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背景、方法和内容
一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工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由来已久,近年来地区工资收入出现了差距扩大、高低工资收入地区相对固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高低倍数不断扩大,2018年31个省份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2.34倍,比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1.77倍扩大了0.57倍;二是31个省份平均工资水平绝对差额持续扩大,2018年地区工资水平最高与最低的差额为85695元,而1978年最高与最低地区的工资差额仅为394元;三是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和较低的地区呈现集中且固化的趋势,高工资水平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而低工资地区则分布在河南、江西、黑龙江等中西部、东北地区,如河南省2013~2018年连续六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位列全国最后一名。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因此地区间工资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也是合理的。但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过大或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是不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需要始终坚持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保持地区工资收入关系均衡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过大的地区工资收入差距既不符合协调发展的理念,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不利于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长期较低的工资收入水平将导致落后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产业转型升级较为困难。同时长期较低的工资收入水平也难以促进地区消费需求的提升,造成启动消费拉动内需的内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继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三是不利于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改善和自我发展的提高。低工资的劳动者无力提高其本人及后代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生存状况难以改善,容易造成“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四是地区工资收入差距过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埋下安全隐患。
如何看待我国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影响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因素都有哪些,目前这种工资收入差距是否合理,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判断标准,以便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合理性及适度性进行深入研究。
二 研究意义
工资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8],对于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普通民众较为敏感,反映也比较强烈。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战略目标。作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收入差距只有保持在一定的合理适度的区间,才能缓解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准确判断工资收入差距的态势,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提供政策支撑,这是贯彻中央“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方针的需要,也将有助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收入分配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工资收入差距表现在各个层面,包括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所有制之间以及群体之间,其中地区工资收入差距是收入差距中涉及层面广、影响因素多、内容复杂、研究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全面系统地研究地区工资收入差距,对于总体把握和深入研究我国工资收入差距问题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术界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多数研究是从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现状、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不利影响以及政策建议等角度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而对于地区工资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适度的分析与评价研究文献很少。加强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问题的研究,可以弥补理论研究的空白,促进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分析“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分析“是什么”的问题,本书既需要在理论上回答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现状是怎样的,适度性的内涵和判断标准是什么,也需要回答目前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与否的问题。因此,必须综合运用两种分析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现状,以及地区工资收入差距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需要在经济理论及工资收入差距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适度性内涵、判断标准等做出价值判断,确定和选取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指标。定量分析需要在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使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技巧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同时采用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模型对影响因素和适度性进行分析和测量。
3.系统研究的方法。从研究方法上看,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问题本身是所有群体间收入差距研究中最为复杂的,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以及就业人员受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等多个方面,所以必须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进行全面研究。
四 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问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为(见图1-1):首先从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理论、公平和效率理论、地区工资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分析出发,在综合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发展目标、发展理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其次根据确定的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内涵和判断标准的内在要求,结合工资决定理论、管理与决策科学理论、系统理论等构建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使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学的数学模型等技术手段,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图1-1 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研究技术路线
(二)本书篇章结构
全书共计七章,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关于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一般常规性研究,主要包括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概念、测量指标、历史演变、影响因素的理论和模型分析等内容;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围绕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对工资收入差距概念及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包括工资收入的统计口径、统计方法以及本书研究数据的选取。分析现有测量收入差距的主要指标及其各自特点。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对于工资收入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问题的研究现状,本书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主要内容以及全书的篇章结构等。
第二章是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演变与统计分解。利用31个省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统计数据对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利用全国29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统计数据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进行分解。以期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全国)到局部(区域),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测量分析。
第三章是地区工资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理论的研究,分析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探讨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利用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将传统回归模型无法考虑的空间因素纳入模型,量化各变量对于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探讨。
第四章是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测量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建立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经济系统协调度测量方法,构建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的评价模型。
第五章和第六章为实证研究部分,利用构建的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适度性评价模型,分别对我国地区总体和东、中、西和东北等四大地区内部工资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进行测量分析。
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前述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提出政策建议。
五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以往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研究更多聚焦在影响因素、产生机制等方面,但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是否适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书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演变、发展现状、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分析后,试图在适度性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理论分析过程中,综合地区工资收入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等各种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奠定了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研究和具体测量的理论基础。第二,构建了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适度性问题本身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地区工资收入差距更是涉及面广、影响因素较多且与多种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因此评价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不可能是单一或者几个指标,而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本书从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原则出发,多维度选取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准确分析和判断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提供了工具。第三,对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测量。借鉴学者们在研究诸如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等发展问题时常用的系统协调性测试方法,利用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测量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数,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情况予以量化分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由于学识水平、研究能力以及客观条件等一些因素的限制,本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受数据统计口径和可获取性的限制,工资收入数据主要使用的是地级以上城市和省份平均工资,范围包括城镇非私营单位,没有包括城镇私营单位和其他就业人员的数据,因此未能全面反映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全貌。第二,在设计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未能将影响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所有因素涵盖其中,如体制因素、政策优惠、地理位置等,由于这些因素难以量化或细化,所以在数学模型分析中没有完全得以体现。同时在主观承受力方面,虽然设计了职工对工资收入满足度、收入差距承受力两个指标,但由于数据的获得需要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本书也暂未进行。第三,理论界对于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问题的研究较少,也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本书虽然在借鉴地区工资收入差距和对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但在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内涵、判断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 其他从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范围中的人员。此类人员是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以及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其中非全日制人员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的人员。非全日制人员不包括不定时工作制人员,如老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
[2] 私营单位由于数量多、分布广,新增、倒闭、转产等变化频繁,有些管理不规范,统计基础薄弱,会计制度不健全,这些都给建立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制度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城镇私营单位的工资统计采用的是年度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样本约为84万家,抽样比约为14%。抽样方法:第一,从业人员规模在100人及以上的单位要全面调查;第二,从业人员规模在20~99人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以省级为总体,分门别类进行抽样;第三,从业人员规模在19人及以下的单位不进行直接调查,根据经济普查、典型调查和最低工资等数据推算。
[3] 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组织或教科书给出过最适合的基尼系数标准。但有不少人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时,居民收入过于平均,0.2~0.3时较为平均,0.3~0.4时比较合理,0.4~0.5时差距过大,大于0.5时则差距过于悬殊。一般而言,与面积或人口较小的国家相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家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会大一些;经济处于起步阶段或工业化前期的国家,基尼系数要大一些;而发达经济体,特别是实施高福利政策国家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要小一些。
[4] 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实证研究成果汇总见附录。
[5] 本部分参考贾东岚(2017)。
[6] 贫困距比率,是贫困距与贫困线之比。贫困距比率越大,贫困程度越高。其中,贫困距是指贫困人口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差距的总和。
[7] 本书将在第四章“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测量方法”中对几种常用的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进行详细介绍。
[8]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为60.6%。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