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中国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现状调查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之后经历了6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的巩固阶段、70年代初至70年代后期的恢复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对外汉语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外汉语师资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如何引导对外汉语教师加速专业成长,从整体上提高对外汉语教师质量与对外汉语教师的评级体系的构建与运作密不可分。目前,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情况如何是本章关注的问题。
第一节 调查设计
对外汉语教师群体是承担中国境内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任务的汉语教师的总称,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他们进行汉语教学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是中国境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传播者和中华文化鲜活的体现者。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在华汉语学习者汉语的进步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提高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水平是保证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根本。目前,中国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学单位的教学评价加以实现,笔者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评价的现状,依托问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进行了调查。
一、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态度、认识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目前该研究方法已经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使用,本章将采用问卷法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评价现状进行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书针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的各维度设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现状调查问卷两份,分别以对外汉语教师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两份问卷均采用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结合的题目构成形式(见附录1、2),对外汉语教师版问卷问题为多重选择式即让被调查者从问卷提供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答案,共计26题,每题均设计为半开放式问题,如对选项提供的答案均不认同,问卷填写者可在每题后进行开放式答案填写;留学生问卷选择与学生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维度(对汉语教师评价的看法与态度、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的时间与频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反馈、影响评价的因素等)进行问卷设计,问题表述力求简洁、易懂,同样采用多重选择式题型结合开放式问题填写,共计16题。两份问卷设计均结合对以上群体的访谈、意见征询及试测,在发放前根据反馈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
(二)调查对象
本章以在华留学生为教授对象的对外汉语教师和在华留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评价现状调查问卷对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①涵盖15个专业②的30名对外汉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现状调查问卷对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同上)来自29个国家①具有25种不同母语②背景的55名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具体信息见下表所示:
表1-1 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调查样本基本信息表
表1-2 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调查样本基本信息表
(三)调查的实施
为了了解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现状及对外汉语教师、留学生对与之相关问题在不同维度上的认识,本研究从2016年3月至12月通过纸质问卷、网络问卷形式,对以上两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两群体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评价的认识,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根据调查者的反映对与之对应的访谈提纲内相关问题进行了微调。
二、文献法
在本书研究中搜集的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类:
(一)评价规章制度
本书研究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是国际汉语教育与教育管理学结合的一类选题,因与教育管理学存在一定的联系,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类的规章制度成为本研究涉及的文献之一。本书搜集了全国30所不同层次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师评价规章制度,并对它们进行分析,这类文献材料又可分为:
1.学科普适性教师教学评价规章制度,部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尚未形成独立的教师教学评价规章制度,至今仍使用高校各学科教学评价制度文本;
2.未成体系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文本,指针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制定的部分教学评价制度文本,尚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
3.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专用的系统性规章制度,针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制定的、系统的教学评价规章制度文本。
(二)教学评价表
教学评价表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系列表格、量表等的总称,是教学评价中依托的、教学评价研究中参考的重要文献。本书参考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表的类型主要包括:
1.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量表,此类量表类文本大多采用五度量表的形式,考察评价者对教师教学的一般态度及对相关评价维度的态度和认识;
2.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质量调查问卷,问卷多采用多重选择式题型,方便评价者对相关评价维度的情况做出选择;
3.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自评用表,主要用于教师自身对教学评价状况的自我评价;
4.对外汉语教学师生座谈会记录表,对留学生在座谈中反映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汇总,并落实问题解决部门配合解决。以上类型的教学评价表形式有别,针对人群有细微差异,但功能趋于一致,均为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进行描述与评价类用表,该类文献是研究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态度、标准、方法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三)课堂观察表
课堂观察表是供不同评价群体对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与有效教学行为进行记录、评价时使用的表格,一般分为课堂观察量表和听课记录表两类:
1.课堂观察量表一般由若干教学评价分类指标构成,每类指标内部又分为若干评价内容,每项评价内容设置一定的指标标准或进行开放性打分,最终形成课堂教学观察总评分。
2.听课记录表是开放型的一类课堂观察表,此类评价文本一般包括课程名称、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地点、班级、学生构成及人数、听课时间及内容等,具体评价时对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秩序、教学管理、教学设施及条件、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确定教学综合评价等次。
本研究搜集整理了全国30所高校的以上三类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文本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可窥见我国内地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态度与标准上的一般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三、访谈法
针对对外汉语教师、在华留学生、教学管理者三类群体展开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现状调查在访谈对象选择、访谈提纲草拟、访谈过程实施方面概况如下:
(一)访谈对象
本访谈问卷针对对外汉语教师、在华留学生及高校国际教育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展开,其中对外汉语教师被访者样本30人,与问卷法对外汉语教师评价样本构成情况一致;在华留学生被访者20人,来自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调查样本;教学管理被访者10人来自问卷搜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以上三类访谈对象严格按照访谈提纲拟定的题目进行一对一式的访谈,进行相关的文本记录,整理且形成他们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的认识。
(二)访谈提纲
本书针对三类人群进行访谈的访谈提纲(见附录5、6、7)是在问卷的基础上,将问卷中涉及维度内不便以问卷形式呈现的个性化问题采用访谈的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和咨询的计划性文本。三类访谈提纲针对不同访谈群体的特点,对不同群体占据的相关信息进行了预测和了解: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群体的访谈提纲主要从评价目的、评价时间、评价侧重点、评价标准、评价实施、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拟定;针对留学生群体的访谈问卷从对评价的态度、对评价的看法、评价的时间频次、评价方法、影响留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拟定;针对教学管理者的访谈提纲侧重于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方式、评价反馈、评价的客观性等方面。访谈提纲中的内容是对调查问卷中内容的细化与详述,访谈是进一步了解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现状的有效方式。
(三)访谈实施
为了对高校对外汉语教学评价现状有更深入的理解,笔者从2016年3月至12月,以三份针对不同群体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现状访谈问卷为基础,对选取的三类群体样本进行了结构化面访和笔访,进行了相关的文本记录和录音记录,对访谈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在访谈过程中根据调查者的反馈对部分访谈问题进行了微调。
访谈采用逐一采访询问即个别访谈与小型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对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采用个别访谈的形式,对留学生采取小型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从访谈的内容和作用上看,本访谈为指导性问题本位访谈,采访者将受访者反映的信息加以理解和同化,并与访谈者进行适时的对话,共同构建关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的新认识。
①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苏州市、湖北武汉市、黑龙江哈尔滨市、河北邢台和唐山、辽宁鞍山和沈阳、安徽合肥和阜阳、新疆乌鲁木齐市、宁夏银川市、云南昆明市。
②包括国际汉语教学、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语法、语言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新闻传播、外国哲学。
①包括蒙古国、英国、苏丹、日本、美国、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孟加拉、塞内加尔、韩国、哈萨克斯坦、泰国、瑞典、老挝、伊朗、越南、马来西亚、缅甸、刚果布、印度、塔吉克斯坦、黎巴嫩、约旦、俄罗斯、布隆迪、萨摩亚、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法国。
②包括蒙古语、英语、阿语、日语、乌尔都语、俄语、孟加拉语、法语、韩语、哈萨克斯坦语、泰语、瑞典语、老挝语、波斯语、越南语、汉语、缅甸语、林加拉语、印度语、基隆迪语、萨摩亚语、塔吉克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斯坦语、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