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思维的培养:好奇宝宝上线

第一节 认知思维:我会观察,我会懂

守恒实验是皮亚杰探讨孩子思维特点的一系列经典实验。从这些实验中,皮亚杰得出结论:孩子思维受直接知觉的影响,以直接、片面的方式认知事物。皮亚杰的守恒实验包括数量守恒实验、质量守恒实验和液体守恒实验。在这里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下液体守恒实验。

向儿童展示两个一模一样的玻璃杯,杯中倒入相同容量的液体,询问儿童两个玻璃杯的液体是否一样多。在得到儿童的肯定回复后,再将其中一个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更细、更长的玻璃杯中。这时新玻璃杯中的液体显得更高一些,再次询问儿童两个玻璃杯中的液体是否一样多。结果发现,大多数3~4岁的儿童会回答细长玻璃杯中的液体更多一些;5~6岁的儿童会表现得比较犹豫,似乎注意到玻璃杯中的液体含量是一样的,但是确信两个玻璃杯的液体含量一样的儿童并不多;8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正确作答。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思维是逐渐发展的,具体来说,孩子的思维会从直观的具体形象思维——“谁高谁就多”,向抽象思维——“考虑高度、宽度各个方面”转变,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会难以理解抽象的东西。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特定年龄阶段对应的知觉特点来向他们介绍概念,这样才能有效达到亲子沟通的目的。

一、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孩子在这个阶段通过动作来逐渐认知并熟悉周围世界。新生儿可以在先天的反射动作基础上,逐步与环境相协调以学习一些新的行为。像新生儿吮吸妈妈乳头的动作就是先天反射动作,可以同化到吮吸奶瓶上。在这个阶段,孩子从一开始本能的反射动作发展到个别反射动作的有机整合,并出于一定目的实施动作,动作目的和动作手段的区分进一步加强,学会从偶然事件中总结经验,最后能够独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会用肢体去触碰外部世界,体验并熟悉像“烫”“辣”“疼”这样的感觉。在这个阶段,父母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勇于探索。

也是在这个阶段,孩子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客体永久性是指个体在无法感知物体存在时却仍然相信物体的存在。但在0~9个月大的孩子心中,如果某个面前的物体突然离开了他们的视线,他们可能会在最后见到这个物体的地方随意寻找下,如果找不到,他们也不会往心里去,毕竟在他们心里这个物体“消失”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这么沉迷于“躲猫猫”的游戏,毕竟看不见的物体忽然出现对缺乏客体永久性概念的孩子而言就像魔术一般神奇。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客体永久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仅会在最后一次见到物体的地方搜索,还会在疑似藏匿物体的地方搜索,最后慢慢培养出在脑海中预估物体移动路径的能力。在客体永久性的发展过程中,孩子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因为在孩子寻找物体行踪时,需要借助空间上的定位和时间上的连续性。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孩子在2~7岁认知所处的前运算阶段主要是指孩子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抽象概括所经历过的事物、所看到的物体。比如,当这个阶段的孩子看见有羽毛、会飞的动物会脱口而出“鸟”。他们开始逐步脱离具体化的外界事物,开始在脑海中形成概括化的、具体的、静态的表象。

除了上述,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认知上具备的一个特征是“泛灵论”,也就是说,此时的孩子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生命。如果不小心踩到了小草,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认为“小草会痛的”“小草会嘤嘤哭的”。父母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制止孩子这类“泛灵论”的表达,而是通过适当的方式让“泛灵论”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比如,有些孩子不喜欢刷牙,那么父母可以模仿动画人物的语气假装成孩子嘴巴内的牙齿,和孩子说:“亲爱的小主人,你可以帮助我变得干净吗?”“谢谢小主人,我变得好干净呀!”借助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帮助孩子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

皮亚杰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叫作三山实验。他在桌子中央摆放了一个由三座高低、大小不同的假山组成的模型,研究人员引导孩子绕着假山模型环绕四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看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湖泊和森林模型,还可以看到对面山附近的小动物模型,后者呈现在玩偶面前。结束这个过程后,研究人员请孩子说出玩偶可以看到什么,结果发现孩子只能回答出自己看到的物体,无法从玩偶的视角来回答问题。

通过这个实验,皮亚杰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这一阶段的孩子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的具体表现是认为别人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任何事物都和自己的一致。在此时的孩子心中,“我”是世界的主角,世界因“我”而存在。这种认知上的特点还会表现在孩子的语言上,皮亚杰把这称为“集体性独白”。看似在一起激烈讨论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各说各话,只是兴高采烈地讲述自己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相互之间谈论的内容没有任何一点儿交集。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站在他的角度与之沟通。比如,孩子在沉迷玩玩偶的过程中,比起直接的“别玩了”,换成“盒子妈妈在等它的宝贝回家哦,小英雄可以把它送回家吗?”效果会更好。

我们应该如何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呢?面对听不懂道理的孩子,言传身教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孩子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及其获得的结果来完成行为的习得。班杜拉又提出了3种强化方式,来加固刺激和行为的联结。一是直接强化。行为个体在做出某种行为后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二是替代强化。行为个体观察到类似的人实施某类行为后所受到的奖励和惩罚来决定自己应采取何种行为。三是自我强化。孩子根据社会道德标准和相关的行为规范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强化。面对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错误行为,我们要合理运用替代强化,如动画片的人物在做了某种行为后受到相应的惩罚,父母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这种行为发生。我们还需要正确看待惩罚,有些孩子捣蛋、不听话只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如果你选择了惩罚,那么在孩子看来这类行为就顺利获得了强化。综上所述,面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强化其正确行为,从而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向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定A>B,B>C,问A与C哪个大?”他们可能难以回答。若换一种问法:“小张比小李高,小李又比小王高,问小张和小王哪个高?”他们可以正确回答。因为在后一种情形下,儿童可以借助具体表象进行推理。此时的儿童思维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可以开始借助具体物体形成的表象进行比较常见的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这种运算不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就像刚刚举的例子,此时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无法离开熟悉的场景和事物。该阶段的儿童随着大脑结构的发育,他们的认知结构进行了一定的重组和改善,具备了一定的守恒性。儿童在这个阶段能清楚地认识到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不变与守恒,学会如何从形态各异的变化中找到本质。

本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已具备了可逆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还缺乏可逆性。可逆性是指个体在思考和运算过程中,能够知道如何从某一步骤出发到达终点,也知道如何从某一步骤回到出发点。等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思维逐渐具有可逆性。他们可以知道A>B,所以B<A,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回到问题的出发点来思考。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去集中化。所谓的思维集中化,是指个体无法灵活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比如,会认为“留长头发的一定是女孩”。相反,去集中化说的是个体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比如,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女孩可以留长发也可以留短头发。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去集中化,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进行一定的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

(四)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是皮亚杰为儿童认知发展所划分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针对的是12岁以后的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并且不需要借助具体事物。这一阶段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可以脱离具体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活灵活现的运算。

在关于推理预测事物的发展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因为思维只能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因而难以对未来的事物发展进行推理。而等儿童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后,不仅可以考虑各种抽象事物,还可以同时对两个及以上的变量进行思考。比如,当计划明天和朋友的约会时,他们不仅可以考虑到交通,还会考虑到天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分析别人行事的动机时,不再局限于权威人物制定的规则,还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取得了质的飞跃。他们可以先通过观察然后设定一个个假设,再控制其余变量,通过经验观察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这种“假设—演绎”的推理能力是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远远不能达到的。这在著名的钟摆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研究人员通过向儿童展示钟摆摆动的过程(将摆绳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将系住重物的另一端摆绳提升至一定的高度再放下),并提供了不同长度的摆绳和不同重量的重物这样的实验器材。研究人员想让儿童回答在重物的重量、摆绳被提起的高度、推动摆绳的力度和摆绳的长短这4个因素中,究竟哪一个才是决定钟摆摆动速度快慢的因素。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前的儿童,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不是随意地摆动、摇晃钟摆,就是无法只变化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余3个因素不变。而只有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才可以真正像科学家一样采用控制变量法,先提出假设,再在头脑中设定一个研究计划来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随着思维的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社会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不同,自己的行为也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标准。比如,在老师面前,需要呈现一个爱学习、讲礼貌的好孩子形象;而在同伴面前,呈现一个独立、冷酷的形象能够更为同伴所追捧。此时他们会有意识地表现出别人期望的形象,以期待自己被人们所喜爱和接纳。

从整个思维发展趋势来看,孩子认知发展阶段的进程出现差异性,体现为以下两点。①不同的孩子进入某一阶段先于或晚于其他孩子,我们要理性看待皮亚杰关于年龄的表述是涵盖了平均数的概念。②在不同学科方面的认知发展也存在差异。比如,孩子的形式运算思维会先在自然学科领域出现,在社会学科领域可能长期停留在具体运算思维。而且,同一个人的思维可能会受到问题类型和学科领域的影响,例如,已经达到了形式运算水平,却还是有机会退回到具体运算水平。

结合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教学应适应孩子认知的发展,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依据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对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抽象水平提高,能够通过思辨的方式如比较、分析等认知外界。

在学习概念时,可以直接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同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连接,从而获得概念的正确意义,而不再是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那样借助大量例子来理解某个概念的关键属性。所以,小学阶段老师往往借助一些可以反映关键属性的具体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某个概念。比如,与其介绍鸟是一种有羽毛、有翅膀和会飞的动物,还不如给孩子直接看麻雀长什么样,会更适应孩子的思维方式。

当然,无论是老师授课还是父母辅导,我们的教学要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例如,前运算阶段的孩子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分类概括能力很低,但分类训练是一条很好的训练途径,现在许多幼儿园有分类训练的游戏,如连线游戏等。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我们的教学应在一定限度内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出至少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是学生独立、自主便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借助父母和老师的指导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应该是不断地缩小“最近发展区”,父母和老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因而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说法。

二、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天生的本领,一种根植于遗传的素质,或是一种性本能的升华。创造力的核心是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等特点。流畅性反映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在指定时间内产生有效答案的个数来衡量;变通性反映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通过在指定时间内产生答案的种类数量来衡量;新颖性反映思维的非常规性,通过在指定时间内产生新答案的多少和程度来衡量。我们常常通过孩子能够说出某物品用途的多少来判断其创造力的高低。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孩子已经有了初步、自发的创造性表现;进入婴幼儿期,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以想象的成分为主,并伴随着强烈而广泛的好奇心,想象的细节也不断增多。学龄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规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只在3岁出现回落现象,3岁之后会恢复上升趋势,4岁迅速发展,5岁后发展缓慢。

创造力是父母重点关注的能力之一,但是关于创造力的定义,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难道我们仅仅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成果有创造性就可以说明一个人拥有一种能力叫创造力吗?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创造力是在哪种情景下产生、受哪种认知因素的影响,或许这样才更有利于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因此,父母需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上,关注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爆发创造力,而不是仅局限于所谓的“创造力训练”活动,从而更顺利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语言思维:我会模仿,我会说

孩子所有的第一次或许只是一瞬间,但是对生育孩子的父母而言,孩子的每个第一次都是无比珍贵的时刻。请问各位父母,还记得自家孩子第一次牙牙学语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叫爸爸或叫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我们会对孩子的语言如此关注呢?语言的发展可以从侧面证实孩子智力发展的水平,因为我们的思维离不开语言。

对年纪尚小的孩子而言,他们无法像成人一样运用内部语言记录思维的变化,而是更多地采用外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思维的变化。而且语言的发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语言的好处有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的世界吧!

一、语言发展阶段

以往的研究人员大都把孩子语言发展的阶段分为单词句阶段(1~1.5岁)、双词句阶段(1.5~2岁)、简单句阶段(2~3岁)、复杂句阶段(3~5岁)、完整的语法阶段(5岁以后)。这类划分方式虽然已被大多数研究人员所采纳,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孩子语言学习早期出现了单词句和双词句,随后孩子便会把单词组合为词组。

而上述划分方式难以解释词、词组、句子这3级语言单位之间的结构规则、组合规则和语法组合上的差别。因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孩子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不可忽略的词组习得阶段。

根据1~6岁孩子语言的发展特点,发展阶段应分为词语法阶段(1~1.5岁)、词组语法阶段(1.5~3岁)和句语法阶段(3~6岁)3个阶段。

(一)词语法阶段(1~1.5岁)

在词语法阶段,孩子语言的组成单位是单词,其语言形式主要是单词句、双词句(又称为“电报句”)。

单词句是指孩子的一句话中只有单个单词,如会用“奶”“苹果”来直接表达想吃什么。双词句是指孩子开始把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吃饭饭”“洗澡澡”这类的句式。

(二)词组语法阶段(1.5~3岁)

在词组语法阶段,孩子语言的组成单位是词组,其语言形式主要是通过词组造句,例如,“这个给你坐”“我的手破掉了”。在这一阶段,孩子会将词组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用。

(三)句语法阶段(3~6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语言的组成单位是单词、词组和句子,其语言形式主要是逻辑明确的复合句。例如,“明天我要妈妈帮我买一个”“我家有小汽车还有飞机”。

二、语言习得手段

关于孩子是如何学习语言的,不同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看法。

(一)环境论

持环境论的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语言习得主要通过后天学习。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群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反映他人的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会模仿、沟通等。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模仿父母的语言,父母的积极反馈也能强化他们的语言习得。

研究人员对孩子习得语言的事实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孩子习得语言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1.模仿

模仿是孩子习得语言中最基本的手段。在孩子学习语言初期,进行的主要是水平较低的模仿活动,只是简单地对父母的语言行为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模仿。在经过多次简单的语言模仿后,孩子逐步强化语言结构意识,比如,形容词在名词前,这为以后学习复杂的语言奠定了基础。比如,“提问式模仿”是指父母用问句示范一个含有疑问成分的句法结构。父母问:“你把衣服放到哪里了?”孩子在替换了其中的疑问成分后回答:“我把衣服放那里去了。”

2.替换

学者周国光认为,对已习得的、具体的、有一定句法结构的语句,用句法性质相同的成分去替换原句法结构中的某个句法成分,从而得到新的句法结构,这个过程就是替换。也就是说,孩子可以在习得了某种句法结构模式后再容纳新的、不同的成分。比如,他们在学会“小球”这个词语后,就更容易掌握“圆球”这个词语。

3.扩展

孩子在习得了一种句法结构后就会运用添加的手段来扩展这种结构。比如,学会了“小汽车”可以扩展为“黑色的小汽车”。通过扩展,增加已习得的句法结构的层次,孩子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

4.联结

周国光还认为,联结是把已经习得的、有顺序语义关系的句法结构组合起来,构成按序排列的复杂的句法结构。比如,先说“爬下来”,再通过联结加长句法结构,加强语义表达,于是形成“爬下来,爬下来玩”这样的句子。

(二)先天论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指出人脑中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装置,简称LAD。语言习得装置的存在使人们将接收的言语信息转化为内在的语法。正是这类先天存在的语法系统,使得各国孩子获得语言的顺序出奇地一致,均是先单词句再双词句,最后从简单句再到复杂句。

这种特殊的语言习得机制,先以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知识为依据,再对语言素材信息进行处理,逐步了解语言背后的深层结构以及如何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最后形成一套内化的语法系统。

三、对语言发展的担忧

(一)孩子说话晚的现象

老一辈的父母常常认为“谁说话早,谁就更聪明”,可生活的事例却告诉我们,说话的早晚与后天各能力的发展并无直接关系。虽然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人类大脑发展曲线图》发现,语言脑功能的发展顶峰出现在孩子8个月大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语言等相当敏感,但是有的孩子发育较晚些,因此说话比较晚。所以,父母要理性看待孩子学说话的早晚,不要单单据此认为孩子智商偏高或偏低。

我们除了上述的划分方法,还可以根据孩子语言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状态将孩子的语言发展划分为以下4个时期。

前语言理解时期(0~8个月):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常常发出一些比较简单的元音,随后可以重复发出连续性的音节,例如“en en”。

语言理解时期(9~12个月):孩子的语言开始逐渐丰富起来,不但有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还会模仿成人交际中出现的语言,能够含糊但主动地叫出某物品的名字。

口语萌芽时期(13~16个月):能够说出母语中一个完整的单词,如“妈妈”“爸爸”。其中,男孩的语言发展水平要晚于女孩,并且男孩的词语量也比女孩少一半。

主题语法掌握时期(17~36个月):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数量飞快增长,句法也更加成熟,足以将词语组织成一些简单的句子。

我们可以看出,2~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语言了。研究发现,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掌握本民族的语言,而5岁的孩子就可以灵活地运用语言进行复述、编故事等。一般来说,比语言发展平均水平晚4~6个月是正常水平。

(二)如何有效地教孩子说话

虽然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是有很多研究表明,在家中,孩子与父母闭环对话的数量越多,孩子的词语量增长得就越快,孩子的智力水平也会较高些。我们要认识到人的大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每个人的才能都是无限的。父母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唤醒孩子的潜能,运用大量的刺激激发孩子的语言输出。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亲子谈话?如何有效地教孩子说话?本文提供了以下4种方法。

1.共情关注

共情关注里的共情是指根据想象而不是判断感知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关注是指父母感知孩子现阶段关注的事物,再去和孩子关注一样的事物。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已经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同于成人眼中的世界。父母不要强行破坏孩子的内心世界,随意打断孩子目前关注的事物,让孩子被动地接收自己的信息输入。相反,在孩子的行为具备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给予他们温暖且积极的回应。比如,看见孩子被路边的花深深地吸引时,父母可以说:“孩子你看看这是什么花呢?”从本质上来说,孩子大脑发育的核心在于他们的主要抚养者能有爱心,也能与孩子进行积极互动。

2.充分交流

很多父母认为充分交流是指亲子间的互动数量要多,频率要高,但我们这里说的充分交流是指亲子间的交流内容要充分、广泛和深入。

进行充分交流有几种方法。首先是言语扩充。言语扩充是指父母需要增添一些动词、形容词来丰富语句,帮助孩子学会更丰富、更有层次的对话。比起以往的“这是苹果”,可以换成“孩子你看,这个看起来圆圆的、粉红的,尝起来酸酸甜甜,口感脆脆的,它是什么呀?噢,原来是苹果啊”!其次是言语支架。言语支架是指尽量用更丰富的语句来回答孩子,例如,介绍瀑布时我们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或许孩子没办法理解,但是每天一点儿小小的积累都会换来孩子巨大的进步。最后还要介绍的一种方法是减少代词。或许在成人的眼里,代词的使用轻而易举,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知道“它”“这”在对话中意味着什么,但是对孩子而言,代词会令人迷惑。达娜·萨斯金德说过:“孩子接触到的语言环境越丰富,那他听懂词语、掌握词义的能力就会越强,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心应手地运用。”

3.轮流谈话

轮流谈话是指亲子的沟通尽量是一个有来有往的闭环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来实现这一目的,比起简单的类似“是”或“否”的应答,多使用几句“是什么”“怎么办”来引导孩子说得更多,尝试独立思考。

4.关掉电子设备

随着如今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经常用电子设备来安抚吵闹的孩子。可是我们要认识到大脑的特殊性,大脑离不开社交互动,孩子只有在社会回应和社会互动的环境中才能更快速地学习运用语言。所以我们要认真地利用现实世界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运用二维的动画。

除上述的方法外,还有一个小细节需要再强调下。我们不否认孩子喜欢父母用带有较慢的语速、较高的语调和较夸张的语气说话。这类方式的确会更易于孩子理解我们所想表达的内容,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为了和孩子更好地沟通而采用一些过于“儿童化”的方式,如过多使用叠词。尽管叠词的使用让句子变得朗朗上口,更令孩子易于接受,但是这种方式并不符合成人的语言形式,因此不利于年龄稍大的孩子的语言发展。

(三)多语言环境下孩子的语言

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是指孩子未获得与其年龄相符合的语言能力,有良好的非语言能力且并不是由其他已知神经发育疾病造成的。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方言,如儿化音丰富的北京话,充满“调调”的上海话,相声里常见的天津话等。孩子也难以避免地暴露于家庭多方言环境下,不少父母会担忧,孩子以后能够说好普通话吗?研究发现,从出生到3岁暴露在方言和普通话混合的双语环境下的孩子处于“普通话沉默期”。3岁以后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普通话暴露增多,孩子的语言模式开始以普通话为重心,之后普通话水平明显进步并成为强势语言。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后,所接触的环境大多为普通话环境,在这一阶段,孩子更多地接触普通话,因此,家庭方言环境对其语言能力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父母还会担忧孩子长大后是否会出现普通话不标准的现象,如前后鼻音不分。从发音习惯(如卷、翘舌)来看,很多地方的家乡话和普通话根本就是两种语言系统。如果学习两种语言都向口音最正宗的人分开请教,我相信孩子最后就会说得都很好,比如,父母和老人用标准的方言与孩子沟通,老师用标准普通话和学生沟通。反之,如果家里父母和老一辈因担忧孩子普通话不标准而不讲方言选择讲“地方普通话”,也就是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反而会令孩子说出不标准的普通话。

因此,父母可以放心和孩子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进行沟通。

第三节 记忆力:我会储存,我会用

不少人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常常感到“有理而无话可说”,像我在生活中常常会羡慕那些在日常沟通中可以轻而易举地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语言天才”。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平常就保持着丰富的阅读量,还离不开的是他们卓越的记忆力。卓越的记忆力不仅能够将眼前所见、耳畔所闻的东西深深印在脑海里,还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将知识串联起来,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识记是记忆的开始,是指通过识别和区分,把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记的过程。识记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记忆的品质。其中,有意记忆是指存在一定的预定目的,并且个体在这个识记过程中也付出了一定的意志努力。有意记忆又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前者是指记忆材料之间无联系或个体没有理解记忆材料的实质意义;后者是指个体能根据自身经验理解记忆材料。无意记忆是指在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情况下顺其自然地将事物刻画在脑海中。

回忆或再认是记忆的最后环节,我们常常运用回忆或再认的效果来衡量记忆水平。回忆是指之前体验过的事物在脑海内再度出现的心理过程。再认是指之前体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个体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

一、孩子记忆的特点

孩子对事物的记忆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努力的,自己不会有主动记忆的动机。随着孩子大脑的发育,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的记忆容量有所增大,无意记忆的效果也会有实质性的进步。父母也要正确意识到,直到3岁以后,孩子才会逐渐发展有意记忆,而在读小学前有意记忆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远远少于无意记忆的。

在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中,机械记忆是孩子使用较多的手段。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大脑皮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缺乏早期生活经验,所以他们难以把记忆材料的内在意义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他们无法理解记忆材料内容的原因。那我们可以说机械记忆不重要吗?可千万不能有这样的误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理解是在认知、感知的基础上,因而理解记忆的要求要高于机械记忆,只有具备一定的机械记忆才能理解更丰富的记忆材料。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丰富,前期机械记忆中的一部分内容可以转化为理解记忆,产生更加优越的记忆效果。

孩子总是偏爱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记忆的一种方式,记忆内容为事物的形象。因而颜色越鲜艳、图案越有趣、形象越直观的刺激物,越是能吸引孩子的眼球,促进孩子的记忆。

二、孩子尘封的记忆

如果现在让各位读者回忆一下自己在童年期的经历,是不是只有像火花一样闪过的回忆呢?这种现象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科学家把它称为幼儿期遗忘。幼儿期遗忘是说学龄前孩子看起来活力强、记忆活跃,但记忆微弱且易消失。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孩子的大脑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个脑区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比如,与长时记忆有关的海马体附近的齿状回主要起到桥梁的作用——将信息运输到海马体以形成长时记忆。而齿状回要到4~5岁才能成熟,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孩子都很难形成长时记忆。其次,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够成熟,哪怕记住了某件事情也无法用合适的符号加以表征。最后,如我们之前所说,孩子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孩子很难通过现实的联结来准确提取记忆信息。除此之外,孩子的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密不可分,自我意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记忆材料,还有利于回忆记忆内容。只有等到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时,孩子的记忆才逐渐稳固。

三、天才孩子

孩子的记忆存储方式主要是非言语的方式,如图片、声音等,那么这必须在成人的帮助下将非言语转化为言语才能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记忆成果。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的记忆并不完善。除此之外,通常成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般来说,对于无规律性信息,我们通过注意将其放入短时记忆中,通过复述将其放入长时记忆。而研究表明,孩子的记忆策略发展较弱,比如,3岁的孩子无法掌握复述这种记忆策略,这或许是因为3岁的孩子不需要记住任何信息,直到7~10岁才能比较有效地使用这一策略。

记忆有4种品质,它们分别是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这4种品质有机联系、缺一不可,我们也常常通过这4种品质去衡量记忆水平的好坏。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识记速度快慢方面的特征。个体的暂时性神经联系越快,记忆越敏锐,能在单位时间内记忆的内容就越多。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个体的暂时性神经联系越牢固,识记材料保持的时间就越久。记忆的准确性是指记忆内容识别、保持和再现的精确程度。离开了记忆的准确性,我们就无从谈起好的记忆效果。记忆的准备性是指从记忆库中回忆起相关知识的快慢和准确性,换句话说,就是能否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内容。

那么,高水平的记忆能力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虽然我们无法回避遗传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家庭的教养方式来找到蛛丝马迹。例如,帮助孩子接触真实的世界。研究表明,接触更多元的刺激、培养广泛的兴趣来促进他们大脑的发展;及时的关注;亲子间积极的互动;等等。

四、学龄前孩子记忆与暗示性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的重大案件需要孩子出庭作证。这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孩子的错误记忆,孩子记忆受到暗示的可能也成为影响其证言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孩子的错误记忆是指孩子在反复的询问过程中容易表现出前后陈述不一致、记忆混淆的现象。了解孩子容易受暗示的心理特征不仅可以多角度认识孩子的认知活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看待孩子的作证能力。

孩子产生错误记忆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一)认知角度

孩子对事件的记忆会受到回忆事件前后发生事件信息的干扰。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记忆痕迹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所谓的记忆痕迹都是对所接收信息进行编码的痕迹记录,伴随时间的推移和错误信息的干扰,痕迹的各种信息有可能逐渐松动,甚至几乎完全分离,但是在主动提取信息的阶段,这些特征又有可能重新聚合在一起,所以在编码与提取阶段下的记忆都有可能被歪曲。其中痕迹又分为强弱两种,弱痕迹的事件信息结合松散,就会使暗示性信息更容易介入,导致弱痕迹被冲淡、混合或抹去。而年幼孩子仅仅根据机械记忆而不是意义记忆,因而记忆的编码痕迹较弱,所以这类人群容易受暗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龄前孩子的言语技巧掌握不足,因而难以准确地理解成人所运用的语言结构。而且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产出技巧有限,使得成人无法恰当理解孩子的口头报告。

孩子不仅缺乏对不同来源的记忆加以分辨的能力,还难以区别现实与幻想。研究表明,如果从整体知觉到语义上,真实事件与暗示信息都极度相似的话,孩子很容易将其混淆,而且难以区分开。

(二)社会及动机因素

在引导孩子作证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忽视的关键人物就是访谈者了。访谈者的偏见和有意无意表现出的暗示信息,都是影响孩子说出事实的关键因素。

对事件的发生、对行为者的动机事先形成一定判断的访谈者,很可能在访谈过程中直接忽略孩子提供的与自己判断不相一致的证据,也有可能在访谈过程中对有选择可能的问题避而不谈(如“你仔细想想你看到的是这样的吗?”)。

若访谈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形成了偏见,那么他很有可能在提问时更多地选择有诱导性的特殊问题。诱导性提问是指提问者通过不恰当的方式来操纵或限制回答者的陈述,例如,“你是否看到了……”“他摸了你身体的哪些地方?”“确定吗?你再好好想想你的回答。”但事实证明,孩子在面对开放式的问题时常常回答得更正确,因为上述特殊问题会使孩子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观点而与访谈者保持一致。当诱导性提问多次运用在提问过程中时,孩子的陈述会被“污染”。

有些访谈者会巧妙地设计一些情景或运用一些语言来传递暗示。例如,访谈者可以通过有情感起伏的语调来传递隐含的信息,暗示孩子不符合意图的回答将得到威胁或符合意图的回答将得到奖励。访谈者还会采取定势诱导的方式,运用语言将加害者描述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例如,预先告知孩子一句:“小明在上一个幼儿园时经常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很多小朋友来和老师告小明的状,尽管小明在新幼儿园尚未表现不好。这种带有暗示性成分的信息会让孩子不知不觉将错误信息纳入他的认知系统中,进而产生误判。

还有些访谈者会运用孩子难以区分现实和幻想的认知特征,在提问过程中不断要求孩子回忆某一事件的画面,不断构想事件的细节,导致孩子为现实发生的事件拼凑上了虚假的细节描述。环境对孩子错误记忆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不断被提问的高压环境下,在提问者的权威下,不少孩子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虽然目前对于回忆的准确性与紧张气氛的相关性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但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访谈者的暗示性技巧还有很多,有些是本书尚未列举的,还有些是过于隐蔽尚未被发掘的。所以,我们要采用恰当的询问技巧,合理控制询问频率,客观分析孩子的陈述,理性看待孩子回忆的准确性。

第四节 心理理论:你的感觉,我都懂

孩子看见妈妈皱眉头的样子,因而学会了慢慢停止哭闹;孩子明白了什么是错误的信念,因而学会了如何和父母撒谎……孩子不会停留在原地,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会不断得到发展。心理理论是什么呢?难道是指心理学界各流派提出的观念吗?实际上,心理理论是指孩子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孩子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孩子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大量研究证实,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趋势为2~3岁形成愿望心理理论,4~5岁形成愿望-信念心理理论,等到5岁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解释性心理理论。其中,愿望心理理论是指孩子认为他人行为目的、想法等与自己一致,如“我喜欢的礼物你一定会喜欢”这类想法。此时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有限,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认为周围所有人与自己的感受是相同的,比如,他喜欢小汽车,就会认为周围所有小朋友都喜欢小汽车。高年级的孩子或许会知道他人与自己在感受和想法上不一样,但并不知道具体哪里不一样,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说出的话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孩子的天真无邪或许是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愿望-信念心理理论是指孩子开始意识到他人会与自己具有不同的动机、兴趣和想法,关于他人与自己是不同的这一现象开始接受。而解释性心理理论是指孩子开始理解外界如何影响他人的认知,他人的认知又会对外界产生什么影响。随着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孩子能逐渐通过观察他人的一些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我们更应该学会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孩子。

一、心理理论的作用

心理理论与科学意义上的理论不一样,并不是指心理学中的理论。其实际意思是通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情绪等)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对自己和他人接下来的行为提前做出预测和解读。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需要察言观色,揣摩他人的真实意图,运用的就是心理理论这一功能,它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良好的心理理论,能增加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更准确地预测他人的行为和认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对孩子而言,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是他们社会交往中所必需的。这能帮助孩子正确认知误会、欺骗、错误信念等概念。具体来说,发展了优秀的心理理论的孩子可以在日常交往中正确识别他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表征,可以发现他人表面与实质的不一致,比如,意识到“他们两个人表面上看着很好,但实际上都很讨厌对方”等。

二、心理理论与行为

(一)心理理论与语言行为

用研究任务衡量的心理理论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孩子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才能通过心理理论测试任务。这说明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基础也许是语言能力,成熟的语言能力为人们认知客观事物和周围世界,包括他人的心理状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亲子之间合乎语言习惯的交谈对于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可能有所帮助。

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学习材料下,当教育工作者表现得捉摸不定时,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差于当教育工作者表现出肯定姿态时。这是因为孩子在建立词语和它的指代物或意义之间的联结中,会倾向于根据老师的表现,如老师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来支持学习。老师确信无疑或怀疑的姿态都会被孩子所察觉,所以我们需要强调老师在教学中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二)心理理论分配公平性行为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原则,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类合作的作用。资源分配是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要面临的情景,资源分配的不公经常导致人际冲突的发生。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教育孩子理解“分配公平性”这个概念。毕竟分配公平性的培养能够促进孩子之间的合作,减少人际冲突。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理论中存在3种主要成分可能影响分配公平性,它们分别是感知需求、推断意图和理解情绪。感知需求是指孩子是否能够体会到他人的资源需要。当孩子感知到对方并不需要资源时,心理理论能力越好的孩子会分享得越少。推断意图是指孩子对行为背后意图的理解。对他人行为背后意图的不同推断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同的反应。理解情绪,对情绪的理解能力可以促进孩子的分享行为。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分配公平性行为,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被分配者对资源的渴望,例如,告诉他:“孩子,人家和你一样都很喜欢这个娃娃,我相信你给他玩,他也会同样爱护的。”也可以准确地向孩子解释分配行为背后意图:“孩子,人家是想和你一起照顾这个玩偶,你愿意让他感受到和你一样的快乐吗?”还可以告知孩子被分配的喜悦:“孩子,你看看你的好朋友因为你的分享多开心啊!”

三、如何提高心理理论能力

(一)家庭因素

家庭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社会化的首要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早期的生活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溺爱型和专制型。研究发现,民主型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教育,与孩子的互动较多。这种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认知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而使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而溺爱型的父母习惯为孩子“扫平”一切困难,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不利于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亲子交往对孩子心理理论能力发展还具有很多促进作用。比如,父母给孩子创造了许多情景认知他人愿望、想法、意图和情绪的机会,如孩子聚会、小区游玩等活动,从而使得孩子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断丰富,这些经验有助于促使孩子修正和改进他们已有的心理理论。或者父母在亲子交往中用实际的行动和想法给孩子提供社会学习的榜样,让孩子在日常交往中逐步了解他人的想法,了解什么是善意的谎言等。孩子还可以通过将自己置身于他人位置的方法来获得对心理状态及相关行为的认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心理世界的认知,从而提升了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水平。

其次,我们建议父母多组织假装游戏。假装游戏是指孩子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实现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结。研究表明,在假装游戏过程中,孩子通过设身处地地扮演另一个角色,与同伴协商如何分配角色和将一个物体假想为另一个物体的方式,都会促进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父母可以在家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外带孩子去各种职业体验馆。

最后,父母要给孩子创造阅读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听睡前故事的习惯,等到孩子长大,睡前故事就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中。在阅读过程中,父母的语言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放松的氛围。父母可以运用一些提问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主人公,比如,“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愿望是什么?”以此引导孩子对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促进孩子积极思考。但如今电子设备侵入了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不少父母会困惑陪孩子阅读是用电子设备还是用实体书。在这里建议各位父母选择实体的纸质书籍。在使用实体书时,父母可以询问孩子:“孩子,接下来小红帽应该怎么做呢?”用亲切的互动带领孩子走进故事里的世界。父母还可以用低沉的语调模仿“熊”的声音,用尖细的语调模仿“狐狸”的声音,同时孩子阅读模仿实体书也能避免电子设备对眼睛产生的不良影响。倘若使用电子设备,互动或许会转变成用iPad播放熊和狐狸说的话,可见,这违背了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培养习惯的初衷,并且不利于孩子对故事情感色烈的理解。可能真正的问题在于父母向孩子讲授故事的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在职场奔波了一天的父母,面对缠着自己要听故事的孩子不免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像“凯叔讲故事”“喜马拉雅”这种音频分享平台往往就成了很多父母的选择。

虽然类似的讲故事平台有着使用方便的优势,但是亲子情感的交流离不开的是父母的声音,毕竟孩子从胎儿期就听着父母的声音长大。亲子共读结束后,就故事内容的谈心过程是加深亲子关系、促进父母理解孩子生活的最好途径。

(二)交往因素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哪怕是孩子也需要与小区内的玩伴交流玩耍。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早期能够与同龄人有社会性的交往活动,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会比其他孩子高很多。在与他人交往机会较多的情况下,如在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们学习并发展心理理论的机会也就很多。有研究发现,在兄弟姐妹数量一样多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的孩子比拥有弟弟妹妹多的孩子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要高一些,从中推测出的可能原因是孩子在与知识经验丰富的人的交流中,可以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言语水平和认知水平,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提升。

孩子的交往不局限于兄弟姐妹,还包括同龄人。由于交往双方年龄、身高和体重等方面大致相似,同伴间常常处于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孩子只有通过认真观察同伴的表情和身体姿态,倾听同伴的话语,才能正确了解同伴的意图和情绪,理解同伴行为背后的原因,预测同伴的需求,以达到最佳的同伴关系。并且有研究发现,在同伴交往中越受欢迎的孩子,其心理理论水平发展得越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同伴交往有助于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

现如今,在生活压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独生子女。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可以带孩子多去小区、公园等地方玩耍,还可以多多组织同龄孩子的聚会,无论是邀请别的孩子来家里做客,还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孩子到他人家做客,又或者让孩子去跑跑腿,都是增加同伴交往的好机会。

第五节 学习:我学知识,我最棒

著名的赫布定律认为,学习是指若大脑内存在两个总是同时被激活的神经细胞,那么这两个神经细胞的联结就会增强。长期下去,可以发展为在激活一个细胞的同时,另一个细胞也被激活。比如,每天早读坚持英文单词背诵,长此以往,看见单词就知道它的中文意思。一段时间前,很多网友都在讨论学习究竟有什么用——“我买菜又不需要用到微积分”“数学只要掌握加、减、乘、除就可以了”“考数学就是为了把你们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给排除掉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层出不穷,那么学习究竟有什么用呢?

学习可以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学习可以提升个人的内部素养;学习可以改变命运。但是我认为学习最关键的作用在于改进一个人的思考方式。

现在设计一个情景,假如老板现在需要你在短时间内设计一个产品的营销方案,那么你第一步要做什么?很多人第一步会在头脑中搜寻曾经接触过的、有一定成效的营销方案,例如,博主推广、系统推送、朋友圈转发等。第二步应该是将上述想到的所有点子和这个产品联系起来,找到最契合这个产品的营销方案。在上述过程中,你的思维大致经历了两个步骤,先梳理相关的背景知识,再将问题和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个步骤和我们读书期间解决问题的步骤非常相似?以几何题为例,从问题和图形中寻找出题人想考查的知识点和方法论,再结合问题搜寻最恰当的方法论。在刚刚我设计的这个情景中,大家可以体会到学习是如何改进思考方式的。学无止境,是因为学习可以改变你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成长,让我们走进学龄前孩子学习的世界吧!

一、内部因素

(一)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顾名思义,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驱力。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内心忐忑,现在就谈论孩子如何培养学习动机是不是有点儿操之过急。从这点来说,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学习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力量和外部环境激发而来的动机。有些人每天起早贪黑去图书馆学习,为的是充实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是由内部动机主导的学习。有些人每天好好学习的目的只是单纯地为了获取证件或者获得奖金,这就是由外部动机主导的学习。孩子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大脑发育不完全等原因或许难以自行发展对学习的内部动机,但是我们可以有效发展孩子对学习的外部动机。

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动机越具体,比如,更多借助于兴趣,像幼儿园老师用各种卡通动物形象或游戏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老师和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以后,兴趣产生的愉悦促使人更加主动和专注地去做某件事。兴趣源于好奇心,因此激发孩子探索未知的欲望,鼓励孩子所做的任何尝试,才能让孩子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父母和老师可以利用孩子成功完成作业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把孩子的学习动机转变为对成功的渴望。

(二)发展因素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不能在桌子前安稳地坐上几个小时呢?”“为什么一让他学习,他就会百般抗拒呢?”事实上,父母要逐渐接受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儿童”的事实。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学习不主动、注意力涣散、做事磨磨蹭蹭、行为效率低下、不仔细、丢三落四、爱玩游戏、不爱学习等这类不良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龄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我们要谈一下为什么孩子“玩心”这么大,为什么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皮亚杰曾运用守恒实验探讨儿童思维。正如前面详细阐述的液体守恒实验,大多数3~4岁的孩子会觉得细长玻璃杯中的液体要多一些;5~6岁的孩子会表现得比较犹豫,似乎注意到玻璃杯中的液体含量是一样的,但是不太确定;直到8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完全正确地回答问题。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思维是逐渐发展的,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具体来说,年龄越小的孩子思维特点越形象、直观。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难以理解抽象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听不懂我们讲的大道理。为什么孩子学习不主动呢?一定要父母或者老师的强力监督才会去学习呢?“你难道不想以后过上好生活吗?”“这些都是为了你以后,你的未来呀!”这些话哪怕你喊破嗓子,他们都不能像成人一样正确理解、认知未来、以后和生活等概念。因为孩子的注意力、知觉和记忆是从无意注意、无意知觉、无意记忆到有意注意、有意知觉和有意记忆的,并非是孩子不主动,这恰恰是孩子的特点。简单来说,他们的注意、知觉和记忆都是在无意识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需要一定的外力来帮助他们从无意转为有意。

因此,父母应该放弃孩子主动学习这一愿景,而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运用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特点的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父母需要正确看待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表现。例如,为什么简简单单的“1、2、3”,孩子都会写得歪歪扭扭。父母不免会责怪孩子,认为他们就是不用心、贪玩,进而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实际上人的动作技能分为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孩子写出来歪歪扭扭的字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精细动作发展有限,无法控制他们的手指头做出精细动作。很多父母会疑惑,“明明是这么简单的题目,为什么我的孩子总会出错呢?”经常给孩子辅导作业的老师或父母,可能会发现一些题目只要稍微注意下就能答对,但孩子还是会犯错。同样的小错误孩子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我们经常会归咎于孩子太粗心了,难道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叫粗心吗?当然不是,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学龄前孩子的知觉广度有限,你能看到知觉对象的整体,而孩子只能看到其中很小一部分,他们暂时还没有办法达到成人的知觉水平,所以常常会忽视题目中的细节。

二、环境因素

(一)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孩子对老师会有一种崇拜感,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老师的一句表扬、一朵小红花都可以让他们高兴好几个星期。根据社会学习理论,随着老师与孩子的相处时间逐渐变长,老师的一言一行就会引发他们的竞相模仿。可以看出,老师对孩子的学习信心、社交关系和自我概念等的塑造非常重要。父母需要关注孩子不同阶段对老师的认知,并且及时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

(二)兴趣班和补习班

所谓的“佛系养娃”,是指在如今对孩子学习越发重视的大环境下,仍有些父母并不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校内表现的好坏。我曾在机缘巧合下关注了一个公众号作者,她时常抱怨自家孩子成绩总是倒数。我感到纳闷,明明父母工作都不错,相应的基因也差不到哪里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上心,经常上传孩子爸爸用心育儿的照片。直到这位作者分享自己“佛系养娃”的观点,我才渐渐解开了疑惑。在她看来,安排得密不透风的兴趣班与其说是为了孩子成才,倒不如说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于是,凡是孩子不愿意学的、不想学的和短期效果不明显的兴趣班与补习班,她都替孩子放弃了。结果是,这个一年级的孩子仍然常常稳坐班里学习成绩倒数的“宝座”。

对于这个公众号作者的有些观点,我是赞同的,如“接受孩子的平庸”等。但是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特别是对玩心重的孩子来说,他们眼中的学习充满着强制性和目的性的色彩,这时兴趣班和补习班的重点可以放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兴趣上,甚至可以适度锻炼一下意志力。另外,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小组活动可以很好地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水平,培养互助、合作、团结的集体意识,并且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能这些兴趣班不能让孩子真正像父母想的那样学会舞蹈、唱歌,但是一定程度的学习、一定程度的刺激都有助于塑造孩子的品质,最终可能改变孩子的性格。

换个角度来说,当补课已成常态,提前学会一些课本知识至少不会让孩子在初接触“成绩”“排名”等概念时感到迷茫,甚至丧失信心以至于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很多“坏孩子”的标签都是一次次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摇头、不高的排名等导致孩子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如“我是一个坏孩子”,那么此时的成绩落后、与老师顶嘴等大众眼里的不良表现就变成孩子心目中新的自我评价的有机构成成分。建议各位读者与其着眼于辅导机构能帮助孩子短期内掌握了多少特长,不如将其看作给孩子未来的投资。

(三)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第一个交往对象,更是孩子社会化的直接背景。民主、温暖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重要因素。孩子的学习过程并非主要参照父母的言语教导,而是他们的行动。为什么这样说呢?班杜拉曾让孩子隔窗观察实验室内一位陌生人对充气娃娃进行拳打脚踢的行为,然后孩子又被单独送进一个装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被允许自由活动,实验人员在窗外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孩子在实验室里也会像陌生人一样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班杜拉借此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说明,孩子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的行为。可见,陌生人都能对孩子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更何况亲密的父母呢?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最初孩子的行为是模仿大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比语言的效果要好得多。这也是父母常常会感到孩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的原因。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善我们上述所说的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呢?

父母自己要有好习惯,做好孩子行为的榜样。如果父母自己每天在家睡觉睡到10点,起来就刷手机、玩游戏,孩子也不会主动去学习。所以父母不要期待孩子有太高的自觉性,而是要先做孩子的好榜样。如果希望孩子能早睡早起,父母要先问问自己:“我做到了吗?”如果希望孩子能有阅读的好习惯,父母也要反思,自己在家更多的时间是捧着一本书还是捧着手机呢?

从可操作的行为来看,我们可以把家里的各种功能区分,有条件的可以在空间上做区分,如书房、游戏间、衣帽间、读书角等。我们还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行为或者生活习惯。比如,有些特殊情况下,很多父母和孩子需要在家办公与在家上网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机会。父母可以尝试每天7点准时起床、洗漱、做早餐,然后换上平时上班穿的衣服,化一个精致的妆容,借助这些具有仪式感的习惯来帮助自己进入工作的状态,而不是蓬头垢面地穿着睡衣、抱着手机。同时,孩子在家上网课前,也要养成和去学校上课一样的好习惯,准时起床、洗漱,穿上比较正式的衣服,端坐在书桌前。

这些仪式化行为都可以暗示自己现在是工作或学习时间了,而不是在家休息的时间,这些能帮助孩子更快地进入状态。再比如,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在家认认真真练钢琴,不如让孩子换上好看的公主裙或燕尾服。仪式化行为还会给孩子一种“我是有自制力的人”的暗示,长期培养下去会提升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父母总是不可避免地对孩子发脾气,我常常在小区听见附近的父母大喊大叫:“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写不出来呀?”事后父母看着孩子豆大的眼泪,又开始自责:“我为什么总是会对自己的宝贝孩子这么凶?”确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心平气和是很难做到的,总有忍不住对孩子发火的瞬间。那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是父母要攻克的难题。

首先,父母需要接纳自己不愉快、愤怒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其次,我们要管理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把情绪用语言,最好是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用发脾气的行为表现。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不仅能够避免伤害到孩子的心灵,还能够让孩子对父母感同身受。当你看到孩子抱着手机不放时,第一遍让孩子放下手机其实内心就有点儿生气了,到了第二遍、第三遍时,你的内心估计已经翻江倒海了。那么这时你的声音可能已经不自觉地放大,表情也不自觉地变严肃。其实在这时,你可以借助一些比较具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在第一遍时,可以和孩子形容自己此时的情绪像个红彤彤的番茄。等到第三遍时,你可以说:“不要再玩了,我现在非常生气,妈妈现在感觉身体里有一个大气球即将爆炸了。”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真实地理解父母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以榜样的力量让孩子学习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种场景:妈妈认为这个时间点孩子不应该玩游戏,爸爸则认为妈妈有点儿小题大做了,孩子再玩一会儿也没关系。当父母之间形成冲突时,孩子往往会因为爸爸更多地放任自己而选择站队爸爸,并和爸爸一起反对妈妈。这时,妈妈的权威就会受到挑战,孩子不再只听妈妈的话,妈妈也会对爸爸的育儿方式产生抱怨,爸爸会放松对孩子的管教,从而让孩子难以在家里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指令,会更加难以建立一个好习惯。甚至当父母之间关于教育的冲突太多、缺少合作时,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还学会察言观色,选择跟自己有利、对自己友好的一方结盟,或者是轮流结盟。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尽量不要使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方式。

沟通在亲子间的相处中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运用沟通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我在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以温柔且坚定的形式与孩子沟通。温柔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更愿意接纳父母讲的话,而坚定的态度能够提高孩子的执行力。比如,孩子可怜巴巴地望着你,想在饭前吃个小零食,或者大哭大闹地要吃零食,然后你就退让了。这会导致父母说的话孩子听不进去,并且还学会了突破父母的底线。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父母严厉地制止孩子:“不行!不可以!”孩子虽然在表面上乖乖顺从了,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并没有认同父母,只是碍于父母的权威无法反抗,所以会感到不舒服或者开始恐惧。情况严重时,他们还会对父母的言行举止产生抵触情绪,引发双方的对抗。为此,父母首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沟通中还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语速、语调,甚至表情。当孩子放弃了某种不好的行为,父母为了表示鼓励,还可以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并对孩子说:“如果你能这样做,你在父母眼里就是最优秀的孩子。”

前面介绍了孩子的思维更多停留在具体形式上,对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那些难懂的概念可以转变为具体的概念。比如,想让孩子好好练琴,与其说为了培养孩子的气质,还不如说:“我觉得你弹钢琴的样子好像公主啊!”孩子更容易理解,更愿意听父母说的话。太抽象的话让孩子难以理解也就更难执行,那么父母可以和孩子建立明确、具体、可执行的操作计划,这样的计划就会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与孩子一起协商,什么样的计划可以让孩子更愿意执行。比如,为了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我们可以用沙漏计时,并告诉孩子当沙漏流动结束后就要停止游戏。

由于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意志力以及执行能力有限,他们也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所以父母需要辅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推动他们进步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用行动和语言相结合,用自身行动启发孩子,用语言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转换注意力,提升孩子的执行力。比如,想让孩子把玩具房收拾好,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先把积木放在某个盒子内,再把机器人的腿脚重新组装好。

三、学习策略

(一)框架学习

面对比较琐碎的学习内容时,我们可以运用提纲将各个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厘清,从而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成一张丰富的网络,加强记忆结构。

说到框架学习,就不得不推荐一下思维导图了。思维导图又被叫作“大脑的瑞士军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式思维工具。它利用图片加文字的方式,把各级主题用层次关系表现出来,通过将主题关键词和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充分运用了我们的大脑。

具体来说,我们用思维导图向孩子介绍昆虫的头部时,需要从图中间开始绘制。只有这样,你的思维才可以向各个方向自由发散。最好是横向绘制,因为横向会比纵向容纳更多的信息。昆虫的头部可以通过粘贴画或者绘画的方式来表达,最好用绘画的方式,因为图画比较有趣,并能使你的精神专注,而且这种方式也能让孩子充分参与其中。我们还需要在绘制过程中使用各种各样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带给我们的刺激不同,能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还能增加孩子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创建思维的基本结构,我们可以将各个分支设计成大树的形状,然后向四面八方发散。从昆虫的头部逐渐分散为口器、触角和眼睛3个分支。接着每个分支又逐渐衍生出若干枝干。

思维导图有利于整理思绪、建立框架、强化记忆和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我们可以在与孩子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训练合理且高效的思维方式。

(二)过度学习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能生巧的重要性被每个人熟知。可懒惰这一人类的天性常常让我们在达到恰能背诵的程度后便停止付出努力。事实上,当达到对一种材料完全准确地背诵出来的水平时,再多读两次,可以使我们的学习程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过度学习”,并不是指无限制地反复对某一内容进行重复学习。过度学习在一定范围内是必须的,倘若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了。一般来说,我们的学习程度保持在150%的程度最佳,这样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如果学习程度超过150%,我们就会产生疲倦感和厌学情绪,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具体表现在学习成效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力分散等消极反应。举例来说,孩子流畅地背出一首古诗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人说上句、一人说下句的方式来回顾内容并加以复习。

(三)理解学习

如果让大家记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不少人会感到焦头烂额。这也难怪,3.14后无止尽的数字序列不但毫无规律,而且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的遥远。我们可以看到,若想达到高效率的记忆,不仅需要在不同的材料之间找到彼此的关联,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或已掌握的知识相结合。父母在日常教育中也应注意理解学习的作用,比如,要求孩子背古文,比起强行要求孩子一字不落地背诵,带领孩子一起理解古文背后的典故、含义和作者意图会更好。

(四)利用多通道感官刺激

研究表明,人类同时运用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这5种感觉产生的联觉反应比只通过一种感觉通道所带来的信息量多数倍。若想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不仅仅眼睛要看,耳朵要听,我们的手还要写。孩子早教书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阅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充分调动孩子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的参与,运用各式各样的材料,以真正实现书与孩子更有效地互动和交流,让孩子可以充分遨游在阅读的世界里。现如今市面上将交互设计与孩子书籍设计结合的类型主要有行为互动体验型、感官互动体验型和二维码技术辅助型。

第六节 自我意识:这是我的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包括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我们可以根据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3类。

一、自我认知的发展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主要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观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察觉;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想法、行为及人格的判断和评估。

自我认知常常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作为一个有机的认知,是个人通过生活经验、思考和他人评价,逐步加深对自己了解的有机过程。

埃里克森将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存在相应的危机,能否顺利度过某个阶段在于能否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面对自我概念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危机,个体可能会采用或积极、或消极的解决办法。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自我完善,因而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应对问题。消极的解决办法不利于自我的形成,会产生沮丧等负面情绪,影响适应能力的形成。比如,在埃里克森看来,青春期会面临角色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懂得自己所需担任的各种角色,弄清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将来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形成自我概念。

从6~8个月开始,孩子可以感觉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之后自我概念便会迅速发展起来。刚开始,孩子的自我概念主要集中在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事物上,尚未涉及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

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要多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评价主要源于他人的看法。到了6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概念开始由外部转向内部,更多地从品质、人际关系和个性特征几个方面来评价自己。

二、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如自尊心、自信心、自卑感和自我效能感等内容。其中,自我体验的核心成分是自尊。

自尊的形成伴随着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孩子的第一个社会场所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个交往对象是父母。影响自尊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父母与孩子在日常交往中的特定行为模式。研究发现,早期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自尊的发展。

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要多使用“孩子,爸爸妈妈最爱你了!”这类积极的话语。若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他们会比较自信,即使自身条件不是很好,也能合理地认知自己、评价自己、肯定自己,与他人交往时有主动性、积极性,自尊水平较高,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获得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进步和努力较少鼓励,却频繁在孩子犯错时贬低或惩罚他们,较多使用“你的成果全部归功于你的运气”这类否定的语气,不关心孩子的感受,对他们的要求不予理睬,批评多、表扬少,夸大孩子的缺点,对优点、进步视而不见,或者当着外人的面揭孩子的短——“你看看你哪里有你姑姑家的孩子好”。这些行为易使孩子缺乏自信、胆小如鼠、受他人影响大、低自尊,无法对自己形成一个恰当的自我概念,对内向的孩子尤其不利,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人格异常。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厉,甚至无缘无故地指责、打骂孩子,朝孩子发脾气。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内化和吸收父母对自己的惩罚、责骂和苛刻,进而也像父母那样,对自己设定特别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样,孩子在评价自己的成就和行为时,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成绩,反而过分苛责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他们达不到自己或他人的期待,就会产生明显的自责感和罪恶感。这种孩子多表现出低自尊水平,还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长大以后,他们很难走出童年心境的阴影,并把接受父母的评价转向接受老师、同学以及其他权威的评价,无法形成主动的、积极的自我,有的则走向反面,破罐子破摔。

自我体验针对的是主体我对客体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通俗地说,自我体验侧重于运用自我设定的标准来对自我进行评价。但生活中少不了外界评价,外界对自己的思想、愿望和个体行为的评判影响着自我概念的形成,从而形成自我评价。

我们生活中的父母、老师、同伴、邻居等重要他人都会对自我评价带来很大的影响。这时就要求成人对孩子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予以关注,并给出恰当的反馈。

实际上,孩子就像是一个个小精灵,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更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对自己的喜爱,因此,在夸奖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与孩子的自我评价发生太大冲突。比如,在父母眼里这个孩子做了一件十分值得称赞的事,而孩子往往觉得这并没什么,但作为父母一方仍然需要说出你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比如,这样说:“妈妈觉得你这件事做得非常棒,可能你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但妈妈依旧为你这样做而感到开心。”

三、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目标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意志力的重要表现。

关于自我控制,心理学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研究——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于1966年至1970年在幼儿园做的关于自控力的经典实验。

实验流程大致是这样的,研究人员先把10个孩子带进实验室,并且分给每个孩子一颗棉花糖。然后,研究人员和孩子们说:“大家每个人手上都有一颗棉花糖,现在我要出去打个电话,如果谁能等我回来后再吃,将有机会得到两颗棉花糖。”之后,研究人员便离开实验室,并利用监控设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

有的孩子看见研究人员离开,就迫不及待地把糖吃掉,好像瞬间忘记了研究人员的嘱咐;有的孩子在纠结着要不要吃,他们把糖拿起来,然后又放下,在“吃”与“不吃”间犹豫;有的孩子把糖拿起来舔了舔,咬掉了一小块后又放下,想通过小小的技巧来隐瞒事实;还有的孩子利用玩玩具等方式将注意力从棉花糖上转移。

研究发现,大多数孩子只坚持了不到3分钟就放弃了,而大约有30%的孩子却能克服自身对棉花糖的渴望,选择延迟满足。心理学家采用纵向设计的方法来研究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时间跨度直到他们高中毕业,以此来得到更有价值的发展心理学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在棉花糖实验里对糖果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孩子在今后的表现也有所不同。能够抵制住糖果诱惑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具有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为了更远大的目标抵制短期诱惑。相反,那些难以忍受诱惑的孩子,在青少年期就容易被短期诱惑所影响,欲望无法满足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其余事情。

如今,实验结果遭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因为人们认为,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并没有排除家庭背景这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相同的诱惑对不同家庭条件的孩子来说,吸引力有所不同。家庭背景较好的孩子从出生起便伴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需求通常可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回应。而对于一般家庭环境的孩子来说,芭比娃娃就是他们遥不可及的玩具了,而家庭环境较好的孩子,芭比娃娃的吸引力显然不如家里的玩偶墙。

罗彻斯特大学教授塞莱斯特·基德做了改良版的棉花糖实验。在重复经典的棉花糖实验之前,先将孩子们随机分成承诺组和非承诺组,让他们和研究人员一起画画,并使用以前用过的蜡笔。

实验中研究人员会告诉孩子:“我们现在正在使用旧蜡笔,你们可以等我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承诺组的研究人员拿着新蜡笔回来了;而非承诺组的研究人员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对不起,我暂时没有办法如约给你们提供新蜡笔。”

之后,相同的实验过程再重复一次,这次承诺的不是蜡笔,而是贴纸。同样,承诺组的孩子如约得到了新贴纸,而非承诺组的孩子只获得了又一次的道歉。

两次道歉之后,塞莱斯特·基德团队再次引入了经典的棉花糖实验。结果发现,承诺组的孩子抵制短时诱惑的比例要远远高于非承诺组的孩子。

重复实验的结论告诉我们,当孩子处于一个长期信守承诺的环境时,他们的自控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具体体现为为了追求更优质的长期结果而抵制短期诱惑。反之,撒谎和失信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已慢慢地削弱了孩子的自控力,比如,非承诺组中研究人员的行为,可能导致孩子认为最终的奖励不会获得。

单纯地让孩子无止尽地等待或强行压制欲望并不是延迟满足的目的。实际上,延迟满足能力是一种为了获取好的结果而克服当前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比起父母采取冷漠的教育方式以抑制孩子追求欲望的本能,父母更需要反思自己让孩子学会等待是为了什么,自己有没有在孩子等待后信守承诺给予孩子他应得的奖励。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反反复复的失信行为不仅削弱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也削弱了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为了孩子自控力的健康发展,父母对于孩子的承诺一定要慎重,也一定要做到信守承诺。

第七节 性别意识:原来我们不一样

性别意识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特征有较大不同,若存在性别意识偏差,发生性别认同障碍,拒绝接受自己的性别,则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情况严重还会出现“异装癖”。因此,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性别意识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孩子性别意识的建立。

一、性别意识是什么

性别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知。科尔伯格将孩子的性别意识划分为3个阶段。

性别标志(第一阶段):此时的孩子根据他人的外部特征来判断他人的性别。例如,他们会认为,留长头发的都是女孩。性别固定(第二阶段):孩子的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具有“守恒性”。男孩开始知道自己长大后将成为像爸爸一样的“男人”;女孩开始知道自己长大后将成为像妈妈一样的“女人”。性别一致性(第三阶段):此时孩子发展了对性别角色的一致性认知,了解到哪怕一个人剪短了头发,她也有可能是女性。

孩子在3岁左右,就能对男孩和女孩各自适宜的行为与活动有了正确的认知。比如,男孩知道自己要玩汽车、球这类具备男子汉气概的玩具,女孩知道自己要玩布娃娃这类具备女性气质的玩具。此后,随着性别概念的深入,男孩和女孩就会根据的性别角色选择符合自己的行为。

针对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有研究人员提出了性别助长的概念。我们先来解释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社会化的动物,人的理性思维寻求事物的理由。

基于此,人需要建立解释周围世界的理由体系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和自我的意义。自我价值——也就是自我的存在有价值,在个人的价值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自我实际上是个体自身和整个世界的价值发生与诠释的中心。换句话说,周围世界一切事物的价值,甚至个体自身,必须与自我价值相联系,个体才能获得和理解事物的意义。比如,你喜欢苹果,此时苹果与你的自我价值相结合,苹果的价值就转价为你所喜爱的事物。

性别助长是指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体,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行为效率的增加;而性别意识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则不存在这种性别助长现象。例如,进入青春期的女性随着性意识的萌发,其自我价值和自我判断标准开始发生变化,这时认为“温柔”“文雅”的品质更能得到大众的赞扬,女性的柔美概念开始进入其自我价值定向系统。例如,在异性的注视下,女性说话和举止变得更加温柔。

二、性别双性化

荣格提出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心中的女性倾向与男性倾向。阿尼玛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潜藏在人格面具之下,以虚无缥缈的形态陪伴人们的生活。

荣格认为,阿尼玛是一个男性身上具有的少量女性特征或是女性基因。那是在男性身上既不呈现也不消失的东西,它始终存在于男性身上,起着使其女性化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将阿尼玛理解为一种自然的原型,它时而贯穿你的情绪,时而又伴随你的冲动表现出来。阿尼玛是各种情感的混合体,而这些情感具有女性特征,比如,模糊不清的感情和情绪、预感性、容易接受感性的东西、对他人外貌喜爱的能力、沉迷于自然的感觉等。

与阿尼玛类似,阿尼姆斯是女性心中的自然原型,还可以作为一个集体的男性形象。阿尼姆斯有正反两面的形象,反面的阿尼姆斯形象有强盗、凶手和死神,正面的阿尼姆斯形象则可以给予女性事业心、勇气、真挚,甚至能帮助女性找到属于她自己的道路。

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人格特点的互补,甚至有部分极端展现着男性女性化的特质。日常生活中,性别混淆和中性化的现象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在中、日、韩三国中,具有俊美阴柔、温柔体贴特征的男明星和英姿飒爽的女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性化人格是一种复杂、融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于一体。无论是文学艺术作品中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人物角色性别错位,还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性别错位现象,都显示出了一种与现实对抗的姿态。也就是说,在这种看似反常和扭曲的性别观念中,潜藏着的恰恰是被现实所遮蔽的健康的性别观念。正是出于对社会文化建构的强制性的性别角色的对抗,也是出于对完整人性的追求,这种反常化的性别错位现象就以对抗的姿态彰显了人们潜意识中追求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的需求。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男孩或女孩,从而压抑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种原型的发展。例如,不给男孩玩洋娃娃,不给女孩玩小汽车。男孩被强迫展示属于男性阳刚、坚强的一面的同时,本来属于他心中的阿尼玛就被无意识地压制了,从而隐藏在一个角落里。

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表面上“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其内心却是十分柔弱的,很渴望被保护的。当外界的抑制过大从而使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时,阿尼玛原型就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一个男性通过男性化的外表掩饰住内在“女性化”——过于喜欢女性化的物品,喜欢模仿女性的动作和语言,有的甚至成为“娘娘腔”。同样,女性潜意识中的阿尼姆斯原型在不合理的压制下也会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孩子性意识的培养

性别角色的发展有两个关键期:一是2~3岁的幼儿期;二是11~18岁的青春期。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斯泰肯·考尔德伦强调,5岁以前是孩子性教育的关键期。现在有较多的声音提倡及时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很多人认为一度忽视对孩子的性教育会使孩子缺乏相关的性知识,以至于一个又一个幼儿被性侵的悲剧发生。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告诉孩子什么是性行为,以及如何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行为。

一般来说,女孩3岁以后,爸爸可能需要回避与女儿一起洗澡的场景。3岁之后,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也要开始逐渐形成界限,比如,在日常接触中尽量避免触碰敏感部位。当然也可以结合现在的网络平台,给孩子观看有关性教育的视频,至少告诉孩子自己的哪些部位是他人不可以碰的,当有人执意如此时,一定要及时告诉父母并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四、做最坚固的后盾

如果这类不幸的事件真的发生了,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在这里我想让大家首先了解孩子可能受到的性虐待有哪些形式。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猥亵”和“性侵”两种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性虐待行为一直为父母或教育工作者所忽视,但却能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一)展示性相关事物

1.播放色情影片。

2.故意展露成人生殖器官。

3.当着孩子的面做与性相关的活动。

(二)孩子参与性行为

1.采取拍照、录像或网络直播的方式记录被迫摆出性吸引姿势。

2.鼓励孩子偷看或偷听他人的性行为过程。

3.偷看或逼迫孩子脱衣服或者上厕所的行为。

4.逼迫孩子进行自慰。

5.以不合理的亲密行为去触碰一个孩子,无论这时孩子是否穿着衣服。

6.用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触碰孩子的生殖器官或隐私部位。

7.强迫孩子以任何方式发生性行为。

大多数孩子或许无法自如地和父母沟通这类难以启齿的事情。那么为了避免孩子出现类似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干预。英国反孩子性虐待网站曾列举了一些标志,说明当未成年人(儿童、青少年)在遭受到性虐待后,可能会出现这些异常表现。

(一)行为表现

1.睡眠问题频发,比如,做噩梦、失眠和惊醒等。

2.时不时地发呆。

3.改变饮食习惯,比如,拒绝吃饭、食欲变化等。

4.吞咽困难。

5.与性有关的形象出现在他们的绘画、写作、玩耍或者梦里。

6.突然开始变得有钱、有玩具或者礼物。

7.说有性意味的语言。

8.对日常脱衣服的行为有所抵制。

9.游戏过程中暗含“性”。

(二)情绪表现

1.情绪波动剧烈,时而开心,时而愤怒、恐惧和不安。

2.害怕某些人或某些地方。

3.有耻辱感,觉得自己很脏、不是好孩子。

当孩子出现上述行为时,我们不能保证他一定遭受了性侵犯,但父母有必要与孩子进行一定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确保孩子处于一个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下。比起用直观的语言,我们可以采取“过家家”这样的游戏,以及画画和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我们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者利用心理测验来发掘孩子隐藏的秘密,比如,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等。父母在谈话过程中也不要总是质问孩子:“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方才会这样对你?”要学会积极地倾听,给予孩子更多的表达空间,让孩子相信你是值得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