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学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社群学习的六大目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们认为社群学习能够至少实现六大目标:认知提升目标、技能提升目标、情感体验目标、人际关系目标、粉丝沉淀目标,以及个人IP目标,如图1-7所示。

图1-7 社群学习的六大目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社群学习的效果,那就是“我们喜欢学习,更喜欢学会”。

1. 认知提升目标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认知过程。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通常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郭德纲曾说:“比如我和火箭专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烧煤,煤还得精选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这段话反映了两个人的认知差距。

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即实现认知提升目标。提高一个人的认知层次是不断打破自己认知的天花板,对自己的知识进行迭代的过程,把从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应用层面提升到分析、评判、创造层面,并且能够多维度地看待事物。比如大家熟知的一个故事。一个人走过建筑工地,看见一个工人正在愁眉苦脸地工作,于是问他:“你在做什么?”,工人说:“你没看出来吗?我正在做苦力”,这个人又问另一位工人同样的问题,那个工人说:“我正在建设城市啊!”这两个人的回答反映了人认知的差距,也反映了人认知层次的不同。不断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学习才真正发生。

一个人仅仅是自己听课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深度还是会囿于原来的认知,但是社群学习解决了思维边界的问题,不同人的认知、思想可以交流,也许某人的一句话就击中了你,让你实现了思维的跃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其实就是帮助大家换一个思维角度来分析问题,打破原有的固化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认知层次,重建心智模式和价值体系。

认知提升往往是不可见的、隐藏的、抽象的。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把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越往上,认知的层次越高,如图1-8所示。

图1-8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①知道主要是记忆、陈述层面的,即能够记住或者复述出所学内容。

②领会主要是能够说明或者描述、解释、区别、比较某项事物,是比较粗浅的对事物的理解。

③应用是对所学知识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能够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比如论证、操作、实践、举例说明等。

④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⑤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组合成整体,综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⑥评价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做出评判,而是理性、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表现为评论、鉴定、辨明、辩护、预测等。

比如一个学习法律的学生,如果其认知处在知道层面,那他就是只能够背诵某段法律条文;领会则是能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解释;应用就是会用该法律条文评判某种犯罪行为该使用的刑罚;分析则是能够说清楚该法律条文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掌握其底层逻辑;综合是可以运用该法律条文的规则,创造性地制定出新的法律规则;评价则是可以将该法律条文与世界各国/地区的相关法律进行比较、评论,并预测出趋势。

由此可见,越往上,认知的难度越高。现在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往往停留在知道、领会、应用层面,对分析、综合、评价这样高层次的思考培养不够,导致很多人不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认知层次没有实现真正的跃升。社群学习就是要解决一般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分析、综合和评价上进行提升。

2. 技能提升目标

技能提升目标是指某项技术能力获得提高,这个目标相对于认知目标来说是可见、可感受的,更加直观、具体,也往往是社群学习参与者最直接的目标。现在大家的时间被越来越多的信息分散,所以表面上每个人的时间和原来一样都是24小时,但是普遍会觉得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张,大家都希望把时间聚焦到有价值的地方,社群学习如果不能够解决学员的痛点,不能够让学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则会导致学员不再愿意拿出时间来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所以,技能提升目标是社群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一般对技能类知识的掌握要经历“知道—熟悉—胜任—精通”的过程,社群学习至少可以引导参与者通过练习完成从知道到熟悉的过程。

布鲁姆在创立教育目标时仅意识到动作技能领域的存在,未制定出具体目标层次。1972年辛普森(Simpson)提出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分7个层次:

①知觉。

②定式。

③指导下的反应。

④机械动作。

⑤复杂的外显反应。

⑥适应。

⑦创新。

知觉是形成对技能的感官认识,然后了解技能的定式,也就是具体步骤,接下来在指导之下做出技能动作上的反应,再学会机制,也就是自己会操作,但是不够熟练。复杂的外显反应是指可以基本熟练地做出动作或者操作,适应则是已经可以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可以达到做出动作或者操作的程度,创作很好理解,就是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造。

比如教会一个人做椅子,知觉是看懂了如何做椅子;定式是了解清楚了具体步骤;指导下的反应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一步步进行操作,但是还不够熟练;机制是可以脱离师傅自己按照步骤完成同样一把椅子的制作;复杂的外显反应是已经可以相对熟练地完成椅子的制作;适应则是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可以制作出一把椅子;创作则是可以利用掌握的原理创造一款新的椅子。

在社群学习中,学员通过互助式学习,互相观摩对方的行为改变,并在技能演示过程中获得反馈,从而达到技能提升目标。

3. 情感体验目标

情感体验是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是外界与内心的核心界面,个体对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认知,以及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对外界的体验,所以体验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既然如此,每一个知识的获得一定是通过一定的体验来获得的,所以要达成认知提升和技能提升目标,必须要达成情感体验目标。

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和学习的有趣程度成正比,放松的、舒适的、幽默的场域更有助于参与者专注于所学的内容,更容易激发思维的潜能,也更容易产生心灵体验,从而使游离式的学习变为沉浸式的学习。

同时感受和心灵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的感受都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动也会产生相应的感受。当参与者产生不安全、困难或者抵触情绪的时候,学习的意愿会降低,投入度也会不足。而且很多时候参与者可能会忘记社群学习中的知识点,但是那种体验却很难忘记,所以良好的情感体验也有助于增加社群学员的黏性。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以克拉斯沃尔为首,于1964年提出,分为以下5个层次:

①接受。

②反应。

③形成价值观念。

④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⑤价值体系个性化。

通过适当的流程设计,社群学习能够使参与者放松地融入场域,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参与者投入学习,在学习中产生愉悦的感受。

4. 人际关系目标

人际关系目标是指通过社群学习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最好的学习并不是老师讲、学生学,而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因为只有学员才最了解学员的需要,更加知道学习中的困难,也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社群学习中,学习者通常需要向其他成员说清楚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看到其他成员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观点,多元认知和多元化的观点促使他们反思,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路,这种差异化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更能激发人的思考,拓展思维的宽度,加强思维的深度。所以,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探讨有助于激活旧知、建立新知。

而且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再加上目标、志趣和记忆等共同的精神因素,也使得社群成员之间更容易相互认同、彼此依赖,共享知识创造的红利。

所以,社群学习不仅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还具有社会强化功能,满足参与者自尊、被尊重和归属的需要。社会心理学家舒茨于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需要在社群学习中都能获得较好地满足。

5. 粉丝沉淀目标

前四个目标是针对参与者来讲的,第五个目标是针对组织者来讲的。不管是读书会、学习平台还是团队、企业中的社群学习,都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人持续参与,以保证活动的持续开展,所以社群学习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沉淀粉丝。

任何社群学习都应该按照“反脆弱”的结构进行设计,通过生存来反哺社群学习,通过社群学习来回馈粉丝、增加粉丝黏性、实现二次销售。

从社群运营的闭环来看(见图1-9),需求带来流量,一定的流量带来价值和信任,信任又会促进成交,成交之后裂变带来新的流量。粉丝沉淀是信任的结果,是二次成交的来源,也是实现用户终身价值(LTV)的重要一环。

图1-9 社群运营闭环

6 . 个人IP目标

这个目标也是针对组织者来讲的,个人IP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个人,一个人如果成了个人IP,他会有拥趸和追随者,既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传播知识和思想,也可以利用IP价值来变现。作为社群学习组织者,在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比别人早学一步、理解更深一些,而且通过组织社群学习成为一个领导者、引导者,以其个人魅力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并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个人IP。

在进行社群学习设计之前,组织者要有意识地思考本次学习活动的目标,以目标来指引社群学习活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