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名家的教育智慧(6)
岳飞从师周侗
岳飞,字鹏举,南宋时大将,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他率领的岳家军屡败入侵的金军。
岳飞小时候,家境贫穷,上不起学。他家隔壁是村里三个员外合办的学馆。文武双全的周侗就在这个学馆里教书。
岳飞仰慕周先生的学识,每天将凳子垫了脚,爬在墙头上听周先生讲学。
一天,周先生出去了,临行给学生王贵、张显、汤怀三人出了一个作文题。
爬在墙头上的岳飞心里想道:先生既已出门去了,我何不到馆中看看?于是,他绕道走进了学馆。
没想到,岳飞被王贵一把扯住,说:“张哥、汤弟,他就是岳飞,我爹常夸他聪明。先生给我们出了文章题目,我们哪有心情去写,何不请他代笔!”
张、汤两个孩子说:“有理!”
岳飞说:“怕我写的不中先生意!”
“休要太谦!你肚中饥饿,抽屉里有点心!”王贵怕岳飞跑了,把书房门反锁起来,王、张、汤三人飞跑玩耍去了。
岳飞坐在凳上,依照三人的口气写了三篇文章。然后,他又翻看周先生写的文章,不禁拍案叫绝:“我岳飞若得周先生教诲,何愁不能成才?”
正在这时,只见王贵、张显、汤怀三人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说:“不好了!快走!先生回来了!”
岳飞慌忙离开书馆回了家。
周先生回馆,检查三个学生写的文章,逐篇看过,文理皆通,与往日写的文章大不相同。周先生很纳闷儿:三个学生的学问怎么骤然长进了许多?他严肃地盘问三个学生:“刚才何人来过?是谁人为你们代笔?”
三人开始还在抵赖,被先生盘问不过,只得把岳飞来馆代笔的经过招了出来。
周侗大喜,命令王贵将岳飞请来。
岳飞惴惴不安地来到馆中,拜见过周先生,说:“小子年幼无知,一时狂妄,望先生恕罪。”
周先生问:“你从师何人?”
“无师,是跟家母学的。”
周侗连忙说:“快请令堂大人来馆!”
岳飞回家请来子母亲。这时,三个员外和他们的夫人也来到了学馆。
周先生对岳母说:“令郎今后必成大器。玉不琢,不成器,我欲收令郎为徒,愿将平生所学教他!”
岳母大喜。岳飞连忙跪拜于地:“恩师在上,受学生一拜!”
从此,岳飞跟周侗学文习武,视先生为义父。周侗把十八般武艺,尽数传授给他,他的学问也大有长进。
不料,周先生年事已高,偶感风寒,一病不起,竟溘(kè)然长逝。
岳飞十分悲痛,同王贵、张显、汤怀将恩师安葬在沥泉山旁。岳飞在坟侧搭个芦棚,他居住在棚内为恩师守墓。
后来,岳飞没有辜负周先生的期望,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当上了率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入侵的金军一见岳家军,皆望风而逃。时有民谚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吕祖谦以优者为师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中原人,出身于官僚家庭。祖父吕好问曾做过尚书右丞,使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利用家中藏书颇多的优越条件,熟读历代经典著作。
但他很不满足。觉得世界上最深奥的事莫过于学问了。他决心以优者为师,不管走到哪里,听说谁的文章好,一定要见上一面。攀谈攀谈,把人家的优点学过来,补自己的短处。如当时出名的理学家朱熹,他是二程理学的四传弟子。是他的好朋友,他十分注重向朱熹学习请教。由于吕祖谦博采众长,以优者为师。学业成绩突出,考中了进士,以后又考上了博学宏词科,升任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当时对在任官吏,每年都进行考核,一些心中没底的人,考前四处寻风摸底。唯有吕祖谦,不动声色,胸有成竹。结果每次考试,他都名列前茅。
吕祖谦虽身居要职,文章优秀,但他仍坚持以优者为师,经常与人切磋砥砺,如发现陆九渊这个后起之秀,便千方百计找他的文章来拜读。果然名不虚传,有独到之处,于是和他做了忘年交,经常在一起交谈。只恨相见甚晚。他认为陆九渊大有可为。果然在科举考试中,他的文章最好,主考官互相传阅,都赞不绝口。吕祖谦看完后,指出此文乃陆九渊所做,众人以为他太武断了。吕祖谦指出:应拆封检验。一验证,果然是陆九渊的文章,大家赞叹吕祖谦好眼力。吕说:“他的文章我仔细琢磨过,了解他的风格、特色。怎么看不准呢?”
文天祥效师英勇就义
文天祥,是一位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他的英名,他的事迹,早已彪炳于史册。他写下的《过零丁洋》、《正气歌》、《指南录·序》和《后序》等诗文,数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后来人。
文天祥的家乡在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二十岁时,曾进白鹭洲书院就读。这个书院的首创人叫江万里,他是江西都昌人,曾在朝廷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左丞相。他为官清廉、正直,名声很大。江万里任吉州地方官时,在城东的白鹭洲上造了一所书院,名为白鹭洲书院,并亲自主持讲学。文天祥最崇拜他的老师江万里。
江万里生性耿直,遇事敢于直言,皇帝虽然对他“眷注尤厚”,但奸相贾似道却“恶其轻发”。所以,江万里几度入朝做官,都不能久在其位。由于皇帝无能,军国大事,几乎全被贾似道一人操纵。
文天祥同他的老师江万里一样,由于对待奸相贾似道的态度不好,一再被排斥,而遭到弹劾去职。
1273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江万里正做湖南安抚使,他们在长江见面,一起议论国家大事,不免感慨万分。江万里语重心长地对文天祥说:“我已很老了,但依我看,将来的世道必然会有大的变化,改变这一世道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了你等的身上了,你一定要努力啊!”
他把挽救国家危局和命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赤胆忠心的后辈人的肩上。
江万里的一番话,深深地铭刻在文天祥的脑海里。在他的心目中,江万里始终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师,是足以效法的忠公体国的大臣。这一席话,对文天祥以实际行动投入救亡斗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江万里不能像文天祥那样奔走呼号,组织义军,却抱定了以身殉国的决心。
襄阳、樊城相继陷落,江万里特地在江西饶州自己府第的后圃中,凿了一口池子,题曰:“止水。”江上的警报一到,他拉着一个门人的手,道出自己的由衷之言:“形势已经无可挽回了,我虽然不是当官的了,但也应该与国家共存亡。”
元兵进城时,江万里投池殉国。在他的感召下,他的手下人和儿子都相继自杀,他的弟弟江万顷则被元兵杀死。国破家亡,满门忠烈。
此时,文天祥已被元朝当局囚禁在大都狱中,正进行不屈的斗争。老师以身殉国的消息辗转传来,他不胜悲恸,痛惜不已。他一生最仰慕的是那些忧国忧民、刚直不阿的忠臣。老师的死,震撼着他的心,他要效法老师,斗争斗争。
两年后,他终于神色自若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揭傒斯以父为师
揭傒斯是元朝著名学者。是《辽史》《金史》《宋史》的主要撰辑者。他去世时朝廷内外为之哀悼。他寿终正寝那天,正赶上外国使者来访。礼宾司原定那天要宴请外国使者。当听到揭傒斯去世时,立即取消了当天的宴会,为揭傒斯举哀。由此事可见揭傒斯是深受民众爱戴朝廷敬重的一位名人,也是德高望重的学者。
揭傒斯所以有这些成就,是与他青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也是他父亲教导的结果。他父亲学识渊博。可是考场发挥不好,连考几年也没考上。他父亲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儿子身上了。可是这个老书呆子,整日里读书,真是读傻了。一点也不会管理家业,没几年工夫,就一贫如洗了。他又无半点官职,分毫收入没有。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可是,这些他全然不在乎,以教子为乐。像有人督促一样,每天准时给儿子上课。儿子也非常体谅父亲,主动帮父亲干活,恭恭敬敬的以父亲为师。父子关系极为融洽。“四书五经”父亲一字一句地教他。儿子字字句句一丝不苟地学习。白天父亲上完了课,晚上他自己认真复习。一学就是半夜。家穷升不起火,他只好盖上被子学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揭傒斯不但掌握了父亲教的全部功课,而且还涉猎了古今中外的诸子百家图书,学问渐渐地超过了他的父亲。
揭傒斯入朝初曾任翰林院国史编修。在任期间,曾写成《功臣列传》一书。宰相李孟正阅读后,赞叹不已。升任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兼任原职。在奎章阁任职,负责教授公卿大臣们的子弟读书。他学问渊博,教书又非常耐心。因此学生们都很欢迎他。一次文宗到学馆视察,顺便向老师提些问题,回答最满意的就是揭傒斯。以后在文宗心中把他作为一把尺子。在录用官员时,总是以能否赶上揭傒斯为标准。
以后,顺帝即位,秦王伯颜当政,把揭傒斯升任为奎章阁供奉学士。还没等到位又晋升为翰林直学士。等到他开课时又升任为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以后根据他的职权,又封他为中奉大夫。当时典章制度规定官员升迁不得超过两级而他连升四级是绝无仅有的了。
宋濂求师宁吃千般苦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大臣,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三学士”。
宋濂从小就酷爱学习,但家贫买不起书。为了读书,他常找当地藏书富甲一郡的郑义门借书。书一借来,他就抓紧一切时间抄完送还,从不过期。由于他爱学习、守信用,才能常借到书,这样使他读了很多书。
二十岁以后,宋濂的求知欲更强烈了,渴望得到名师的指教,却苦于找不到名师,又没有学识渊博的朋友一道研究学问,为此宋濂常常感到苦恼。
一天,有人告诉宋濂百里以外的地方有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向他求学的人众多,是个难得的良师。
听到这个消息,宋濂十分欣喜,立即决定登门拜师。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穷困的宋濂却穿着草需冬裹着一件破棉袄出门拜师。凛烈的北风刺骨,爬高山,越深谷,几尺深的积雪更使他举步艰难。脚冻裂了口子,四肢冻得麻木了,宋濂却全然不顾,一心拜师求学,后来严酷的风寒已冻得他无法支撑了。幸好被一位好心的客店主所遇救护。
宋濂求学,更是不易。那位老先生对待学生的态度非常严厉。每次求教,宋濂都要恭恭敬敬地站在教师的身旁,小心翼翼的提出问题,探问究竟,然后躬腰曲背倾耳等候解答。就是这样,老先生有时也会不耐烦,宋濂还要常常遭到无端的呵斥,甚至是没有自尊的训责。
宋濂遭到这样的呵斥,心里有时也无法承受,泪水常会不争气地涌出来。但他想:“自己是来求学的,为的是向教师学得知识,不能计较先生的态度。”因而他常以张良进履的故事来激励自己,极力的抑制住要流出的眼泪,掩饰自己为求学而丧失自尊的痛苦,对老师的态度反而更恭谦了,礼节更周到了,耐心地等到先生高兴时,再提出问题请教。
当时与宋濂同学的人,大都是些纨绔子弟,衣食住行非常奢侈。宋濂却从不羡慕他们,更不觉得自己寒酸,他常想:“虽口体之奉人也,以心中有常乐者也。”因而,求师更加虔诚,修学更加刻苦。
后来,宋濂又先后拜过元末著名的古文家吴莱、黄溍、柳贯等人为师。求师时总是不顾酷暑严寒,顶风冒雨,长途跋涉。又常常是衣不遮体,食不饱腹。即便在条件好的时候,他一天也只能吃两顿饭。但他从不把这些难耐的苦痛放在心上,却把求得高师,得到真知看作是最大的快乐。
宋濂不辞劳苦虔诚求师的精神为后人所敬仰,历来被传为佳话。宋濂更无负于求师的艰难而潜心修学,使他的史学知识博大精深。文采出众。散文名噪于世。平生著述极富,主修了《元史》,著有《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浦阳人物论》、《孝经新说》、《龙门子》等。在当时影响很大,蜚声海内外,高丽、日本等国的使臣来中国,总是要问候宋先生,广泛购买他的文集。
李时珍处处拜师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
明朝的时候,医生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被排到所谓下九流的行列里,人们既需要医生,又看不起作医生的。李时珍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从小继承父业,毕生钻研医道,直至成为一位闻名全球的大医学家。
大约在他35岁的时候,李时珍发下宏愿,决心重新修订医学名著《本草》。为实现这一理想,李时珍在十年苦读的基础上,立志要再行万里路。他知道,人人皆有专长,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每到一地,他就向当地的农民、山民、渔民、樵夫、猎人、药农学习,向他们请教。凡是遇见他不懂的、没见过的知识,他都虚心请教,认真记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资料。
有一次,李时珍走到一处驿站,已累得非常疲乏了。一些往来于驿站之间的车夫们正聚在一起,见到李时珍,便热情招呼他坐下。见到李时珍如此疲惫的样子,一个车夫从眼前刚刚熬好的一盆汤中盛了一碗,端给他说:“来,吃碗解乏汤试试。”李时珍端过碗来一喝,微甜,略带清香。急忙问:“这汤是用什么熬的?叫什么?治什么?”车夫们笑着告诉他:“这是用叫鼓子的旋花熬的汤,这种草药能治理筋骨损伤,保护筋骨,解除疲乏。”说罢,还拿了些粉色的旋花给他。李时珍听罢,兴奋得跳了起来,连忙把车夫们的话一一记录下来。李时珍由衷地感谢这些车夫老师!
还有一次,李时珍来到河旁边,给一位渔民治过病后,渔民们盛情地招待他吃了一顿海鲜。餐中的一道鱼菜,吃起来味道鲜美。一问才知道是“河豚”。李时珍立刻就想起了“舍命吃河豚”的谚语了。看来只有知道河豚味美无比,才会懂得为什么有人宁愿舍命,也要吃河豚了。但是为什么吃河豚要“舍命”呢?李时珍非常谦虚地一一向渔民们请教,渔民们告诉他:“吃了河豚的脂油,会使人舌头发麻;吃了河豚的子,会使人肚子发胀;吃了河豚的眼睛,使人眼睛发花;吃河豚不得法,还可能送命。”李时珍就是根据渔民们的这些经验,总结出了“油麻、子胀、眼睛花”的顺口溜,告诫人们,吃河豚千万小心,以防中毒。
每到一地,李时珍都要到当地的制药作坊,向制药工人询问一些药物的制作方法,请教制药的一些技术问题。
李时珍就是这样,时时学习,处处拜师,生活在大自然的课堂里,生活在群众的智慧海洋里,不断武装自己,不断获得真知灼见。他踏遍了大江南北,访问了上千人,阅读了800多种医药典籍,记录了大量珍贵资料,写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反复修改、校对、整理,三易其稿,历经30年时间,在他61岁时,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终于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