会安抚、保护自己,那即使在安全的环境下也可能感到害怕,甚至一生可能都会对新奇事物感到恐惧。

当孩子在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感到难过、疲惫、困惑或孤独时,要及时给予他温柔的安抚。一般而言,孩子的年龄越小,需要安抚的时候越多。不要让孩子孤单地面对情绪,也不要担心及时安慰会宠坏孩子。恰恰相反,孩子是在他人的照顾下学会缓解和消除痛苦感受的,只有在孩子的情绪能得到及时安抚的情况下,孩子才能从照顾者那里学会如何安慰自己、信任他人,才能敢于同他人分享情绪。除此之外,当孩子存在这些负性情绪时,孩子也需要感受到照顾者如同先前一样喜爱自己。孩子只有在表达负性情绪时依然感到自己被喜爱,才能够学会面对和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

比孩子更有力量、更强大

不管是出去探索还是回到照顾者身边,孩子都需要照顾者比他们更有力量、更强大。只有当孩子知道照顾者有意愿、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孩子才会感觉到安全。例如,当孩子在海滩乐此不疲地玩沙时,突然飞来一个沙滩足球,照顾者要立即将孩子抱起来或者将球踢开以保护孩子。或者当照顾者带着孩子去医院打针时,眼看着其他的孩子大哭大闹,照顾者要能够保持温和、平静的态度,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孩子疼痛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并且让孩子知道,有照顾者的保护和安慰,疼痛是可以忍受的。当孩子注射后因为疼痛和恐惧而哭闹时,照顾者要及时、温柔、耐心地通过语言、声音、动作安抚孩子,让孩子的恐惧情绪及时得到缓解。

如果在孩子需要支持、保护或安抚的时候,照顾者表现出来的是无力和脆弱,孩子就难以获得安全感。同样是带孩子打针的情境,脆弱的照顾者可能在听到其他孩子哭闹时就开始担心或害怕,担心孩子的哭闹无法被安抚,担心孩子会承受不了疼痛,或者自己莫名的害怕被唤起。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在打针之前就已经被唤起,打针后,孩子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就会更加强烈,其疼痛感也会更加强烈,因而孩子的哭闹就会如照顾者担心的那样难以安抚。

当孩子离开照顾者出去探索时,有的照顾者会感到孤独或沮丧,忍不住要去打扰孩子,或者在孩子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的焦虑情绪而总是限制孩子的探索,就像妞妞的姥姥限制妞妞探索小水坑那样。当孩子回到照顾者身边表达害怕时,有些照顾者会表现出不耐烦;当孩子哭泣时,有些照顾者则表现得惊慌失措;当孩子生气时,有些照顾者也会生气,甚至比孩子更生气……在这些情境中,孩子的需求都无法被看见,也无法被满足,孩子进行探索的能力、获得安抚与保护的能力就会受限,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学习的动机以及抗压、抗挫能力发展受阻。

沈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