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昔物语集》孝子谭的先行研究
《今昔物语集》有很多和其他典籍类似的说话,因此对《今昔物语集》的研究最初以探寻出典为主。自冈本保孝的《今昔物语出典考》(安政七年,1860)以来,出典研究经历了许多误解和挫折,至今依然是《今昔物语集》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关于震旦部的出典研究,从最初阶段开始就被视为《今昔物语集》研究的重点。《三宝感应要略录》《冥报记》《孝子传》等,在《今昔物语出典考》的时点就已经为研究者们关注,此后也为震旦部出典研究所重视。如今《三宝感应要略录》《冥报记》《孝子传》是震旦部的主要出典的观点几乎成为定说。当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学者。比如,关于《孝子传》,小峰和明就对船桥本《孝子传》是《今昔物语集》震旦部孝子谭的出典之说抱有异议。对照《今昔物语集》震旦部孝子谭和《孝子传》时,确实难以判断后者到底是前者的原处、出典、同话,还是同文同话。原处、出典、同话、同文同话,这些术语是在《今昔物语集》出典研究史上逐步提出的概念。所谓“原处”,即故事最早出现的文献或典籍。其次是“出典”,这个问题有些复杂,出典的意思是具体出现在哪一部典籍中。由于某些典籍在日本古时有多种抄本,这些抄本在内容细节方面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必须确定直接出处。再次是“同话”,多指那些出现在不同书籍中的形态内容很相似的说话。最后是“同文同话”,顾名思义,指那些字面语句都相近的说话。此外,还应该再加上“类话”,指同类的说话,但是情节内容方面会有差异。这些概念和分类标准在研究日本说话文学时会经常出现。
提及小峰和明在研究日本说话文学方面的成果,必须承认他在震旦部的构成及出典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但同时也有偏误。关于他的观点笔者将在后文有关部分中具体论及。
《今昔物语集》的卷五至卷十构成了震旦部,其中卷九的题名为“震旦付孝养”,也就是说该卷说话的主题是“孝养”。在卷九的46话中,我们可以找出17话与孝养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些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故事。
中国孝子谭的出现是孝文化的产物。汉代刘向编撰的《孝子传》收集了当时流传的孝子故事,遗憾的是这本书已经散佚。汉代以后,有很多种孝子传问世,但之后皆湮灭无存。现在中国本土只能通过逸文寻找其端倪。不过,在日本尚有两种免于散佚的完本《孝子传》流传到今日,这就是阳明本《孝子传》和船桥本《孝子传》。
《孝子传》在《今昔物语集》出典研究的最初阶段,不知借由什么文献而浮出水面,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冈本保孝在《今昔物语出典考》中同时言及《孝子传》《三宝感应要略录》《冥报记》等文献。芳贺矢一在《考证今昔物语集》中列举了大量文献,对孝子谭出典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值得参考的资料。昭和三十一年(1956),西野贞治在《关于阳明本孝子传的特征以及与清家本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船桥本《孝子传》是《今昔物语集》孝子谭所依据的典籍。起初提出阳明本《孝子传》是《今昔物语集》孝子谭出典的今野达,在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船桥本《孝子传》被发现后,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今昔物语集》卷九的第3、4、5、6、7、8、9、10、11、12、20、43、44、45、46话以及卷十的第21话,共16话出自船桥本《孝子传》。山田孝雄父子们校注的岩波《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本《今昔物语集》,采用了与今野达几乎相同的观点,认为震旦部说话中有15话出自船桥本《孝子传》。卷十的第21话,山田氏则认为出自《古烈女传》卷五《节义部十五》。
在此,关于阳明本和船桥本《孝子传》,需要做一点说明。称为阳明本《孝子传》,因为是阳明文库的藏书,两册一卷,属日本中世写本,书写者不详。船桥本是船桥家旧藏本,现在藏于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清家文库,因此也称为清家本。该本于天正八年(1580)由清原枝贤书写,题笺处有“青松”字样的署名,这被看作是枝贤的儿子国贤的自署。船桥本《孝子传》由吉川幸次郎、一海知义影印刊行,并附有解说和现代日语译文,不过他们的解说和日语译文错误较多。黑田彰的《孝子传注解》,对阳明本《孝子传》和船桥本《孝子传》进行了详细的书志调查,具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