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得中秀才
1902年,严独鹤14岁(虚岁),正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八股初废、改行策论的时候。费翼墀对自己的姐夫说,孩子的文理已很清通,大可出手一试。严润章便欣然带儿子回家乡应考。
废八股,改策论,对于严独鹤这样一个天性活泼的14岁少年来说,等于解除了束缚。明清以来,八股文是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每篇文章的格式非常标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合起来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八股也称八比,比是对偶的意思。在这八个部分中,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都要相对成文,字体也有明确规定。对于文章的内容,八股文要求立言必须用古人的语气,题目主要从“四书”里出,议论的内容也必须根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展开,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字数也有限制。这种文体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有为上《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提出了要学习西方新学、寻找救国道路的主张。奏折于这一年夏历四月呈进,五月初五,光绪帝即颁上谕,废止八股,改试策论。但随着“百日维新运动”的流产,同年八月二十四日,清王朝守旧派恢复了八股取士的旧制度。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又废八股,改为策论。少年严独鹤适逢其时。
严独鹤是抱着小孩玩玩的心态去应考的。谁知考运甚好,县府道三试,一共考了十几场,没有出过前三名,最后得中秀才。他回忆道:“记得县考时节,第一场考过了,第二天傍晚,我父亲正牵着我的手,在考寓门口闲逛,忽然门斗来报,说是我考了个第一。我父亲这时真是喜出望外。第二场复试点名,大家见第一名是个小孩子,便啧啧称羡。后来县考完结,发榜以后,那知县方公差了个礼房来请我父亲,我父亲便领了我去见他。方知县着实勉励了一番,又送了我许多书籍。这件事居然轰动全城,竟有许多不认识的人来拜我父亲,也有请吃酒的,甚至有来做媒说亲的。闹了好些时方罢。”
前清俗例,进了学,必须拜客。严独鹤也襕衫雀顶,到处拜客。别人见了不过随口恭维几句就算了,唯有父执李公,是个很喜欢辩论的人,一见了他就劈头问道:“你休得高兴,做了秀才,应当做些什么事你知道吗?”严独鹤一点儿也不胆怯,坦然答道:“范文正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那么秀才的责任,也着实不轻哩。”李老先生听了,便拍案叫绝,说他谈吐实属不凡,前程无量。
严独鹤对科举并不上心,他中了秀才后,还乡试过一回,在考场里闹出了许多孩子气的玩笑,他曾回忆起这次乡试的趣事。
我进了学之后,还乡试过一回。我下乡场,是由我父亲嘱托我那姓马的表兄,作为保护人。一切事都是他替我料理,我便也一切事都听他的号令。我一进了场,便想起《聊斋》上“孔孔伸头,房房露足”的两句话,真是活画出此中情景来。便笑对我表兄说道:“这种地方岂是人住的?”表兄道:“你说不是人住的地方,可怜还有许多人以此为荣,想着不得进来哩。”那时功令很宽,二场便乱号了。我和表兄搬在一起,说说笑笑,倒很有趣。我那表兄很会烹调,带了许多食料进场,他烧好了菜,我便享现成,尽量的大啖。最妙的是将一个洋瓷脸盆作为盛汤的器具,喝完了汤,就再换些水洗脸。那水都变成了油水,真是大揩其油了。我那表兄最喜欢闹玩笑,有一回,冷不防将我的卷子拿了去,塞在他卷袋里面挂在胸前,一个人出号去了,害我遍寻不见,急得满头是汗,他却笑嘻嘻地走回来,装作没事人一般,问我为什么事发急。我见他形迹可疑,知道一定是他恶作剧,问着他只不肯承认。后来再三央告,才肯还我。我便想定了一个报复的法子,等他夜间文章作完,暂时假寐的时候,悄悄走过去偷了他两篇稿子过来,放在自己贴身小袄的袋里。他醒来查点文稿,不见了两篇,便高声问我,我赶忙吹熄了那支洋烛,装着鼾呼,他就到我号中来,重燃洋烛,寻了一遍,只是没有,便大惊小怪地去问号军。号军说:“你自己遗失了文章,我哪里会知道?”他碰了一鼻子灰,便又来将我推醒。我假意问道:“何事惊慌?”他便告诉我说失了文稿。我道这有什么要紧,赶快再作两篇就是了。他听了我说风凉话,反而恍然大悟:“这必然是你作怪,想报失卷之仇。”当下被他在我身上一阵乱搜,居然搜了去。直到如今,我和他两人还常提起此事,笑个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