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行为的塑造:读懂孩子的行为
第一节 游戏:亲子沟通的艺术
研究认为,游戏具有以下含义:游戏是由内部动机驱动而不是由诸如饥饿、他人赞赏等外部动机所支配的活动;游戏是自发产生的,不会受到外部状态和自我设定的影响;游戏与探索活动不同,游戏倾向于了解事物的作用,而探索活动主要关注事物是什么,其次才是事物的作用;游戏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则,不受外部规则的约束;游戏中的主体是积极参与的。
游戏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们可以借助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今,有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游戏可以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社会交往经验和丰富的语言表达机会。游戏过程中不可少的分享、合作以及发生争执后的应对过程都可以帮助孩子摆脱思维上的“自我中心”,令其社会化水平得到有效发展。在和同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逐渐丰富自己的词语量。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游戏实现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在游戏中扮演现实社会准则中不能接受的角色,来发泄欲望和冲动。比如,孩子可以通过扮演奥特曼来满足自己“除恶扬善”的追求,还可以通过模拟开赛车的场景来满足自己对速度和刺激感的渴望。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孩子通过动手摆弄、拆卸和组装玩具,不仅锻炼了手部的精细动作,还了解认识了更多新事物,并开发了物品的种种用途,思维的发展得以促进。
一、假装游戏
我想问问各位读者是否见过孩子自言自语,对着空气说话还不亦乐乎的现象呢?有些父母在目睹这类现象后,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太孤独了或者是不是一直活在一种虚幻的世界里。父母不必太过担心,这只是孩子在玩“假装游戏”而已。假装游戏是指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个现实中的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或者赋予其新的特征,或者构想出一个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会玩假装游戏意味着孩子开始具备概念化的能力。
孩子在玩假装游戏时,常常需要扮演角色,这就意味着孩子开始认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角色,有利于思维上的去自我中心。孩子在游戏中需要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在游戏后需要及时地脱离角色,回到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去,这也有助于孩子思维“可逆性”的发展。比如,有些孩子在玩耍中喜欢扮演诸如“困在城堡里的公主”“前来拯救的王子”等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这就需要孩子的脑海中要设计好一个故事,将实际生活的环境条件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相结合,并对故事的发展有一定的控制。随着孩子这方面理解能力的增强,他们在以后会更容易理解生涩的概念,也更懂人性。
假装游戏要求孩子体会不同的角色,去模仿某个角色的语调、姿势和表情等,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理解世界。这类游戏可以让孩子了解更多人内心的想法和动机,有利于孩子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更融洽地与同龄人相处。
一般而言,孩子的假装游戏往往是以身边的事物为中心的。例如,原来不会弹钢琴的孩子看见钢琴就会开始想象自己是一名优秀的钢琴家。父母陪孩子一起玩假装游戏时,不妨引导孩子从身边常见的事物开始展开想象:“孩子,看见医药箱你能想到什么呀?”孩子玩假装游戏时想象出的情节常常出自生活,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目睹了父母照料自己的场景才会假装自己是“妈妈”“爸爸”或“孩子”。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思维,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引导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芭蕾舞演员每天表演完以后需要做什么呢?”“警察叔叔为什么会不惧危险地抓小偷?”
通过增加对角色社会性行为的解释,加深孩子对角色的理解。年龄较小的孩子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常常会因注意力转移而中断,父母可以在读故事书时,引导孩子与自己一起扮演某些角色,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假装游戏中,丰富与孩子的互动。
二、非结构化游戏
不少读者看到这儿不免一头雾水,非结构化游戏是什么?非结构化游戏也就是无组织游戏,像孩子特别喜欢的“你追我跑”的追逐游戏就是其中一类,“小打小闹”的混战游戏也是其中一类。非结构化游戏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只要跟随自己的想法和知觉,就能从中体会到快乐。具体来说,非结构化游戏的特点大致有离地(游戏中可以蹦蹦跳跳)、速度(飞快奔驰)、无固定的游戏场所(游戏的发生地没有任何局限)和混乱(同伴众多)等。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公共卫生协会都曾鼓励孩子参加非结构化游戏,这不仅是孩子的权利,还是孩子和青少年健康与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玩耍过程中,孩子可以了解自己身体,如“我可以跳两级楼梯”“我在我的朋友中是跑得最快的”,从而更好地运用自己的身体。之前我们提到体适能训练时说到不建议学龄前孩子进行特定的运动项目,以避免重复的动作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损伤,那么非结构化游戏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身体肌群、骨骼和心血管的游戏。
三、沙盘游戏
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个心理咨询常用的游戏——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顾名思义包括沙、盘和游戏。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和对沙的天生热爱,在无意识间表露出自己的内心。沙盘游戏可以消除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隔阂,利用缓冲、投射、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来访者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体验,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微缩模具搭建一个能反应自己内心活动的、独一无二的心理沙盘作品。然后,心理咨询师会通过专业的视角来分析解读这一沙盘作品,读懂孩子的内心,并有针对性地对来访者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
沙盘游戏对孩子的情绪宣泄、内心世界的表达以及心灵的自我效能疗愈和成长有极大的帮助,对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具有攻击性、退缩不自信的孩子具有很好的疗愈效果。同时,由于沙盘游戏非言语性的特点,对语言能力障碍及自闭症的孩子也有显著效果。
如果在亲子互动的情景下加入沙盘游戏,则更能反映最真实、最本质的关系现状和沟通模式,更能暴露很多亲子间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样在心理咨询师的解读下,他们的关系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家庭互动模式也更能照顾到每一个人。比如,孩子在沙盘上将动物和车都朝同一个方向,并排好队,这可能说明在孩子心中需要确定的规则带来安全感。不够自由、做事一板一眼,可能会导致其在同伴交往中觉得同伴不容易配合;以权威为主导,会使孩子产生内心焦虑和矛盾冲突。如果孩子在沙盘上放置了用帐篷和围墙打造的牢房,关押着犯人,旁边有警察在监管。暗示着孩子最近有因为“错误行为”而被批评的情况,因为遭受惩罚感到有压力、情绪低落,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关心与疏导。一般来说,当沙盘中的角色显得孤立,失去了应有的陪伴,比如,沙盘中一个孩子被放在高高的椅子上,而妈妈却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此时沙盘中所呈现的为被忽视的感觉。
如果父母想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想与孩子保持一段健康亲密的关系,或者发掘多子女家庭里孩子的心态,就都可以通过参与沙盘游戏来寻找答案。
第二节 攻击:动不动就打人怎么办
一、婴儿期攻击性行为
在心理学中,攻击性行为最根本的特征是有意伤害性。在幼儿园中,我们发现孩子在兴奋时会撞倒同伴,为了与人玩耍出现了用东西砸人的行为。虽然孩子并非有意伤害,但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对方不愉快的心情,同样需要教育引导。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天生有两种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死的本能——自我毁灭的本能从内部转向外部。德国著名的心理学行为治疗师安妮特·卡斯特-察恩认为,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是因为孩子想弄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权力与影响力,专业名词叫作“攻击性社会探索”。孩子通过攻击性行为,如拍打、咬人、踢人等,来探索自己的影响力在所处的社会领域里能到达多远,能在谁的身上发挥什么效应。
加拿大暴力行为研究学者理查德·特里姆布雷认为,最容易通过愤怒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攻击意识的年龄是在2岁左右,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叛逆行为与青春期男孩和女孩,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还提出人的攻击本能从出生开始就伴随了,毫不夸张地说,当我们在呼吸第一口空气时,就已经有感受愤怒的能力了。比如,一个4个月大的孩子就已经有表达愤怒的能力了,他们会哭、会闹、会尖叫。等他们随着身体的发育能灵活控制肢体时,孩子踢或咬的频率明显增多。在研究人员的观察下,2岁的孩子在每做4个动作时就暗含着一个具有攻击意义的动作,他们已经很擅长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且他们的攻击水平已经达到顶峰。到3岁时,成人的许多动作,孩子都有能力做了,但他们的暴力行为出现频率反而开始下降。
虽然孩子与成人力量的悬殊使得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足以对成人造成严重伤害,但如果父母不重视这个问题,或者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极有可能会对其未来在社会的关系中带来不好的影响。
根据上述观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或许只是孩子接触社会的一种表现。什么时候,天使般的孩子会暴露出恶魔的面孔呢?
有时,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会出现情绪情感表达不当的情况,他们会用拍打的方式代表对孩子的喜爱。这样孩子就会习得这种互动方式,当孩子在活动受阻时(与知觉、体验、人际交往相联系的活动等),他们会因为感到不满而愤怒,并出现抓人等现象。婴幼儿期实际上存在一种“非典型性”攻击性行为,即孩子的攻击表现既不具备工具性(希望通过欺负对方达到某一目的),也不具备敌意性(希望给他人带来实质性伤害)。他们其实都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许是开心的情绪,但却未意识到传递给他人的并非快乐;或许是生气的情绪,但却未意识到传递给他人的不是拒绝而是伤害。
因此,我们发现孩子不仅在感到愤怒时会表现出侵犯行为,在想表达愉悦情绪的同时,也会有侵犯行为的发生,这表明孩子无法像成人一样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一个孩子在上幼儿园前就喜欢打爸爸的耳光或者扔东西给爸爸,爸爸反而感到很开心,以为孩子特别活泼,在闹着玩。进入幼儿园后,这个孩子会因为兴奋而在跳舞时用力抱住其他的孩子,甚至摔倒了他人。还会因为过于热情地打招呼而把他人拍疼。之后,老师和父母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由父母带领孩子向被打的孩子道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跳舞时,老师拉着他的手,免得他因为兴奋而伤害了其他小朋友。父母在家合理教导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适当批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阶段。“以自我为中心”是指孩子不能区别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不能区别自己的活动和他人的活动,把一切都看作与自己有关,是自己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在孩子眼中“我”是世界的中心,大家都是“我”的配角,“我”是这个世界舞台的主角。“以自我为中心”不是缺点,而是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父母需要正确接纳,但这一阶段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容易发生频繁的攻击现象。比如,两个孩子互相争抢玩具,因为在他们心里永远都是自己最重要。在孩子心中,所有玩具都是自己的,不存在“让”“借”这样的概念。
不了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的成人往往会把这样的行为定义为“小气”“不会分享”,因此我们要理解和正确面对他们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方式。老师在幼儿园要仔细观察并及时介入,毕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不可预料,其结果也难以预测。比如,当看到孩子做出攻击性行为的预备动作时,举起了手或准备张口咬人时,老师要马上采取措施,可以采用将其抱走或语言提醒的方式。只要老师的措施提前于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攻击性行为后果就会减轻或消失。而且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攻击后会受到老师的教育。有的孩子在多次意图攻击时受到老师善意的提醒后,下次再想去攻击他人时,会下意识地看看老师,并停止攻击。
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都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表达友好,比如,父母树立爱分享的形象。这些正面的教育都会让孩子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逐步学会分享带来的快乐。
动作先于表达。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理解语言和积极发展语言活动的阶段,即孩子开始有能力去理解和读懂成人的语言,但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还比较缓慢。当处在这一阶段时,孩子已经开始掌握具有一定概括性意义的词语,比如,“饿了”“饱了”。但是如果成人没有对孩子加以有意识的影响,孩子不能很快地掌握词语,其表达能力的发展速度也会减慢,导致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只能用乱动、抓人、撞人等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防止他人侵犯自己的利益。
语言能力的缺乏使孩子只能采取动作,但这动作常常与成人对该动作的认知相左。为此,我们可以做的是强化孩子的是非观。孩子的记忆力不强,特别是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做过或说过就忘,会出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的现象。成人不能怕麻烦,而要反复强调,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没有人会喜欢爱打人的小朋友。在这种反复强调下,孩子就会记得越来越牢固,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且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和老师还要明白的是,孩子频繁采取攻击性行为,是因为他不知道遇到矛盾该怎么解决,特别是不太会说话的孩子,他和他人的交流方式就是靠肢体语言。所以,对待这样的孩子当务之急是教会其说话,而不是讲大道理。因此,老师要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让他开口,学习正确的社交方式。当这些孩子能用交流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后,攻击性行为也会随之大大减少。
二、幼儿期攻击性行为
等孩子进入幼儿期后,攻击性行为与婴儿期相比又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并存,而语言攻击逐步成为主要攻击方式。
除这两种方式外,关系攻击逐步表现出来,即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实施以破坏人际关系为目的的攻击。例如,幼儿会拉拢要好的朋友,以小团体形式说服他人排斥某个幼儿,或用夸大的事实向老师告状,期待某个不喜欢的幼儿受到批评等。而幼儿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相较于婴儿期又有所减弱,这一阶段的攻击性行为背后有着更多的心理原因和社会文化原因。
(一)缺乏相应的交往技能
幼儿期、青少年期乃至成年期出现攻击性甚至暴力行为基本都产生于交往问题,这被称为“人际适应不良”。研究人员提出,孩子比较缺乏好的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如果从小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往往就不会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解决人际矛盾和冲突,反而凭借自身的身体优势来解决,而这往往会导致与同伴之间关系紧张、争执不断。如果是性格比较急躁的孩子,则更容易造成骂人、打人等不良后果。比如,他人因好心主动帮助幼儿收拾桌子,而幼儿因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两者便发生了争执。这时,老师或父母要及时介入,帮助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幼儿从自我中心的意识圈中走出来。老师和父母需要营造一个谦让、协商、合作的集体氛围。
强化幼儿良好的交往态度,教给幼儿有效的交往方式,是减少矛盾和攻击性行为的最好办法,往往事半功倍。老师可以通过表扬相互协商、会谦让的幼儿,使良好的合作方式为大家肯定、接受。
(二)源自不信任或错误归因
人们总倾向于给自己的行为找原因,幼儿也不例外。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会将原因归结于他人,进而做出报复性攻击。如果是攻击性较强的幼儿,则对他人行为的意图误会的程度也就更深,会做出敌意性归因,导致不良的后果发生。而如果幼儿认为有合理的动机来解释他人给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时,一般会倾向于降低攻击性动机。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老师要分别站在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双方的角度进行倾听,并借助旁观者的陈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再进行判断。其次,老师要让幼儿再次审视事件的发生发展,引导其用比较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自己的行为。
正确归因能帮助幼儿客观认知自己处理方式的性质,许多幼儿在攻击他人后还会蓄意贬低对方,他们的理由就是因为对方的不好从而迫使自己出手,使自己相信受害者是可憎的,在心理上找到对自己行为的认同感。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听到攻击者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打了他(她),那是××(被攻击者)不好。”再问:“那这件事里,你有没有不好的地方?”“我也有不好,但那是因为××(被攻击者)先(更)不好。”这时,老师如何引导攻击者正确归因,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从错误归因中发现问题,是很需要教育技巧的。
除了上述比较直观的身体攻击性行为,幼儿期表现出来的关系攻击尤为值得重视。在幼儿园里,中大班的幼儿开始更频繁地出现语言攻击和关系攻击,他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兴趣、个性,也有了比较固定的交往圈,一旦有其不认可的同伴或事件加入进来,就会出现排斥动作,伴随告状、骂人、起外号等关系攻击性行为,而且以女孩居多。老师应认真倾听,理解事情的原委,毕竟善于使用语言攻击的人表达能力比较强,巧言令色,总会向自己有利方面解释。老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时需要对幼儿进行客观评价,特别是在发现幼儿有编造、夸大或隐瞒事实等现象发生时,不要第一时间指责他们,或者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要耐心说服,让幼儿重新审视事件,并意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三)挫折经历
心理学最早关于攻击的理论就是挫折—侵犯理论,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之后的观点认为遭受挫折不一定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遭受了挫折。
幼儿经历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交往面日益扩大,带来的不如意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频繁的攻击性行为。比如,和同学下棋输了,就开始握紧拳头,大喘粗气。弗洛伊德提出应该鼓励人们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攻击的愿望,否则侵犯性精神能量这一常数积聚到一定水平就会触发暴力性发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合理宣泄,用被允许的恰当方式去表达和宣泄情绪。如站在山顶上大声地将不满喊出来,在操场上肆意奔跑,躲在隐秘的角落里痛快地哭一场,参加运动量大的活动等。有些幼儿特别是男孩精力充沛、无处宣泄时就会以攻击取乐,成人要因势利导,让其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并增加一定的难度,如跳远、跳绳、攀登等具备一定技巧和挑战性的运动,无形中释放了体力、精力,并作为运动健将的形象在集体中树立起正面榜样。
(四)企图引起他人的注意
国内大多数家庭仍是独生子女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一般会受到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关注,处于家庭的中心。而当孩子进入集体后,会发现得不到如此多的注意和关注。为此,孩子只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引起老师的注意,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来解决。在家,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关注,让孩子学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会与自己玩耍。在幼儿园,老师应该增加孩子表现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表演弹钢琴、讲故事等,满足孩子需要被关注的心理。
(五)模仿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尤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长期生活在有暴力行为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电视媒体上的攻击性行为、暴力画面也会是孩子模仿的来源。
第三节 说谎:我的鼻子真的会变长吗
一、说谎行为表现
虽然父母和老师会因为孩子的说谎行为而急得直跺脚,可是说谎这件事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认为说谎是我们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皮亚杰对于“孩子的道德判断”的经典研究,可以说是后续关于孩子说谎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有关孩子说谎的概念研究中,为了探讨孩子对说谎的认知,他直接问孩子什么是说谎,结果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表现出一种系统的发展趋势。在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看来,骂人、说脏话等行为都是说谎;一直到儿童晚期,他们也仅仅把一个与事实不符的论调,如“1+1=3”,看成是说谎,他们还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说谎;到了10岁以后,孩子在对说谎的认知中才开始考虑说谎者的动机。
(一)3~5岁
当孩子处于这个年龄阶段,他们还无法真正理解说谎的概念。有研究结果表明,哪怕仅仅只有2岁的孩子,也已经具备了说谎和欺骗的能力。但更多的结果表明,3岁以前的孩子只具备自发说谎的能力,对说谎的认知是杂乱无章的。我们可以把这一阶段当作说谎的第一级水平,比如,当询问孩子桌子上的糖果怎么不见了,他们更多的情况是会回答不知道或者否认。因此处于这一水平的孩子只是想通过说谎来影响他人的行为,获取自己一定的利益,但还不会考虑他人会想什么,也不会想到是否会给他人造成错误信念。4岁以上的孩子不仅可以有目的、有规划地说谎,还能自圆其说,隐藏自己的说谎行为。此时,他们会像编故事一样合理解释自己的行为,面对同样的问题,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回答“邻居张叔叔的女儿拿走了”。可见,孩子说谎行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说谎的方式也会逐渐成熟。并且孩子关于说谎的认知有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而不是像成人一样能迅速判断说谎的意图和说谎的结果。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说一些天真烂漫的话。比如,在他们的眼里,超人会来拯救世界,我们可以和小兔子一起玩耍等。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时期,他们的脑海里有自己的“想象朋友”。他们还分不清真实与幻想的区别,所以往往会通过说谎或者瞎编故事的方式来证明他们脑海中想象的人或事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有时孩子说出的虚幻的话背后隐藏着自己的向往,比如,他们可能和他人说自己去过迪士尼乐园可实际上并没有,那是因为他们充满对迪士尼乐园的向往。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当孩子说了一些摸不着头脑的话后,父母即使觉得很荒诞,也不要立刻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担心孩子的道德发展水平,更不能急于批评和指责孩子。也就是说,父母不要以大人的步伐走进孩子的世界,不要用大人的话语刺破孩子的纯真幻想。我们可以暂时顺着他们的思维,或者时不时地给予他们一些实际的提示物,引导孩子基于现实的物体或事情展开想象,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想象世界里快乐成长。
(二)6~8岁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主要关注是否能避开惩罚,赢得奖励。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具有社交能力,并且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是不对的,可能导致父母伤心或者会让父母失望时,就会用谎言来讨好父母,以弥补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当兄弟姐妹或者一群同龄人在场时,孩子也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而想要避免遭受惩罚。或者是在孩子可以从表情中看出父母即将暴怒、局面开始不受控制时,他们会基于所谓的“求生本能”——担忧被权威人物批评,来说一些日后很难自圆其说的谎言,只为暂时度过眼前的危机。
首先,父母可以试着理解孩子撒谎的前因后果。相信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出于善意,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父母最好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自行承认自己是否说谎了,帮助他们理解自己说谎的原因。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闭上眼睛后说:“我想知道是谁刚刚吃了糖果,希望这个小朋友可以牵下我的手。”如果只是初犯,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自行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谎言就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进而形成刻板印象。父母千万不要冷落或者怒气冲天地指责孩子,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道德感才刚刚形成,撒谎被揭穿这件事本身就会让他们感到愧疚,而自己父母的冷落和指责,更会加重这种愧疚感。其次,还需要告诉孩子:“谁都会犯错误,知错能改才是关键,父母不会因为你的一次错误而不爱你。”勇敢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使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让他们知道父母的爱不会因为他们的过错而减少。
(三)9~12岁
逐步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也就进入了上文所说的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自律道德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的标准,是非观还会随着问题情景的改变而改变。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的最大冲突就是在玩耍和学习之间,比如,明明是在学习时间偷偷玩手机,却理直气壮地说自己一直在学习,明明是在偷偷看课外书,却和父母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把作业完成了。该年龄阶段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因不愿意服从父母或者减少争吵而说谎。因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只会允许他们认可的事情——有些事可以说,有些事得到的可能是拒绝。而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道德认知和父母不一样,因此常常发生冲突。在孩子的心中,学习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成绩也不能证明什么,因此孩子因为不想写作业、想出去和朋友玩,就会用说谎的方式来避免待在家中。
建议父母可以通过谈心来了解真正的原因,比如,压力过大、对无法掌控某种情况的焦虑感,也有可能只是孩子为了避免与父母沟通,而发现说谎是个省时省力的办法。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不要再把他们当作不懂事的孩子,给他们分析说谎会让自己变成一个没有信任感的人。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极有可能为此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如果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那么我们可以一起好好协商学习与娱乐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与孩子就在某个年龄阶段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如果孩子长期都使用这类谎言,父母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二、善意的谎言
在生活中,我猜想大家或多或少说过一些善意的谎言。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父母也会有些善意的谎言。比如,关心爸爸的孩子不愿意让爸爸多喝酒便出手阻拦,那么爸爸可能会说:“这是可乐啊,不是红酒呀。”2012年,《国际心理学期刊》有一项关于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说善意的谎言的跨文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父母说善意的谎言的比例高达84%,而中国父母说善意的谎言的比例高达98%。虽然事实就摆在眼前,但大部分父母却依然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为孩子好,适当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无伤大雅。然而观察学习理论表明,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父母所谓的善意的谎言是否能教会孩子撒谎呢?
先让我们明确什么是善意的谎言。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谎言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当前比较认可的是将谎言区分为“白谎”和“黑谎”。白谎是利他性谎言,主要是指以保护他人免受伤害为动机而编造出来的假话;反之,黑谎是利己性谎言,主要是指以谋取利益为主而编造出来的假话。父母要明确自己所说的究竟是为了逃避责任的黑谎还是“善意的谎言”——白谎。
举例来说,父母向孩子承诺考试考到第几名就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玩,实际上父母压根没有这项旅游规划,这纯粹是为了父母利益的黑谎。而白谎则更多具有善意的出发点,如父母对孩子所送的简陋手工礼物表示喜欢。父母为了给孩子树立优良的榜样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撒黑谎,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诚信的品质,当黑谎这种不可能实现的谎言暴露时,孩子会怨恨父母,觉得父母人格有问题,所以从内心开始轻视父母,这也是孩子未来会变得叛逆的导火索。
那么白谎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吗?并不是。有时父母为了便于管教会和孩子说“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要过来抓你了”“你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这样的话。父母肯定是觉得这些话不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才会时常把白谎挂在嘴边。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孩子会因此而感到极度恐惧,毕竟父母就是最权威、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一定不会骗自己。因此他们很难有安全感,常常觉得周围环境不太安全,甚至还可能会变得更黏父母。所以说,父母在说白谎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心理学中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又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这个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的,他们在某所小学开学初对一老师说:“根据一项测验,这个班级中有1/3的学生会在将来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可实际上,并没有这个测验,这1/3的学生也是被随机指定的。学期结束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这1/3的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总是会根据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或期待而认知自己,并且努力使事态的发展符合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或期待。虽然父母为了孩子的良性成长而选择撒白谎,但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父母也不可避免地对孩子的能力有所怀疑。比如,老师对父母说你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有点儿吃力。而为了维护孩子的信心,父母会对孩子说老师觉得你表现得很好。可父母多多少少会受到老师权威的影响而开始质疑孩子的能力,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期望,均会无意识地表露在你的言行举止中,最终导致期望的发生。建议父母在撒白谎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对孩子的积极期望,以使得白谎能真正发挥作用。
父母常常会疑惑善意的谎言该教给孩子吗?如果父母执意教孩子什么是善意的谎言,往往会导致孩子学会了撒谎。因为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善意的谎言过于抽象以致难以理解其真实的含义。人类的神经细胞内有和镜子功能类似的神经细胞,被称为“镜像神经元”,这是使我们的祖先逐步脱离猿类的“功臣”之一。它的功能正是记录他人的行为,并协助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发展到更复杂的模仿,由此逐渐发展了语言、音乐、艺术、使用工具等。
因此,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也会逐渐学会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什么谎言又是会伤害人的,逐渐养成与人为善的个性。
第四节 注意力:专注到底有多难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孩子注意持续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0~6岁孩子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此时孩子的注意容易受到新奇刺激物的吸引,强烈的声响、鲜艳的颜色以及突然出现的物体都可以轻易地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我们在孩子书桌上应该尽量减少多余和杂乱物品的摆放。在他们的视野范围内,应该多布置一些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一个简单的空间可以大大减少对孩子注意的干扰。
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出现对一定事物的视觉偏好,他们倾向于注意复杂、不规则的曲线,如人的面孔等。孩子的一次性注意的对象为2~3个,若注意对象按规律排序时,孩子的注意范围会增大。注意分配是指把注意指向两个以上的对象,同时参与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虽然“一心二用”的情况在成人身上很多见,但孩子并不存在分配注意的能力,只有在后期的生活中逐渐发展。
一、分心
经常有父母得到老师这样的反馈——“孩子在学校不认真听讲,经常下座位走动”“他上课经常看窗外或者和同学聊天”……在判断孩子是不是分心前,我们先了解下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0~1岁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平均值为15秒;1~1.5岁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平均值延长至5分钟;1.5~2岁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可以维持到7分钟;2~3岁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可以达到9分钟;等到了7岁,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而12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可以达到30分钟。这个时间是指孩子从事学习、完成课业这类枯燥又费神的事情的时间。孩子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够成熟,抑制能力较弱,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同一个刺激物上。对大脑发育逐渐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会比孩子更持久。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常常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多动症,又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控制力差和活动过多三大症状,还会伴随着情绪冲动、学业困难以及人际关系不良等现象。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孩子在从事一项活动时很容易被无关刺激吸引导致分心。比如,上课时,面对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的讲授,课桌上的孩子时不时被窗外吹过的落叶或者走廊上的谈话声所吸引。他们所表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自身的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此类孩子无法从众多的视听刺激中选择一个目标进行指向和集中。这种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孩子在完成课堂作业时粗心大意,犯一些低级错误、拖拖拉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丢三落四、没有规划意识。
冲动控制能力差也是多动症的一种表现。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缺乏耐心、难以克服挫折。比如,平时玩游戏时喜欢“插队”,不按游戏规则行事。在生活中,行事急急躁躁不考虑后果和社会规范准则,仅仅根据本能或情感行动,遇到挫折后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和冲动举止。在学习中,过于急躁的行事节奏导致孩子还未读完题就急急忙忙写下答案,导致成绩的不理想。多动症孩子对于自己的冲动控制能力很低,他们不会因为要面临惩罚而抑制和收敛自己的行为,也不会因为有奖励而表现出积极的行为。
多动症的孩子常常表现出活动过度。比如,孩子在家中精力旺盛,难以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不是在蹦蹦跳跳就是在满地滚动。孩子在学校里也无法维持老师要求的坐姿,认真听讲对他们而言也是很困难的。这种表现我们把它归纳为活动过多。有时这类孩子还会表现出小动作过多,写作业时一会儿玩玩手指,一会儿又摸摸头发。他们不仅仅表现出活动过度,还会出现说话过多的现象,例如,爱和同学发生争吵,在老师说话时爱插嘴,喜欢抢答问题等。
通常,多动症发病于12岁之前,且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和情绪冲动的表现需要持续6个月以上;在家、教室或其他公共场所等两个以上场所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时,我们才应该考虑孩子是否应该接受专业的咨询与治疗;另外,多动症孩子在学业以及人际交往中存在明显障碍,这也是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之一。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面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不少父母感到焦头烂额。可是各位读者有没有考虑过,如果你想要具备高效率的注意力,那么你是否做到有意识地运用结构化的方法和技能训练自己的注意力、神经系统和大脑?
(一)父母的教育
每个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辅导方式不当的父母。有些父母在和孩子玩耍中会无时无刻、细致周到地关心孩子。比如,不停地询问:“你看看这个是什么?”“渴了没有?要不要喝点水?”还有些父母给孩子准备很多玩具,哪怕是成人,面对过多的诱惑也会分心,更何况是认知能力较差的孩子呢?这种方式不仅令孩子难以集中精力进入玩耍状态,长此以往还会难以集中注意力。
(二)注意力训练
1.小游戏
种植植物: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种植植物,并且要求孩子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植物的生长情况。这种方式锻炼了孩子的有意注意,这是指有预定的目的,但受到兴趣的影响不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这还可以帮助孩子为今后需要付出长时间注意力的项目打好基础。
舒尔特方格:舒尔特方格是当今世界上被人运用最多也最为简便的注意力训练法。它的步骤是将1~25这25个数字随意填写入5×5的25个方格内,要求受试者按照1~25的顺序在方格上指出其位置,并读出对应数字。每天训练次数可以为10次左右,刚开始训练成绩不够理想是正常现象,等成绩稳步提升后,再增加难度。
2.练习指读
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他们在朗读、默读时,注意力往往不够稳定。而指读法是指孩子在阅读时用手指着字读,孩子手指的移动,可以强行将孩子的注意力放在文字上,他们的目光一直跟随文字移动,这能有效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改善阅读效率。但是父母要注意,指读法仅适用于3~8岁的孩子,8岁以后孩子应该逐步放弃指读法,开始练习扫视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第五节 同伴交往:我真的需要你
同伴交往是指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并发展为一定的人际关系。在同伴交往中双方共同活动、相互协作。
近年来,出现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并不具有长期性,孩子的同伴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社会化,实现社会的文化传递和塑造孩子的人格特点。所以,同伴群体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更为重要。相对于传统的家庭社会化理论而言,它更看重同伴群体在孩子成长发育中所起的作用。在这样一种理论体系下,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无疑显得更加重要。在这里,我们无意否认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作用,但同伴关系的功能确实重要。
1.同伴可以满足孩子的高级需要,比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为孩子提供了与人互动沟通的机会。
3.同伴是孩子最有效的参照群体。
一、同伴交往类型
研究人员运用同伴提名法将孩子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为5类,分别是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和矛盾型。
(一)受欢迎型
受欢迎这一特质是个体在群体中被同伴所喜欢和所接纳的表现。从个体水平上来看,男生中有较强运动能力的容易受到男生群体追捧,而爱和女生玩且具有明显女性特质的男生是不受男生群体欢迎的。从学业上来看,学业上越成功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同伴的追捧,但表现得越勤奋的孩子不一定会得到大众的喜爱。
(二)被拒绝型
被拒绝型孩子的优点在于,他们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这类孩子的不足在于常常用不友好的方式表达热情,缺乏适宜的社交技能和策略。对于被拒绝型孩子,我们可以增强其交往行为和交往技能的友好性。
首先,老师要有意识地克服对被拒绝型孩子的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我们为什么要求老师要克服刻板印象?实际上,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权威的代表,老师对待孩子的一言一行是极其具有说服力的,我们会发现,学龄前孩子和小学低年级孩子对于老师的话是深信不疑的,有时孩子不听从父母的劝告,反而对老师说的话十分上心。因此,老师会给孩子的言行、心理、品质塑造等方面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孩子自身还是同班同学,都会受到老师态度的影响。此外,我们说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终身老师,所以,老师和父母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学龄前孩子的行为特点具有可塑性,他还没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我们要把孩子看作一张白纸,认清孩子犯错误是一时的,而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坏孩子”。此时重要的是老师和父母以怎样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纠正认知、培养是非观、分清对错,以达到教育孩子、塑造良好行为的目的。
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以冷言冷语的方式对待被拒绝型孩子,多采取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老师和父母在关注他,他是被人喜欢的、认可的,这样就可以慢慢调整他对同伴的认知,并发展出友好的交往行为。
父母和老师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游戏、合作游戏等方式,让被拒绝型孩子学会并运用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例如,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充分地为孩子提供与同伴进行交往和互动的机会。在社交过程中,孩子认识到他人或多或少与自己具有相左的态度和看法,慢慢认识和协调不同的观点。角色扮演游戏使得这类孩子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从而找到与人友好相处的行为与策略。
(三)被忽视型
被忽视型孩子最主要的特点是缺乏主动性、内向、文静、胆小,很少主动在课上回答问题,甚至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或根本不敢开口说话,因而老师会感觉这类孩子上课的气氛非常沉闷。
对于被忽视型孩子的训练,最重要的是用给予安全感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让他勇敢说出话。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主动询问孩子对晚饭、选择书本和玩具的看法,让孩子开口表达自己,还可以要求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培养参与感,并在任务结束后及时给予一定的积极反馈,增加孩子在家庭中的存在感和参与度。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予孩子更多一点儿的关注,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哪怕是眼神的关注,无论正确与否,老师积极的反馈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给予适当的移情训练是很重要的。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再动之以情,加强其内心的情绪体验,有效地调动其内在情感的迸发,进而有效地调动其主动性。
具体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与孩子一起体验被人关注或得到奖赏后的愉悦感,引导孩子更多体会不同情景中的感受,如做家务得到夸奖的感受、帮助同学后得到感谢的感受等。
(四)一般型
一般型孩子在整个孩子群体内所处的比例较高。其处于受欢迎和被拒绝的中间地带,他们在社交中不会过于主动和积极,也不会过于被动,让人觉得有陌生感。因此,同伴对这类孩子的评价一般都是没有那么喜欢的,但是也不会拒绝他们。
(五)矛盾型
矛盾型孩子是指深受一部分同伴的喜爱,同时又深受另一部分同伴的厌弃的孩子,也被称为“有争议的孩子”。这些孩子一方面能力较强,性格较活跃,能领导大家进行游戏,在某个团体中会有一定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又会以自我为中心而压制同伴,有时还会表现出破坏性行为,从而引起一些同伴的反感。
矛盾型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外向,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如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抢着参与活动),但又时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往往表现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在上课时间躺在地上或满教室跑),所以这种双重性让他们显得很有个性。
矛盾型孩子在课堂上经常会营造出非常活跃的氛围,却令老师觉得难以组织,因为有时孩子在听,有时孩子在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有时孩子跑了,有时孩子又在拨弄朋友的衣服。他们是知道应该如何与人交往(他们有很多的正向行为)的,可是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缺乏反馈,也就是说,他们无法正确而客观地认知自己、评价自己,也无法时刻反思和监督自己的行为,更无法预知行为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与后果。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看动画片等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榜样并带领孩子观察榜样行为,再和孩子一起讨论:“榜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有什么作用呢?”最后,当孩子表现出榜样行为时,父母或老师给予一定语言形式的强化,观察学习的效果就可以真正显现出来了。
观察学习直观且形象,伴随强化的作用,有助于他们逐渐学会自我监控,使他们更直观地考察自己对同伴所带来的后果,从而逐渐改善其同伴关系,故观察学习对他们而言更有效。
二、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
(一)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对孩子同伴交往的情况要给予留意和重视。有些父母会以为看起来特别乖巧、无忧无虑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实际上特别“乖巧”类型的孩子往往在心理层面上是承受了更多的压力的,他们在不满时往往选择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而选择妥协,所以说,无论什么类型的孩子,都需要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
在同伴交往出现矛盾时,父母教养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处世风格。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部分父母可能因为一时情绪激动而选择直接上来以大人的姿态去“欺负”孩子的同伴,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
首先,父母要放平心态,因为这种摩擦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是不能避免的;其次,父母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鼓励孩子表达,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对策;最后,与孩子商量解决,询问孩子的想法并最终形成一致的意见,而不是由父母全程包办。我们是通过一件事教会孩子如何成长,如何面对这个复杂变化的世界,并不是一直把他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阻碍了他自由飞翔。
(二)行为特征
孩子如果并不具备良好的习惯,等到了与同伴交往时,这类坏习惯和不良行为会严重影响到他的同伴交往。比如,有些孩子尚未养成分享的习惯,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认知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认为“所见都是我的”。在这种思维下,孩子肯定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甚至有些孩子还会采用攻击性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爸爸和妈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分享,通过榜样的力量教会孩子什么是分享。
(三)社交技能和策略
我们之前也说过,在交往中越受欢迎的孩子,他的心理理论水平越高。相应地,这类孩子也会具备优秀的社交能力。比如,有些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在看见他人摔倒后,并没有及时提供帮助,反而自顾自地继续玩耍,那么这种举动可能会令别的小伙伴讨厌。因而父母不仅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心理理论,还需要创造合适的交往环境,如给孩子提供较广泛的活动范围和足够多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