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膳食管理与健康
一、营养配餐概念
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使食物从色、香、味、形,到营养、质量等达到科学平衡,使每一套食谱和各个菜肴间营养成分的搭配,在保护被咨询者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尽量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方法称为科学营养配餐。
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石,是强健身体、抵御疾病、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强大物质基础与保障。只有平衡膳食,才能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预防疾病,维持生命与健康,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1.主食和副食的平衡
我们所说的主食即五谷杂粮,五谷是各种粮食的总称,即稻(各种大米)、黍(大、小黄米)、稷(小米,又称粟)、麦(大麦、小麦、燕麦)、豆(各种豆);副食即畜肉类、禽肉类、鱼贝类、蛋类和各种蔬菜菌藻类。在日常生活中,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
2.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物的平衡
什么是成酸性食物和成碱性食物?
肉类(猪、牛、羊)、蛋、禽类(鸡、鸭、鹅)、鱼虾类、米面制品含较多的硫、磷、氯等成酸性元素,在体内经氧化、代谢以后,最终产生的灰分呈酸性,这类食物称为成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牛奶、茶叶、菌类等富含钙、钾、钠、镁等碱性元素,经氧化、代谢以后,最终产生的灰分呈碱性,这类食物称为成碱性食物。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酸碱值保持在pH7.3~7.4之间,呈弱碱性,这样才有利于生理活动。由于人体具有自动缓冲系统,能自身处理好酸碱的关系,从而使血液酸碱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达到生理上的平衡。但是,这种机体自身的缓冲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经常超过其耐受程度,如长期过多地食用鸡、鸭、鱼、肉、蛋等成酸性食物,则可使血液发生酸性偏移,形成酸性体质,这种酸性体质的人易出现一些特殊的、呈渐进性的症状,发展成一系列生理上的各种改变及疾病。
据研究,在全世界死亡率占前十位的疾病皆与食酸性食物有关。比如:心脑血管病、胆石症、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其中尤以中年患老年病者居多,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现代文明病”发病率直线上升。
因此,在现代生活中要注意酸碱平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牛奶、菌藻类、茶叶、豆类及豆制品等碱性食物,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或者饭后喝一杯茶水,减少酸性食物在体内的堆积,防止酸中毒而引起的其他疾病。只有成酸性食物(畜肉、禽肉、蛋、鱼虾类、米、面)与成碱性食物(蔬菜、水果、牛奶、茶叶、菌藻类、杏仁)按1∶4的比例搭配好,方可达到酸碱平衡,才能避免“现代文明病”的发生。
3.荤与素的平衡
荤是指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的动物性食物,素是指各种蔬菜、瓜果。二者要科学搭配,才可以让人既饱口福,又不至于因吃动物性食物过多而增加血液和心脏的负担。
在荤的方面,对人们来说:“四条腿的(猪牛羊)不如两条腿的(鸡鸭鹅),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鱼)。”尤其是海鱼,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防止衰老极有好处。
在素的方面,要保证每天都有新鲜的、绿色的叶菜,同时搭配些根类(土豆、藕、胡萝卜)、茎类(芹菜)、花类(菜花、西兰花)、茄果类(西红柿、茄子、柿子椒)蔬菜。每天吃1~2种水果(苹果、西瓜、橘子、香蕉)。
一般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动物性脂肪,会引起人体内胆固醇的增加,引起肥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病。所以吃素食成为一种时尚,有的人认为蔬菜有很好的抗癌作用,于是不加选择地大吃特吃。当然,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调节代谢功能,加强皮肤的营养,并且能降低摄入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防止胆固醇进入血液,减少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但长期吃素食会造成维生素B2、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还会造成锌的缺乏,锌是保证机体免疫功能健全的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
素食的脂肪含量极少,但人体每昼夜对脂肪的需要量最低限应保持在65g,并且植物蛋白代替不了动物蛋白。只有把植物食品和动物食品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动物性食物含有大量人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尤其动物蛋白中,含有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很接近,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是任何素食所不能相比的。人脑的形成、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成分,也是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长期吃素食也是不可取的。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要靠膳食来供应,只有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平衡膳食,才有利于健康长寿。
4.杂与精的平衡
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组合,全面需要。所以,应尽量吃得杂些、糙些,每天最好能吃到25~30种食物,使食物互补,营养更其全。因为每一种食物的营养价值都不同,没有一种食物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也没有一种营养素具备所有食物的功能,如牛奶缺铁、鸡蛋缺乏维生素C等。食物要多样化,即食物的品种越多越好,食物的种类和属性离得越远越好。如鸡、鱼、猪肉搭配就比鸡、鸭、鱼或鸡、牛、猪要好。因为鸡、鸭、鹅同属禽类,猪、牛、羊同属畜类。同类食物所含的营养素是很近似的。
在把食物加工成精米、精面以及精糖的过程中,有10%的营养成分都不见了,这失掉的10%是既多样又重要的营养成分。这是因为稻谷、麦子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大部分都存在于种子的皮层及胚芽内,富含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外层谷皮、麦皮都被打磨掉了,加工程度愈高,损失的营养素愈多,其营养价值也就愈低。而在粗粮和杂粮的颗粒中,就保存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铁、锌、钙和许多的膳食纤维素。
精白大米、精白面粉虽然口感好,但是由于深加工,精白面粉与全麦粉相比,损失了98%的铬、89%的钴、86%的锰、85%的镁、78%的锌、76%的铁、68%的铜、60%的钙等营养素。通常100kg稻谷中辗出60~68kg精白米,比辗出的普通米少得多,损失了16%的蛋白质、65%的脂肪、77%的维生素B1、80%的维生素B2、81%的维生素B3、71%的维生素B6、86%的维生素E、50%的泛酸、67%的叶酸,钙、铁、维生素等几乎全部损失。所以在吃精米、精面的时候,提倡吃“杂”、吃“糙”,还要多吃五谷杂粮。比如每100g小米含铁量比大米多4倍,含钙多3倍,黄豆中含钙比大米多4.5倍,其他如燕麦、高粱就更多了。
5.饥与饱的平衡
古书记载:“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太饥则伤肠,太饱则伤胃。”
喜欢吃的,听说有营养的就使劲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结果是饥饱不均,影响胃肠功能。
儿童三餐不能吃饱,造成吃零食的习惯,影响生长发育。
中年人每天的工作比较繁忙,三餐要尽量定时定量。
老年人则要保持不饥不饱的状态。一位长寿老人的秘诀: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老年人吃得太饱,一则会影响胃肠消化,二则消耗不了的能量,会使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引起老年病。
6.寒与热的平衡
人的饮食与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人体有阴阳虚实之分,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食物也有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四性之别。中医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就是要取得平衡。夏天喝绿豆汤,冬天喝红小豆汤;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姜末祛寒;冬天吃涮羊肉,搭些凉性的白菜、粉丝。
7.干与稀的平衡
每餐应该有干有稀(汤泡饭除外),干稀搭配,既吃得舒服,又易消化。每餐最好有汤或粥,要有一道菜汤多一点的菜,这样容易下饭。
8.摄入与排出的平衡
指吃进去的能量要与活动消耗的能量等量。
人生命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新陈代谢,如果不注意平衡,多余的能量及各种代谢产物必然会在体内积蓄。
机器中污垢多了要损害机器,锅炉中水垢多了会堵塞管道。人体中脂类物质多了,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变硬变窄。
9.动与静的平衡
动与静是指食前忌动、食后忌静。
吃饱就睡,不利于消化吸收。
10.情绪与食欲的平衡
高兴就足吃海喝,犯愁就不吃不喝,这是不正确的,要学会自我调节。
二、饮食营养的原则
《汉书·郦食其传》说“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饮食养生,简称食养,是按照中医的理论和饮食规律,合理摄取食物,注意饮食宜忌,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方法。
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食养不仅为人之三宝“精、气、神”提供营养基础,也是提高人体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调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调理理论。
(一)饮食卫生
不合理的饮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卫生问题。饮食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饮食有两面性,它既能养身治病,也能伤身致病。如果菜肴的色香味形俱佳,营养素也很丰富,但是如果受到微生物、细菌以及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吃了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同时,吃了受污染和腐败变质的食物,可引起胃肠道疾病,或发生食物中毒。
(二)营养充足
不合理的饮食就是营养不足或营养失当。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当,如身体过瘦或肥胖,这些都会加快衰老的速度。虽然影响人体衰老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压力、疾病、营养、锻炼、精神情绪、环境、气候等,但是如果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平衡,从而影响到机体的内环境,破坏体内生物代谢的过程,就会加速机体的衰老,正所谓“病从口入”。
(三)营养均衡
饮食要合理,营养要平衡,要有预防为先的意识,养生保健才是对生命有效的呵护。据统计:绝大多数的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多是由于青年时期的饮食不合理引起的。这些病往往在壮年时期就已开始,到了中年以后,机体逐渐衰老、退化,新陈代谢功能降低,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特别是胃肠道消化功能的减弱,使得体内的新陈代谢受到饮食的质和量的影响,使营养失去平衡。如果营养过剩,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的产生。
(四)饮食有度
饮酒过度不仅容易导致肝硬化,也能引起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如果酗酒又加上吸烟,还能增加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及肺癌的发病率。所以,如能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平衡营养,对防癌抗癌将有积极的意义。
(五)配伍全面
人体如何通过饮食营养维护生命的平衡?总的来说,是从补益和清理两个方面来维护这个平衡。补:补充营养。人从生下来,五脏就在不停地消耗,因此需要不停地补充营养,这就是“益”,益就是补充人体的阴阳气血,使其维持生命的平衡。清:清理生命垃圾。人的一生在不停地产生垃圾,“损”的目的,就是清除生命垃圾,从而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
总之,人们每天的饮食既要补益,也要清理,才能维持生命的阴阳平衡。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只有将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之所需。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1.平衡阴阳
阴阳正常时为“阴平阳秘”,出现了不平衡要用药物或食物来调整,做到“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2.调理脏腑
人体具有五脏六腑,彼此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形成一种调和的状态,否则,则出现疾病状态。调理脏腑的药膳往往是“以脏补脏”,如杜仲炒腰花、猪心蒸朱砂。
3.扶正祛邪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原则为“邪气盛则祛邪,正气虚宜先扶正”。
(六)勿犯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惧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一遇石脂便相欺。
2.用膳禁忌(忌口)
荆芥忌鱼、蟹。
吴茱萸忌猪心。
天门冬、砂仁忌鲤鱼。
白术忌桃、李子、大蒜。
蜂蜜忌土茯苓、威灵仙。
服黄精后饮食应少盐。
半夏、石菖蒲忌羊肉。
服用人参忌萝卜。
服用滋补剂以后,忌服莱菔子、大寒大凉饮食等。
3.病证禁忌
凡患虚证的病人,忌食不易消化的和生冷的食物。凡发热的病人,忌辛辣、油腻食品。四时感冒,忌吃油腻、黏滞、酸腥食物。痢疾患者,忌吃瓜果、油腻荤腥、生冷、干硬的食物。中风,忌吃刺激性食物,并戒烟酒等。咳嗽、哮喘患者,忌吃肥肉、油糕及过于甜、咸、冷、辣的食物。消渴(糖尿病),忌食糖。
三、科学营养配餐的原则
1.每日膳食中应包含食物结构中的各类食物,各种食物及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做到营养平衡。三大营养素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15%,20%~25%,60%~70%。
2.一日三餐能量比例大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每餐的能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40%、晚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40%较适宜。
3.确保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供给量。所需的蛋白质中,除由粮食提供部分外,其总量的1/3~1/2必须是优质蛋白质,需由肉类、蛋类、大豆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
4.确定蔬菜、水果的供给量,一般正常人一天应供给500g左右的蔬菜和200~400g水果,其中最好要有深绿色蔬菜或有色的叶类蔬菜,品种应多样化。若新鲜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不足或烹调中损失过大,则应适当补充富含抗坏血酸的新鲜水果。
5.食物搭配注意酸碱平衡、色彩平衡。主食应做到杂与精的平衡、干与稀的平衡;副食做到生与熟的平衡、荤与素的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部位的不同,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个菜肴所含的营养素更全面、更合理。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没有腿的鱼贝类;蔬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果类,还要有豆类和菌藻类,达到日平衡即可。
6.菜要多变化烹饪手法,如烹、滑熘、烧、炝、卤、蒸、汆、塌、爆、炖、焖等。
7.要充分利用调味品,如番茄酱、咖喱粉、黄酱、糖醋、鱼香、椒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