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世界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47年
一段关于水的历史

人们对蒙塔迪水塘进行了排水,并将其划分为特殊的小块土地,这一现象表明,在13世纪的时候,耕地面积急剧扩大。在下朗格多克平原的居民所掌握的水利与地籍知识的背后,也展现了人类治水的悠久传统,这一传统可追溯至很久以前,是由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人流传下来的。

这是一段地方性的历史,也是一段具有全局意义的历史:13世纪,位于朗格多克的蒙塔迪水塘的排水工程是2000年前的一种技术——暗渠技术的体现。该技术起源于东方,传遍了整个罗马与阿拉伯地区。古老的蒙塔迪于1974年被列为遗址,它坐落在贝济耶与纳博讷之间,距地中海仅数千米之遥。如今,这里大部分地方都被种上了庄稼,所以地貌十分平整,美不胜收。将蒙塔迪洼地形容为非凡的乡村之景恰如其分,实际上,它被分割成许多细长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顶点在中央汇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圆。洼地因其面积的广阔而十分惹人注目,它占地近425公顷,有些平直的地方更是长达1500米。那么,如此特别的景色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种理性的分割首先具有水利工程的性质:这是对洼地进行排水的结果。实际上,与朗格多克和鲁西荣沿海平原上的其他地方一样,洼地可能是在旋风的作用下,雨水与山间流水汇集而形成了小湖泊,后又变为了沼泽。这些湿地常有人类到访、探寻,因当时的气候十分干旱,水源就显得尤为珍贵。人们可以在这些湿地上放牧、捕鱼和打猎,还能拾取芦苇和青草,作多种用途。在前罗马时期,洼地由昂塞吕恩镇(Ensérune)管理,后在罗马人治下成为一片农业区,最后,在河岸边形成了村庄,例如科隆比耶(Colombiers)、蒙塔迪或是如今已消失的泰尔桑(Tersan)。蒙塔迪的种种变迁都具有一种趋向性。沼泽的很大一片区域都经过人工的大力修建。大块三角形土地的边缘建有排水渠,将水流引入洼地中央的圆形水塘,再由三大水道将其中的水排空。这些水汇入一个主水道(grande maïre),并经由其排出洼地。这一工程的另一大成就在于:主水道沿着位于昂塞吕恩镇旧址所在山丘地下1360米处的暗渠延伸出去,在汇入位于普瓦耶和卡佩斯唐的洼地之前,水道共跨越了4000多米的距离,最后到达奥德省和地中海。

那么,这项动人而别开生面、景色比其历史更加有名的工程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该工程与纳博讷大主教于1247年2月颁布的一项法令有关,大主教命令洼地的“共有人”,即共同所有者,建造地下引水道,排光水塘的水。事实上,该地道预备建于尼桑(Nissan)境内,而纳博讷大主教正是这座村庄的领主。工程的开始和结束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日期,但在1268年,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中世纪中期,整个西欧都在扩张耕地,而蒙塔迪水塘的排水工程也成为耕地扩张最后数十年中的一部分。在朗格多克地区,耕地的扩张主要以征服湿地、河流沿岸以及沼泽地的方式实现的。获得的土地变成了庄稼地,以回应增长人口的食物需求。在得到了当地领主的首肯后,乡村与城市的贵族们对土地进行整治,这些土地对他们来说也是投资的基础。随后,为对土地进行开垦,他们便将新的土地让与农民。

13世纪,从鲁西荣到普罗旺斯的这片区域内进行了数十个诸如此类的排水工程。其中,蒙塔迪的排水工程最具象征意义,其记载也最为详尽。然而,这一工程并非十分简单:马塞耶特(Marseillette,奥德省的一个市镇)那片2000公顷的巨大洼地的排水工程就失败了;纳博讷大主教更愿意保留那片卡佩斯唐洼地以收获食盐。蒙塔迪的那个地下水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它与庄稼地和远处地形都建立起无形的联系。在1247年的法令中,预备让贝济耶的几位有产者来承担工程的开凿与维护工作,也正是这些人获得了新土地:“通过这些土地,那些享有特权之人不论是自己动手还是依靠他人之力,都能够自由地、不受反对地建造地道、井、水渠和排水沟来完成排水工事,而这些设施建造的数量和地点都由他们决定……”

至此,拉丁辞汇便要告一个段落了。这些辞汇好像是直接从矿业设施中借用过来的。在中央高原南部,距离朗格多克水塘数十千米之遥的地区,矿场都是开放式的,并且正在飞速发展。法令的用语说明了排水工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为地道(拉丁语balma),二为水井(将奥克语中的cros拉丁化为crosum),水井通向地道。这种设施使用了何种技术?事实上,地道与水井的组合并非是矿场独有的,它似乎还在南部被推广为地下引水道。共16口竖井(平均每口井深85米),蒙塔迪的地道运用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但也有别的工事也运用了这项技术。在奥德省的弗勒里、加尔省的圣吉尔(Saint-Gilles-du-Gard)、朗格多克、康奥埃(Canohès)及鲁西荣等地,水塘也是经由类似的引水道来进行排水的。相反,这些排水工事在地中海地区以外便很少见了。

实际上,这些水利工事与古老且流传广泛的暗渠有着直接联系,前者从后者中获得灵感。据证实,在自然环境十分干旱之时,这些地下管道就被用来截取含水层的水,将水引向居民区,并对种植区进行浇灌。管道位于地下深处,可延绵数十公里。这些地下管道在古代就得到了广泛传播,首先是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高原,由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的波斯或者埃及。在这些地方,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系统的使用。但在考古学研究和文献中,人们发现一种与之相反的活动,即在水量过多的地方进行排水。其操作方法与暗渠相同:在古代,整个地中海地区有沼泽和湖泊的地方可能都在进行着这种活动,例如法尤姆、埃及、希腊、科派斯湖(lac deCopaïs)以及普塔谢(Ptéchai)水塘。伊特拉斯坎人以及后来的罗马人,也在进行着这样的工事,尤其是在阿尔巴诺(Albano)以及富济诺(Fucino)的意大利湖泊地区(地下通道超过5000米)。而在高卢南部,靠近尼姆的克洛索纳(Clausonne)洼地则经由环形水道桥为城市供水,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加尔桥,水道桥也采用同样的引水方式(公元1世纪)。对于水塘和湖泊而言,不论是整体排水还是部分排水,都遵循着同一道工序,这道工序被反复使用,少有变化。水流由排水管引流,排水管或围绕湿地,或穿过湿地,在洼地中形成扇形,随后,将水流从出水口排出。若洼地边缘的地势不高,排水管可设在地上,如若不然,排水管就需转为地下引水道。与寻常不同的是,在蒙塔迪水塘所开凿的这些竖井,是为了给地道的挖掘、维护与通风提供便利。这种做法与暗渠采用的也是同一种工序,虽然这一工事的目的是引流而非灌溉,是排水而非用水。

后来在中世纪,这种给封闭式洼地(湖泊、池塘、沼泽)排水的基本技术再次出现,当时的人们亟需获得新的耕地。体现这一技术的工事与耕地的增长时间有关,出现在12世纪的西欧。拉赫火山湖(lac volcanique de Laach)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湖坐落于德国埃菲尔高地,湖下南部的主引水道也靠近地中海,同蒙塔迪水塘一样。后者是一段两千年历史的产物,在这段历史中,可寻到这一技术在中东和近东的源头,并且,这一技术向东传到阿富汗,向西传到马格里布,诞生了“福格拉斯”(foggaras)[1]。整个地区的伊斯兰教化和阿拉伯化促进了这一灌溉、排水体系的推广。在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巴利阿里群岛地区、安达卢西亚南部以及鲁西荣和朗格多克附近,这一体系已经得到了证实。如今,在地中海南部和东方,对含水层引水和分流仍采用暗渠和“福格拉斯”的传统做法。

曾经的蒙塔迪水塘讲述了一段既是地区性又具有全局意义的历史。在13世纪的法国南部,罗马遗产和阿拉伯水利学一并成为传播该技术最坚实的载体,而东方的暗渠技术的传播范围甚至更加广阔。正是这样的法国南部让卡佩王朝和地中海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前者的稳固得益于对抗“阿尔比派”的圣战,而在地中海地区,政治与宗教的界限并没有阻碍文化与技术的交流,这里的水利技术就是一个例子。13世纪的排水方法证实,人类对于水力学的精通可追溯至地中海的南部地区。

让-卢普·阿贝(Jean-Loup Abbé)

附注:5800, 212, 719, 1159, 1287


[1]“福格拉斯”(foggaras)指地下渠道,它将挖掘到的地下水引进农田而不致损失蒸发。——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