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咳嗽
咳嗽病案一
李×,女,60岁。初诊时间:2014年5月26日。
主诉:咳嗽半年。
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因感冒后开始咳嗽,未曾重视,自己服用“银翘片”等药,病情未完全缓解,时有咳嗽,遂来就诊。现症见咳嗽无痰,咽痒不适,口干咽燥,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既往史(药敏史):糖尿病史5年,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胸部X线示:未见明显异常。
辨证分析:患者以咳嗽为主症,属中医学“咳嗽”范畴,患者素体阴虚,外邪入里化热,伤及肺阴而出现咳嗽无痰,咽痒不适,口干咽燥,舌质红,苔薄白,脉细等症。《景岳全书·咳嗽》说:“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
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病(肺阴虚证)。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治法:滋阴润肺,降逆止咳。
方剂:沙参12g,麦冬12g,荷叶12g,枇杷叶12g,桑叶12g,黄芩12g,紫菀12g,百合12g,紫苏12g,炒莱菔子12g,瓜蒌12g,虎杖12g。
煎服法: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复诊:患者咳嗽好转,咳痰减少,但觉咽痒不适,上方加蝉蜕12g,继续服药7剂而愈。
按语:本病中医辨证为肺阴虚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故运用滋阴润肺,化痰止咳,肺气得以降而咳嗽止。
老师点评:咳嗽日久,耗伤肺阴,致阴虚火旺,肺失润降,滋阴清热与润肺并用。《医约·咳嗽》说:“咳嗽毋论内外寒热,凡形气病气俱实者,宜散宜清,宜降痰,宜顺气。若形气病气俱虚者,宜补宜调,或补中稍佐发散清火。”
咳嗽病案二
杨×,男,33岁。初诊时间:2013年12月4日。
主诉:咳嗽半月。
病史:患者自诉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有咳痰,量少不易咳出,一直未予重视及诊治,于家中休息后,感上述症状未缓解,仍咳嗽、咳痰,量少不易咳出,伴有口干欲饮及咽干不适。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既往史(药敏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粗。
辨证分析:患者为青年男性,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故属中医学咳嗽病范畴;咳嗽日久,耗气伤阴,而见咳痰不易咳出,并伴有口干欲饮,咽干不适等症。结合患者病史及目前症状等辨证为阴虚证。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均为阴虚之证。
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病(阴虚证)。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治法:养阴润肺。
方剂:麦冬12g,沙参12g,石斛12g,百合12g,荷叶12g,枇杷叶12g,桑白皮12g,地骨皮12g,紫菀12g,款冬花15g,桔梗12g,生甘草9g。
煎服法: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复诊:患者自诉咳嗽、咳痰症状改善,感咽干、口干症状好转。在上方基础上,加玉竹12g,共7剂,继续服药。
心得体会:患者为青年男性,以咳嗽为主要见症,结合患者其他症状及舌、脉等,考虑患者肺阴亏虚,予以沙参麦冬汤方加减,效果显著。故治疗疾病重在辨证准确,及时有效,方能达到药到病除之效。
老师点评:咳嗽之症,重在辨别外感、内伤,而从本病例来看,患者为青年男性,起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考虑为内伤咳嗽,结合其他症状,考虑为阴虚所致,故试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效果显著;然患者有咳痰症状,或许此病因痰而起,而目前咳嗽症缓而痰不再出,日久恐瘀而化热,耗伤肺津,若能再加用川贝、甜杏仁等润肺化痰之品则更为理想。
咳嗽病案三
张×,女,7岁。初诊时间:2013年11月20日。
主诉:咳嗽1周。
病史:患儿自诉于1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不止,伴有咳痰,痰少而黏,咽干口燥,且咳时气急。食纳尚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既往史(药敏史):平素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无。
辨证分析:患儿因外感起病,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故属中医学“咳嗽病”范畴;患儿因感受外邪,风邪犯肺则咳嗽,燥邪伤津则咽干口燥,风为百病之长,与燥邪相结合而犯肺,辨证为风燥咳嗽。燥邪与风热之邪相合而生温燥,与风寒之邪并见则生凉燥。凉燥之邪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
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风燥咳嗽。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剂:黄芩6g,桑白皮6g,地骨皮6g,枇杷叶6g,荷叶9g,紫苏6g,冬瓜皮6g,炒莱菔子6g,紫菀6g,款冬花9g,瓜蒌6g,生甘草3g。
煎服法: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复诊:患儿服用上药后,干咳嗽症状减轻,于上方加浙贝母6g,继续服药。
心得体会:患儿因受凉后出现咳嗽,故辨证为外感咳嗽,结合其症状体征,考虑为风燥伤肺,用紫苏、枇杷叶、浙贝母等润肺止咳,使其痰出而咳嗽自止。
老师点评:《医学入门·咳嗽》说:“新咳有痰者外感,随时解散;无痰者便是火热,只宜清之。久咳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郁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宜开郁润燥。”小儿患病,传变较快,治疗过程中,更应临证仔细辨别,方可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在源头根治疾病,不致传变导致疾病加重。
咳嗽病案四
王××,女,36岁。初诊时间:1999年12月8日。
患者主因干咳反复发作4个月余。于1998年11月因感冒而出现咳嗽、咳痰,经抗生素治疗后咳痰已止,但咳未止,时轻时重,多次反复使用抗生素及止咳药,近2周干咳又作,以夜间为甚,咽痒即咳,无发热恶寒,胃纳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脉弦细。初诊认为患者久咳不愈,耗伤肺阴,此次发病又无明显外感,即以养阴润肺止咳为主,服用中药4剂后患者症状无任何改善,经陈老师会诊,陈老师认为患者病初由外感而起,肺气不宣,余邪未尽,治肺宜宣而不宜束,应以清宣肺气之品,方能奏效,即拟方如下:黄芩10g,杏仁12g,桔梗10g,紫苏12g,枇杷叶12g,前胡12g,蝉蜕12g,甘草6g,3剂后,患者干咳大减,效不更方,再服3剂后患者偶有咳嗽,此时陈老师提出,余邪已尽,再以养阴润肺,巩固其效,后患者告之痊愈。
老师点评:《医宗必读·咳嗽》曰“:大抵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流连不解,变生它病,故忌寒凉收敛,如《五脏生成篇》所谓肺欲辛是也。治内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痒愈甚,故忌辛香燥热,如《宣明五气篇》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是也。”此案例的治疗,体会到凡有外感必先清宣,待邪尽再予以调养,充分体现了陈老师治外感宜轻清宣散、祛邪必尽的辨证论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