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年
当蛮族守卫高卢罗马之时
公元451年6月末,匈王阿提拉的军队与罗马统帅埃提乌斯的军队在香槟沙隆地区进行了一场鏖战。这是一场罕见的、“蛮族”入侵者与罗马帝国防御者之间的边境战争,同时也是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的最后一场边境战争。
公元4世纪最后一个25年内,西罗马帝国就面临着帝国内部“蛮族”人口的大迁徙问题。法国的历史文献经常将这种迁徙称之为“大入侵”,但对于外莱茵河地区来说,这样的人口迁徙则是一种“移民”。罗马人之所以认为这些民族是“蛮族”,是因为他们拥有与罗马人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于罗马人而言,这些民族意味着他者,意味着未知且具有威胁性的异邦人。在“蛮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黑海北部的日耳曼人,他们试图进入帝国的疆域,以谋求生计与容身之所。“蛮族”中,匈人,这支多半来自土耳其的民族,在公元5世纪上半叶形成一个多种族的游牧“帝国”,他们实行一种独特的政策。公元约425年,定居于潘诺尼亚的匈人为向东罗马帝国皇帝诈取大量黄金,向巴尔干半岛诸国发起毁灭性的入侵。匈王阿提拉,生于公元约395年。自公元444或445年起,阿提拉就独自统治着匈人及几个匈人的盟族和降族。其权力中心位于多瑙河与蒂萨河之间。公元449年,君士坦丁堡派遣的特使就是在此地谒见阿提拉。但在公元450年,东罗马帝国的新皇帝马尔西安却不再对匈人的种种要求再三容忍。这就为阿提拉转而向西方进攻提供了托词: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姐姐荷诺里(Honoria)一直都被朝廷与宫廷排除在外,她偷偷带信给阿提拉,希望能求得他的支持,并奉上一枚戒指。阿提拉同意迎娶荷诺里,并索要西罗马帝国一半的国土作为荷诺里的嫁妆。在瓦伦提尼安三世拒绝了阿提拉的请求后,阿提拉就决定攻打西罗马帝国,并率军向高卢挺进。
在这一时期,高卢仍属于罗马帝国,但帝国的权力在高卢已经大大减弱。所谓的蛮族——他们的罗马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不断扩大他们在高卢的领地。公元418年,罗马人允准西哥特人以“盟族”的身份在阿基坦定居。所谓“盟族”,即根据“盟约”(拉丁语foedus)与罗马结盟的部族。狄奥多里克一世在位之时(418-451),他在从加龙河到比利牛斯山脉的这片地区内建立起一个王国,并将图卢兹作为王国的权力中心。而在东部地区,勃艮第人定居在日内瓦。在高卢北部,自约公元430年起,撒利克法兰克人便开始与罗马人结盟。埃提乌斯是最后一位能够维持罗马在高卢政权的将领,他与阿提拉的年龄相当,他的父亲是西徐亚人,领导着一支军队,并被封伯爵。埃提乌斯自小在西罗马帝国的宫廷长大,青年时代被送给西哥特人为质,随后又被送给匈人为质,他就是在那里结识阿提拉。在高卢,埃提乌斯一直尽力控制“蛮族”扩张的苗头,并曾数次遏制匈人的扩张。他也将阿兰人安置在瓦朗斯、阿莫里凯和奥尔良附近。阿兰人来自伊朗边境,公元406年,阿兰人与其他部族一道入侵高卢。埃提乌斯军队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来自与罗马结盟的蛮族。在阿提拉入侵高卢之时,帝国军队正驻扎在意大利。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约达尼斯(Jordanès)在该战役发生百年之后所撰写的《哥特史》(Histoire des Goths),我们才了解到沙隆战役的详细经过。据约达尼斯描述,在阿提拉发起战争前,匈王和瓦伦提尼安三世都与周边部族进行了外交磋商。在经过磋商后,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一世的军队也开始与瓦伦提尼安三世一道抗击匈人。阿提拉的大军约在公元451年1月开始向高卢进军。但他为何会选择向高卢进军呢?约达尼斯认为,这是因为汪达尔人的领袖盖萨里克煽动阿提拉攻打西哥特人。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在一个法兰克部族中,发生了一场长子与次子对王权继承权的争夺,而在这场冲突中,长子得到阿提拉的保护。在火烧梅斯城并屠杀当地百姓之后,匈人军队继续向奥尔良方向行进,因为西哥特王国是卢瓦河的必经之地。奥尔良城筑有防御工事,由阿兰王桑吉班(Sangiban)领兵抵御匈人的进攻。奥尔良濒临破城之际,埃提乌斯和他的西哥特盟军终于赶来,迫使阿提拉不得不向北撤军。罗马军和其盟军在香槟地区赶上匈人军队。该地被称为马恩河畔沙隆或“卡塔隆平原”,位于特鲁瓦与香槟沙隆地区之间。
如今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民族之战”。作战双方的军队都是由许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并且包含数量庞大的骑兵。在阿提拉的军队中,除了匈人之外,还包括东哥特人和格皮德人,后者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而埃提乌斯这方,则集中了各个民族的辅助部队:法兰克人、萨尔马特人、阿尔摩里克人、利提西安人(les Liticiens)、勃艮第人和撒克逊人,还包括“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其他分支。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一世率领着他两个年长的儿子多里斯蒙德与狄奥多里克,以及一支庞大的部队参与了战斗。两支军队在沙隆的一座山岗上进行会战。阿提拉将匈人放到军队的中间位置。而战斗的另一方,埃提乌斯则将阿兰人安排到军队的中央,将罗马人放到左翼,将西哥特人放到右翼。约达尼斯认为,阿提拉鼓动他的军队进攻阿兰人和西哥特人,从而使得罗马人失去盟军。这场激烈的战争持续了一整个晚上。狄奥多里克一世在战争中牺牲,他的儿子多里斯蒙德与埃提乌斯都陷入混战。次日早晨,埃提乌斯和他的盟军作为胜利的一方离开战场,而匈人则留在他们的堡垒之内。起初,罗马人与哥特人决定将匈人围困致死。但埃提乌斯命令多里斯蒙德回到西哥特王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约达尼斯认为,埃提乌斯之所以下达这个命令,是为了防止西哥特人在歼灭匈人之后会摧毁西罗马帝国。当阿提拉得知西哥特人离去的消息时,一开始以为有诈,但在看到战场一片宁静之后,他踏上返程,且没有受到罗马军队的追赶。
据约达尼斯描述,这场战争的死亡人数高达16.5万人,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在主要战役开始前就战死的1.5万人。显然,战争的死亡人数被夸大了,这也是古代与中世纪历史学家常见的做法。但可以确信的是,作战双方的损失都十分惨重。因此,哪方又能称得上是战争的赢家呢?实际上,这场大型战役也只是延缓了西罗马帝国的瓦解,但并没有对帝国的命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埃提乌斯放走匈人军队。公元7世纪的法兰克编年史作者弗雷德加尔(Frédégaire)认为,埃提乌斯甚至有可能敦促阿提拉加快行军速度,以躲避西哥特人的袭击。可以猜测,埃提乌斯没有了盟军的帮助,仅凭一支衰弱的部队是难以追击匈人军队的。而根据另一种假设,埃提乌斯可能担心阿提拉帝国一旦瓦解,会使得大量的蛮族难民涌入西罗马帝国,从而威胁到罗马人在高卢的势力平衡。
沙隆战役发生后,主要的参战将领在几年间内先后遭遇不幸。公元452年,阿提拉在意大利发动另一场战役。随后,公元453年,阿提拉就因鼻腔大出血而死在他与新婚妻子的洞房花烛之夜。西哥特王多里斯蒙德在继位的第三年也病倒了,随后就遭到杀害。阿提拉逝世一年多以后,也就是公元454年9月21日,瓦伦提尼安三世因忌惮埃提乌斯与日俱增的野心,最终下令谋害了这位军事统帅。几个月后,即公元455年3月16日,同样的命运也落到这位皇帝的身上。埃提乌斯死后,西罗马帝国就再也没有一位统帅能够维持罗马对高卢和意大利的统治。这一时期,帝国愈发动荡不安:各蛮族都想要扩张他们的统治范围;公元455年,汪达尔人在盖萨里克的率领下洗劫罗马,再一次重创罗马城;皇帝的篡位、废黜和刺杀频发,直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被废黜,这种局面才得以终止。
虽然历史文献并未说阿提拉残忍易怒,但后来的种种传说,逐渐形成了匈人的可怖形象,而匈人王则尤为可怖。公元6世纪末,图尔的格列高利描绘了梅斯的大火和那场屠城,但他并没有突出表现阿提拉的凶残。在中世纪的传说中,阿提拉被形容成“上帝之鞭”(Fléau de Dieu),即一件上帝用来惩罚人类罪孽的工具。在法国19世纪,甚至是20世纪的课本教材中,阿提拉一直都是一个毁灭者的形象,凡是他的铁蹄踏过之处,便会寸草不生。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将德国的民族主义者类比成新的匈人部族。
埃迪娜·博佐基(Edina Bozoky)
附注:212, 882, 1066, 1927,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