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
我且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厨房对孩子发火。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千种万种,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呢?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对孩子可能爱得“热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要的那种爱”。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关键问题就不是我们是否、甚至有多爱我们的孩子,而是在于我们该如何爱他们。
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快罗列出一长串不同形式的父母爱,再附上哪种方式更好的提议。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对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必须表现得如我们所愿或者符合我们的标准,才能挣到爱;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它与孩子的表现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我想从价值取向和预测性两个基本点来捍卫无条件养育。价值取向很简单,就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就像我朋友黛博拉所说,“没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预测性指的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效应。这种爱,不仅从道德角度来看是正确的做法,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如其所是地被爱,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有时难免捅娄子或者功亏一篑。当这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孩子会更加轻松地接受(和帮助)他人。简而言之,无条件的爱是孩子良好发展的必备前提。
不过,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会误入歧途,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不仅是因为从小被灌输这种养育理念,也因为从小就是被这样养育的。可以说我们被条件化成有条件,这种感觉已经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意识。事实上,即使作为一种理想,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在互联网用关键词搜索的结果显示,其通常被用于讨论宗教或宠物。显然,对于许多人来说,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
对于孩子来说,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本书1~4章将着重探究儿童的行为表现,尤其是造成孩子产生只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才能得到我们认可这种感觉的诸多养育模式。第5章探讨是什么导致有些孩子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其成绩——例如在学校或运动中的表现。
本书后半部分将为各位家长提供具体的建议,让我们远离这种养育模式,达到更加接近孩子需求的境界。不过首先,我要从更广义的角度审视有条件养育:是什么构成了其理论基础(与无条件养育做区分)以及它到底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