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名家的教育智慧(4)
孙思邈问遍百家
孙思邈(581—682)是我国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出生于华原县(今陕西省跃县)一个木工家庭,父亲是个雀目病人(夜盲),母亲患粗脖子病,都是当时无法医治的地方病。少年的孙思邈也体弱多病,饱尝了病痛的痛苦。疾病给自己,给自己苦难的家庭造成的痛苦,孙思邈牢牢地记在心底,从小就立志学医,将来行医治病,为人解除痛苦。
12岁时,孙思邈跟父亲到药农张七伯家做药柜,从此孙思邈开始对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处处留心,虚心向张七伯请教每一味中药的功能、作用、生长地、药力大小等情况,深受张七伯的喜爱。
15岁时,孙思邈开始拜张七伯为师学医,同张七伯一起上山采药,学习单方,初步懂得了一些药性。后来张七伯看他虚心好学,又天资聪敏,自己的一点医学知识不能满足孙思邈求知的要求,便把自己一直珍藏的《黄帝内经》送给了孙思邈,让他好好研读。并告诉他将来到铜官县找自己的舅舅继续学习深造。
孙思邈得到了《黄帝内经》,真是如获至宝,对七伯千恩万谢。回到家里便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手不释卷地苦心钻研,有时会通宵达旦。
但他愈是学习,愈是感到自己的浅薄。后来,他决定去铜官县找张七伯的舅舅求学问。经过许多周折,他终于找到了那位医生,便拜他为师,潜心学医。一年时间里,他不但学到很多医学知识,而且把师父的一部《伤寒论》全部抄了下来。
学有所成后,他又回到村里,一边在邻居亲戚中行医,一边刻苦读书,继续深造。二十岁左右,不仅医道大有进步,而且对诸子百家的学说,南北朝的历史,以及从天竺传来的佛教经典,都做了深入地研究,为他以后在医学领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做了深厚的文化准备。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就连二百里以外的京城长安,也有人知道华原县的孙思邈。
一天,孙思邈为远道慕名而来的病人治愈了痼疾,病人感激地赞许他如复生的扁鹊,再世的华佗。孙思邈听了这样的称许,不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却惆怅起来,深感惭愧地说:“我连称职的医生都不够格啊!乡里人的雀目病,粗脖子病,自己至今无法医治,怎敢与那两位名医相比呢?唉!惭愧呀……”
那位病人看到孙思邈因不能医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而痛心的样子,深为他的这种全心为解除病人的痛苦的医德所感动。便对孙思邈说太白山有一位先生能治粗脖子病,而且给他的表妹治好了。
孙思邈听到这些,便如寻到珍宝一般,惊喜地抓住那个人的双手,急不可待地打听那位太白山先生的名姓地址。了解明白后,第二天一早他便一无反顾地告别家人乡亲,只身前往远隔四百里的太白山寻师去了。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在郿县以南。经过多日的艰苦跋涉,孙思邈才来到太白山,找到了那位病人所说的人——陈元。可遗憾的是,陈元并不是医生,他是根据父亲用昆布和海藻治粗脖子病的方法,每次上山时带一些回来,用完就没有了。
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孙思邈感到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灰心,心想:“既然陈元的父亲会治粗脖子病,他就可能知道这种病的情况。”
于是,孙思邈便在这里住了下来,一边给山区人治病,一边同陈元上山采药互相学习交流。一天,陈元偶然地说出了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专欺侮穷人,富人根本不害这种病。”
听到这话,孙思邈心里一动:“看来,穷人是由于身上缺少某种东西才害雀目病的。如果让穷人吃富人的食品,说不定能治好雀目病。”
在陈元父亲所说的话的启发下,孙思邈整日整夜的研究如何治疗雀目病的问题。一天夜里,孙思邈正在一边苦思冥想,一边查看医书。忽然间,他好似在黑暗中看到闪电一般,眼睛亮起来。因为他在医书上找到:“肝开窍于目,”这样一句话。他想:“眼睛的病多半与肝有关,那么吃动物的肝儿是不是可以补益眼睛呢?”后来经过实践,孙思邈找到了医治雀目病的方法——用食物疗法,吃动物的肝儿来治雀目病,收到很好的效果。
为搞清如何治粗脖子病的问题,孙思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找到吃麂靥治粗脖子病的方法,吃羊靥也有效。
孙思邈用食物疗法,为很多雀目病和粗脖子病人治好了病。这些人对孙思邈总是千恩万谢,称赞他的医术高明。但孙思邈却总是念念不忘地说:“这都是陈元父亲的启发才使自己搞明白治病方法的。”足可见他对“一言师”都是十分难忘的。
唐太宗贞观三年,孙思邈被聘进京。到长安后,他依然坚持勤学好问的习惯。他听说长安有甄枚和甄立言两位高医,就想登门求教。但这两位医生年事已高,正忙于著书,不肯接见人。孙思邈却不顾这些,千方百计地找到了他们,诚恳地向他们求教。两位名医深为孙思邈的好学精神所动。不但同他一起探讨了许多医学上的问题,而且把自己的著作《针方》、《明堂人形图》、《古今验方录》等送给孙思邈,供他学习参考。
贞观十四年,六十岁的孙思邈重返家乡,把自己一生搜集的医方,医药标本整理撰写了《备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书是他一生对药物研究,走遍家乡和汉中、四川一带,遍访名师、求教群众、研究古代经典而获得的硕果,集当时和前代医学之大成,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世民教子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曾经对臣下说过:“一个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将来怎么发展,主要由教育来决定。”他还列举周成王和秦二世正反两个例子来说明“人的善恶由近习”的道理。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那些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自己的子女要尊敬老师。
公元639年的一天,长安城里太子居住处的东宫前,突然出现一乘大轿,一个头戴乌纱身穿袍服的老人,由几个太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走下轿来。这时,东宫大门敞开,从里面走出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上前向老人施礼。这个少年就是皇太子李承乾。那么,来的这位老人又是谁呢?也许有人会以为是皇帝的重臣。其实不是,他是皇太子的老师李纲。原来李纲由于患了脚疾,行走不便,唐太宗就特许他乘轿入宫讲学,诏令皇太子亲自拜迎老师。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又令礼部尚书王珪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李泰的老师,一天,有人反映说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听了十分生气,当着王珪的面批评魏王,说:“你以后每见到王珪,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松懈。”从此,魏王李泰看见老师,总是好好拜迎,听课时也十分认真。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给后人留诗1400余首,编为《杜工部集》。
杜甫作诗,要求非常严格。每作一篇,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篇中,每一个字都能经得住推敲,许多字词之妙用,易之不得,换之不能,令人叹服,可以说达到了绝妙的佳境。
一次,北宋大诗人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四人相约游览观光。走到一座深山古寺时,见墙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喜雨》。因为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一句的末字已模糊不清。苏轼提议由四人填上缺字,三人表示赞成。苏轼先填,填个“润”字,诗为“林花著雨胭脂润”;黄庭坚次填,填个“老”字,诗为“林花著雨胭脂老”;秦观三填,填个“嫩”字,诗为“林花著雨胭脂嫩”;佛印四填,填个“落”字,诗为“林花著雨胭脂落”。
回来后,他们都惦念着所填的字是否恰当,是否与杜甫的原诗相符。他们匆忙找来《杜工部集》。杜甫的原句是:“林花著雨胭脂湿”。四人仔细品味,异口同声地说:“‘湿’字真乃绝妙!”
妙在何处?苏轼说:“‘湿’字照应前面的‘著雨’。”黄庭坚说:“‘湿’字没有做作之感。”秦观说:“‘湿’字有‘润’的感觉。”佛印说:“‘湿’了的胭脂可得‘润’、‘老’、‘嫩’、‘落’的不同色彩和情态,将我们四人用字之特点尽收其中。”
爱,是世上最大的动力。我们从杜甫诗歌用词造句所进入的境界上,不难看出他对诗歌、对诗歌创作的爱,该是多么执着!
画圣吴道子拜师
吴道子,唐朝开元盛世的画圣。
他天性聪明,一向好学,在向师傅学画的一群学生中,他的成绩最为突出,画得很好。师傅看他学有所成,决定让他出去闯荡一番。临别时向他赠言:“不拘成法,另辟蹊径。”
吴道子认为已经学的很好,自己了不起了,恃技狂傲。一次,与名画家杨惠之比画,结果比败了,他羞愤难当,不仅撕了自己的画,也把杨惠之的画抢过来撕掉了。
他没想到还有比他画得更好的人。他衣衫不整,失魂落魄地来到一家酒肆。正巧,当朝的秘书监贺知章和长史张旭正在豪饮。他们醉后挥笔。贺知章提笔写出一幅古拙沉雄,大有飞动之势的狂隶书:“酒中去寻蓬莱境,悠悠荡荡上青云。”而张旭展臂挥写,两行狂草出现在墙壁上。写道:“张颠自有沧海量,满壁龙蛇碗底来。”其字迹真如龙蛇狂舞,气势豪壮。
吴道子看得发呆,仿佛得见天人一般。他奔到贺、张二人面前,扑地跪倒,纳头便拜。贺、张二人见一满脸污垢的人跪在面前,以为是乞丐来乞讨,连忙扔下两把碎银,向门外走去。吴道子慌忙站起,跪到门前,把二位大人拦住,重又跪倒在地,说:“在下姓吴名道子,愿投在二位老先生门下学习书法。”贺、张二人这才明白吴道子的用意,但看他这副怪模样,都不大欣赏地摇了摇头。在他们看来,这个人怎么能学好字呢?贺知章拉着张旭,绕开吴道子又向门外走去。
吴道子一看,他们不肯认他为学生,重又站起,急得大叫:“二位先生慢走!”然后,跑过去连连叩拜不起,只叩得额头青紫,流出血来,嘴里还不住地说道:“道子实在是为先生的技法倾倒,望能收下弟子,望能收下弟子。”一时间声泪俱下。
贺、张为吴道子的一片挚诚所感动,忙过去把他扶起来。张旭取出自己写的真、行、草三幅字给吴道子,要他先临习两年。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勤奋就是诀窍。”
烈日炎炎,蝉鸣不已,吴道子在室内赤臂挥毫,练习楷书。他大汗淋漓,案上已积满了已书写过的纸张。
秋去冬来,大雪盖地,吴道子在书写狂草。
一年过去了,吴道子去拜见恩师。张旭见吴道子来,马上问道:“你为何临摹刚一载就来找我?”吴道子把一幅自己写的草书呈给张旭,回道:“弟子来请恩师指导一下……”张旭将条幅展开一看,很生气,随手掷于地上。吴道子见状,连忙跪在地上说:“恩师,弟子知道,技法还远未练成,然而弟子不是为学书法而学书法的。”“嗯?”张旭面有愠色。
吴道子说:“弟子本来志在丹青,现如今画坛技法俱已陈旧,弟子志在创新,另开蹊径,然而苦于无从下手。也是苍天助我,幸得偶见恩师书法,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猛然悟得若能以书法绘画,便可一改前代画风,于是拜在恩师门下。现有一拙作,望恩师赐教。”说毕,将一幅“兰叶描”金刚力士像呈现张旭面前。
张旭接画在手,展开观看。吴道子窥视着老师的脸色。但是,张旭却一脸矜持之情,不露声色。观后,张旭将画卷了起来。
吴道子起身道:“弟子还要游遍远近山川庙宇,再练山水画技,就此告辞了。”说完,对着张旭拜了三拜,转身离去。
张旭待他走后,才展开画幅重新看了又看,赞叹道:“绝顶聪颖绝顶狂,天生道子世无双。”
颜真卿拜张旭为师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颜体”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字体。它刚劲、端庄、流畅。这种字体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经长期摸索而创造和形成的。
颜真卿少年时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但他勤奋好学,常用黄土在墙上练习写字。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学习。
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善写各种字体造诣很深,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这位名家能把全部本领都传授给他。
但是,拜师已好几个月了,老师却很少给他讲什么,只是常将自己书写的字和历代名家的字迹给他看,要他“倍加工学”,反复揣摩,并要他多多领悟自然万象,从中探求启示。求学心切的颜真卿越想越着急,他找到张旭,要老师把行笔落墨的诀窍传授给他。张旭被弄得又好气又好笑。看来颜真卿是希望能找到一种不用力气就能成功的捷径,可是这样的“秘诀”是找不到的。他耐心的开导颜真卿,给他讲述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就在于苦学。记住,不下苦功的人,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受到很大启发。从此,他再也不去寻找什么捷径了,而是扎扎实实地埋头勒学苦练,不仅在书法上大有长进,而且明白了为学之道。他废寝忘食,发愤攻书,终于成为大书法家,并在开元年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
王方庆甘拜部下为师
王方庆曾任唐朝洛阳留守,他自幼攻读经史,功底颇深。当了镇守使后,他更觉得自己学问不够用,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所以仍手不释卷地学习,日以继夜。他自幼年就非常喜欢“三礼”这部典籍,不过这部书古奥艰深,有的地方看不懂。他便虚心向周围的人请教。这部古籍读的人很少,有人介绍说:“判官,徐坚西钻研过这部书,并且造诣很深。”他听了非常高兴,就去找徐坚西,请他给讲解。
徐坚西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学者,文章写得非常流畅。他起草的奏章,交到朝廷,当时的唐高宗李治都非常欣赏。曾向王方庆查问过,起草人是谁。
这次王方庆向他请教,他感到很意外。因为王方庆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又是有名的学者。他想:是不是来探一下自己的功底?或者是要裁撤我,故意找岔子刁难,他有些心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