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群学习的原理
社群学习之所以能够帮助很多人更好地学习,其原因在于社群学习是符合成年人学习的规律及需要的。社群学习主要有五大原理,如图1-2所示。
图1-2 社群学习五大原理
1. 知识有效期原理
商品有保质期,知识是否也有有效期?以前大家认为知识是没有有效期的,可以一直有效。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事物的不断出现,知识的增长不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型的,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岗位被机器取代,人们必须不断迭代知识、发展自己,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知识也面临有效期的问题,一些知识在某个时间之内是有效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失效。那也就意味着,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比如快递人员有一天会被无人机、无人送货机取代,那快递人员做什么呢?他们就需要学习无人机或者无人送货机的操控、维修等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迭代。
这种迭代有前瞻型的迭代,也有跟随型的迭代。前瞻型的迭代更富有战略眼光,着眼于未来,在预见到发展趋势的时候,即着手准备应对未来;跟随型的迭代是在趋势已经变成现实的时候,开始进行知识迭代,虽然起步有点晚,总好过一动不动。
遵循知识有效期原理,社群学习能够帮助更多人快速更迭信息,通过群体学习提高学习速度。
2. 学习动机与效率原理
1908年,心理学家耶克斯与多德森就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又称“倒U曲线”,强调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如图1-3所示。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即动机水平适中,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过了这一水平,学习动机的强度过大时就会对学习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如果学习动机的水平过低,也不会有高效率的学习活动。
图1-3 学习动机与效率原理
人们接受教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他们学习的动机也是不同的,成人学习中带有共性的学习动机有:
①追求一种兴趣。
②学习或发展一种技能。
③学习或发展一种新观点。
④创作作品。
⑤满足好奇心。
⑥省钱。
⑦探讨“我能否干得了”。
⑧取得别人的赞许。
⑨获取一种资格。
⑩得到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⑪结识有共同志趣的人。
⑫接触社会。
⑬增强自我尊重意识。
……
动机又与价值和信心密切相关,对成年人来说,价值越高,兴趣越大,动机就越强烈;信心越足动机就越强烈,但是当信心过于强烈,也就是过于自信的时候,动机也会下降。
社群学习能够帮助人们在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通过相互观摩,适当调整学习动机与难度之间的关系,使学习效率达到最佳。
当你的学习动机不强,从而学习效率低下的时候,社群其他成员的学习态度会激发你;当你的学习动机过强,学习效率受到影响的时候,其他学员的学习方法、技巧及对问题的看法会给你启发。这样的过程让社群学习比个体学习更具有弹性和可借鉴性。
3. 知识留存原理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即学习形式与知识留存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 知识留存原理
从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学习形式对知识留存率有着巨大的影响。
听讲的留存率最低,为5%;阅读次之,为10%;视听为20%;演示为30%。用上述这些方式学习,学员的大脑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没有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属于被动学习的范畴。就像吃饭必须自己咀嚼、消化一样,没有经过大脑主动加工的知识的留存率普遍偏低。
讨论的学习留存率为50%,实践的学习留存率为75%,讲授给他人的学习留存率为90%,这三种学习形式的知识留存率之所以高,是因为这三种学习方式都必须经由大脑的主动加工和输入、输出,有一个消化、理解、内化、再创造的过程,经过这些过程,新知识已经成功嵌入旧知识体系中,初步完成内化过程。
知识留存原理表明,学习在群体中进行效果更佳,与他人的讨论、实践中的反馈及讲授给他人,无不需要伙伴的配合。所以,社群学习为提高知识留存率提供了可能。
4. 五大动力机制原理
社群学习归根结底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要研究社群学习,首先要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人的学习动力机制是什么。
科学研究表明,体验是人与外界连接的入口,也是人生改变的入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经过研究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逐渐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比如小孩子碰火炉被烫了,妈妈告诉他说“你看烫了吧”,从此之后他就知道这个感觉就是烫。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体验,小孩子的认知得到了发展,他就会知道,热的东西都会烫,火炉会烫,热粥会烫,热水也会烫。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小孩子总是会去触碰很多在大人看来很危险的东西,因为他们通过这个过程在学习,所以体验是认知的入口。人们也不断地通过体验来改变、升级认知结构。
人的体验的入口都有什么呢?当然是人的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在人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习的五大动力机制就是从人的感觉器官出发,以体验为学习的入口来确定的。
学习的五大动力机制分别为动手、动脑、动心、动身、动口,如图1-5所示。如果是个体学习,这五大动力机制被调动的可能性和频率都比较低。而在社群学习中,利用社群聚集的人群优势,按照设计的流程,能够创造更多机会,让参与者调动这五大动力机制,从而使学习真正发生。
图1-5 学习的五大动力机制
5. 脚手架原理
脚手架原理的基础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即以学员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脚手架,帮助学员一步步攀升。比如,你要教会3岁的孩子理解“悲痛”,一定会举一个孩子能够理解的例子,而不是引用词典中的解释“悲伤哀痛”,或者引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的记载,或者引用北宋诗人苏舜钦的《哭曼卿》的诗文,或者引用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中的文字,或者引用梁斌《红旗谱》中的文字来解释悲痛。其实这就是基于脚手架原理,举的例子是孩子能够理解的,并借由这个例子理解新的知识。
在社群学习中有两个脚手架可以利用,一个是学员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另一个就是其他学员的知识和经验。日本教授、“学习共同体”的倡导者佐藤学认为:协同学习下的小组学习方法,首先是模仿他人的思考;其次是将其他人的思考作为一个“脚手架”,来达到更高的程度。这种学员互助式的学习原理被称为脚手架原理如图1-6所示。
图1-6 脚手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