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多点理解,让孩子自由成长
这位孩子未来会不会有出息,能不能成为人人羡慕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当下,妈妈一定觉得自己是伟大的、真正爱孩子的,为了孩子的未来,自己哪怕吃苦、受委屈都无所谓。只要孩子听话,好好学习,将来就一定能成功有出息。
这是典型的大人对孩子进行的“误导教育”。孩子的理解力还不成熟,而父母又很想让孩子朝着自己期望的那个方向成长,于是就想方设法地向孩子解释清楚一件对他来说有益的事。如此一来,掺入了许多大人们好恶观点的信息,便带着一些“强制”的意味灌入了孩子的心灵之中。
遗憾的是,父母们仅仅考虑了自己的期望和利益,却忽视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美国一位名叫朱迪斯·布朗的心理学家将这种强制的“爱”称作是父母对孩子实施的“慈祥的虐待”。而事实上,这种以“爱”的名义强制孩子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绝不亚于暴力行为所留下的创伤。
试想一下,孩子将来如果一切都如父母所愿,父母也许开心了,但孩子自己呢?是否坚持了自己的梦想与热爱?是否感到真正的快乐?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这种爱,有时能给予孩子温暖和力量,但有时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发展。所以,就算你的爱深如大海,也不要忘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任何时候,强制的爱对孩子都有可能是一种桎梏,而多给孩子一些体恤、理解和自由的爱,反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尊重孩子的天性,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
我们常说,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可我们是否说到做到了呢?孩子每天都在长大,但他真的“健康、快乐”吗?有多少孩子为了迎合父母,满足父母的期望,而默默地压抑着自己?又有多少孩子,每天都在忍受着父母的唠叨、指责、训斥?这样的他们,能快乐吗?
也许你会说:“我是爱他啊,我是为他好呀!”是的,这是大多数父母的说辞。而且,凡是这样说的父母,大多会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将自己当成是孩子的总指挥:我说什么,你只需要听就行了;我要你做什么,你只要去做就行了。至于孩子想什么,不重要。
这真是件很糟糕的事!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更有属于自己的爱玩、爱闹的天性,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慢慢长大,而不是像个木偶一样,时刻都被父母牵着走。
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好尝试着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放手让他自己去尝试、去折腾。虽然父母对孩子的管束是十分必要的,但并不是管得越严越好,越苛刻越好。教育学家认为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是教育的规律。如果孩子是一株小苗,那就让他在自己的田地里自由地生长,而我们只需在必要时施以援手即可,切忌处处干涉、强制,这才是智慧的父母应该做的事。
与孩子沟通时,多用商量代替命令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对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时才用。要像一个善良的立法者一样,不会因为去压迫人而高兴,而要因为用不着压迫而高兴。”
所以,懂得爱孩子的父母,也应该会是一个不随意对孩子下命令的父母。孩子有被尊重、被理解、被体恤的需要,尤其是他可能做了让父母不开心的事之后。比如,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需要的是与父母平等的沟通,父母可以说:“能跟我说说,这次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吗?”而不是:“你怎么考这么差?下次必须给我考入前三名!”试想一下,这样被以不同方式对待的两个孩子,哪个更能体会到父母的爱,更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呢?
面对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我们即便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也要先体谅孩子的要求,再用和气的沟通方式去拒绝,比如:“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件东西,但目前我们还用不到。我们可以把这笔钱省下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而不是“不行!”“不可以!”“不能买!”“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等粗暴的强制性拒绝。
多数情况下,与孩子商量要比对他下命令更有效,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被理解、被尊重。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教会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如何做人与做事,以便与他人求得共识或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就像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所说的,用“建议”而不是“下命令”,不但能维护对方的自尊,还能令他人更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所期待的,不正是这样吗?
面对孩子的过失,请学会从孩子的观点思考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女士认为,成年人与孩子沟通的“钥匙”,不只掌握在孩子手里,而是妈妈和孩子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把,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妈妈手中的钥匙。妈妈想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就必须要学会一件事——能够常常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和决定事情,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和尊重。
而现实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摆架子,对孩子呼来喝去,经常用命令、强制的语气跟孩子说话,比如,“去给我倒杯水。”“不许再看电视!”“今天放学不准出去玩,必须留在家练琴!”……可慢慢的,这些父母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吃这套了,甚至常常将父母的这些“命令”当成耳旁风。
事实上,命令或强制都不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相反,它还可能令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行为不再有回旋的余地。比如,妈妈命令孩子去写作业,不要再玩游戏,可妈妈“下令”几次了,孩子都置若罔闻,只管玩自己的,这时,妈妈可能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相反,如果妈妈理解、体恤孩子想玩的心理,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哇,这个游戏好好玩,难怪你会这么喜欢呢!不过你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该写作业了。要不你再玩5分钟,然后去写作业,好吗?”这样从孩子的观点去看问题,表示对孩子玩游戏的理解,又用征询的语气与孩子说话,孩子感到自己得到了妈妈的理解和尊重,也许不到5分钟,就乖乖放下手中的游戏去写作业了。
总之,孩子需要管,但更需要妈妈的理解和体恤。如果我们凡事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番,然后想想自己在孩子这样的年龄时,遇到同样的事时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我们就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孩子,从而懂得如何有效地与孩子去沟通,有效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