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孩子为何越大越没有创造力
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着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有许多奇思妙想。
晚上,我们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突然,周周指着窗外喊:“那里有眨眼睛的飞机!”我循着她的角度望去,天空中果然有一架飞机飞过,飞机上的灯一闪一闪的,确实很像眨眼睛。
秋千荡得很高的时候,眼看就要碰到最近的大樟树的树叶,周周说:“我好像要摘到树叶了。”接着来了一句:“我好像要摘到星星了!”这不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有点异曲同工吗?
有时,她撑开一把小伞,搬一个小板凳坐在伞下,口中发出呜呜的声音,说是开飞船。
中秋节,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幽蓝的夜空中,月亮在树梢上挂着,又圆又亮。此情此景引得周周“诗兴”大发:
月亮
月亮升起来了
小树和她做朋友
房子也和她做朋友
一不小心
月亮掉到池塘里了
月亮大声喊
救命啊,救命啊
小树救起了月亮
——月亮弄得脏兮兮的了!
类似这样的创意还有很多,你的孩子肯定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们有着数不尽的奇思妙想,很多想法让我们瞠目结舌却又堪称绝妙。
与孩子的创新能力相反的是,成人的创新能力低下。周周爸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研发人员,有一次谈到创新时感慨道,身边的同事包括他自己要设计一个方案的话,必须找样本来参考,不参考便想不出来。我们这一代受应试教育长大的人大概都有同样的感受吧。小时候的我们应该也有非凡的创造力,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呢?为什么孩子也和我们当初一样,越大越没有创造力了呢?
先来看看成人是怎么教孩子的。有一次在朋友家玩,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画画,大人们在一旁围观。有两个孩子放不开,小心翼翼地画,生怕画错了。我问孩子的妈妈,平时孩子是怎么画画的?一位妈妈说是让孩子照着画,另一位妈妈说是让孩子描着画,用一张半透明的纸覆盖在画上,把画的内容拓印出来。问题就在这里,平时孩子习惯了照着画或描着画,一旦离开范画自然就不知该怎么画了。在不少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教孩子画画都会用“临摹”的方式,并不是说完全不能让孩子临摹,当孩子大一些,开始学习绘画技巧的时候,让孩子临摹一些名画,能很好地提高孩子的画画技巧,但是在学习技巧之前,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因为技巧易学,创造力却是学不来的,所以,6岁前的孩子,让他自己画就好了,不要临摹,也不要看他画得像不像。过早地让孩子依葫芦画瓢,结果就是脱离葫芦就画不出瓢了。
“示范”也是很多父母和老师在教孩子时常用的方法,比如,写字、唱歌、舞蹈甚至玩游戏,都是教育者先示范一遍,然后孩子跟着来一遍。一位妈妈就曾经非常热衷于事事示范,甚至在孩子玩沙的时候,她看见孩子笨手笨脚的,也忍不住要示范该怎样玩。她这样给孩子示范怎么做“生日蛋糕”:用铲子把沙拢成圆圆的一堆,再拍打得紧一点,再插上几根小树枝,嘴里同步解释这几个步骤,做好之后,她让儿子跟着学一遍。儿子很快就学会用沙子堆生日蛋糕了,她沾沾自喜,觉得孩子学得不错。可是就在不久后,她发现儿子不管做什么,都等着她示范,如果她不示范,儿子就不会动手了。包括玩沙,儿子也只会照着她示范的方法去玩,完全想不出其他的玩法。她这才感到事态严重了。
成人的“示范”实际上是人为地设置了一个框框,把孩子的创造力禁锢了起来。成人的示范在孩子的眼里会成为一个标准动作,成为孩子模仿的范本,这自然会禁锢孩子的创造力。虽然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但如果模仿的学习缺少独立思考,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框住孩子的思维,丧失掉创新能力。况且,成人的示范大多是面对某个问题时所运用的惯例,一些新的想法和点子就被排除在外。
很多人是非常主张模仿的。他们认为:先有模仿,后有创新。我觉得创新和模仿没有必然联系,有的模仿甚至会局限人的创新能力。比如,莱特兄弟制造飞机的时候,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时候……他们没有模仿谁,最多不过是参考一些前人的经验。当然,我并不完全反对模仿,毕竟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对于好的东西是需要模仿的,但是模仿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应该在模仿的基础上,吸取别人的经验,并努力超越。所以,孩子年龄越大,创造力越差的一个原因就是:成人教得太多,让孩子模仿太多。我还看到过不少孩子小时候很有灵气,上学后或上培训班后,技巧是学了不少,灵气却没了。过早注重知识性和技巧性的东西,势必会以牺牲孩子的创造力作为代价。
创新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创新。创新能力缺失会造成很多恶果。对于企业来说,创新能力的缺乏便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的“中国制造”多,“中国创造”少。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即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但中国人赚取的只不过是一点点加工费,利润中的一点小钱。
2009年,华裔科学家曹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8位华人,但都不是中国国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一个刻骨铭心的追问。什么是杰出人才?创新型人才才是杰出人才。
有些人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苗子在小学阶段就被扼杀了。但我觉得,诺贝尔奖的苗子有可能在学龄前就被扼杀了。应试教育的触角早已伸向了学龄前,幼儿园小学化已成普遍现象,而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广告词不知是谁想出来的,误导了多少家长,祸害了多少孩子),教孩子识字、算术、拼音,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有的忙着给孩子报钢琴、舞蹈、美术等各种培训班,家长和老师们乐于让孩子掌握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似乎这样就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孩子所学的是否适合他目前的年龄段?是否适合他当前的能力?家长们可能没有细想过。获诺贝尔奖需要创造性思维,而在儿童早期给孩子灌输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会大大地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失去了创新能力,不要说获诺贝尔奖,就连成为创新人才都不大可能,最多成为某行业的工匠罢了。
1924年,鲁迅先生在北师大附中校友会上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讲,题目叫《未有天才之前》。他说道:“在要求天才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但是我们必须给天才提供成长的土壤。那么,让我们每一个家庭先成为培植天才的土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