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名师论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名家的教育智慧(5)

王方庆看出他的心思,直陈来意,说:“求学问,不在职位高低,也应像圣人孔子那样,以能者为师,学无常师吗!你的学问比我高,我就应该向你来请教。我的职位高,在工作上你要服从我,在学问上你比我高,我当然要服从你啦!”使徐坚西解除了顾虑。这样,王方庆像小学生一样天天亲自到徐坚西那里去请教。徐坚西也诚心诚意地接待他,给他认真讲解,为他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有时两人在一起互相切磋,各持己见,终于把这本古奥艰深的“三礼”弄通了。王方庆虚心向部下求教的故事,后来传为佳话。

周昉以众人为师

唐代著名大画家周昉(字景玄),他能在画坛上有所长进和成功的秘诀,就如他自己所说的,在于虚心听取各方人士的意见,拜众人为师,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一天,都城长安的章敬寺前,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大家围着一幅壁画的草图,评头品足,议论纷纷。有的赞扬它的妙处,有的指摘画中的不足。

人们都自顾看画,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人与众不同,他不看画,却在侧耳细听各种议论。这个人就是壁画草图的作者周昉。

当时,唐德宗命他画章敬寺的壁画,他接受任务后,苦苦琢磨,精心构思,有时甚至睡梦中还在念叨着如何作画。画好草图后,本可一气呵成,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想,轻率从事,草草求成,是决不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于是,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揭去遮在画面上的帐幕,让众人批评指点。因章敬寺与长安的东门紧紧相连,是各界人士的出入要道,他这样做就是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他听到这些意见后,认真修改,画稿越改越好。一个月之后,谁也挑不出毛病了,他才最后定稿。画成之后,观众赞不绝口,评为第一流的佳作。

周昉所以勤奋刻苦,善于吸取群众的智慧,关键是他有自知之明,视众人为师,拜众人为师,看到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他始终如一地坚持这样做,他的艺术造诣越来越深,终于超过了当时驰名遐迩的绘画大师韩干。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韩干为他画像,大家都说画的不错;后来又请周昉给画了一张。因为两位作者都是当时的名画师,郭子仪就把这两幅画都挂在了房间里,反复比较,分不出高下。正好赵纵的妻子回娘家省亲来了,郭子仪便指着画面问道:“这上面画的是谁?”

“赵郎。”女儿回答道。

“哪一张最像?”郭子仪问道。

“两张都像,不过挂在后面那张更好,因为前面那张只画了赵郎的状貌,而后面那张进一步画出了赵郎的性情和谈笑的风度。”

郭子仪大喜道:“今天总算分清二者的胜负了!”这后面的一幅,就是周昉所画。

李相不耻下问

李相,唐代的大将。曾担任大居守(高级武官)。他博览群书,认真细读,勤学好问,学识日进,受到当朝和后世人们的赞扬。

李相最喜欢读《春秋》,无论公务怎样繁忙,他每日必读一卷,常年不懈。

读书时,李相误把《春秋》中鲁国大夫叔孙婼的“婼”(chuò)字读成了“若”字。

有个小吏给在他旁边侍读。每当他把“婼”字读成“若”字时,小吏的脸上就不大自然起来。

时间一长,次数一多,李相便发现了这一情况,很觉奇怪,便问小吏:“你也常读《春秋》吗?”

“是的。”小吏恭恭敬敬地回道。

李相严肃地问:“为什么每当我读到叔孙婼时,你就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呢?”

小吏见长官那么严肃,以为是责怪自己,连忙躬身跪倒,然后恭谨地回答:“小人过去曾蒙老师教过《春秋》,今日听相公把“婼”字读成了“若”字,方才明白过去照老师所说把“婼”读成了“绰”是大错了。”

李相听小吏说是老师读错,不由暗自生疑。便说:“恐怕不是你老师的错吧?我没拜过师,这个“婼”字是照本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的释文注音读的,一定是我读错了,而不是你读错了。”说完,从书架上取出《经典释文》,让小吏看。

小吏一看,才明白李相把字注音的字形看错了,他委婉地说明正确的读音是“绰”而不是“若”。

李相听了,顿时脸色通红。觉得自己身为大官,日读《春秋》,多次读错字而不知,十分惭愧。于是,他走下座位,把太师椅放在北墙边,请小吏上坐。

小吏哪里敢坐,连说:“这是相公的宝座,小人岂敢越礼僭坐!”

李相把小吏按在坐椅上:“不许动,不然,我要生气了!”小吏不敢拂逆,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局促不安,十分尴尬。

李相站在南面,整整衣冠,然后面朝北,向坐在太师椅上的小吏躬身下拜。小吏又要离座,李相喊道:“不要动!”小吏只好坐在椅子上接受他的大礼参拜。

行过礼后,李相诚恳地说:“我身居高位,却常读错字,实在惭愧。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一字师’,我要再读错字,请你一定要给我指出来,千万不要客气啊!”

小吏见李相身为大官,如此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深受感动。

从此,小吏把自己从小跟名师学到的学识,教给李相,李相的学识大增。

钟隐装奴拜师

五代时期,有一位叫钟隐的青年,喜欢画禽鸟竹木。他平素以郭乾晖为师,临摹作品,学习技法,已初露头角。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机会见过这位老师,只是“神交”而已。

他为什么不去拜师呢?原来,他从旁了解到,郭乾晖老师虽独树一帜,誉满画坛,但有个特点:画法秘而不宣。无论谁去找他求教,他都不教,连让人家看一看作画过程也不答应。

钟隐求师心切,他并不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点滴成绩,还想再提高一步。在郭先生拒不收徒的情况下自己怎么办呢?他想了好久。

终于,办法想出来了,决定改名换姓,卖身郭家为奴。这件事钟隐做得很秘密,不露一点破绽。而郭乾晖只把他当奴仆看待,也未存有戒心。这样,钟隐学画的机会有了。端茶倒水之机,他可以瞧上几眼,夜深人静之时,他又细心琢磨。不多久,郭先生的绘画技艺,他几乎全掌握了,有时没人在场,他还练上几笔,心中十分高兴。

一天,钟隐心中忽萌画兴,便提起画笔在郭家的粉墙上画了一只老鹰。苍鹰共翠柏,壮志冲云天,那老鹰的神气,真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般。正当钟隐凝目沉思之际,忽有客人到。客人一见这壁画,无不称赞,说是郭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待到他们向郭先生祝贺的时候,弄得他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他随着客人们一起走到粉墙前一看,被那欲击长空的老鹰惊呆了。他忽然想到:世上学我画法的,只有钟隐一人,这老鹰画得如此之好,莫非……这时,钟隐纳头便拜,说明了求师的缘由和事情的经过,郭乾晖深为感动,他连忙扶起钟隐说:“你是一位可以深造的好后生,我决定收你为徒!”

从此,钟隐跟着自己久已渴慕的老师,更加勤奋地学画。终于,成为世人皆知的丹青妙手,为了拜师,不惜为奴,真诚的求学精神,也为后人所传颂。

宋太祖尚学尊师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宋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60—976年在位。

赵匡胤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是后唐骑兵中一个中级指挥官。赵匡胤出生的时代,正值政局混乱的五代时期。那时,出于战争的需要,人们普遍崇尚武术,轻视读书。赵匡胤小时候,就和一般公子哥不同,既崇武,又重文。七岁时入了私塾读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的老师叫辛文悦,是个知识渊博的人。老师特别喜欢他,他也十分尊敬老师。

那时候,学生常常捉弄老师。

有一天,劳累的辛老师竟趴在书案上打起盹来。两个好恶作剧的学生偷偷地溜出教室,从后园中捉了只螳螂放在了辛老师的肩头上。螳螂舞动着长腿,一步步向上爬着,眼看着就要爬到辛老师的脖领里。学生们不再读书,新奇地看着,不时地发出“嘻嘻”声。赵匡胤看到学生这样不尊重老师,十分气恼,狠狠瞪了那两个学生一眼,便轻手轻脚地来到老师跟前,把螳螂捉了下来。恰巧这时候老师醒了,看见赵匡胤手里捏着只螳螂,以为他在捣蛋。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冲着他喊:“真乃顽童,岂能容汝。去也!”赵匡胤什么也没说,流着眼泪退出课堂。

后来,辛老师从别的学生嘴里得知真相后,心里很不平静。他把赵匡胤找到身边赔罪说:“汝无错,师之过也!”

从此,辛老师更加器重赵匡胤,赵匡胤也更加刻苦学习。他跟辛老师学了很多别人学不到的知识。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当了皇帝。做皇帝后,他没有忘记恩师,派人把老师接到朝中。辛老师一见当朝皇帝,就要行君臣大礼,赵匡胤忙跪拦道:“愧煞我也,学生理应拜先生!我永远是您的学生啊!”辛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决定应赵匡胤之邀,留在朝中,效忠大宋王朝。

从此,宋太祖赵匡胤重文尊师的美德誉满天下,人们纷纷效仿他。一时间,崇尚学习,尊敬师长,成为风气。

状元汪应辰拜师

宋朝状元汪应辰。是信州玉川人。小时候就和一般儿童不一样,好沉思,老成持重。不满5岁,就会背很多古诗,出语惊人。18岁考中了进士。他的试卷特别突出。主考宋高宗出的题目:“吏道,民力,兵势何者为本。”汪应辰没有就事论事。指出三者都不是根本。“治之要以至诚为本”。高宗看后,非常满意。一定要殿试。结果一看是个少年,觉得非常惊奇,特开一例,让他到大殿上来。侍从让他到了殿上,高宗非常满意。中了状元。在朝中任职。

可是他总觉得自己知识有限,应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精益求精。他小时候,就听说京城有个张九成,是个大学问家。久不得见,深为遗憾。如今和他同在一个朝廷任职。就主动到张九成府上,拜张九成为师。张九成很谦虚地说:“自己老了,没有资格担任当朝‘状元郎’的老师。”可是汪应辰不依,接连下拜,由于他对自己学业精益求精,二人成了忘年交。互相研究学问。以后又听说当朝宰相赵鼐有学问,又做了赵鼐的幕僚,虚心向他请教。二人也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由于他虚心求教,精益求精,使他的学问非常长进。成为宋代名流。

陆佃千里求师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祖父。

陆佃小时,家境贫困,没钱供他上学读书,只得帮助家里打柴、耕田。但他酷爱读书,居贫苦学,从不放过一点空余时间,白天劳动空间,晚上劳动后,都是他读书的好时机。他一边干活,一边向有学问的人求教,把学到的知识记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才学。夜晚没油点灯,就在院子里映月光读书。经过十几年的苦读,陆佃在当地已初露头角,小有名气了。

古时学校很少,求师困难,求名师更为不易。他为了学得更多的知识,决定到外地拜师求学。当他得知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正在江南讲学,便决心去拜师。

为了拜师,他穿着草鞋,背着铺盖,长途跋涉,跑了千里路程。一天下午,来到一条河边,当时没有渡船,只得把行李顶在头上涉水过河。当他走到河心,突遇山洪暴发,巨大的洪流将他卷走,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艄公救了上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王安石,当他跨进王安石的家门时,已精疲力竭了。王安石看到这位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的有志青年后,十分喜爱,决心把全部知识传授给他。

在王安石的精心教导下,陆佃学习非常刻苦,博览群书,知识面极为广泛。在京师考试时,考官将题目一道紧接一道地发下来,许多人都惊慌失措,陆佃却从容答对,考中进士。他精通三礼,受到宋神宗的称赞,被提拔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继位,陆佃先被召为礼部侍郎,升吏部尚书,又拜尚书右丞,后转左丞。

陆佃一生虽然大多数时间在官场度过,仍坚持写作,著书242卷,如《埤雅》、《礼象》、《春秋后传》、《陶山集》等,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