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30年和你我他的40年
40年前,中国民间几乎没有财富积累;15年前,中国没有理财观念;5年前,中国没有财富管理。中国的(超)高净值人士其实是创富第一代人。那么,这些财富的创造者是怎么出现的?他们都是些什么类型的人?他们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又是什么?为什么这些人能够成为中国现在的(超)高净值群体?这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20世纪80年代,“边缘人”成为第一批“富人”
如果时间倒流回到40多年前,1980年的中国,许多城市的人们连基本生活都还没法保证,物资相当匮乏,什么都要凭票购买,财富管理这个词没有人知道,也没有(超)高净值人士一说,最多就是个“万元户”。
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农村开始出现一些承包者,他们承包农村的田地以进行种植或者养殖等。而在一些耕地非常稀缺的地方,人们为了生存只能从事一些小商小贩的工作,社会还会就此争论“姓资姓社”的问题,也有一些无法找到体面工作的人开始“跑单帮”做个体户。这些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当时中国社会的边缘人,他们基本上都挣扎在生存线附近,如果不去想方设法创造一些自己的财富,或许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换言之,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不被当时社会认可的人,但他们因为“绝境反击”而成为中国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所以20世纪80年代很大一部分有钱人,其文化素养和被社会接受的程度都是较低的。
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主流群体纷纷加入下海经商的热潮
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的情形如何?
我们看到,有些人开始大踏步地进入市场环境里,开始为自己和整个社会创造财富。其中很多原先是公务员或者国企干部,他们纷纷下海,然后创办企业。中国现在很多知名的企业家(号称“92派”,比如陈东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都是在那个时候下海的,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中国顶级富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仅1992年就有12万名公务员下海,超千万人停薪留职。
拥有相对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秀的教育背景,同时更愿意去闯荡,更愿意敢为天下先,更愿意为改变生活现状而去努力付出、去承担相应风险——这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造财富的人士的典型特征。
其间,中国经历了1998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2000年开始的互联网热潮,并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至此中国开始进入真正的致富阶段。
21世纪初,外贸、制造、房地产、资本市场四大造富运动
从2000年至今,相继涌现了四类典型富裕人群。
第一类来自外贸业。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贸业得到快速发展,从过去的14家国营外贸公司,发展到几乎所有外贸公司的外贸员都辞职建立了各自的贸易公司,还有诸多外贸相关企业也专门成立了单独的外贸公司。这些从事外贸业的企业主,无论是做货运还是做贸易,都在过去20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是中国融入全球一体化过程当中的主要受益者。
第二类是制造业、加工业的一些企业主,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这批人士本身文化水平可能不是特别高,但他们吃苦耐劳、勤奋坚持,从最简单的产品做起,不断精进品质,提升价格竞争力,从最初的模仿发展到拥有自己的品牌和设计,同样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现在中国(超)高净值主流人群之一。
第三类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中国从1999年开始商业住房改革,20年里造就了大批富豪。无论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型房地产商,还是全国性的大型房地产商,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材料,或者是与其配套的家装设计等行业,都取得了大跨步发展。在这些领域建立自己的企业并且持续努力的人士成为市场的赢家,同样是中国先富起来的一群人。
第四类我们称之为资本市场(互联网行业)的赢家。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开放,包括从2000年设立创业板市场,到2009年28家企业正式登陆;中国企业陆续奔赴海外上市,比如科创企业、互联网公司。纵观整个过程,资本市场都带来了很好的财富创造,相对应的参与者也成为财富的赢家,马云、张朝阳等都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
那么以上四类人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既不是社会边缘人,也不是仅仅敢为天下先,综合起来,他们都是机会的把握者,即当市场向人们展示各种各样机会的时候,这些人通常具备较为敏锐的眼光,能够快速捕捉市场时机并且牢牢抓住。所以无论是抓住了外贸、制造相关机会,还是踏准了房地产、互联网浪潮,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努力,经历九死一生,并最后生存下来的,几乎都成了中国市场的(超)高净值人士。
2010年至今,“四万亿”下的购房者、投资者,基金管理人、互联网科技人才代表
2010年以后的造富运动又是一番什么景象?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2008年发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危机之后的中国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四万亿”政策,大量资金进入市场当中。
与之相对应的是,2010年以后的财富拥有者,他们大多是因为在2010年之前购买了房产(投资为主),并且此前身份或者是拥有各种资源比如矿产资源(金矿、煤矿等)的人士,或者是水产、猪牛羊养殖等方面的农场主,或者是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所以能积累一定的财富,成为2010年以后的财富拥有者。
这波财富大增值的核心原因有二:一是金融危机之后,各类资产价格暴涨。举个例子,2010年中国市值1万元1平方米的房产,到2020年平均市值差不多4万元1平方米。伴随着资产价格的暴涨,很多人一下子拥有了巨额财富。二是中国完全赶上了全球移动互联网科技浪潮,各种股权投资、各种互联网企业的创业者造就了巨大财富。
不同于海外财富普遍通过世代传承而来的情况,中国(超)高净值人士有着自身鲜明特点:第一是胆子大,敢冒风险,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第二是敢为天下先,他们敢做的同时动手往往还比别人快且早;第三是坚持和固执,当判断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他们通常不会随大流,更愿意遵循自己的想法。
当然其中大部分的人士还具备这些基本品质——勤奋、努力、坚持,一个企业一守就是20年、30年,直至最后成功。比如,我们的很多客户经营着非常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并兢兢业业坚持了40年,每年利润几千万元,公司也发展得很好。此外当初建厂时的土地拿地价格一般很低,到了如今土地价值飙涨,这也带来了更多的财富。
那么,创富阶段的成功因子在守富阶段是否同样适用?这是另一件有意思,也值得研究的事情,即中国(超)高净值人士在创富到守富的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