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川中医临证实录病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不寐

不寐病案一

徐×,女,57岁。初诊时间:2014年4月1日。

主诉:失眠半年。

病史:患者年轻时睡眠不好,经常因劳累而失眠,平素烦躁易发怒,手足心热。随着年纪的增大,睡眠困难更加严重,夜寐不实而易醒,梦多,神疲乏力,汗多。舌质红,苔薄少,脉细数。

既往史(药敏史):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无。

辨证分析:患者属肾阴不足,心肾不交证型,心火亢于上,肾水亏于下,则心烦不寐,梦多。

诊断:

中医诊断:不寐。

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法:滋阴安神。

方剂:太子参15g,麦冬12g,五味子8g,酸枣仁15g,玉竹12g,黄精12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百合20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茯神15g。

煎服法: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上药后,神疲乏力好转,睡眠较前好转,上方酸枣仁改为20g,继续服药2个月余,睡眠好转但未痊愈。

心得体会:肾阴不足,心肾不交,水火失于既济,心肾阴虚,君火上炎,扰动神明,则夜寐不实而易醒,梦多,五心烦热,则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老师点评:《景岳全书·不寐》指出:“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枉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有邪患者祛邪寐既安,无邪患者则病程较长。此患者无外邪扰心,由肾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心肾不交,而寐不安,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虽然经过2个月治疗,但睡眠稍有改善,建议其安心慢慢调养。

不寐病案二

孙×,男,64岁。初诊时间:2014年5月6日。

主诉:夜寐不安半年。

病史:患者夜寐不安,梦多半年,神疲乏力,纳差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既往史(药敏史):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无。

辨证分析:心脾两虚证,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生不寐,多梦。

诊断:

中医诊断:不寐。

西医诊断:神经衰弱。

治法:补养心脾。

方剂:太子参12g,麦冬12g,五味子6g,炒酸枣仁12g,合欢皮12g,夜交藤15g,玉竹12g,生地黄15g,玄参12g,荷叶12g,沙参12g,茯神12g。

煎服法: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上药后,睡眠好转,精神佳,上方加丹参15g,继续服药。

心得体会:患者因心脾两虚,营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心神不安,治以补养心脾,以生气血。

老师点评:不寐的原因有很多,但血虚是其最主要的原因。血化生于脾,上奉于心,心得所养,受藏于肝,统摄于脾,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本病治疗上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同时佐以安神之品。虚证多补,实证多清火、消导。虚实夹杂者,应先去其实,后补虚,或补泻兼顾为治。

不寐病案三

康×,男,27岁。初诊时间:2014年6月4日。

主诉:失眠1个月。

病史:患者3个月前出现睡眠状况差,加重1个月,梦多疲乏,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既往史(药敏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无。

辨证分析:患者以失眠1个月为主症,属中医“不寐”范畴,手足心热,梦多,舌质红,为心肾不交证。

诊断:

中医诊断:不寐,心肾不交。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剂:太子参15g,石斛12g,麦冬12g,五味子8g,炒枣仁20g,合欢皮15g,夜交藤12g,牡丹皮12g,生栀子12g,玄参15g,生地黄12g,知母12g。

煎服法: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复诊:患者睡眠好转,上方再加百合15g,炒白术15g,继续服药7剂。

按语:中医辨证为心肾不交,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老师点评:不寐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阴虚不能纳阳,阳盛不能入阴。

不寐病案四

苏×,女,58岁。初诊时间:2014年3月4日。

主诉:睡眠差半年。

病史:睡眠差,难以入眠,时有耳鸣,梦多,头昏时作。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既往史:无。

辅助检查:无。

辨证分析:患者以“睡眠差”为主症,辨病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患者为老年女性,平素体质虚弱,肾阴不足,心肾不交,水火失于既济,心肾阴虚,君火上炎,扰动神明,则见不寐。肾阴不足,脑髓失养,故耳鸣梦多,头昏。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表现。

诊断:

中医诊断:不寐(阴虚火旺证)。

西医诊断:神经衰弱。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剂:自拟“滋阴安神汤”加减。黄连3g,吴茱萸3g,生地黄15g,麦冬12g,荷叶12g,竹叶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合欢皮15g,夜交藤12g,炒枣仁15g,百合15g,夏枯草12g。

煎服法: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

复诊:服上方后睡眠好转,耳鸣减轻,但觉心烦,上方加生栀子12g,继续服药7剂。

心得体会:陈老师认为,不寐之症,虚者为多,该病多因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化源不足,气血虚弱,心神失养而致。加之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而伤及肾精,致成心肾阴虚,水火不济而成不寐心悸等症。只要气血虚得养,精亏得复,则不寐自愈。

不寐病案五

崔×,男,45岁。初诊时间:1998年3月23日。

主诉:入睡困难3个月,伴口干口苦。

病史: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寐,自服“安定”“谷维素”等药物治疗无效,行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均正常,遂前来就诊。患者自诉不寐,寐而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睡则噩梦纷纷,伴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平素嗜烟酒,喜食肥甘厚腻之品。

中医诊断:不寐(痰热内蕴,上扰心神)。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治法:清热化痰安神。

方剂:黄连温胆汤加减,陈皮10g,清半夏10g,茯苓15g,黄连4g,竹茹15g,枳实12g,夜交藤30g,石菖蒲10g,佩兰12g,五味子10g,百合10g,生甘草6g。

水煎服:4剂,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患者服药4剂后就诊,主症及伴随诸症均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药4剂,不寐症已不明显。以此方治疗1个月余,不寐症告愈。

按语:由于饮食厚味碍胃滞脾,脾胃失健,湿聚生痰,蕴而化热,故见诸症。按《景岳全书·不寐》云:“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虚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本案据证治以清热化痰而安神,不单纯治以镇静之法。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石菖蒲、五味子有兴奋神经功能的作用,取之“欲升先降,欲降先升”之意而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