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市场政府监管理论与运作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城市水务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定义为“支撑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的一体化管理,即城市水务管理。综合城市水务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在2001 Miguel A.Marino和Slobodan P.Simonovic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即:①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②水资源稀缺和保护;③用水管理;④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⑤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⑥灌溉水管理;⑦水资源稀缺管理。

在2002年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需水的增加正在加剧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即: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R.H.Coase)的产权制度理论,他认为:当没有交易费用时,通过自愿协议,将产权重新分配,可以使社会福利实现最大化。在水的开发、利用中如果产权明晰,就可以通过自己合理使用资源,得到明确的、可预期的收益,促使人们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在1970年W.A.Hall出版的《Water Resource Systems Engineering》一书中指出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可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相结合的复合大系统。它既是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经济发展而建立的人工系统,又是一个受生态系统制约和服从水资源本身自然规律的自然系统;是空间和时间结构都极其复杂的大系统。

BonnieG.e和lby等通过分析水权市场、水权、水的转让的特点,揭示了地区水商品贸易的非均匀性以及水商品转让的特殊性,并指出,在估算水供给的市场价值和评估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时,有必要系统地考虑水权及其转让的特性。

巴泽尔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交易成本,认为交易成本是指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

Ostrom认为:在解决公有资源可能产生的搭便车(free-ride)问题时,私有化并不是唯一的办法。Ostrom发现,通过集体分配、管理与互相监督的制度性安排也可以使资源达到较好的使用配置。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文件《21世纪议程》,奠定了现代水资源经济的理论基础。

Hew1tt和Hanemann(1995)对得克萨斯州水需求弹性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说明实行分段累进制水价体系或者提高水价或者两者兼备都会导致节水。

GisserandJohnson(1983)建立了一个解释水权和外部性的模型,研究结论认为,当良好界定的权力考虑了第三方时,效率需要水权具有可转让性。

Huffman(1983)考察了几个西部州河流水权公开进入的问题。

Tregarthen(1983)研究了在colorad与水权转让有关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是如何产生不当管理激励的。

Howe等(1986)认为,具有不可转让的水权水分配体系将导致僵化的、不灵活的和低效的水配置。

Anderson等(1983、1994和1997)认为,完全界定的水权是水市场存在的前提,地下水市场配置的关键是一个良好界定的、可实施的可转移产权。

Cummings等(1992)认为,市场以灵活的方式将水配置到最高价值的使用,提高了分配效率,但是必须要求水使用者对任何水的再分配和水的转让以及所要求的补偿作出承诺。能够在决定应用多少水和生产哪种作物上,能够利用使用者第一手的信息来做出水的管理决定,因为存在需求模式和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及作物的多样性,市场为适应作物价格和水价格的变化具有了灵活性。在一个水市场内部,个体的使用者被迫考虑他们对水利用的机会成本,以及一些与他们的水利用或转让相关的外部成本,此外,一个水市场要求很好的界定和可执行的水权来提供安全的水,并且反过来又刺激在节水技术方面的投资。

Rosegrant等(1994)认为,私人所有权与市场交易和官僚政治控制分配水相比,市场实现了水的利用从低价值向高价值的转移。

World Bank(1993和1995)认为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工程和技术的手段固然十分重要,但水资源管理不善也是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将灌溉系统的权责从政府向农民协会和其他私人组织转移的改革浪潮,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缓解水资源尤其是农业用水的紧张态势。

P.HoldenandM.Thobani(1996)认为,在大多数国家,利用行政手段进行水配置导致了水的浪费,在水的供应和使用上造成了大规模的无效率,通过市场机制来提高用水和供水的效率是必要的。

Schieye等(1996)通过研究证明,在水权被明确界定为私有的、可转移的地方,以及在水市场正式建立以前,水市场交易已经长时间被实践的地方,市场结构的执行是成功的。

zilberman(1992和1997)研究了从水权制度向水市场制度的过度问题。

Annitage(1999)认为,水市场的建立经常受到外部性存在的抑制,例如增加的污染或者是回归流的改变,这些影响必须在决定水权转让过程中能够得到说明,并且受损的第3方必须得到一定的补偿。

R.J.Grimble(1999)认为水短缺问题在经济学上表现为水供应的边际成本正在升高,水不再是公共产品和将来有不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威胁,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改进效率、提高可持续利用程度。

M.MarinoandK.E.KemPer(1999)对巴西、西班牙和美国colorade州水权市场和管理体制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引入水市场可以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水平,是否有充分的制度安排是水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将系统论的理论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始于1953年,美国陆军工程兵团首次用计算机模拟了密苏里河上6个水库的联合调度。1955年美国哈佛大学制定了水资源大纲,重点研究现代水资源系统工程的方法论。1957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成立了水资源中心。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西部资源会议制定了以水资源为重点的长期科研规划。这些活动都推动了水资源系统工程的发展。60年代,英、苏、法等国都开展了水资源系统工程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科研机构。

二、国内研究现状

冯尚友所著的《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该书提出,水资源管理应该从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

吴季松《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00年)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2002年)两部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后一部是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左其亭和陈曦合著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2003年),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

姜文来、唐曲等合著的《水资源管理学导论》(2004年),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认为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

林洪孝、王国新等合著的《用水管理理论与实践》(2003年)中指出水资源系统是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开放复合巨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最活跃的部分。水与人、水与生产、水与经济、水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并逐渐由单一关系向多元化转变,既存在互馈影响,又具有相互牵制作用。

邵益生在2005年首届城市水景观建设与水环境治理研讨会上指出:城市水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以城市水源为主体,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过程,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且随时空而变化的动态过程。

姜文来、唐曲等合著的《水资源管理学导论》(2005年)中指出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必需资源,涉及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各个方面。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形成一个新的系统,简称为WEESCD系统(是水资源water、生态ecology、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耦合coupling、发展development的缩写)。

林洪孝所著的《城市水务系统与管理》(2009年)一书中提出围绕城市水务系统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管理问题,研究构建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全局性、方向性和创新性的城市水务可持续发展管理体制、方针、政策和制度,以及运作机制等的管理战略和措施。并强调在城市水务管理中,通过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经济调节的有机结合和积极作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和节约与保护的管理,从而提高其开发利用效率,以利缓解和克服当今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提供安全供水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支撑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