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秦筝陕西流派

第一节 概念论述

一、综述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 ‘派’的解释为:‘指立场、见解和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派’是阶级的一翼,是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形成的社会集团或派系;……学术、宗教……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①

一代宗师曹正先生曾以“茫茫九派流中国来形容概括中国筝的流派之多、流传之广。一般来说,艺术流派大都是自然形成的,但也不排除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创建”。秦筝陕西流派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筝乐器专业在西安音乐学院的开设正式提出的。提出即要发展。1957年,曹正先生建设性地提出了“秦筝归秦”的这一思想内容,旨在使源于秦地的筝再次回到秦地人民中来。周延甲先生作为“秦筝归秦”的第一实践者,将“秦筝归秦”从理论变为实践。同时,成功地使这一历史的接力棒后继有人,繁荣发展。在短短的50多年间,秦筝陕西流派成功地完成了历史的复兴,并在“秦筝归秦”的基础上,以其强烈的“凄、苦、悲、怨”② 的艺术特色独树一帜,在中国筝流派中大放异彩。

二、名称定位

在《继承和发扬陕西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一文中,周延甲先生明确提出了“陕西秦筝流派”这一称谓,这篇文章发表在1988年《交响》第3期。这一阶段属于流派的探索、学习阶段,理论建设刚刚起步。之后,在陕西筝人不断深入的摸索、实践过程中,在学习、研读了筝史、筝佚文章之后,逐渐感觉到秦筝文化的深厚及历史赋予它深刻的内涵,这一概念从“陕西秦筝流派”过渡到“秦筝陕西流派”。筝发祥于秦地,并最早流行在今天的甘肃、陕西一带。“秦筝陕西流派”是对今天复兴、发展在陕西三秦这片大地上的筝乐流派的称谓。同时,“陕西流派”是被包含在“秦筝”这一文化元素背景之下的,它是“秦筝”在新时代的继续发展。

步入21世纪,长安乐派发起人鲁日融先生就全国各地筝流派及“秦派二胡”而言提出“陕西筝派”这一称谓。“陕西筝派”这一叫法简洁、明了,特别是针对国内其他筝派如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等等而言,“陕西筝派”是与国内筝乐流派名称大环境相统一的称谓。既强调地域性,又体现时代性。也是本流派迈向20世纪在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在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发挥其“仁智”的文化效用。因此,将这一流派最终定位为“陕西筝派”是较为科学的。

第二节 秦筝陕西流派的复兴、发展

1956年,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学科建立。伴随着这一专业在西北这座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科建设发展,秦筝陕西流派成功地完成了其历史的复兴并逐步走向繁荣。

一、专业教育

(一)“以人为本”

1.转折点

筝于两千多年前发源于秦地,并在秦地繁荣发展。但是,在近代的各种乐器典籍中,却不见“秦筝”(陕西流派)的踪影,只看到有关于河南、山东、潮州、客家等等筝流派的记载。在60年前的秦地,几乎没有人见过,也没有人认识这个乐器。事实表明,筝在陕西已濒临绝响。1957年,曹正先生来到西安讲学,提出了复兴秦筝流派的思想。周延甲先生在《谈“秦筝归秦”》中说道:“‘秦筝归秦’在1957年就开始提了。1956年西安音乐学院派我去沈阳音乐学院跟曹正老师学筝。一年后,西安又请他来校讲学。就是在我和老师由沈阳回西安的火车上,曹老师说到这个意思的。当时没有记录。大概意思是说秦筝早就流行于秦地,可是现在陕西看不到了,我们有责任去大力发展和普及……”①

1960年,周延甲先生在其编订的《古筝迷胡曲集·前言》中,正式提出“秦筝归秦”。

在1993年李世斌先生的《实践·理论·体系》中提到“秦筝归秦”是这样解释的:“倡导秦筝归秦这一口号,最初是在1957年曹正先生向他的学生周延甲授意的。”

魏军先生在西安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暨秦筝陕西流派全国学术论坛的讲座中谈道:“我同意李世斌先生的看法,1957年在我院才开始开办筝专业时,对筝这个乐器已然是非常生疏的情况下,对此学术思想的理解,实际的意义可以说是非常浅薄的。在此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地深入人心,才了解了这一学术思想的价值所在。我认为曹正先生以他深厚的学识,讲到秦筝在陕西绝响,要求学筝的陕西筝人复兴它,让筝在三秦大地上重新崛起,话说到此,离 ‘秦筝归秦’一步之遥。被当时做学生的周延甲按照曹正先生的授意和意愿用四个字精辟地总结下来,之后成为陕西筝人的座右铭。”

“秦筝归秦”这一学术思想,是一次历史的转折点,是秦筝陕西流派阶段性的战略目标,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筝乐衰微的特定历史时期,团结陕西筝人致力于秦筝艺术复归秦地,复兴于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之中的响亮口号。

2.领军人

周延甲先生是“秦筝归秦”的领军人、早期的实践者。

《绣金匾》的由来及意义:

在周延甲《谈“秦筝归秦”》文章中说道:“记得有一次演出前和人闲聊,有人说筝这个乐器是好听,不知能不能弹咱们陕西调门的曲子,我随手弹了几句《绣金匾》,人们大家赞赏……从此以后,我进一步体会到 ‘秦筝归秦’的正确途径:要想使筝在陕西普及,让陕西人民叫好,就得弹陕西人民最喜欢的调子,如迷胡、秦腔、碗碗腔等。”

在雷家 先生的提议下,周延甲先生将《绣金匾》用筝演奏出来,反响强烈,受到人们普遍赞赏。之后又有《迷胡调》等依附陕西地方音乐素材而作的筝曲。它的成功,迈出了“秦筝弹秦韵”的第一步,也为陕西筝人在致力于本流派曲目建设方面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指明了方向。

在1961年的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各派名家荟萃古城西安,交流教学大纲和教学曲目。其中,在周延甲先生的《古筝迷胡曲集》中选定了17首作为首乐艺术院校专业学生选修与必修曲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周延甲先生执教时,顺应社会,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在支持亚非拉美人民抗日斗争的岁月里,先生创作了筝独奏曲《富士山风暴》;在抗美援越的年代里,又创作了筝与乐队《越南中国》;在全国掀起学习焦裕禄的高潮中,还创作了筝独奏曲《忆爸爸》。在50年代末,先生就开始了筝乐器的改革,到70年代还着手研究25弦踏板筝的制作,魏军曾为此乐器的研制成功,在踏板筝上演奏了创编的日本筝曲《樱花》、陕西筝曲《如诉曲》 (周延甲、魏军合作),也就是后来几经变更的《秦桑曲》(强增抗、周延甲曲,后又改为周延甲曲、周望演奏谱)。60年代,周延甲先生还就河南筝派王省吾老师进行筝曲的研究、梳理工作。

3.高自成先生对筝学科的贡献

山东筝派名师高自成先生是1957年由北京调来西安执教,他本人的贡献是填补了陕西筝教学的空白。从那以后,他与周延甲先生开设了西安音乐学院的筝专业教学课。之后,又有曹正先生来西安讲学一年,王省吾先生来校讲学,为我院今后的秦筝陕西流派在演奏技术、技艺上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们在最初的陕西风格小曲的编配上成功借鉴了山东、河南筝派的演奏技术。比如,当时最有名的筝曲《绣金匾》,就创造性地运用了河南筝曲《双八版》中的传统演奏技艺,这种技法的运用,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显示出我们最初在河南、山东流派的教学上受益匪浅。可以说,今天的秦筝陕西流派的形成,是在山东、河南流派基础上“嫁接”而来。这个时期的筝曲有《落院》、《和番》、《打雁》、《凤翔歌变奏曲》(1962年11月高自成编曲)、《高山流水》(高自成改编)等。

4.铺路石

魏军教授说得好:“秦筝陕西流派是靠集体的智慧、群体的力量发展起来的组织。历史警示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有组织、有系统、科学地继承秦筝艺术,才能够传承秦筝文明。要靠一代代的筝人为之奋斗、努力。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历史时段中的 ‘铺路石’。”自1956年西安音乐学院开设筝专业以来,秦筝陕西流派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使复兴秦筝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其中离不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添砖加瓦,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传播文明。随着这支队伍的逐渐壮大,呈现出老、中、青各年龄阶段良性的完整局面。现将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学科教师明细表整理如下:(以年代)

其中,曹正先生1957年来校讲学一年;王省吾先生1962年来校短期讲学;孙文研先生1982年来校短期讲学;魏军老师1982年派送星海音乐学院随陈安华教授学习潮州筝曲,之后又有许多教师赴广州、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学习。

以曲云(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魏军为代表的第二代秦筝人在“秦筝归秦”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沿着前人的足迹,勤苦探索。这是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国家政治风云多变,秦筝流派的复兴尚处于初步阶段,资料、经验较为匮乏。但这些优秀的秦筝人凭着对秦筝事业的坚定执着以及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劳作。比如:曲云老师侧重对于西安鼓乐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极有价值和贡献的论文,并根据西安鼓乐素材改编创作一系列筝曲:如《香山射鼓》《赚·梅花引》《山居秋暝》《柳含烟》等,均在国内外的演出和学术交流中产生深远的影响。魏军老师也是一位集教学、创作、筝史研究三方面于一身的三栖型人物。在教学方面,治学严谨,身教于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演奏人才与秦筝教育工作者;他的筝史研究、创作及秦筝演奏技法研究等,更是为音乐学界、筝界同行所瞩目,道常人所未道,创学术之新意,更是创作了我们所熟悉和喜欢的筝乐作品,如《三秦欢歌》《婆罗门引》《乡音》《五陵吟》《源》等。

20世纪80年代,顺应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陕西民乐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陕西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长安乐派”的创建,对与秦派二胡、秦筝艺术、秦阮艺术、秦鼓艺术等等各个乐种的发展都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如同流经陕西地域里的八大水源支流汇集渭河干流中去,它们是在一个派系中的组合,各自有自己的发展生存空间,这就是 ‘长安乐派’的个性所在。然而,他们又都得益于陕西这片丰厚的文化资源沃土,他们的根是扎在同一片土壤之中吸取营养,作品中的风格、艺术特色、特点则完全是地道的秦风秦韵,这就是 ‘长安乐派’的共性所在。”① 在这宏大的发展潮流中,各个乐种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不管是电影音乐、管弦乐作品,还是二胡作品,对秦筝陕西流派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力。这些现象深深影响了以尹群、樊艺凤为代表的第三代秦筝人。她们思想活跃、思路开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1989年在“山城杯”CCTV 大赛中,《秦桑曲》《香山射鼓》分别获创作一等奖及优秀奖,尹群、张晓红、樊艺凤分别获演奏一、二、三等奖。秦筝陕西流派越发显现出深厚的发展潜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步攀升。

(二)教学体系

1.本科教育

(1)教育主体

西安音乐学院56年开始到现在的筝专业学生统计如下(以年代):

续表

续表

续表

筝专业人数的增量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它直接反映出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这一学科所占的比重。

(2)教学大纲

自1956年以来,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学科(本科)教学大纲共做过三次大的修订,分别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及21世纪初。

第一阶段60年代教学内容

①独奏曲目 《东方红》 《大路歌》 《小河杨柳》 《舞曲之一》《公社闹花灯》《学习雷锋好榜样》《小开手》《双八板》《伟大的北京》等。

②《儿童拳曲十五首》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教学资料,1960年8月15日筝科小组编订。曲目有:《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营火舞》《小河杨柳》《做棉衣》等。

③1977年5月编订《筝曲六首》。曲目为《绣金匾》《天上的太阳红彤彤》《在北京的金山上》《红星照我去战斗》《长大当个好社员》《丰收锣鼓》。

④在1981年元月编订《秦筝独奏曲三首》。曲目有《长城调》《如诉曲》《光辉照儿勇向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的基本状况是这样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进行革命建设,做任何事情都要突出与无产阶级政治结合起来,文化艺术界(包括教学单位也不例外)。这个年代对于刚刚起步的筝专业学科的教学来讲,怎样才能突出无产阶级专政纲领,因此,在西安音乐学院筝教学的筝曲创编上,就出现紧跟形势、高举红旗的局面。这条道路一直走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可以从对当时教学曲目的罗列上,反映出那个年代的现实。

第二阶段1984年教学大纲列表

这一阶段教学大纲除了对陕西作品的要求外,还罗列出其他流派的代表性曲目,如河南的《落院》《和番》《汉江韵》,浙江的《四合如意》,山东的《汉宫秋月》,潮州的《柳青娘》,客家的《蕉窗夜雨》以及一些高难度的现代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演奏技巧及演奏风格,既不偏离现代,也不缺乏传统,在融会贯通中提高学生整体筝乐演奏素质。这一时期的筝教学中还有了齐奏、重奏等内容。

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邀请上海音乐学院孙文研先生来院讲学,着重辅导学生弹奏和掌握浙派的快四点。之后,有师生利用寒暑假去上海学习交流、赴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习潮州筝艺。这些学习经验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掌握其他流派,同时在发展自己流派的演奏技法上通过借鉴得到了充实,从义甲的改良到技术的传播,如浙派的快四点、摇指、扫摇以及摇指技术中派生出的多种技法、快速指序等等,都对西安音乐学院筝学科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大纲的编订中均有所涉及。

第三阶段2006年教学大纲列表

续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筝乐创作出现繁花似锦的局面,一些专业作曲家投入筝乐创作,新作品不断问世,也为中国筝乐作品的创作带来新鲜元素,注入新的活力。如在调式调性上新突破的《箜篌引》《幻想曲》《黄陵随想》《画宫怨》等,注重写意追求审美取向的《黔中赋》《建昌月》《倚秋》等,尤其是秦筝陕西流派的代表作《云裳诉》《五陵吟》等,在运用陕西地方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作曲技法及演奏技法,成功开拓了这一流派曲目创作新思路,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性。

在新阶段的教学大纲中,一方面注重突出本流派的学习与传承,建立本学科区域优势及区域特色,兼顾对其他流派代表性曲目的学习。在现代筝乐作品中,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作品的学习,加强技术、技法的训练,解决高技术难题,并使学生走在专业发展前沿,接触熟悉多种弦列、调性、技法的新作品,并从文化角度使学生对筝这一乐器的乐器属性、文化内涵、地域特征、时代特征均有一定的认识。

2.研究生教育

(1)教育主体

西安音乐学院历届研究生列表整理如下(以时间顺序):

(2)理论学习

理论的学习与积累是研究生阶段区别于本科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进一步提升学生演奏与表演艺术能力的同时,将实践升华到理论,是研究生学习阶段高度及深度的体现。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其理论学习的总结与成果。因此,毕业论文的答辩过程也是历来院校领导及专业导师较为重视的一个过程。在历届筝专业硕士毕业论文中,也不乏出现一些精品论文及高质量文章。例如:樊艺凤的《河南筝乐考略》,文章对河南筝流派的成因、流变、演进、风格特点、演奏技法、代表人物及其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考察与分析,是论证筝乐流派题材方面难得的佳作。又如姚玉的《〈古今图书集成·筝部〉 研读》,文章语言华丽优美,理论逻辑思维缜密,对《古今图书集成·筝部》进行古文献的研习与解读,从中透析古代筝文化,填补了国内有关类书的筝文化系统研究之空白。现将历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汇总如下:(以年代)

(三)理论建设

周延甲先生强调理论建设的重要性:“‘秦筝归秦’贵在实践,但不注意理论研究,到头来还是提不高。”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秦筝陕西流派的发展遵循事物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从筝史研究方面、到表演艺术方面再到筝韵美学方面等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有力地推动了秦筝的理论建设。从创建秦筝学会成立之日起,《秦筝》刊物的创办就是这一流派注重筝乐理论建设最有力的证明,从1983年至今已出版30余期,此刊物是全国乃至世界的唯一筝专业杂志,在全国筝界乃至整个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更是后人学习筝乐理论的优秀的教科书。

下面以人物为线索来总结这50年间理论创作的成果。

1.筝演奏家周延甲、曲云、魏军、樊艺凤论文文章汇总

续表

续表

续表

2.秦筝理论家李世斌、邵吉民、雷达、雷家 主要发表论文文章汇总

续表

续表

焦文斌先生著有《秦筝史话》一书,这是第一部筝史专著,是一本翔实丰富的秦筝史料之大全,以纵向的历史线条完整地记录了自先秦以来的史书、史料记载。正如周延甲先生在序中所言:“而今 〈秦筝史话〉 内容之丰富,文字之浩瀚,论据之充实,脉络之清晰,辑著成轶,前所未有。”

以上文章多发表与《秦筝》《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以及全国各大音乐学院院报等。这些文章范围涉及广、研究程度深、技巧解剖细、与时倶进新。例如:曲云《西安鼓乐中的筝》一文考察探寻流传在陕西这一濒临消亡的乐种——长安古乐中的“大琴”即筝的蛛丝马迹。周延甲的《筝在演奏中左手的运用》,文章从秦筝的演奏艺术上谈筝的“以韵补声”的风格特色,旨在继承和发扬秦筝陕西流派的演奏艺术传统。魏军在其佐证秦筝源流方面,用了20多年的时间写出了《秦筝源流新证》《秦筝源流再证》《秦筝源流三证》等方面的文章,以无可辩驳的史实有力地证明了秦筝的源流问题,并探索研究了《关于古筝指法演奏符号的运用、规范、统一问题》等等。从这些优秀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老师们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以及对待问题的严谨的学术态度,论质、论量均为筝专业学科理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作团队

新作品的创作是一个流派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源泉,是这一流派鲜活生命力的标志,也是推动一个流派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1.专业作曲家的主要创作

2.筝演奏家的主要创作

续表

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山城杯”CCTV器乐大赛中,陕西筝曲《秦桑曲》及《香山射鼓》荣获创作一等奖及优秀作品奖。这两项殊荣,证明了“秦声”的重要地位,也肯定了陕西筝人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极大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为流派以后的发展及创作积蓄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全国筝乐创作推陈出新的形势下,陕西风格筝乐 作品的创作也显示出新的艺术性及新的美学理念,如《黄陵随想》、《骊宫怨》(筝协奏曲)、《乡韵》(筝与民乐队)、《五陵吟》(筝与钢琴)、《云裳诉》(筝与钢琴)、《秋夜思》、《竹韵》、《源》(筝协奏曲)等作品,一些移植改编的外国筝曲如《鸽子》《啊!我的太阳》等,都反映出陕西筝人开阔思路、开创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些作品都在为秦筝演奏艺术及秦筝文化传播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现时代秦筝 艺术的高度体现。

3.出版专著

魏军《秦筝曲论》。

曲云与李萌发表《陕西筝曲集》

(五)艺术实践

1.会议(以年代)

续表

2.比赛、演出(以年代)

续表

3.音乐会

由于掌握的资料有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1)综合音乐会(以年代)

续表

续表

(2)个人音乐会(以年代)

续表

续表

4.艺术团

2004年7月,西安音乐学院秦筝艺术团正式成立。自1994年开始,秦筝就有了集体的排练、合奏曲、重奏曲等内容,这可以说,是秦筝艺术团的前身,是秦筝艺术团形成的基础。

在艺术团团长樊艺凤老师的带领下,秦筝艺术团本着实践教学、丰富形式、加强交流、弘扬“仁智”的宗旨,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拓展一个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性交流,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舞台实践、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目的。

秦筝艺术团成员为历届大二、大三在校筝专业学生,编制约50人,流动性较强。艺术团通过独奏、合奏、重奏、协奏、弹唱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完成本专业的同时,参加实践,全方位锻炼和提高专业水平。成立五年多来,艺术团为观众奉献了多场精彩的演出。2005年成功举办了“筝乐和鸣”音乐会,首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秦筝专场音乐会”,参加了陕西电视台“海峡两岸庆中秋”大型晚会,参与演出“‘真秦之声’音乐会”“陕西流派名家名曲音乐会”“周延甲作品音乐会”等,均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二、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秦筝普及的一个重要方面。

1956年,西安音乐学院开设筝专业,并提出“秦筝归秦”的理论口号。“秦筝”,最早发源于秦地,由秦人所创,并广泛流行于秦地民间,因此,这一“归”字,只回归到专业音乐院校,是不完整、不彻底的。“让源于秦地的筝再次回归到秦地人民中来,进而创造出新的光辉业绩”①。 “秦筝归秦”要在陕西大力普及和发展,社会教育不容忽视。

1983年6月28日,在周延甲先生及魏军先生的倡导下,西安秦筝学会(后改为陕西秦筝学会)成立。陕西秦筝学会是陕西从事筝的教学、演奏、理论研究、筝乐创作、乐器研制者专业和业余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更重要的是,重视筝的普及教育。它的成立为秦筝社会教育提供了保障性及规范性,显示出这一乐器在秦地人民心目中的优越性及秦筝艺术工作者发展秦筝的决心。作为陕西秦筝学会的会刊《秦筝》杂志,也与学会同时诞生,筝的理论教学研究、筝曲的发掘和创编、筝乐演奏技法研究、筝的改革、国内外筝讯等都是《秦筝》刊物发表的内容,这是抓好秦筝理论建设的重要方面,是记录秦筝发展轨迹的一部活化石,从中透视出秦筝艺术及秦筝文化。

1984年11月“秦筝艺术学苑”的创办与开设,打开了秦筝社会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学苑一方面面向社会招收古筝等民族乐器学员,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生美育、陶冶儿童道德情操起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为专业学校培养并输送人才。像现如今从事在教学岗位的薛莲、孙卓、魏征、尹群等都是艺苑的第一期学员。在教学方面,魏军老师、曲云老师、何秀琴老师等做了大量的社会普及工作,不仅亲自授课,还热切关注艺苑的成长与发展。魏军老师亲自编写《筝演奏法教材》系列,帮助初学者系统地掌握秦筝艺术,提高秦筝技艺,并于1991年第一个把秦筝教育带到宝鸡。曲云老师、何秀琴老师多次在《秦筝》刊物发表关注“秦筝艺苑”成长的文章,记录艺苑的点点滴滴。“艺苑”还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专业汇报演出、陕西省首届少年儿童民族器乐“百花奖”大赛、陕西省首届秦筝比赛、少儿秦筝音乐会等等。为了增加学员兴趣,学苑开设了集体课,三五个一组或七八个一组,在比较中进步成长。学筝现象由刚开始的寥寥数人到现在普及教育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辐射网,几乎遍及陕西各个地区,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近些年来,随着各类艺术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人们接触筝、学习筝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乐器里,大多数的培训班里学筝的人数是最多的,“学筝热”在三秦大地上持续升温。

艺术是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群众的喜好直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审美及向往。“学筝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的社会面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审视50多年筝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状况,在专业、学术、理论、艺术实践等方面均对秦筝陕西流派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比如:经专业院校培养的演奏家,像周延甲、曲云、魏军、尹群、樊艺凤、何秀琴、张晓红等更是这一流派发展的主力军、代表人物。作为专业演奏团队的秦筝艺术团,也是流派发展的一面鲜活的旗帜,反映这一流派的队伍建设及精神面貌。学术理论的建设在学院大环境的重视下更加丰盈,一些高度价值的文章在全国音乐刊物上的发表;陕西风格筝曲的创作,不仅用于本院教学大纲的制定,还频繁出现在个人独奏音乐会及重大综合音乐会上,有些曲目更是作为一些国家级赛事的必弹作品,像《姜女泪》《云裳诉》等。这些现象进一步扩大了流派的影响力,对于流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学科建设一方面实现筝学科作为专业教学在专业院校的科学健康的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秦筝陕西流派发展的根据地及核心动力,引领秦筝陕西流派在全国各大流派中独领风骚,独占鳌头。

① 魏军:《关于“长安乐派”的发展与完善》。

② 孙卓:《秦筝的历史渊源与复兴》,载《秦筝》2008年第2期,第25页。

① 周延甲:《谈“秦筝归秦”》, 《秦筝》1992年第2期。

① 魏军:《关于“长安乐派”的发展和完善》。

① 焦文斌:《纵论“秦筝归秦”及其实践》, 《秦筝》199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