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把我的生活还给我
控制是人际关系里非常常见的一种行为。一个人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另一个人的行为,另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主张,听从别人的支配,这种情况,远比我们察觉到的更普遍。
少数服从多数,群众服从领导,下级服从上级,士兵服从将军,公民遵守法律制度,这些超过个人意志的力量,对个人行为的控制无处不在。没有控制,群体就没有效率,社会就失去秩序,也就没有所谓的文化与文明。
但是这种控制是人们能意识到的,也愿意接受。所以,这种控制关系不会让人感到挫折与创伤。
真正让人感到不快的控制,发生在平等的个人之间,不易察觉,更不易摆脱。它给控制者带来更多利益,却剥夺了被控制者的幸福。被控制者失去了宝贵的自主性,而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我常说,“说了算”的人比“老好人”要幸福,因为强者总是比弱者体验到更多掌控感。确认“我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人就会感到幸福。
被控制者的周围有一道无形的网罗,他感到受到限制,不被信任,可有可无。这种感觉就是对人自我价值的否定。被人控制,是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感到不快乐的真正原因。
否认他人的感觉,干涉他人的自主行为,无视他人的存在,武断地为他人下判断、贴标签,这都是试图控制对方的表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冲突,大多是这么引发的。想一想,当我们听到这些话时,例如“你的想法是错的”“这么做对你没好处”“你的意见没人关心”“你就是这种人”等,是不是会感到不快?这种不快就是对被控制的愤怒和厌恶。
社交场合里的控制行为,会受到社交礼貌的抑制。但是在亲密关系中,由于彼此心理边界的融合,控制关系更不容易觉察,也更不容易防范。很多人很难区分爱与控制的区别,的确,那些强势的控制者往往显得感情热烈,意志坚定,貌似“更在乎”彼此的关系。
但是,爱与控制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很明显。爱是无条件的理解与接纳,是来自人们内心单纯的善意。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不是因为你“符合我的标准”。
而控制则是有条件的,被爱者必须“表现好”才能获得爱人者的接纳,否则便要被否认,被拒绝。控制,是伪装成爱的霸道、自私。“我爱你,但是你得听我的”“我爱你,但是你得做个好孩子”,这些都是控制,不是爱。
控制行为最残忍的地方在于,它告诉孩子父母对你的爱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如果你不够优秀,他们可以随时收回这种爱。而孩子相对于父母是如此弱小,他们无可选择。而父母的控制行为却把孩子置于被选择的境地。虽然父母的初衷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幼小的孩子却没有足够的智慧冷静进行区分。他们只能拼命满足父母的愿望,以抵制自己心底对于被抛弃的恐惧。
喜欢控制别人生活的人,实际上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控制者内心焦虑的程度远远高于普通人,他们对安全感的渴望超过对“理解和接纳”的渴望,这使他们对亲密关系有一种病态的依赖,却又不能平等地与他人相处。为了确保对方不离开自己,他们不惜动用精神控制,把对方留在自己身边。他们会对这样的话莫名感动——“爱意味着永不分离”。
控制让抚育孩子的工作变得简单、容易,让父母更不愿“交出权柄”。当孩子逐渐长大,萌生自我意识,希望独立自主,有的父母仍然不愿放弃对孩子的控制。那些父母口口声声“为你好”“因为爱”,实际却是在控制孩子的生活,否认孩子的独立人格,阻碍孩子自主成长,给孩子带来长期的精神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