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宝典:4岁实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日常与护理

服装式样的选择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人人都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系鞋带。在幼儿园,老师也要求孩子生活完全自理。为了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家长在为孩子购买服装时,应考虑到孩子自己穿脱方便。衣服一般要选前面开襟的,不要给孩子穿后面开襟的以及套头衫,这种衣服孩子不容易穿脱。同时,孩子的衣服应宽松,不要给孩子穿紧身衣裤,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连衣裤虽然穿起来很漂亮,但孩子大小便时很不方便,最好不要给孩子穿。鞋子以松紧口布鞋为首选,系鞋带的旅游鞋亦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已会自己系鞋带了。总之,为孩子选择服装时应首先考虑孩子穿脱方便。如果孩子的服装穿脱不方便,那么他在集体生活中总是落后于别的小朋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培养自觉洗手的习惯

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灰尘、细菌和虫卵,如果不洗手就去拿东西吃,细菌很容易和食物一起吞到肚子里。因为这样不讲究卫生而导致生病的孩子,真可谓是不计其数。所以孩子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洗手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养成洗手的习惯。因此,应该对孩子饭前便后自觉洗手,严加要求。饭前包括吃饼干、水果或其他任何食物之前。手摸过脏东西以后也应洗手。应告诉孩子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以说服孩子自觉地遵守要求。孩子由于意志力差,可能偶尔会忘记洗手,就去拿东西吃,家长应及时提醒。养成习惯要切忌“三大打鱼,两天晒网”。家长如果有时候要求,有时候又不要求,孩子可能就存着侥幸心理:这次不洗,也许妈妈不知道,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中途不要放松要求。

有的孩子洗手时很马虎,把手放在水龙头下冲一下就算了事,结果手洗完了以后仍然是脏的。正确的洗手方法应当是:先把手浸湿,再抹上肥皂搓一搓,然后冲洗干净,最后用毛巾拭干。家长可以给孩子做好示范,让他模仿。为了让孩子记住正确的方法,家长可故意在洗手时不抹肥皂,洗完后问孩子错在哪儿或跟孩子进行“看谁的手洗得干净”的比赛,促使他认真洗手,把手洗干净。

有的家长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洗手,更不用说培养孩子饭前便后自觉洗手的习惯了。这种做法不仅会使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滋长孩子的依赖心理,长大之后,做事亦优柔寡断。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让孩子高兴的吃饭

父母能做到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吃饭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要么是父母的一片厚爱孩子不接纳,要么是父母的要求孩子还做不到,总之,饭桌上的纠纷在现在的小家庭中是常有的事。

本来进餐前愉快融洽的气氛不知不觉就会变成妈妈和孩子的吵架擂台,一个要孩子吃,一个偏不吃,或者就成了爸爸和孩子的谈判场所,我给你买什么,你把饭给吃了。

常常见到的是孩子面前的饭桌上堆了一大堆的饭菜,妈妈在一旁看着,一边口中说个不停一边夹菜,像是关心又像是监督:要是孩子没完成定量还得受到父亲的训斥。想想看,处于这种环境的孩子哪有愉快轻松的心情去对付饭菜,摆在他面前的分明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其实,只要父母改变自己的态度,能够从容、冷静、和蔼地对待孩子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吃饭不在于强求孩子吃多少,而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想吃饭,愉快地进食。孩子比平常吃得多,不要去夸奖他;比平常吃得少,也不要露出失望的表情,慢慢地孩子就对吃饭的事不再介意了,压力一旦消失,孩子自然就会愉快地去进食。平时多做些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让他们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口水直流,迫不及待,让他觉得吃饭是件高兴的事。

另外,饭前孩子挨骂会带着情绪去吃饭,吃饭肯定不会开心,所以父母应尽量避免在进餐前训斥孩子。

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虽然4岁幼儿有过于自信的倾向,但是对接触的事物都很热衷。只要父母亲用心地加以指导,即可培养他的自立心。这个时期即是所谓的完成期。

不管是上了幼儿园的儿童,还是未上幼儿园的幼儿,也要有重点地让他处理自己的事。

饮食

能够正确地使用筷子吃饭,是5岁幼儿的事。4岁的幼儿虽然还掌握不住拿筷子的要领,但是也要让他时常使用,渐渐学会正确的用法。

4岁幼儿的食欲相当旺盛,不过,在兴奋、疲倦、运动过度、睡眠不足、生活无规律等时,也会出现短暂性的食欲不振。这时不必固执于非要他摄取一定的量,也不要强迫他吃饭,能吃多少就让他吃多少。

4岁幼儿通常已经和家人共同进食了,但有时因为他太过热衷说话、看电视或其他原因,而使饮食中断。有这种情形时,父母要及时纠正,不要让他养成边吃边玩的习惯。

“你可以吃快一点吗?”“不晓得等一会儿的甜点是什么?”“你帮妈妈把味精拿来,好不好?”——像这样给予幼儿一点刺激,也是预防不专心饮食的方法之一。如果一餐饭超过了40分钟,就算他还没有吃完,也要把他的碗收起来。如果事后他大叫肚子饿,也只能表示同情,而不再给予正餐。这样才能使他养成定时饮食的习惯。不过,点心则要照常供应。

排泄

到了4岁左右,排泄的习惯会逐渐养成,而4岁半时,幼儿就能够自行用卫生纸来擦屁股,不再像往常由于热衷游戏而将大便随处排泄。如果是憋到极限才跑到厕所,却已排泄出来,父母亲就应该宽容,而且,幼儿半夜要上厕所时,也要给予协助。

此外,幼儿到了4岁阶段,会慢慢对上厕所感到害羞,这时,父母亲就可以把握机会,教导他不该在别人面前说“我要尿尿”或“我要大便”的话。

穿衣

这个阶段的幼儿对穿衣、脱衣会显出极高的兴趣,如果不顺心的话,还会大发脾气。这时,父母亲可以教给他们穿衣的顺序、衬衫或毛衣的前后区别、扣纽扣的顺序、叠衣服的方法,以及如何取出和放入要换穿的衣服。

如果一开始就能让他养成正确的方法,那么,4岁幼儿已经可以自己处理穿衣的问题了。

4岁幼儿对于穿袜子、皮鞋,戴手套、帽子等小事情尤其感兴趣。一般来说,幼儿在5岁以前已经可以区别鞋子的左右了。如果他因受到其他事物的吸引而中断穿衣,则不必责怪他,应该用幽默的口气来提醒他,让他自己去发现。

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这个阶段也要教育孩子,不能光着身体到处乱跑。

清洁

尽管容易把衣服弄脏,但爱干净也是4岁幼儿的特点之一。这个时期,如漱口、刷牙、洗脸、梳头等工作,大致已经做得很好了。就连3岁前对干净不太在乎的幼儿,这时也会敏感起来。

父母亲对子女不小心弄脏了衣服,不要神经质地斥责“脏死了!”只要指导他彻底做到饭前和便后要洗手、饭后要漱口即可。

一般不要在晚餐前让幼儿洗澡,这样在吃过饭后,还可以让他从事其他活动。洗澡时,只要告诉幼儿应该洗的部位,他们大致都可自己洗澡,如果不告诉他的话,他很可能会只洗固定部位。

睡眠

睡眠一般来说大约为11小时,但各人差异很大,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有许多幼儿有睡午觉的习惯,但有些幼儿却不爱午睡,即使强迫他上床,也会乘父母不注意而溜下来玩,甚至于溜到屋外去玩。

勉强孩子午睡是不必要的,这样做只能使他产生抗拒心理。除了特别容易疲倦的孩子以外,事实上,并没有非得午睡的必要。

此外,对黑暗有恐惧心理的幼儿,最好在他入睡之前留一盏小灯,或是父母亲在床边为他念一段故事,看着他入睡。有些孩子很容易被恶梦惊醒,因此,父母亲的卧室最好不要与孩子的卧室距离太远。

应对孩子多奖励和表扬

孩子跟成人一样,是喜欢被人称赞的,而不喜欢被人指责。越称赞他,他就会做得越好,越指责他,他就越不愿意改正,而且心里还含有怨恨。

当孩子第一次快速地自己穿好衣服时,你用肯定的口气说:“哦,今天你真棒呀!”“今天表现不错。”“今天比昨天穿得快多了呀。”这样,孩子以后会尽力做得更好的。

相反,如果你不但不表扬他,反而批评他“你怎么把扣子扣错了。”“你真笨,把鞋给穿反了。”孩子自然提不起精神来,他甚至讨厌穿衣服,因为他总是穿不好。

经常获得奖励的孩子充满自信。因为他总是得到肯定,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他敢于去向困难挑战。

而经常受到批评的孩子,则缺乏自信心,表现出退缩和沮丧的状态,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因而不敢去尝试新的探索。尤其是孩子年龄小,非常容易受父母评价的影响。他相信父母的评价是正确的,因而父母怎么评价他,他也就怎么评价自己。如果父母对他是持肯定态度,他也就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所以父母尽量不要批评孩子,即使孩子做的不好,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也应当是针对事情,而不要针对孩子本身。

当然表扬也不能滥用,如果不管孩子对错都予以表扬,那么表扬就失去了作用。只有当孩子确实做出了努力并且有了进步时,才可以加以表扬。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应当是真心的,而不是敷衍的。

表扬也应是针对事情,而不是针对人,即表扬孩子这件事情做得好,而不要说孩子比别人聪明,以免他产生骄傲的心理。

身教重于言传

4岁孩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爱模仿,并且模仿能力较强。模仿是指孩子通过观察周围人们的言行并仿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女孩子看见妈妈用化妆品抹口红,她也要照着妈妈的样子给自己涂涂看;男孩子看见电视里的武打,他也会比划比划。

孩子倾向于模仿他认为较重要的人物,重复次数越多的示范,越易被孩子模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较高,并且与孩子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而孩子非常爱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

父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能够给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如果父母彬彬有礼,孩子一般也很懂礼貌;如果父母爱说脏话,孩子也常常会学说脏话。

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用自己的一切言行,避免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父母做了好榜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想说服孩子吃饭时不看电视,那么父母首先在这时就不要看电视,这样教育才能有效。

同样的,如果想让孩子遵守诺言,那么父母也必须在孩子面前遵守诺言。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首先要讲究卫生。

4岁孩子的模仿能力较强,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爱模仿,如有的孩子看见别人说话口吃,他也模仿,结果自己说话也口吃了。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可以学的,哪些是不可以学的。

创造愉快和谐的家庭气氛

有的家庭,气氛比较紧张,夫妻经常吵架,婆媳不和。心理学家们认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不良行为。4岁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环境使他愉快,长期如此,他就会养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如果外界环境长期使他压抑、恐惧、不愉快,他就易形成悲观、胆怯、退缩的个性。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父母之间吵架,对孩子的感觉来说是一场灾难,他会感到恐惧,感到不安全。如果孩子经常处在这种缺乏安定感的环境中,就会精神紧张,并在行为中反映出来。例如有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别的孩子玩,有时这是一种精神紧张、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孩子怕别人不还给他,对别人缺乏信任。

家庭和睦,父母之间互敬互爱,家庭气氛充满笑声和欢乐,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给孩子一些挫折感

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加,独生子女往往享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如果教育不当,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使孩子一帆风顺,缺乏挫折,缺乏独立性,以致长大后难以承受社会环境给予的各种压力,甚至难以适应环境。

为了避免孩子将来可能遇到难以应付的境况,应当从小给孩子一些挫折感,事先替他打些“预防针”,使他以后能够顺利地适应社会。

1.家长不能一味地纵容、溺爱孩子。不管孩子提出多么无理的要求,有的家长也认为是正常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有的孩子由于他的无理要求未得到满足,就在地上打滚,而父母亲还一声声“宝贝,宝贝”地呼唤,孩子根本就不理睬,直到父母满足了他的要求为止。孩子将来如果带着这种习性步入社会,肯定会到处碰壁。

2.孩子犯了错误,该批评的就要批评,不能纵容他的坏习惯,要让他明白,做事是要有一定规矩的,不能无法无天。

如果孩子侵犯了父母,父母也应当适当加以反击,这不是说父母跟孩子一般见识,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你侵犯了别人,别人便会回击。

3.只有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才给予帮助。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他如果遇到了困难,向父母求助时,父母也不要立即帮助他。当父母帮助他时,不要包办代替,只要告诉他方法就行了,一切还得让他自己动手。

4.家庭里不要总是把孩子的一切需要放在首位,以免他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你们一切都得让着我。有时候也要忽略一下孩子的需要。

有的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在与其他小伙伴玩时受欺负,就禁止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这是极其错误的。须知,孩子与成人的交往,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他会受到照顾和宠爱,虽然这是孩子所需要的,但是仅仅有这种交往是不够的。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学会交往的规则,学会如何参与别人的活动,如何跟别人交往,这时,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相互能学会很多东西。

当孩子与别的小伙伴发生纠纷时,常常向父母告状,希望父母能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时候,不要着急去替他解决,而是要启发他,让他自己解决问题。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

4岁孩子好奇心强,对什么事总想探个究竟,因此常常会做错事,如拆开新的玩具,用剪刀剪下书上的图画,看到别人的好玩具就去抢夺等。对待孩子的过失简单地打和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心平气和地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才能收效。

1.做错事要马上进行教育,不能等爸爸回来,也不要专门在餐桌上进行谈判,以免影响食欲。

2.讲清楚为什么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应当怎样做才算对,使孩子明白后果。事情一次讲清,切忌重复,逢人便说,以致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全家态度一致,不能一人批评一人护着。也不能在自己高兴时放松,不高兴时过严。应以孩子过失程度不同作不同对待。

4.一次性清理过失,不算后帐。例如今天打破花瓶,今晚不许看动画片,不能等到某一天大家去动物园玩时不让孩子去,孩子早已忘记了犯了哪些错误,突然给以惩罚会引起责罚不公的反抗情绪。

培养孩子快乐的个性

快乐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但由于人为的压制和其他原因,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快乐的。

在过分溺爱的家庭里,孩子可能暂时是很快乐的,但长大以后,由于缺乏能力和独立性,难以处理许多问题,因而仍然会陷入苦恼之中。让孩子现在快乐并且将来也快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充足的营养,保证他的身体健康,这是获得快乐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孩子拥有健康,才能快快乐乐地生活和学习。

经常肯定孩子的进步,使孩子充满自信。当孩子表现出色时,家长可用语言、动作或眼神表示赞赏。不要经常地责备,甚至挑剔孩子,如果他经常受到批评和打骂,他的性格会比较消沉和悲观。

即使孩子特别淘气和不听话,也要爱护他的心灵,用耐心去等待他慢慢改变。经常打骂不仅不能改变他,反而会使他的脾气更坏。

多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教育孩子,如应该跟他说“请你坐好了”,而不是说“不许乱动”;应该说“你的画画得不错,如果画面更整洁一点就会更好”,而不要说“瞧你的画,乱七八糟的,像什么呀”。因为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孩子认为你是真心地对他好,孩子听起来心情愉快,就容易接受。而反面的话,孩子会认为你是在故意挑剔他,或认为你不爱他、你不喜欢他,所以他就不愿意听。

在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孩子,不要填鸭式地硬灌给孩子许多知识,或者包办代替。

孩子的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他是在游戏中认识事物的,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孩子掌握知识,是一种快乐的方法。还可通过讲故事来教育孩子,孩子非常爱听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许多知识。

家庭里保持愉快和谐的气氛,使家里充满欢乐,对孩子养成快乐的个性也是很重要的。

不要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有些大人常常讲鬼怪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听完后非常害怕,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睡觉时常做恶梦;当孩子不听话时,还用鬼来吓唬孩子,使他屈服。如“你要再不好好睡觉,就会有鬼来把你抓走。”

还有的大人用夸张的语言吓唬孩子,如“你要是敢再摸一下那东西,我就砍掉你的手。”4岁孩子由于年龄小,心理发育还不完善,不能真正理解成人的话,他信以为真,以为大人真的会那么做,于是心里就紧张不安,甚至极度地恐惧。

4岁孩子除了害怕鬼怪和吓唬以外,他还害怕孤独和黑暗,有的还害怕打针。当他被关进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时,就会感到恐惧,如果再吓唬他房间里有鬼,那他就更加害怕了。

如果经常吓唬孩子,使孩子的大脑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将不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由于孩子心理紧张不安,因而对许多活动失去兴趣,缺乏探索的精神。当孩子不能保持平静和愉悦的心理状态时,在各种活动中就很难完全集中注意力,因而影响活动的效果。

恐惧心理还会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使孩子睡眠不安、缺乏食欲、消化不良等,甚至导致身体器官发生疾病。

经常吓唬孩子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有不良影响,容易使孩子变得胆小、退缩、怯懦、孤僻。

所以家长要尽量避免用恐吓的办法来使孩子顺从,而应采用其他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方法。

学习说复句

当孩子的语言能力增强时,必然要涉及到说复句的问题。复句中,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关连词的运用,对孩子来说,是较难掌握的。孩子常常把这些问题弄混,造成用词不当。如一个孩子说:“开始我到外面玩去了,然后我回来了,然后我就玩玩具,然后我就看书了。”这些句子都是属于关连词用得不当。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复句的关连词,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有意地加以示范和引导。如当孩子说:“小川很淘气。”家长接着说:“虽然小川很淘气,但是他很聪明。”孩子有时说:“妈妈,我要脱衣服。”家长可接着说:“为什么呢?”“太热了。”“因为太热了,所以你要脱衣服了。”孩子有时说:“我要玩游戏。”妈妈可以接着说:“如果你打算玩完游戏后整理玩具的话,我就让你玩游戏。”孩子耳朵里经常听见“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等这些关连词,就会慢慢地理解它们所表达的关系,并学会运用。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关连词造句。家长先说:“他虽然长得漂亮,但是他……”让孩子说:“他虽然长得漂亮,但是他很懒、很淘气。”家长说:“如果你猜对了这个谜语,我就……”孩子说“如果你猜对了这个谜语,我就给你奖励。”……在造句练习或讲故事时,告诉孩子关连词的意思。“虽然……但是……”表示转变意思了(转折关系),后面一句话跟前面一句话的意思不同了。“因为……所以……”中前面一句话表示原因,后面一句话是前面原因造成的结果。“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也……也……”表示两句话的意思是并列的。

丰富孩子的词汇

孩子能够掌握和运用的词汇越多,语言就越丰富,表达能力就越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例如,穿衣服时,教他衣服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颜色和质料;吃饭时教他食物的名称和味道;逛商店时,教他各种物品的名字及其有关的词汇。

利用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家长可有意地用优美的语言给他描述各种事物和现象。孩子听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并会在适当的场合运用出来。另外,尽量用不同的词语来叙述同一事物,如衣服可用“华丽”、“美丽”、“漂亮”、“五颜六色”等各种词语来表达,我们可以说“我的衣服很美丽”,也可以说“我的衣服很漂亮”等等,使孩子接触并掌握更多的词汇。

纠正孩子语句中的错误,也是丰富词汇的一条途径。孩子由于词汇少,有时不知道怎么表达,就自己造词,比如说:“我昨天在动物园里看到一条大象”。把“一头大象”说成“一条大象”。这时家长就应和颜悦色地给予纠正。适当地让孩子用词造句,可以提高孩子运用词汇的能力。

给孩子解释词义

在日常谈话和讲述故事时,对孩子不懂的词句,家长应当给予解释。需要解释的词包括孩子较少接触的名词,如“文化”、“道德”等;动词如“搀扶”、“逮捕”、“相信”等;形容词如“粗糙”、“急躁”、“流行”等。

给孩子解释词义时,要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如果孩子确实无法理解,那么就告诉他:长大了就会懂了。当孩子问“道德是什么意思呀?”可以这样回答:道德是大家应该遵守的规则,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不尊敬老人、偷东西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没有道德心是不好的。

给孩子解释词义时要尽量形象一些,尽可能让孩子能够用感官去感知一下。例如,要想让孩子了解“松树”的意思,就带孩子亲自看一看松树,并启发他仔细看看松树的树干是什么样的,树叶是什么样的,有了感知印象以后,就能牢牢地记住了。

又如动词“搀扶”,家长用动作示范一下,孩子就会立刻明白意思了。再如形容词“茂密”,意思是:树叶、草等长得很密、很多。

带孩子散步时,让孩子抬头看看很密的树叶,问他现在能看得见太阳吗?孩子会说“看不见。”又问“为什么看不见?”“因为树叶茂密”。这样通过具体的情景,孩子就掌握了词的意思了。

教孩子识字

实验证明,4岁孩子是有能力掌握一些汉字的,所以可以从4岁开始教孩子识字。一般只教认读,不教书写。

要选择孩子心情愉快时教。因为这时孩子的智力最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

让孩子理解汉字的意思是识记的关键。从孩子比较熟悉的有关生活方面的字开始教起,孩子就容易理解。如“跑、跳、桌、椅、人、花、草、树”等字都是跟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而对于抽象的如“而”、“与”等,孩子不易理解,识记也较困难。

尽量采用直观的方法,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图片来帮助孩子认记。如“坐”字,告诉孩子:坐字上面是两个人,下面是一个土字,就是两个人坐在地上。

还可购买或自己制作识字卡片,这种卡片有两面,一面是图片,一面是汉字。图片直观形象,可帮助孩子认记汉字。

结合日常生活教孩子识字,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吃苹果时,可以教“苹果”两个字等等。把汉字贴在家中相应的物品上,如“椅”贴在椅子上,“床”贴在床边等,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并教他认读或巩固已学的汉字。平常带孩子外出时,遇到有汉字的地方,可给孩子朗读。孩子通过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许多汉字。

保护孩子甜美的童音

孩子的声带细薄而稍长,讲话和唱歌具有娇甜清脆的童音特有的音色。婴儿啼哭时吸气短呼气长,呼气时发出声音。婴儿啼哭很少会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大孩子大声哭叫、乱喊、尖叫时,较强气流冲击会损伤声带,使嗓音变哑。大声说话时脖子上现青筋,经常大声叫唤会使声带边缘肥厚粗糙,声带闭合时有缝隙,或在声带边缘处出现小米粒样的小结使声带不能合拢就会出现沙哑的声音。称为儿童慢性喉炎和声带小结。

孩子发音器官脆弱,音域较窄,如果模仿成人唱流行歌曲,甚至学着颤动或尖声叫喊会使喉肌紧张,舌根后缩,以致近年来儿童患声带小结的人增多。

嗓子哑时首先要保证声带充分休息,低声说话,减少阅读,不可大声尖叫和唱歌。注意饮食清淡,不吃过咸过甜及辛辣食品。可饮用金麦清咽饮或含杜灭芬或四季润喉片,也可用庆大霉素加少量激素雾化吸入,一日2~3次。

要教导孩子举手发言不要抢着叫嚷。先学会背儿歌,熟悉韵律节奏才学习唱歌。要按儿童发育的情况练习从3个音阶到5个音阶,再逐渐学习到7个音阶。不宜练习宽音域的成人歌曲以免使声带过度牵拉而受到伤害。

教孩子学下棋

棋类能够很好地开发孩子智力,包括动物棋、军棋、象棋、跳棋、五子棋以及“看谁走得快”之类的自制棋等。

这个年龄的孩子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可以在大人的指导下学习下棋。在学习下棋时,大人应介绍各种棋的名称、玩法和遵守的规则。然后先教简单的棋类,学会一种后再教另一种。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下棋,一边下棋一边给孩子指导,边玩边教,启发和鼓励并举,像如何走捷径,如何为自己搭桥而不被对方利用,如何分析棋路等。讲解知己知彼、方能取胜的道理,逐步让孩子感兴趣,不断提高棋艺。

下棋时,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开动脑筋,反应敏捷,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一种好方法。孩子下棋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这样可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下棋有胜有负,可培养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应该让孩子懂得下棋只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棋艺,应培养孩子宽厚大度的心理素质。

正确对待孩子不回幼儿园

有些孩子习惯于固定起床、吃饭的地方和特定的照料人。满4岁时孩子会升入中班,更换生活环境和照料人,个别孩子又会发生如同入园时类似的情绪反应。不过孩子们是互相认识的,这种情绪反应不太强烈。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多同老师取得联系,帮助孩子渡过陌生的困难期。把孩子喜欢的柔软动物玩具或者喜欢的小毡子放在孩子的新床上会使孩子得到安慰。让孩子经常叙述新的班级和老师的情况也能促进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

不用再量头围和胸围

自婴儿出生时起每个月都测量婴儿的头围和胸围。婴儿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5厘米,胸围是32.4厘米,3个月时头围与胸围相等。在国外婴儿到6个月之后胸围比头围大,根据我国1985年九省市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婴儿要到1岁半以后胸围才略大于头围,因为我国婴儿从6个月到1岁半体重增加较国外婴儿缓慢,这与我国婴儿喂养和断奶后喂养不当密切相关。由于体重增加较慢,胸围增长也就相应较慢。

婴儿头围与脑重增长成正比,头半年内头围增加9厘米,后半年内增加3厘米。婴儿出生时脑重为375克(体重1/8),9个月时脑重达成人脑重的1/2,两岁时达成人3/4。第二年内头围增加2厘米,第3、4年内共增加2.5厘米,第5年到14岁共增长4-5厘米,以后很少增长。因此到4岁以后就不必每月都量头围了,因为它增长太慢,比较不出差别来。

胸围的增长与体重成比例,4岁后测量体重更能观察孩子逐月和逐季度的变化,不必重复量胸围了。

正确对待孩子发音不准

语言不仅在呼气时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而且鼻、咽、口腔都起共鸣作用,吐字是否清晰与舌、齿、腭、唇都有关系。孩子说话不清楚常被人们叫做大舌头。当他们吐舌时舌头圆钝,不会做卷舌的动作,发卷舌音的字时含混不清。经过一定的练习,孩子做卷舌动作可逐渐改善,使之清楚。

有的孩子因舌系带短不能吐舌而影响发音,可经过简单手术治疗而改善。有的孩子有先天的腭裂,母亲喂奶困难,经过腭裂修补手术后,通过发音训练才能去除鼻音而发出正确的语音。如果伴有唇裂就要早一些做手术才能有吸吮功能和发唇音功能。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如后鼻孔闭锁、喉践、喉狭窄及乳头状瘤等,要经过仔细检查给予正确治疗后才能改善发音。

然而不少孩子口腔各部位发育正常,但有发音不准的问题。如四和十、师和施、姥和袄、奶和矮、多和拖不分等。这些都是辅音分不清楚,4岁时可以让孩子念绕口令,对分不清的音多次重复比较,通过练习就能够改正。要使孩子发音准确,应当在6~12个月时诱导孩发出辅音,每个辅音要口对口慢慢练习。婴儿期孩子发出的辅音越多,学讲话时语言的清晰程度越高。如果3~4岁时讲话不清楚也可以进行单个辅音练习,正确分清辅音才能使语音准确。

4岁是语音的口腔定型期,生长在不同地区的孩子会带有该地区方言的发音特征。四岁孩子同不同方言的人接触就能学到比较地道的方言口音,如果到国外也能很快学到十分纯正的外语。过了口腔定型期再学习发出的声音就会带上自己母语方言的音调使人听出带有某处的口音。所以为了发音准确可以抓紧在4岁时学习某种方言或某种外语。

正确对待孩子舌系带太短的问题

舌头与口腔底部有一条粘膜相连称为舌系带,它能保证吞咽和发音的功能。正常的舌系带不但使舌头灵活地伸出口外,并能舔到口与鼻之间的人中穴;当舌上卷时能舔到上前牙龈及硬聘中部。如果舌系带太短会使舌变宽变短,舌尖不能上翘,用力伸舌时舌尖后缩使舌成W形,因为舌系带附在下颌骨的牙槽脊上使舌不能运动自如。婴儿时吸吮受限制,发音吐字及咀嚼不畅甚至牙齿发育都受影响。舌系带过短时幼儿卷舌音及腭舌音吐字不清,叫叔叔为嘟嘟,叫姥姥为咬咬。婴幼儿的舌系带短均应做手术治疗,手术只需表面麻醉,用剪刀剪断压迫止血很快就可凝住,不必缝合。学龄前儿童则要局部麻醉用血管钳止血,剪断后需作细小缝合以防瘢痕形成后,舌系带再次缩短。

但是部分婴幼儿在发育未完全时会有舌系带紧张状态,这是发育过程,不是真正舌系带过短。在乳牙萌出,牙槽骨生长后,舌系带附着点下降而松弛,舌的动作会灵活起来。所以要经过医生仔细鉴别,区分是生理发育过程还是真正舌系带短,家长不宜盲目要求手术。

此外婴儿时期同宝宝做舌辱游戏,如伸舌、咋舌、叩唇、叩齿等让宝宝模仿,伸舌够吊起的糖果等都可使舌头外伸,锻炼舌唇的运动对克服舌系带紧张有帮助。

选择有特长的训练项目

绘画

许多家长都希望培养自己的孩子有某种特长。从3岁半起孩子会对所喜欢的东西接近,表现出愿意多看、多听或动手去做。例如喜欢画画的孩子很注意看别人的绘画,也喜欢拿笔涂涂画画或者到处填颜色。如果大人把孩子乱画的形象加以简单改造就可以引起孩子画画的兴趣。孩子往往能画出事物最深的事物,如画人时忘不了两只大眼睛却漏去鼻子和嘴,画树总是挂着果子、兔子有两只长耳朵、大象有长鼻子,因为孩子能记住这些鲜明特点。此外,孩子常把心目中的想像画在画中,街道排满了汽车,楼内或楼后的事物也会出现在画面上。这时大人不要责怪他画得不合情理,可以带他到街上看看,把看到的画出来。有以上表现的孩子应当加以培养,使他在绘画上有所作为。

乐器

喜欢听音乐或者爱唱歌的孩子不妨先在听和唱上学习。在家庭中时常轮唱或合唱简易的歌曲对孩子和声进行启蒙训练,利用打击乐器随同录音敲节拍也是音乐基本能力训练之一。只有具备爱听、爱唱、懂节拍或者能理解和声才可考虑学习乐器。不能强迫完全不喜欢音乐的孩子去学琴,这对孩子和父母都会成为负担,而且坚持下来是很困难的。

练习乐器是手脑并用的操作,边练习边欣赏可促进右脑的发展。幼年期练习乐器的孩子在以后数学和语文学习都较为顺利,因为数学语文都运用左脑,右脑的发育能促进左脑的发展和神经网的联系,有人测算学乐器者数学能力比不学的儿童增进40%。

体育

不少男孩子有良好的体能,如跑得快、跳得高、身体灵活。也有些从小就喜欢球类,喜欢踢球、投篮和打乒乓球。也有些女孩子喜爱做各种较难的动作,如翻滚、弯腰、劈叉、倒立及平衡木上的高难表演。起初往往是从电视上或去看节目回来模仿的,如果得到指导就能向自由体操或舞蹈方向发展。在北方有利于练习滑冰、冰球、冰上舞蹈,在南方更便于练习游泳。家长应随时观察孩子的特长,抓住机会使孩子得到锻炼。不过男孩子的过强的体力锻炼应留待16岁以后,不宜过早承受过量的训练以免受到伤害。女孩的个人体操及舞蹈技巧可以在学龄前开始。

速算

速算法可以从学龄前开始,记忆力好和数数记数能力好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背诵歌诀和学习速算法。用算盘计算也可以从4岁开始,因为4岁时口头和手的点数能力都有进步。算盘也要背诵口诀,边背诵边动手易于使孩子集中注意力。

计算机操作

学龄前儿童可以练习计算机操作。学习用键盘,可以先练习用键盘做游戏,待有兴趣后再学习用计算机做算术、认字、逐渐进入简单指令和基本编程。孩子一面动手一面学习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使孩子注意力集中,上课能坐得住。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擅长,孩子从模仿开始渐渐能学到许多本领,如烹调、裁剪、理财、小工艺、园艺、养殖等,让孩子从小当小助手就能学到很多本领和特长。

对大肌肉动作的训练

孩子从3岁开始,已经具备了走路的能力。他们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能够接受更多的事物,独立性有所发展。

从身体发育来看,孩子也不那么软弱了,骨骼、肌肉都有了发展。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教育,首先要在身体素质方面为孩子打下基础,这就是要发展孩子的动作能力,尤其是大肌肉动作能力。大肌肉动作发展好了,身体运动才能更灵敏、协调,并且能够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机能,促进肌体的发育。

大肌肉动作主要包括走、跑、跳跃、投掷、攀登和钻爬、平衡等,这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活动技能。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孩子的这些基本动作。

走、跑

为了方便孩子在家里进行大肌肉动作的训练,房间的布置应该有利于孩子自由走动。孩子经常磕磕绊绊,不仅容易受伤,而且还可能挫伤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不要把危险的物品放在他们能随手拿到的地方。

应该鼓励孩子到户外宽敞的场所去玩,家长不要过多地包办代替,遇到台阶、坡路,不要马上把他们抱起来,而要牵着手,或者在他们身后保护,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的行路环境。

出门不能嫌孩子走得慢,老是抱着走,可以在走的过程中指明目标,如附近的房屋、树木、电线杆,一段一段往前走,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行动的目的性。走走跑跑,累了歇一歇,还可以同孩子做游戏,如小猫跟妈妈散步,鹿弟弟和爸爸赛跑,孩子们对这些都是很喜欢的。

孩子到了4岁,经过训练后,走路、跑步时上下肢可以摆得比较协调,能随着信号的节拍(如音乐、鼓点、哨音、口令)有节奏地运动,但最初节奏性不强,有点紧张。这时可以玩解放军出操的游戏:父母喊口令“一二一”,孩子随着口令走。要求孩子挺胸、收腹、抬头,上身要直,身体要正,眼睛向前看,双臂前后自然摆动、双腿正常往前迈步,两脚不成八字、不成罗圈,走得自然、轻松。

对4岁孩子的跑步,同样要训练他能做到:胳臂和腿协调配合、摆臂自然、步幅均匀,使他跑得轻松。

跳跃

跳跃对孩子的心脏、肺部都是极好的锻炼,有助于腿部肌肉的发育,加强腿部力量和弹性,对提高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4岁的孩子应当训练正确的跳跃姿势:双脚稍微分开、脚尖向前站立,两臂后伸,屈膝,脚掌蹬地,起跳,两臂配合两腿屈伸前后摆动,落地时屈膝,保持身体平衡。经过多次训练,从双脚跳,进而学会单脚跳,渐渐掌握要领:起跳蹬地要用力,落地要轻、要稳。

为了提高幼儿对跳跃训练的兴趣,可以让孩子跳起来够家长的手。此时孩子一般身高1米,加上小臂和手的长度约30厘米,家长的手可以放在离地1.5米处,介于孩子跳起来刚够着又不容易够着的位置,随着孩子弹跳力的增加,逐步提高高度,还可以加助跑,手里可以拿个玩具,够着了就可以给他玩,这种游戏孩子百玩不厌。

投掷

投掷要求手腕、手臂、腰、腹、背及腿等全身肌肉协调一致地活动,能加强孩子的上肢、腰部、腹部的肌肉力量,使上肢关节、韧带都得到锻炼。还能提高孩子的灵敏性和目测力。

4岁的孩子可以和家长互相抛接皮球,要求两手去抛和接,并要求他从肩上投出并高于头,手臂要弯,不能平直,方向是斜上方,不能向下扣。也可以自己向墙上抛小皮球,弹回来自己接住,投得缓,接起来就容易;或者用缝制的沙包自己抛接,最好是左右手都能得到练习。还可以让孩子学习拍皮球,左右手交替拍,和家长一起拍。

攀登、钻爬

攀登、钻爬对增强背肌、腹肌和四肢肌,对脊柱发育也有益处。4岁的孩子家里可以拉一根离地60厘米的绳子,要求幼儿手不着地,也不能碰到绳子,紧缩身子从绳下钻过。

孩子最喜欢握住爸爸的手臂打秋千或悬垂,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教孩子像体操运动员那样,收腹、把腿抬起,爸爸可以同时握住孩子的胳臂肘,不让他滑手摔下来。家里场地有限,家长可带孩子到游乐园去,并在下面做好保护,在那里孩子可以玩个痛快。练习攀登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太小的孩子不宜爬得太高,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鞋底不要太滑,还要有充分的保护。

平衡

平衡能力也是需要训练的。可以在家里或在院子里的地上划上20厘米间隔的两条线,让他在里面行走,不许踩线,进一步还可以在地上平放一排砖,让他在上面行走,不要踩到地上,注意砖要只放一层,而且要平放,免得把砖踩塌砸了脚。

距离逐渐可以从一两米延长到十米,家长可以在行走的终点安排一点小余兴,比如:打打小鼓、摸摸妈妈的脸、妈妈摸摸娃娃的小脚等等,使孩子不感到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